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正如大中电器对外所描述的,大中办企业,只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改善生存质量的途径,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台阶,一条贡献社会的渠道。就是这样简单,而深刻性也就在这里。社会精英、经商楷模、企业明星……这些都不是刻意追求的东西,但不问收获的耕耘,收获就在其中。
低调至极的张大中,不管黄光裕是否表态对大中感兴趣,陈晓面对媒体说跟他做不了朋友,张近东品评他到了退休年龄。他只是一味地低头做事,哪怕有火气也是通过发言人对外表态,铁嘴钢牙一概只字不谈。
接近张大中的人说,企业内部事情无论巨细都要张大中亲自拍板决定,20多年的奋斗压力,2万员工庞大企业集团的事务,都很折磨人。有人说张大中老了,有人说他累了,有人说他在希望与永乐并购遭遇反复一事上受到了伤害。
在永乐转身投奔国美,将双方的合并协议搁置起来之后,张大中愤怒了,他单方面宣布与永乐解约,并将双方的解约官司交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进行仲裁。
就在跟永乐官司理还乱的时候,张大中也在不断地活动,通过媒体、市场放出更多买家争购的消息。或者张大中也不明白,自己一手缔造的庞大家电帝国,盈利及财务状况良好,为什么却要如此周折才能如愿以偿地安享晚年?
仲裁结果还没有最后出笼,张大中只能等待。也许是苏宁最后取得大中的市场,也许是国美最终曲线胜利,又或者干脆是百思买的真金白银打动张大中,这个迟暮英雄还要疲惫一阵子。或者,这就是江湖——永远有规矩却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他经常穿着大中的蓝色马甲为消费者服务,也经常微服私访看自己的店里缺什么,他艰苦朴素的故事一直是企业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天,大中电器一位新员工对一直在店堂内转悠的一位中年人招呼:大叔,您到底想买什么电器?大叔答道:我不买电器,我只是看看大中电器还需不需要购进什么电器。这位大叔正是张大中。老一点的员工这样描述他们的老板:生活俭朴,作风低调,和普通人一样经常独自逛街,很少有车队和随从簇拥出行。
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不管是待价而沽的大中电器,还是去意已决的张大中本人,都多多少少让人们感觉到了几分悲情和无奈。
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全国工商联执委、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大中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创始人……诸多头衔中,张大中自己最愿加封的却是首席店小二。
店小二就是跑堂倌,其标志不是毛巾围裙而是一件蓝马甲。每个大中员工都穿着这套蓝马甲,张大中也经常穿着它跑前跑后地忙碌着。这种被他总结为为您服务我最佳的店小二文化,随着大中的转手已经与他无关。
已届60岁的张大中经常被人称为布衣富豪,这与他早年艰苦的家庭环境有关。
他11岁时丧父,20岁时母亲因反革命罪被枪毙,兄妹7个相依为命。心灵手巧的他会自己浆布头做布鞋、自己裁布料做裤子。对于这段痛苦的往事,张大中很淡然:人的痛苦程度取决于对痛苦的理解。
1980年,依靠母亲的抚恤金,张大中结婚并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一个半人多高的绿色落地灯。这个用废弃的纺织梭组合而成的落地灯,为他带来160元的收入,相当于他当时4个月的工资。
和一般的北京人不一样,张大中没觉得做生意有什么不好意思。1972年开始,他就在海淀区供销社工作,这7年里他卖过猪肉卖过糕点,最大的收获是熟悉了正规且完整的商业流程。
张大中是最早进入中国家电零售业的商人之一。在他25年商业生涯中,大中电器成了一块令人目眩的金字招牌。但他也错过了进入资本市场和全国布局的好时机,最终,在资本为王的今天,他不得不考虑退出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