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看,企业文化会形成一种精神氛围,这种精神氛围的形成依赖于这个组织领导者的主导思想。企业一旦笼罩在某种氛围下,每个员工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守这种氛围。若个别人的言行跟这种氛围不合拍,那么组织的环境和气氛就会逐步转化他,让他学会遵守内部游戏规则。若转化困难,或者转化失败,那么他就会被这个组织所抛弃。曾经有一部热播电视剧《亮剑》就能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
独立团在李云龙领导下就是“能打”,他们之所以形成这种氛围,与团长李云龙的性格有直接关系。在团长李云龙眼里,“能打”高于一切,“有没有本事”是他衡量一切的基本标尺。
他曾经很看不起知识分子,不尊重知识分子,跟几任政委都搞不好关系。但却对新任政委赵刚服服帖帖,这完全是因为赵刚那百步穿杨的枪法,150米外三枪撂倒三个鬼子,这让李云龙彻底服气。
独立团的“敢打能打、作风强悍”首先还得从组织的最高领导者李云龙说起,他在发现自己的下属打架时不但不制止,还坐山观虎斗,甚至鼓励打架。对于那些挨打吃亏的人,他也从不可怜“挨揍活该,怪自己没本事”。李云龙为培养组织的这种“敢打”和“能打”强悍作风,还建立了相应的制度。比如,能打、有本事的战士可以吃肉,不能打、又没本事的连汤都喝不上。
在这种思想意识的影响下,独立团的兵个个都像“嗷嗷”叫的野狼,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他们都敢迎着刺刀冲上去,拼死一搏。骑兵连长孙得胜在拼杀得全连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依然高喊“骑兵连,进攻——”直至壮烈牺牲;战士王喜奎,子弹打光后,面对数倍与自己的鬼子毫不畏惧,跟鬼子拼起了刺刀……
李云龙最后把他“敢打能打”的思想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就是“亮剑”精神。他在军事学院论文答辩会上最后的一段论述:一支具有优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培养英雄的土壤。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以个体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们受到了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和气质……
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性格和气质只能由这支部队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气质所决定,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但这支部队灵魂永在!同志们,这是什么?这就是军魂。我们进行了22年的武装斗争,从弱小逐渐走向强大,我们靠得是什么?靠的就是这种军魂!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这些话是李云龙对他个人带兵、带部队经验的总结。对企业管理而言,同样是这样的道理——企业的文化取决于领导者从一开始就为它注入了什么样的灵魂,领导者的性格与气质影响着这个团队的精神,他就像企业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员工的心里,并慢慢形成一种集体的行为,这就是企业文化成长的土壤。
由企业领导者所赋予的气质与性格,决定了我们的企业是不断发展,还是日趋没落。正如李云龙的独立团一样,英雄带领的团队总是在不断地培养英雄,良好的企业文化起源于企业的领导者,但同样需要将企业的精神复制到每一个企业成员的身上,从而造就强大的具备奋斗精神或者英雄主义气质的企业团队。
事实上,有一点要尤其需要注意:无论企业文化最终会形成什么样的精神或气质,它都涉及到企业领导者的价值观或者价值主张,它包含着企业领导者如何理解企业的使命,以及对如何完成这一使命的思考——事实上也就是所谓的价值主张,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对此进行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