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诗歌的欣赏技巧

  阅读和欣赏诗歌,首先要了解诗歌写作的有关知识。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是文学艺术的两种基本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准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如杜甫、白居易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辛弃疾的词,《诗经》中的“国风”,都是现实主义的杰作。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来塑造形象,如屈原、李白的诗即是。

  2.抒情方式有“借景(物)抒情”,即作者对某种景象或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把自身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其中。此种例子不胜枚举。还有一种叫“寓情于景(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此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以上两种属于间接抒情,还有一种是直接抒情方式,也叫“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事物表明爱憎态度的,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安尔!”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均是。

  3.善用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闹衬静,《秦罗敷》中以“行者”、“少年”被罗敷美貌所吸引的行为来衬托罗敷的美(没直接描写罗的美);《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出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哀伤的心情。

  4.虚实结合。所写是具体的、客观的、实实在在的为实,反之为虚。如《望庐山瀑布》,前三句是写眼前所见,是实写,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为虚写,往往是虚实结合,互为映衬。

  5.风格流派众多。由于诗人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各异,在创作中就表现出不同的格调气派和韵味,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如李白豪放、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李清照、柳永等婉约;苏轼、辛弃疾豪放,即使同属豪放派,苏、辛也不同,苏词旷达洒脱,辛词慷慨愤世。

  6.语言特色鲜明。有清新不俗的,有平淡质朴的,有绚丽的,有明快的,丰富多彩,各有千秋。

  下面从三个角度谈一下欣赏诗歌的方法。

  一、疏通文义,领会内涵

  诗歌是一种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在语言运用上要求用字少而容量大,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因此,阅读和欣赏诗歌,首先要疏通文义,领会词语的深刻内涵。

  阅读旧体读,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古今词义的差别,平仄格律的限制等因素,用词孤僻,我们今天读起来不易理解,这就要借助工具书,疏通词义。比如《诗经·关雎》中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流”字,应解释为“摘取”之意。

  有些诗句,字面的意义是不难理解的,但含意深刻,需要我们深入一步去探究和发掘诗句的内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之句。“故国神游”就是“神游故国”的倒装句,“多情应笑我”是“应笑我多情”的倒装句,这都不难理解。谁笑我呢?有人认为,这里省略了主语“人们”,于是把诗句的意思解释为:“人们应该笑我多情”。这种解释是值得商榷的。其实,“笑我多情”应是作者自己。作者怀古之后,从历史回到现实,联想到自己的遭遇,虽然有志报国,但仕途艰险,光阴虚掷,壮志难酬,与年华方盛便有卓有建树的周瑜适成对照,顿生感叹,想想自己年将半百,屡遭排挤打压,意欲步周瑜的后尘,实在是梦想,又怎能不自笑多情呢!这正是诗句所蕴含的深意。诗贵含蓄,我们阅读和欣赏诗歌,不能亭留在明白字面意义这一点上,而要深一步去探究和发掘诗句的内涵。诗人抒情写志,也都是因现实生活中某种因素的触动而有感而发,其喜怒哀乐,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及自身的生活遭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了解某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对领会其情感内容颇有助益。

  写作背景的内涵之一,是指作者所处的历史时代。陆游、辛弃疾都生于南宋。当时,淮河以北的半壁河山为金人所占领,国难深重,民族矛盾异常尖锐。陆游、辛弃疾等爱国志士力主抗金,矢志恢复失地。但是,南宋朝廷却畏敌如虎,奉行妥协求和的政策以求偏安江南,而对力主抗金者则予以排斥打击,致使辛、陆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抱负成虚,悲愤满腔。了解了这一时代背景,我们阅读陆游的《书愤》和辛弃疾的《摸鱼儿》时,就能够深入领会“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和“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深层意蕴了。写作背景的又一内涵是指作者自身的经历、遭际等对作品思想情感的影响。如李清照是处于北宋与南宋交替时候的一位词人,前期家庭幸福、爱情美满,故其词大都描写自然景物,反映闺情相思,清俊旷逸;后期词抒身世之感、家国之思,苍凉沉郁。如前期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聚,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本书所选的《一剪梅》亦为她前期之作。而后期由于国破家亡,离乱贫困,孤单的生活境遇使她的创作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其词多为断旧怀乡及反映个人身世的抒情之作,情调凄苦哀伤,令人动容。如另一首《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我共影儿两个,灯前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凄惶的我。”词中所流露出的孤独哀痛,凄凉落寞与当时社会的政局变化和她个人的生活经历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了解基本抒情方法,掌握常用表现手法

  细分起来,诗人表情言志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概括说来,不外乎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类。直接抒情即不假外物,不加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典型的例子如《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及古时《琴歌》中的“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等等。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或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展露心迹。如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属写景抒情;《蜀相》中的“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通过概况、叙述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表示作者对他的崇敬之情,属叙事抒情;李煜的《相见欢》中的“无言独上西楼”,李清照的《武陵春》中的“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等,则属通过描绘人物的言行举动来展示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在上述间接抒情的几类方法中,通过写景抒情在古代抒情诗词中最为常见。清人王夫之曾说:“情景名为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姜斋诗话》)王国维甚至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王国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可见写景与抒情二者的密切关系。

  一般说来,古代诗词作者通过写景以表达情怀,往往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融情于景 即将情感储蓄于笔下的景物之中,让读者去感受、体会。如陶渊明弃官归田,以诗明志,写下了《归园田居》。诗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等句,不仅是对质朴宁静的田园风光的写照,同时也包蕴了诗人脱离污浊官场、重归自然生活的怡然自得之情。李白二十五岁时离开四川,写下了《渡荆门送别》,其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之句,把长江两岸及长江上的景色写得如此瑰丽神奇,正是李白年少时去追求事业的豪迈情致的流露。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此诗写于杜甫晚年寄居夔州之时,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长安的悲哀。全诗绘景抒情联系密洽,浑然一体。首联以秋枫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见老大伤悲、情怀落寞。颔联写望中的巫峡景象,骇浪滔天,暗寓了时局动荡和心潮翻卷;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颈联倾诉衷曲,却借“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见出乡思之深长、真挚、浓烈。尾联则在暮色秋风、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下,陷藏心绪之落寞惆怅,给人阴沉苍凉之感。全篇情景交相融会,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2)借景寄托 即借景物原有的自然特征或人所赋予的人文象征意义来婉转表示情怀。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巴山夜雨涨秋池”,即是抓住秋雨的特征来借景抒情。一则,秋雨之绵绵不断,犹如作者因归期未卜而引起的愁思绵绵不尽;二则,秋雨之淅淅沥沥,渐积渐多,竟至涨满水池,又如同作者心中的仕途辛酸、羁旅劳苦、思乡怀内等诸般愁绪纷纷扬扬、渐滋渐生、以致充溢胸腔。这句诗亦景亦情,意与象融为一体。古代诗词中,有些景物被诗人们赋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征意义,如柳象征离别,梅、菊象征高洁,月象征团聚,雁象征音信等等。诗人们在描绘这些景物的同时,往往也寄寓了某种情怀。如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作者与心爱之人分别时的情景。又如原野春草,自先秦就与离别结下了缘分,所以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通篇以春草关合人情,借萋春草,抒凄凄别情。

  (3)移情于景 即诗人内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动,然后写时将其移注于特定的景物之中。如李白的《灞陵行送别》中“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白居易的《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李煜的《相见欢》中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等名句,“草”、“月”、“梧桐”这些无生命的东西不可能具有人的思想与感情,这显然是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意移入了客观事物。再如刘禹锡写《乌衣巷》,本在抒发历史变迁如沧海桑田不能逆料的感慨,但所写的却是东晋时曾是高门甲第毗连的乌衣巷;描写它今日之荒凉冷落,与昔日这繁华热闹相比,从而将自己的感叹凝注其中。

  (4)因情造景 诗中的幻境、梦境是典型的因情造境。如果诗人所描写的景物不是处于一时一地或并非写诗刊地所闻见,而诗人为了抒情的需要却将它们集聚到一首诗中进行描绘,也可称之为因情造景,杜牧的《江南春》即属此类。诗中第一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描绘的是风和日丽之时的景色,第四句“多少楼台烟雨中”,则是一派烟雨迷蒙,这两种景观不可能同时出现;而诗中第三句所写的“四百八十寺”,如同星罗棋布,分散在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诗人不可能同时目睹,然而诗人为了寄寓历史感慨,却将这些景物统摄到一幅画面之中,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以丰富的形象喻示人们,信佛于治国安民并无补益。

  诗人在抒情诗的创作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最常见的有比喻、象征、夸张、用典等。

  比喻是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往往可以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给人以鲜明生动的艺术感受。如诗经《卫风·硕人》中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螓首蛾眉”来比喻美人的手、皮肤、脖子、牙齿、额和眉毛,可谓形象鲜明。比喻贵在创新,有人说过,第一个将女人比喻为花的是天才,第二是庸才,第三个就是蠢才了。如同样喻愁,李白说“白发三千丈”也超不过李白。所以李清照写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把愁转化为重量,可以称量,可谓另辟蹊径,却异曲同工。

  夸张是批夸大或缩小事物原有的形态、规模、程度等等,以增强诗歌的主观感情色彩。李白诗就常采用艺术夸张的手法。著名的例子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等。可以注意的是,诗词中夸张手法的运用常常与“千”、“万”等数词相联系。如李白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陆游诗“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辛弃疾词“气吞万里如虎”、“倚天万里须长剑”等,都是明显的例子。

  象征是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近似的概念、思想或情感。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以“浮云蔽日”象征群小包围皇帝,蔽其视听;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月之“阴暖圆缺”,象征人之“悲欢离合”。从便于理解的角度说,象征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或比拟。

  用典即运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或诗词形式的约束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采用古人旧事或经史百家、前人诗赋中的词语来表情达意。李白的《行路难》中有“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之句,李白用了吕尚九十岁在溪垂钓,得遇周文王,伊尹在受汤聘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这两个典故,来表明自己不甘消沉,等待机会的决心。用典用得融会贯通、精当贴切,能起到言约义丰、深沉委婉的良好效果。如王昌龄《出塞》(其一)的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借李广故事,既表现了对汉武时国威远播的向往,又显示出对当时边患不息的担扰;既表现了对“飞将军李广”的由衷仰慕,双蕴含了对唐将庸碌无能的谴责;还有希望能有英才良将出镇边关克敌制胜以卫国安边的企盼和自己能一展身手、跨马横切的期待„„以一当十,寓意丰厚。但用典过多,或用典时生搬硬套,则会有损于诗词的形象性或旨意晦涩不明。

  三、进入诗中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意境是诗人通过语言营构的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并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氛围,是一种可诉诸视觉感受的生动画面。苏轼评价王维的诗与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通过语言,在意念中产生“画面”,这是意境的一种。诗是语言艺术,以时间的表现为主;画是造型艺术,以空间的表现为主,两者融合,方为上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营构了一个清新的意境:一为中景,翠绿衬娇黄,构图小巧精美;一为远景,碧青映雪白,画面开阔深远,似是一幅水粉画。陶渊明《饮酒》(其五)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缓缓转身,眺望远山,恬静秀丽的景色和超尘脱俗的心情融而为一,情景交融,读后使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从而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

  情景相生、情景交融,这是中国古典诗词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诗词的欣赏也应当以此为准绳。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茫雄浑的画面,不仅再现了塞外辽阔空寂的独特风光。更表现了作者昂扬与伤感、豪放与孤寂交汇的情感。该诗意境、意象、意蕴俱佳,因而被赞为“俗中而传神”、“无理却显妙”的佳句。

  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意”,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意与境合,就形成了诗的意境。优美的意境总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李煜的《清平乐》词用了“砌下落梅如零乱,拂了一身还满”这个画面来表达词人内心那种驱之不去的感染力,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

  对诗歌意境的欣赏,也就是欣赏诗歌的形象美和情感美。好的意境应该是:形象鲜明生动,立意清新深远,感情健康真挚。

  欣赏诗歌,就要进入诗歌的意境。

  (1)从分析形象入手 诗歌中的形象和画面是诗人创造意境的手段,阅读和欣赏诗歌就要充分利用诗中的形象和画面,通过联想和想像,进入诗的意境。唐代诗人张右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用春、江、花、夜这些优美的“象”,以“月”为主线贯穿全文,抒写了人间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读者沉浸其优美境界的同时,体会到了诗人对人情难圆的感叹和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思索这个“意”。当代诗人舒婷的著名诗篇《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中,诗人在第一段中用了“破旧的老水车”、“疲惫的歌”、“熏黑的矿灯”、“淤滩上的驳船”这些“象”来表现祖国母亲贫穷、落后、悲哀、停滞不前的“意”,作者以委婉曲折的笔调表现“我”身上所承担的历史负担,仿佛看到了祖国母亲在长长的历史隧洞中摸索、拉着纤绳在淤泥中艰难前行的样子,令人潸然。诗第三节中用了“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第一系列意象来表现祖国母亲的新生,抒发了对自我和祖国“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从苦难的历史之中奋起与复苏的欢呼与欣喜”。由于诗中使用了一系列新颖、传神、妥贴的意象,这就塑了一个具体生动的“祖国”形象,能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

  (2)充分发挥想像和联想 诗歌的语言精练、含蓄、跳跃,它既有表面的意思,又有内在的意义;既有比喻义,又有象征义;成分可以减少,意义可以隐含,过程可以省略,语气可以间歇,感情可以跳跃。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想像和联想,把省略的过程衔接起来,把间歇的语气连续起来,把跳跃的感情连缀起来,特别是要把那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挖掘出来。这样,才能进入诗的意境,领会诗歌所表现的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含义。比如我国古代乐府诗《陌上桑》中对那位美女子秦罗敷的描写,因为她太美了,所以作者没法从正面来写,而是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别人看罗敷时的神态、动作来渲染她的美丽“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 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究竟有多美,读者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去猜想。

  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我国历史上曾发挥过无与伦比的作用,不仅有过“诗教”的传统,塑造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灵魂,而且还记载了数千年来一代代人的心声,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斗争生活、失败和痛苦、血与泪、情与爱„„总之,是他们生活的讴歌,心灵的绝唱。可以说,不学中国的传统诗歌,也就无法了解这个有数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