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春秋战国文化争斗性格的主要体现

  春秋战国时期一切都在变的同时,又一切都在“争”———政治上争霸、军事上争胜、经济上争利、思想上争鸣,由此形成这一时期文化的“争斗”性格。

  一、政治争霸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天子政治地位的逐渐衰落,天下大势逐渐演化为大国之间的争霸争雄斗争。先是春秋时代出现了5个诸侯先后称霸的局面,称“五伯”称霸,亦称“春秋五霸”。所谓“称霸”,即是“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

  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管仲辅佐下的齐桓公。他以“尊王攘夷”相号召,先是帮助燕国打败了山戎,然后又营救邢、卫两国,制止了戎狄对中原的进攻。他还联合中原诸侯进攻蔡、楚两国,阻止它们插手中原事务。尤为重要的是,他安定了东周王室的内乱,为自己树立了极高的威望。于是,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兰考东),订立盟约,成为第一个霸主,以后又多次大会诸侯。

  第二个称霸的是晋文公。他曾出奔在外19年,历尽千辛万苦。即位后,他对内整顿政局,增强军队,使国力强盛;对外以“尊王”相号召,平定东周内乱,迎接周襄王复位,还为解救宋国大败楚军于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今河南原阳),成为霸主。这次会盟连周襄王都被迫亲自出席,可见影响之大。

  第三个称霸的是楚庄王。楚庄王曾于公元前606年陈兵东周郊区“问鼎之大小轻重”,以后又于公元前597年包围郑国,并败晋军于邲(今河南郑州东北),接着又于公元前594年包围宋国,而晋国不敢再出兵相救,这样陆续使鲁、宋、郑、陈等国归附,从而成为霸主。

  第四个称霸的是吴王阖闾。他曾灭亡徐国,攻破楚国,一度占领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但后来被越王勾践打败,重伤而死。以后,他的儿子夫差攻破越国,替父亲报了仇。然后,夫差又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大败齐兵。公元前482年,夫差与诸侯会盟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但未及争取到霸主地位,后方就传来越国偷袭吴国的消息,只好让与晋国,自己匆匆回军救吴,最后兵败被杀。

  最后一个称霸的是越王勾践。勾践被吴王夫差大败后,被迫屈服求和。他卧薪尝胆,刻苦图强,任用范蠡、文种等贤臣整顿国政,终于转弱为强,灭亡吴国。随后,勾践于公元前473年与诸侯会于徐(今山东滕县南),成为霸主,但亦昙花一现,很快复趋衰落。

  大国的争霸给中小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于是他们开展了一场“弭兵运动”,企望在大国夹缝中求生存。弭,“平息”的意思。公元前546 年,在宋国的倡议下弭兵之会终于召开,结盟诸国决定以晋、楚为大国盟主,除齐、秦两大国外,其他各国同为晋、楚属国,互朝晋、楚和承担晋、楚两国给予的义务,以避免战争。这次大会后由于晋、楚两国无力争霸,中原终于得到了一些年的和平。

  春秋时期还有两个霸主:一个是宋襄公,他于齐桓公死后与楚争霸,结果在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之战中重伤而死;二是秦穆公,他称霸西戎,灭亡了12国。

  当历史进入到战国时代,终于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夺天下的局面。

  二、军事争胜

  伴随着政治上的争霸、争雄、争天下,军事上的斗争也必然会越来越残酷、激烈。春秋时期,尽管有“春秋无义战”之说,但大国的争霸战争主要是为了争夺空旷地带和控制弱小国家,因此并不倾全国之力作战,大战不过万人左右,一二日即可决出胜负。作战时讲究阵形、程序、礼节,甚至带有“彬彬有礼”的味道。例如,宋襄公在泓水之战(前638年)中追求“君子不乘人之危”的所谓君子之义,先是不让向正在渡河的楚军发动攻击,然后又阻止向正在列阵的楚军进攻,连连丧失战机,结果被排好阵势的楚军打得大败,他也身受重伤,次年因伤而亡。后人讥笑宋襄公,认为这是愚蠢之举,但如果站在那个时代的立场上,或许就能理解他了。到了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已变成为夺取天下而战,各大国所追求的都是为了争夺敌方地盘、歼灭敌方军队主力或予以毁灭性打击,同时为了获胜不择手段,讲求兵不厌诈等阴谋之术。

  前面已述,随着封建制的确立,战国各国征兵入伍的对象放宽,军队的规模越来越大。同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铁兵器的应用、弓弩的发明,以及骑兵部队的发展,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加之作战方式也由车兵列阵冲杀变为步、骑兵的野战和包围战,所以一次战争战死几万人甚至数十万人是经常的事情。尤其到了战国中后期,随着合纵连横战略政策的实施,各大国互相拉拢、结盟,组成联军,从而使战争的规模远远超过了以往。在战争中,为了达到消灭敌国有生力量的目的,各国统治者都采取了奖励军功的政策,激励士兵杀敌,杀人多者可以赐爵和受田,因此杀人更众。

  据不完全统计,仅战国秦国在商鞅变法以后到昭襄王的120年左右的时间里,历次战争中有明文记载的斩杀敌国士兵人数就超过130万。其数字如下:

  秦孝公八年,与魏战,斩首7千;

  秦惠文王八年,与魏战,斩首4万5千人;

  秦惠文王更元七年,与韩、赵战,斩首8万;

  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与韩战岸门,斩首万人;

  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与楚战丹阳,斩首8万;

  秦武王四年,占韩之宜阳,斩首6万;

  秦昭襄王六年,两次伐楚,斩首2万7千和2万;

  秦昭襄王十四年,攻韩、魏,斩首24万;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伐赵,斩首3万;

  秦昭襄王三十二年,伐魏,斩首4万;

  秦昭襄王三十三年,伐魏,斩首4万;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伐魏,斩首13万,沉河2万;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伐韩,斩首5万;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长平及围赵都邯郸之战,斩杀、坑埋赵军45万;

  秦昭襄王五十年,攻晋军,流河死2万;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伐韩,斩首4万;攻赵,斩首9万。

  这其中还不包括秦军自己的损失数字。古语云:“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可知秦军的损失也该有几十万。这一时期,六国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事,其伤亡数字难以统计。估计,在这120年左右的时间中,战争死亡人数当有数百万之众,实在惊人。

  三、经济争利

  前面已述,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经济十分发达,被司马迁描述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应该说,这是那个时代商业经济发达的真实写照。春秋的私商中,范蠡是最著名的一个。他在佐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携西施潜逃,来到齐国,在陶(今山东定陶西北)经商,改名陶朱公。由于他“能择人而任时”,所以“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以致成为后世商人的行业神,被世代供奉。还有孔子的学生子贡(名端木赐),其财力雄厚,竟能“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正是有他的资助,孔子才能周游列国,故后人都明白“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战国的商人更加精明。东周人白圭总结出一套买贱售贵的贸易致富理论,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办法经商———谷成熟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结果生财有道,成为巨商。而卫国大商人吕不韦更是精明到极点,他在赵都邯郸偶遇入质于此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后,认定“此奇货可居”,毅然决定弃商从政。他抓住秦国王室内部的矛盾,倾其全部财产支持异人成为后嗣,终获成功。异人即位,是为庄襄王,吕不韦被任为相国,封文信侯。庄襄王死,秦王政继位,他又被尊为“仲父”,前后掌握秦国大权十二三年。

  四、思想争鸣

  思想争鸣,即“百家争鸣”。其时各家各派的思想交锋是十分激烈的,有的时候甚至使用漫骂之辞。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交锋对手在不同时段是不尽相同的。一般来说,春秋末期是儒家与墨家对立,二者并称为“显学”;战国前期是儒家、墨家、杨朱鼎立;战国中期是儒家与道家对立;战国末期则是法家对儒家、墨家、杨朱、道家等进行尖锐的批判。

  杨朱学派被有些人归于道家学派,其实并不合适,其思想与道家明显不同。杨朱学派以主张“贵生”和“为我”而著称,反对别人侵夺自己,亦不愿侵夺别人,提出“全生葆真,不以物累形”及“迫生不若死”等思想。其特点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之一毛”。其“我”的本质是“生”,“生”是欲望得以满足的过程,也即自由,因此杨朱学派认为一切有碍于“生”的东西都是不道德的、无价值的。这种观念是私有制经济关系的发展在人们思想中的极端反映。杨朱学派把生命的价值归结于物质欲望的满足,从而把追求物质利益的行为和思想合理化,这既是对儒家“重义轻利”的否定,更是对贵孝仁爱道德伦理观念的藐视。他们曾与墨家学派形成无形的“反儒联盟”,而且势力相当大,以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对他们愤恨之极,曾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另外,魏文侯时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令西门豹曾破除当地“河伯娶妇”迷信,应是思想争鸣在现实政治中的反映,也是无神思想的继续发展。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结束了。随之,中国历史上文化最辉煌的时代也终结了。从此以后,在两千多年封建历史中再也未见如此辉煌的文化景象。

  §§第六章 中国文化的统一与一统——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中国文化实现了统一,与此同时,文化一统也随即实现。这种文化的统一与一统体现在制度层面,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在全国的建立,这种制度在当时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好的制度———不仅由于这个制度本身,而且还由于其性质是封建性的,这在当时的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