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背景
1.由于钢铁企业船板提价,使得造船企业成本压力上升。
从总体上判断,钢价上涨只是影响短期利润,但不会形成长期压力,造船行业仍能向下游转嫁成本。
(1)短期来看,钢价上涨的确会挤压造船企业的盈利空间,主要是因为2008年计划交船的订单已经确定,收入已经确定,造船企业并不能在2008年向下游船东转嫁成本。
(2)长期来看,只要造船行业卖方市场的特征不变,造船企业仍能成功地转嫁成本。从历史经验看,船价和钢价两者之间存在一个互相推动的关系,船价会带动钢价上涨;反过来,钢价也会推动船价上涨。所以,本次钢价上涨必定会推动新船价格继续上涨,最终造船企业仍然能够向船东转嫁成本,只不过由于消化原有订单需要时间,所以转嫁成本的过程在时间上有1~2年的滞后。
2.2008年全球造船市场仍然是卖方市场,造船企业依然掌握定价权。
由于定金比例高,国内新船弃单的可能性很小,但对配套全靠外购、研发实力低下、技术储备不足、对新准则和新规范理解不深、造船设施建设延后的新进民营造船企业而言,交船脱期的风险在加大。这种状况不会波及中国船舶和广船国际两大集团,2007年两大集团骨干船厂大量提前交付,而民营造船企业共有近百万吨的船舶未能按期交付。大型船厂在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预计2008年新船成交量会下滑,船型需求结构改变,散货船高位回落,油船复苏可能到来,大型集装箱船继续活跃,海洋工程装备是亮点。总体来看,2008年行业供不应求状况不会改变,价格将继续上涨。
3.未来三年船舶更新需求将延长行业景气。
按照2008年船舶的交付计划(不考虑船舶更新),到2010年,油轮、散货船、集装箱船队规模分别增长37%、44%、30%。但是,如果考虑到24%的单壳油轮船在2010年之前退出油运市场以及29%的干散货船船龄超过了20年,未来三年船舶更新需求强劲。
二、投资策略
目前世界造船中心已向东亚转移,而中国的造船总吨位一直稳居世界第三位。目前运力和造船能力均出现短缺,预计造船市场的兴旺还将保持一段时间。当前中国船舶制造业上市公司极少,所谓物以稀为贵,这种特殊性预示着中国船舶制造行业个股未来良好的成长空间。
我国宏观经济走势持续良好,预计船舶制造行业的增长速度有望保持较快发展。同时,随着产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将拥有更高的增长速度。结合对行业成长性和市场价值的综合分析,船舶制造行业仍然具有一定的投资机会,投资者要重点关注该行业的龙头型上市公司。
国内两大造船集团资产整合值得期待。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是国内造船主体,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3左右。2007年前三个季度,两大集团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手持船舶订单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8%、50%和56%。在行业持续景气的良好机遇下,国内造船集团在资本市场运作的力度也将逐渐加强。中船集团已经承诺在未来时机成熟时,将集团的长兴岛和龙穴岛基地注入到中国船舶(600150)。而中船重工集团也计划将旗下多家船配企业打包上市,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目前A股的两只造船股分别是中国船舶(600150)和广船国际(600685),均不适合追涨买进,只适合在股市经历较大调整后,且估值优势开始显现时逢低买入。
三、重点公司
中国船舶(600150)
公司是中船集团民船资产整合的平台。公司已成为中船集团民船的主要生产基地,定位于集团10万吨以上级民船整合平台。2008年,船舶订单饱满,生产任务已安排到2011年后;造船、修船、柴油机三大业务的量价齐增,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新注入的三家船厂以及原柴油机的业务产能将持续扩大,能有效解决产能“瓶颈”;长兴岛和龙穴岛基地在将来的持续注入,为公司持续的高增长提供支撑。考虑公司业绩的高成长性以及中船集团明确的资产注入预期,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
广船国际(600685)
公司是赶超世界的灵便型液货船“龙头”。公司目前是国内第一、世界第四的灵便型液货船制造商。2006年国际市场占有率为14.5%,2007年达到15%以上。截至2007年三季度,公司共手持订单65艘,总计289.41万载重吨;船价的高位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毛利率提升显著。随着高价船进入的工作进度,毛利率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公司或将受益于中船集团对造船资产的整合。考虑行业的景气和中船集团对公司进行资产整合的预期,投资者应保持关注。
四、板块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