自走出大学校门,耕耘讲坛,迅即四十寒暑。回顾这段对人生来说并不算短的岁月,其间虽也经历过几多坎坷、彷徨,但总的来说是充实的,值得回味的。我始终眷恋教师这个职业,从不反悔对这种清贫生活的选择,这不仅主要是从自己教过的一批批学生的成长中,而且也是从自己在教课之余做的一点研究工作中,感受到人生的欢乐和慰藉。
积四十年教学之经验,我体会最深的是,要把“传道、授业、解惑”这古已有之的工作做得稍微像样一点,是绝对离不开研究这个基础的。这也许是大学教育工作的一个特点,教学水平的提高,确有赖于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对教师来说,这个“功”大概就是指要博学、深钻、求索、创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功夫是不会辜负有心人的。我供职的北京大学,是一个有着浓郁的学术氛围和学术研究传统的学府。在这里,它会使人身在其间,心醉学术,不敢怠慢和浪费时光。积数十年之努力,使我深切体会到,学问之道,临深履薄。这本文集以“履冰问道”命名,大体上反映了我多年来确是抱着赤子问道之虔诚、临渊履冰之心情来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当然,一个人在学术上成就的大小,并不完全取决于客观的环境或个人努力的程度,还须要有多方面的条件和机遇。这次在选录这本文集时,重读了过去自己所写的全部文作,在脑海里再现了当年写作每一篇文章时读书、选材、构思和运笔的情景,虽也有春华秋实、冷暖自知这种愉快的感受,但更多的是更深地体验到古人所云“悔其少作”的实实在在的内涵,恨难成器。这种难以避免的憾事,自然是带有个人能力和努力程度还不足的印记,希望这种不满足感能成为今后进一步追求的一种鞭策力量。
这本文集是从我发表在各种学术刊物、报纸、论文集近百篇文章中选录的,共收四十八篇,其中《李大钊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地位》一文,是与萧超然、沙健孙教授合写的。我所写的大多是自己所从事的理论专业或与专业相关的方面,也多是在教学过程引发的一些思考而作的。此外还有一些散论之类的文章。我深感科学理论的修养,对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将来服务社会中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回想我们这些五、六十年代过来的大学生,在祖国的风风雨雨中,经历过一些风骤雨急的风云变幻,也经历过若干急流险滩,受过顺境和逆境、成功与挫折的考验,对他们中的多数人来说,都能够做到历难不悔,信念弥坚。这里起作用的因素固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接受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真切懂得人生的价值取向,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无疑起着重要的甚至有决定意义的作用。与我们那一代相比,今天的青年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将肩负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在这种情势下,理论修养不应该被削弱,而应当是加强,这当然是一种得到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加强。如果用错误的理论误导青年,那可以说是一种罪过。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我十分乐意于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希望我的这点绵薄之力,能对学科建设以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所裨益。
这本文集能够问世,得益于北京大学出版社重视学术著作,鼎力助成,谨致谢忱。
承蒙著名书法家杨辛教授为拙著热情题笺,谨致诚挚的谢意。
1999年岁末,于中关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