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体制是投资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与投资资金来源相关的、关于融资渠道、融资工具和融资方式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投资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投资资金来源相关的制度规定也随之向前演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且不断完善,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企业拥有投资决策权,并可以根据金融市场的现状自主地为其固定资产投资选择融资渠道、融资工具和融资方式,这应该是融资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1.基本特征:财政“独木撑天”,银行作用有限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融资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中央政府决定国民储蓄率,国家拥有全部物质资源和资本资源,并通过政府行政指令性计划进行分配。资金管理的部门分工格局是:长期资金归财政、短期资金归银行;无偿资金归财政、有偿资金归银行;定额资金归财政、超定额资金归银行。投资资金流程是:企业上缴利税—形成国民收入—国家直接在初次分配中截取高积累—由中央财政预算内拨款投资建设项目。计划经济时期的融资体制,一直延续到1978年,期间虽有几次变动,基本格局变化不大。
在上述融资体制下,计划经济时期,运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的无偿拨款。1978年以前,国家预算内投资拨款占全民基本建设投资的77%以上。
计划经济时期,银行在投融资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十分有限。在统一的计划体制中,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金融管理和货币发行的机构,既是管理金融的国家机关又是全面经营银行业务的国家银行。与高度集中的银行体制相适应,我国从1953年开始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综合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即全国的信贷资金,不论是资金来源还是资金运用,都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掌握,实行“统存统贷”的管理办法。银行信贷计划纳入国家经济计划,成为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高度集中的国家银行体制,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进行全面的金融监督和服务。中国人民银行担负着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职能,统一经营各项信贷业务,在国家计划实施中具有综合反映和货币监督功能。银行对国有企业提供超定额流动资金贷款、季节性贷款和少量的大修理贷款,对城乡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提供部分生产流动资金贷款,对农村中的贫困农民提供生产贷款、口粮贷款和其他生活贷款。
中国建设银行的前身,即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成立于1954 年,是财政部下属的事业单位,每年需要国家财政补贴事业费几千万元,主要职责是负责管理和分配根据国家计划拨付给建设项目及相关项目的政府资金。
2.财政投融资体制形成的制度背景
计划经济体制使以财政预算拨款为主的融资体制成为现实。具体地讲,政企不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财务联系主要体现在税收制度的各项规定上。除了税收关系,政府预算和企业财务相互独立,政府没有为企业融资的责任。财政的必要性在于公共产品的存在、在于政府收入分配责任的存在等。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财务联系不是通过税收,而是通过利润上缴和资金分配。1950~1983年间,即“利改税”之前,我国长期实行以利代税制度,国有企业不仅将百分之百的利润上缴财政,而且为维持简单再生产提取的折旧费也常常要上缴财政,其结果是国有企业扩大再生产所需资金只能来源于财政拨款。挤消费搞建设。国家通过工资总额计划直接控制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居民收入增长率大大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率,居民储蓄能力低,居民储蓄极其有限。集中一切资源推进工业化。通过价格的计划管理,使农产品和资源类产品长期保持较低价格,加工工业品价格则长期高企,即人为地制造价格“剪刀差”,以获取农业和初级产品剩余,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