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采蜂蜜,勿踩蜂房
1931年的5月7日,纽约市区发生了一起前所未见,骇人听闻的犯罪案件。凶手是有“双枪”之称,烟酒不沾的强盗克劳雷。150名的治安人员将他层层包围,陷落在大街西端末尾他情妇公寓的顶层上。警方在屋顶凿了个洞,准备用催泪毒气把克劳雷薰出来。四周的建筑物上都安置了无数的机枪和防备器械,大约历时一个多小时,这个原来清静的住宅区,接连响起一阵阵惊心刺耳的机关枪和手枪声。克劳雷藏在一张堆满杂物的坐椅后面,手拿着短枪,不停地向警方人员射击。成千上万的民众,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观看着这警匪格斗的场面。久居纽约的人都知道,从来就不曾发生过像这样的变故。当克劳雷被捕后,警察总监玛罗南指出,在纽约治安史上,这暴徒是最危险的一个罪犯。他又说:“克劳雷杀人就像切葱一样……他会被处死刑。”
究竟“双枪”克劳雷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在警方人员围击他公寓时,克劳雷曾写了一封公开信,写的时候因为伤口流血而在那张信上留下了他的斑斑血迹。克劳雷在信上这样写着:
“在我的衣服里面的,是一颗疲惫倦怠的心……那是一颗仁慈的、不愿意伤害人的心。”在此不久,克劳雷还开车在长岛一条公路上,与一个女伴T情。这时突然来了一位警察,走到他停车的地方,说:“让我看看你的驾照。”克劳雷闷声不吭拔出手枪,就朝那警察连发数枪,直到他倒死地上。接着,克劳雷从车上跳了出来,捡起那警察手上的枪,朝地上的尸体又放了一枪。而克劳雷却说:“在我衣服里面的是一颗疲惫倦怠的心—一颗仁慈的,不愿意伤害任何人的心。”在他被处死刑坐电椅时,克劳雷走进受刑室,又再次否认了,他说:“是因为我杀了人而受到这样的惩判?不,我只是为了保卫自己,才这样做的!”这段故事的含意,也就是说“双枪”克劳雷对他自己从没有一丝责备。
这可是犯罪者常见的一种态度吗?如果你如是想,请再听听下面的话:“我付出了一生中最好的岁月给人们,使他们获得幸运和快乐,过着舒适的生活,而我所换得的只是侮辱,变成一个遭人搜捕的目标。”——那是卡邦所说的话。他是美国第一号公敌,横行在芝加哥一带,是个最凶恶的匪首。然而,他自承是个有益于群众的人——一个没有受到应有赞许,并且被人们误解的人。休士在纽华被枪弹击倒以前,也有这样的表示。他接受新闻记者访问时表示,他是个对社会大众有所贡献的人。而实际上,在纽约他是个令人发指的坏蛋。如果说卡邦、克劳雷、休士和监狱里的暴徒,都完全不肯自责,把罪归咎在自己身上……那么,你我所接触的人们又如何呢?
已故的华纳梅格,曾这样承认说:“30年的战乱表明,责备人是件愚蠢的事,我不怨上帝没有将智慧均匀地分配,但是我对克制自己的缺陷,已感到十分吃力。”华纳梅格学得这样的学问颇早,可是我却是在这古老的世界上,盲目地闯荡了30多年,始得豁然了悟……100次中有99次,无论错误到如何的程度,没有人会为了任何一桩事情来批评责备他自己。批评是没有用的,只会使人增加一层防御心,还会竭力地为自己辩护。批评也是最危险的,它会伤害人们的自尊和自重的感觉,而激起他的反抗。德国军队里的士兵们,在发生事件后,绝对不准立刻申诉和批评。他必须怀着满腔的怨气睡去,直到他这股怨气消失。如果他立刻申诉,是会受到处罚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像也有这样一个规律的必要——就像唠叨埋怨的父母,喋喋不休的妻子,斥责怒骂的老板和那些鸡蛋里挑骨头、令人讨厌的人。
在上千页的历史中,你可以找出很多很多,批评丝毫无效的例子。罗斯福和塔夫德总统著名的争论,它分裂了共和党,使威尔逊得以进入白宫,而在世界大战中,留下了光荣、勇敢的史事,同时改变了历史的趋势。让我们很快地追述当时的情形——1908年,罗斯福离开白宫的时候,他让塔夫德做总统,他自己去了非洲猎狮子。当他回来的时候,争执就开始了,他指塔夫德守旧,想要自己连任第三任总统,就组织“勃尔摩斯党”,几乎毁灭了共和党。那次选举,塔夫德和共和党只获得两票的赞助,那是夫蒙和雨托。这是共和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失败。罗斯福责备了塔夫德,可是塔夫德是不是也责备他自己呢?塔夫德含着泪,悲戚地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和我所做的不同。”究竟是谁错了?罗斯福还是塔夫德?——详细情形我不知道,也无需去关心。
不过我所要指出的一点,就是罗斯福所有的批评,并没有使塔夫德觉得自己不对。那只有更使塔夫德竭力为自己辩护,而且还含着泪,就这样地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和我自己所做的不同。”还记得铁泡托·顿姆的煤油舞弊案吗?它使得舆论沸腾了好几年,震荡全国。在任何人的记忆里,美国处理公务的过程中,从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形。却发生了这桩舞弊案的事实——哈尔信脱·福尔,是哈丁总统任上的内政部长,当时他被委派主管政府在爱尔克山和铁泡托油田保留地出租的事。那块油田是政府预备作为海军用油的保留地。福尔不是公开投标吗?不,不是那么回事。福尔把这份肥美的合约,干脆给了他的朋友徒海尼。徒海尼就自己愿意的把称为“债款”的美金10万元,给了这位内政部长。福尔接着使用高压手段,命令美国海军驻扎那个地区,把那些竞争者都赶走,因为他们邻近的油井会吸吮爱尔克山的财富。终于保留地上的那些竞争者,在枪杆和利刃的威逼下给赶跑了,可是他们却不甘心,于是找上法庭,揭发了铁泡托油田美金1亿元的舞弊案。这事件发生后,影响之恶劣,几乎毁灭了哈丁总统的整个行政措施,人们群起哗然,全国一致攻击痛恨,共和党也跟着几乎毁灭,福尔因此被判入狱。
福尔的被罢黜——在公务生活上,很少有人会被大众这样谴责过。他后悔了吧?不,根本没有呢!那是几年后,哈佛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暗示,哈丁总统的死是由于神经受到刺激和心里的忧虑所致,因为曾经有一个朋友出卖了他。当时福尔的妻子也在坐,她听到了这句话,忽然的从坐椅上跳起来,失声大哭,紧紧握着双手,大声地说:“什么……哈丁是给福尔出卖的?不,我丈夫从未辜负任何人,即使这间屋子堆满了黄金,也不能诱惑他做坏事。他是被人陷害,才会走上刑场,被钉十字架的。”
这情形你当然可以会意过来,人类自然的天性是做错事时会责备别人,而绝不会责备自己,而我们每个人也都是这样。所以,当明天我们要批评别人的时候,就记住卡邦、克劳雷和福尔所经历的那些事。批评就像人们饲养的鸽子,它们永远会飞回家的。我们要了解,被矫正或谴责的人,常会为他自己辩护而反过来谴责我们的。就像温和的塔夫德,他要这样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和我所做的不同。”
1865年4月15日,星期天的早晨,林肯躺在一家简陋公寓的卧房中。这公寓就在他受狙击的福特戏院对面。瘦长的林肯,躺在一张短窄而下坠的床上,靠床的壁上挂着一幅朋汉“马群展览会”的复制品画,一盏煤气灯散发着幽黯惨淡的光亮。林肯即将去逝的时候,陆军部长斯坦顿说:“躺在那里的,是人类世界上最完全的统治者。”林肯应付人的成功秘诀是什么?我曾花了10年左右的时间,来研究林肯一生的生活状态,并且整整费了3年的时间,撰述了一本有关他的书,这本书题名为《人们对林肯尚未清楚的一面》。
我相信我已详细地研究了有关林肯的人格和他的家庭生活,已到了任何人可能做到的极限。我又找出有关林肯应付人的方法,作了特殊的研究。林肯是否曾任意的批评过人?是的,当他年轻的时候,在印第安那州的鸽溪谷。他不止批评,还写了信和诗去讥讽人家。他把写好的东西,扔在一定会被人捡到的街路上,其中有一封信,甚且引起人们对他终生的憎恶。当林肯在伊利诺州的春田挂牌做了律师后,他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稿,公开评击和他敌对的人,可是诸如此类的事他只做了一次。1842年秋季,林肯讥笑一个自大好斗叫希尔滋的爱尔兰政客。他在春田的报上,登出了一封匿名信讽刺他,使全镇的人哄然大笑。希尔滋平时就很敏感和自豪,这件事激起了他心头的怒火,当他查出写这封信的是谁时,立即跳上马去找林肯,要来一次决斗。林肯平时不愿意打架,更反对决斗,可是为了顾到自己的面子而无法避免下来。希尔滋要他自己选用武器,两条手臂特别长的林肯,就选用了马队用的大刀,他在西点军官学校曾学习过刀战。就这样到了指定的日期,他和希尔滋在密西西比河的河滩上,准备一决生死。就在最后一分钟的刹那,两方面的助斗者阻止了这场生死斗。那在林肯来讲,是件最惊心可怕的事。可是也就因为这件事,使林肯在处事待人的艺术上,得了一个很宝贵的教训。他永远不再写凌辱人的信,也永远不再讥讽别人。从那时候开始,他对任何一件事,任何一个人,都不再加以批评。
美国内战的时候,林肯屡次委派新将领,统率法脱麦克军队,却一个一个都遭到沉痛的惨败……于是林肯怀着失望又沉重的心情,单独一个人在屋子里踱步。全国几乎有半数以上的人,激烈指责这些不称职的将领,可是林肯依然保持着他平和的态度。他最喜欢的一句格言就是“不要评议人,免得为人所评议。”当他的妻子和有些人刻薄地在谈论南方人时,林肯总是说:“不要批评他们,相信在同样的情形下,我也会像他们一样的。”可是,如果有人想找批评林肯的机会的话,这里就有了。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证:吉地司伯之役,是1863年7月开始三日的战事。7月4日晚上,南方的李将军开始向南边撤退。当时全国两水域泛滥成灾,而李将军带领着他的败军列波托麦克,看到前面暴涨的河水,无法通行,而胜利的联军又在身后。李将军和他的军队,正进退维谷的处在围困中。看到这种情形,林肯以为这正是个极好的机会,可以把李将军的军队俘掳,立即就结束这场战争。于是他满怀着希望,命令弥特不必召开军事会议,立刻袭击李军。林肯先用电报发令,然后又派特使要弥特马上采取行动。然而那位弥特将军,又如何处理呢?弥特采取的行动,正好和林肯的命令相反。他先召开一个军事会议,违抗了林肯的命令,还一直迟疑不决的延宕下去。他用了各种借口复电,实际上是拒绝进攻。最后河水降低,李将军和他的军队就安然地逃逸而去。“弥特这么做究竟什么意思?”当林肯知道这件事后,震怒已极。他向他的儿子劳白托大声嚷道:“老天,这是为什么……?南方军已在我们掌握中,只要一伸手,他们就是我们所有的了……在那样的情形下,任何将领都能带兵把李军打败,就是我自己去,早已经把他们给捉住了。”沉痛的失望之下,林肯写了封给弥特的信。林肯在他一生的这段时间里,是极端保守的,用字亦非常拘谨,所以说在1863年时,出自林肯手笔的这封信,该是最严厉的斥责了。信的内容,是这样的——“亲爱的将军:我不以为你能意会到,由于李军的脱走,所引起的不幸事件和重大关系。他本已在我们的掌握中,如能轻易地将他捕获,再加上我们其他地方的胜利,立刻就可以结束这场战争。可是照现在的情形推断,战争将会无限期地延长下去。上星期一你无法顺利地袭击李军,如今又如何能再向他进攻呢……我不奢望你还会有多大的成功,因为你已让黄金般的机会消失了,这使得我的心情无限沉痛。”
据你的猜想,当弥特看了这封信,将会如何呢?然而,弥特却从没有看到那封信,因为林肯并没有把信寄出去。这封信是在林肯去世后,从他的文件中发现到的。我有这样的想法,这也许只是我的猜想——林肯写了这封信后,望着窗外喃喃自语:“且慢,或许我不能这样匆忙。我坐在这宁静舒适的白宫里,要命令弥特进攻,是一件多么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如果我到了吉地司伯,我也看到上星期弥特所见到的血腥场面,也听到死伤者的呼叫和呻吟,必然地会因此激动得不急于向李军进攻……如果有跟弥特一样虚弱的个性,或许我所做的,会和他做的一模一样吧!“而现在水已流至桥下,无法挽回,如果我寄出这封信,固然可以解除我心里的不高兴,可是弥特也会为他自己辩护。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会谴责我,引发他对我的恶感,还会损害了他以后做司令官的效果,甚至还可能逼他辞去军队的职司。”如我想像的那回事后,林肯没有把信寄出去,而把它搁置一边。因为从他经历的痛苦经验中,林肯知道尖锐的批评、斥责,永远也不会有效果的。罗斯福曾说过,当他任职总统,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就坐在座椅上往后面一靠,仰起头朝办公桌对面壁上那幅很大的林肯画像望去,然后自问说:“如果林肯处在我目前的困境中,他会如何?他将如何去解决那些问题?”
以后如果我们想要批评别人时,让我们从口袋中拿出一张5元的钞票,看看钞票上林肯的画像,也这么样自问,“如果林肯也遭遇到这类的事,他将会如何去处置呢?”你所认识的人,你希望他能改变、调整和进步吗?是的,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然而为什么不先从自己身上开始呢?从自私的立场看来,由自己开始要比去改进别人,获益更多!鲍宁说:“当一个人的争论激辩起于自己时,他在某些方面已不是寻常的了。”
在我年轻的时候,就很想人家知道我,我曾写了一封信,给美国文坛上一位颇负声誉的作家,他叫戴维斯。那时我准备为一家杂志社写些有关文坛作家的稿件,所以我就请戴维斯教给我有关他写作的方法。几个星期后,我接到一封信,信上附着这么一句话:“信系口述,未经重读。”这引起了我的注意,相信写这封信的人,一定是位事务繁忙的大人物,而我却挺闲散。可是,为了要引大作家戴维斯的注意,我就写了一封短信,后面也加上附言:“信系口述,未经重读。”戴维斯不屑给我写回信,只把我那封信退了回来,并在下面潦草的写有几个字:“你这种恶劣的态度,那只是你所有的。”是的,我承认做错了一件事,应该得到这样的斥责。可是,人情却又如此,使我深切的痛恨,而对他怀着极度的愤恨。甚且10年后,我知道了戴维斯去世的消息时,心里还在暗自咒骂他,而我却羞于承认他所给我的创痕。
明天如果你要激起一腔愤恨,使人痛恨你10年且持续至死,倒可以放任地做出对人们具有刺激性的批评。当我们与人应对时,应该记住,我们不是面对有理性的动物,而是在应付感情的动物。批评人,是危险的导火线——一种能使自尊的火药库爆炸的导火线,这种爆炸,有时会置人于死地的。就有这样的例子——胡特将军为人所指责,又被禁止带兵去法国,此举对他自尊有着严重的打击,几乎缩短了他的寿命。苛刻的批评,曾使得敏感的哈代——一位英国文坛上最优秀的小说家——使他永远失去执笔写作的勇气。富兰克林在年轻的时候,并不机灵,可是后来却成为极有手腕,处世待人都很有技巧的人,他并且担任过美国的驻法大使。他所透露的成功秘诀就是——“我不说任何人不好,我所知道的,是每个人的好处!”任何一个愚蠢的人,都会批评人、斥责人和抱怨人——同时,绝大多数的愚笨者,也都在这么做。若是需要宽恕和谅解,那就在于人格和律己上了。卡当尔曾说过:“一个伟大的人物要显示他的伟大,就要看他如何对待那些卑微的人。”强森博士说:“在世界末日前,上帝还不打算审判人呢!”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要批评别人呢?
你想要什么呢?
在这世界上,就只有一个方法,能使得人们肯去做任何一件事你有没有平静下来,仔细的想想这件事?是的,就只有这个方法,叫人愿意去做任何事。请你记住,再也不会有其他妙计了。当然,你若用一支左轮手枪抵住人们的胸脯,那人可能会乖乖的把手表给你。你也可以用恫吓解雇的方法叫一个部属跟你合作。还可以用鞭打或惊吓让孩子们做你所要他做的事。然而,这些笨拙的方法,都可能产生极端不利的后果。唯一可行的就是,我叫你做任何事而把你所需要的给你。你想要什么呢?
维也纳一位20世纪最享盛誉的心理学家佛洛依德曾这么说,“凡你我所做的事,都起源于两种动机,那就是性的冲动和成为伟大的愿望。”美国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戴威教授,对上面所用的语句,又有稍微不同的见地。戴威博士说,“人类天性中最深刻的冲动,就是如何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别忘了“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这句话,你从这本书中将看到很多关于这句话的字句。你想要什么呢?——并不是很多的东西,可是真正所需的几样东西,都是不容拒绝的。那是你坚持且迫切追求的,差不多每个正常的成人都需要的。那就是——一、健康和生命的保障。二、食物的供给。三、充足的睡眠。四、金钱和金钱所能买到的一切。五、生命的后顾。六、性生活的满足。七、健全的下一代。八、自重的感觉。所有的这些欲望差不多都能满足,但是其中有一种欲望,几乎跨越食物和睡眠,同样的深切需要,却很难令人满意的,那就是佛洛依德所言“成为伟大的欲望。”也就是戴威所说的“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林肯有次写信,曾有这么一句起头语:“每个人都喜欢为人恭维。”威利·贾姆斯也讲过,“人类天性至深的本质,就是渴求为人所重视。”他并不是说“希望”,或是“但愿”,还是“期待”,而是说“渴求”为人所重视。这是一种痛苦,而且是待解决的人类的“饥渴”,如果能真实的满足人们这种内心饥渴的人,就可以将人们掌握在他的手掌中。寻求自重的欲望,是人类和动物间一项重要的差别。就有像这样的一个例子——当我还是密苏里的一个农家小孩时,我父亲饲养一种品种优良的猪和一种白面牛。那时在乡县牲口展览会中,常阵列着我们的猪和白面牛,也曾经获得几十次的冠军。我父亲就把蓝缎带的奖章,用针别在一条白布上,当有亲友来访时,父亲就拿出这条布来,我握着这一端,他握着那一端,让亲友们赞赏中头奖的蓝缎带。猪和牛并不在乎它们所赢得的蓝缎带,可是父亲却十分重视,因为这些奖品使他十分自豪。假如我们的远祖,没有这种“自重感”炽烈的冲动,我们将不会有文化,也就跟动物差不多了。就是这种自重感的欲望,使得一个没有受过很好教育的人,一家贫困的杂货店的店员,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从木桶下找出5毛钱,去买了这一类的书籍,苦心钻研——你或许听过这杂货店店员的事迹,他便是林肯。
这种自重感的欲望,激发狄更斯创作了他不朽的小说;这自重的欲望,使华伦完成了他的设计;也由于这自重的欲望,使洛克菲勒积存了让他一生花用不尽的财富。钱,也就是这欲望,让你成为城里的首富,建造一座叫太太喜爱的巨宅。这欲望还会使你穿上最新颖的服饰,驾驶最威风的豪华轿车,谈论你聪明伶俐的孩子。同时也因为这欲望,使许多青少年成为盗匪。前任警察总监玛罗尼,曾这么说:“今日一般的青少年罪犯,都充满了自尊性。在他被捕以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求阅读那种把他捧为英雄的不入流报刊。他只要能看到自己的照片和爱因斯坦、林白、托斯加尼或罗斯福等人一样,在报刊上大占篇幅,就根本不会想到,进受刑室坐电椅那回事了。”
如果你问如何得到你的自重感,我可以告诉你,他是何等样的一个人,确实你的性格,对你来说是桩最重要的事。就如这两个例子——洛克菲勒捐钱给中国,在北平建造最新式的医院,帮助了许多他从未谋面,也永远不会遇见的贫民,借此得到了他的自重感。警方人员搜捕狄林克时,他奔进了人家的农舍里……因为他是市民们的公敌,所以他大声叫着:“我是狄林克……我不会伤害你,因为我是狄林克!”是的,狄林克和洛克菲勒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争取获得自重感的方法不同。历史上很多有名的大人物,为了争取自重感,常造成许多好笑的趣事。华盛顿在世时,甚至愿意人们称他是至高至上的伟大领袖;哥伦布向皇家请求,以获得“海洋大将”和“印度总督”的名衔;凯撒琳向来拒绝拆阅不称她“女皇陛下”的信件;林肯夫人在白宫,对格兰托夫人像母老虎般发威吼叫:“我没有请你前来,你竟敢坐在我面前!”
曾有一位百万富翁资助白特将军去南极探险,他的附带条件是许多冰山要取用他的名字。而夫古甚至曾经希望,要把巴黎改称他的名字。人们为了取得同情和注目,而造成一种“自重感”。誉如麦金利夫人,强迫她任职美国总统的丈夫,放下重要的国家大事,偎倚在她床边,拥抱着她,抚慰她入睡,如此常常要耗去几小时的时间,麦金利夫人借以得到她的自重感。还有麦金利夫人坚持在她看牙医时,麦金利总统一定要陪在身旁,以此满足她医牙痛楚时希望被关心注意的欲望。有一次麦金利和强海有约,不得不让她一个人留在牙医诊所,而使得她大发雷霆,生气不已。
琳哈特夫人有一次告诉我,有位年轻能干的少妇,为了要得到自重感,而让自己变成一个病人。琳哈特夫人说:“有一天,这妇人不得不面对一种事实……或许是年龄的关系,使她永远不能结婚的事实,孤独的晚年即将展开在她眼前,可期望的美好事物,实在太少了。”“她躺在床上有10年之久。她年迈的母亲每天上下3层楼,捧着盆盘去侍候她。终于有一天,她母亲因过度的疲惫而倒地去世。床上的病人,沮丧了几个星期后,她穿上外衣,身上的病霍然而愈。”
有些专家曾做这样的见解——人们会神经的失常,都是因为在疯狂的梦境中,去寻求苛刻的现实,那是在人世上所得不到的自重感。在美国医院,神经病患的数目,要比其他病例合起来的总数还多。如果你年纪在15岁以上而住在纽约州的话,你可能会有二十分之一的机会,在你的一生中要住7年以上的疯人院。精神分裂的原因何在呢?没有人能回答出一个总括的原因,不过我们可以了解到,有某些疾病……如性病,会摧残伤害脑细胞,而导致癫狂症。实际上,大约有半数以上的神经病可以归咎于这类的生理原因,如脑部受损、酒醉、中毒和一些其他原因所造成的伤害。可是另外那半数——这是令人害怕的部分——那些其他半数疯狂的人,很明显的,他的脑细胞并没有任何病态。在他们去世后解剖实验,以最高性能的显微镜研究他的脑细胞组织,发现他们的脑细胞竟和正常人完全一样。那么,为什么这些人会神经错乱呢?近来,我曾向一位精神病院的主任医师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位医师有渊博的精神病理方面的学术理论,使他获得最高的荣誉。可是他老实对我说,他也不明白何以人们会精神错乱。但是,他作了这样的解释——许多的精神病患,在他疯癫的世界里,找到了真实生活中所无法获得的自重感。他告诉我一个真实的故事。
“医院里有一个病人,她需要爱情、孩子和社会上的声望。然而,她的婚姻是一幕悲剧,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赋予她梦幻中的希望。“她的丈夫不爱她,甚至拒绝跟她一同进餐,同时强迫她服侍他在楼上房间吃饭。她没有孩子,也没有社会地位。终于造成她的精神错乱。“现在在她疯癫的梦幻中,她已跟她丈夫离婚,恢复她少女时代的姓名。她以为她自己已嫁给英国皇家贵族,并且坚持要人家称她斯密司夫人。“至于她所渴望的孩子,在她的幻想中也有了。每次我去为她看诊时,她总是说“医生,昨夜我有了一个孩子。””这个很悲惨吗?我不知道。那位医生对我说:“如果我真能帮助她恢复她的清醒,我也不会愿意去那样做。她现在似乎已获得了她真心所盼望的快乐。”以整体来说,精神失常的人,多半要比你我快乐。既然许多人以疯癫为快乐,那么为什么不让他们去形成这类的情形呢?那是他们已解决了他们自己的问题……他们可以轻松地签出一张百万元的支票给你。或给你一份介绍信,去见有名的人物,帮你完成一件事。在他们所创造的梦境中,已找到了心里所期望的自重感的满足。如果有人对自重感是这样迫切需求,甚至真成了精神失常而去获得。试想,若能在人们尚未疯癫以前,先给他真诚的赞扬,那么你我的成就,又将是多么不得了的奇迹?!
据我所知,有史以来,年薪百万的人只有两位,那就是克雷斯勒和司华伯。恩地·卡内基何以要付司华伯年薪百万元,亦即3000余元一天呢?为什么呢?因为司华伯是位优秀的天才吗?不,不是的。那么是由于司华伯对钢铁铸造有特殊的专长?不,也不是的。司华伯曾对我说,在他手下做事的人,有许多对钢铁方面的知识比他知道的还多。司华伯之所以能领这样高的薪金,是因为他有特殊的应对能力。我问他如何担任这个职位,他亲口告诉了我说……这些话该刻在永久保留的铜牌上,然后悬挂在全国的每个家庭、学校、商店、办公室里。这些话在孩提时候,就应当熟记……如果我们真能照这些话去做,你我的生活方式就完全不一样了。司华伯曾说:“在我认为,在人群中能激发出热力的能力,那是我所具有的最大资源……我充分发展每一个人才学的方法,就是用赞赏和鼓励。”他又说:“世界上最容易摧毁人们志向的,就是上司所给予的批评。我从来不批评任何人,只给予他们工作上的鼓励。我总是先予称赞而迟于寻错,常常我所说的话,无非是给予嘉奖和称道。”那是司华伯平时常做的,正跟一般人完全相反。面对一件事,人们总喜欢去挑剔寻畔,一旦找不出错处,又三缄其口,不肯多说了。司华伯说:“在我一生广泛的结识世界各地的知名人士中,我还没有找到一个人,无论他如何伟大崇高,不是在被称许的情形,要比为人批评的状况下,更能成就宏伟的大事,尽他的全力而为。”
是的,他所说的,是恩地·卡内基惊人成就的一项最重要的原因。恩地·卡内基并非只是私下如此,他常是公开地称赞他的同仁们。甚且在墓碑上还称赞他的助手,卡内基曾在墓碑上刻上了这样的文字:“埋葬在这里的,是一位如果理事,比他自己聪明的一个人。”诚挚的赞赏也是洛克菲勒处世为人的一大成功秘诀。例如这样的一件事——当他的一个伙伴裴德福,措施失当在南美做坏了一宗买卖,而使公司亏损了100万元时,洛克菲勒并没有对他有什么批评或指责。他知道裴德福已尽力而为了,同时这件事也已告一段落。于是他就找些可赞许的事——向裴德福祝贺他已保全了他投资的60%。洛克菲勒说:“那已经不坏了,我们做事不可能事事都能称心如意的。”
齐格飞,这位煊赫于百老汇最有成就的歌舞剧家。他由于使美国女孩成名的技巧而大大有名。他屡次把人们不愿多看一眼,很不起眼的女孩,改变成舞台上一位神秘诱人的美女。他处理薪金很实际,他增加歌舞女郎的薪金,从每周30元到175元。他注意每一个小细节,在富利斯歌舞剧开幕之夜,他会发贺电给剧中的明星,并且送给每一位表演的女郎一朵美丽的玫瑰花。
我曾有一次被流行的绝食迷惑,有整整6天没有吃下任何东西。其实那并不困难,当第6天的时候,好像还比第2天还不觉饥饿。可是我们都知道,如果有人让他的家人或是部属,6天都没有东西吃的话,那他可就犯了罪。可是他们却会6天,6星期,或是60年不给家人或属下期盼中有如食物的赞赏。当爱尔法利特·伦托在舞台上演出时,曾这样说过:“我最需要的东西,是我自尊心的滋长。”我们照顾到了孩子、朋友和员工们身体所需的营养,却吝啬给予他们自尊上所期望的滋润。我们给他们牛排、洋芋等丰盛的食物,以培植他们的体力,却忽略了应当给予的赞赏和一些温柔的话语。读者们看到这些话,可能会觉得——“这还不是老套,恭维,谄媚,拍马屁,我都尝试过了,这对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是一点都没有用的……”当然啦,拍马屁那一套,对于心里明白的人,是很不容易收到效果的。那是浅薄、自私、虚伪的,那该失败也经常失败。可是,有些人对于赞赏的需求,尤其是出于内心的赞赏,那可就太需要了。以下有个例子——屡次结婚的狄文尼兄弟俩,何以能在婚姻方面有这么炫耀的成果?何以这所谓“白马王子”型的狄文尼兄弟,能与两位美丽的电影明星和一位著名的歌剧女主角,另外还有一位拥有数百万家产的哈顿结婚呢?究竟是什么原因?——他们是怎么进行的?圣约翰曾在自由杂志上发表说:“狄文尼对女人的魅力,这许多年以来,始终是人们心里的一个谜……”他说:“玛格蕾这女子能识别男人,她是一位有内涵的艺术家,她有一次向我解释说:“他们很知道恭维和谄媚的艺术,比我所看到的其他所有人都成功。所谓恭维的艺术在现在这幽默感充斥的时代,几乎为人所遗忘,狄文尼对女人的吸引力,或许就在这与人不同的地方吧。”而赞赏和谄媚的最大区别……那很容易可以识别出来,赞赏是出于真诚的,而谄媚则是虚伪的。一个是由衷而言,一个只是嘴上说说;一个是无私的,一个则是偏私的。所以赞赏为人们所钦佩,而谄媚则遭人不耻和扬弃。最近,我到墨西哥的吉伯尔铁匹克宫去,看到了奥伯利根将军的半身像,那尊像下面,刻有奥伯利将军的名言,“不要害怕攻讦你的仇敌,须提防四周谄媚的朋友。”不,我可不是要人们学习谄媚,那相差太远了。我是在说明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的方法。
英皇乔治五世有一套格言,共有六条道理,悬告在白金汉宫的墙上。其中一条即是说,“教我不要奉承接受卑贱的赞美。”所谓“卑贱的赞美”就是谄媚的意思了。我曾看过一句关于谄媚的话,很值得记下来。它说,“谄媚即明白的告诉别人,他心中只想到自己的种种”。利夫华尔特·爱默逊也说过:“以任何言语,你所要说的,总离不开自己的形影。”如果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恭维和谄媚的话,那么任何什么都可以学会,也都可以成为“人类关系学”的专家了。一旦我们不从事于某些确定的问题时,常会用我们的百分之九十五的时间来思考自身。而现在要我们一刻停止不去想自己的问题,开始想想别人的优点;我们不必措辞卑微,虚伪,话未出口时,已可以发觉是误谬的谄媚了。爱默生说:“凡是我四周的人,有哪些地方胜过我的,我就向他学习这个部分。”他这样的见解,是十分真确的,也很值得我们大家重视。让我们停止思想自己的成就和需求,去研探别人的优点,把对人的恭维和谄媚的态度收起,予人由衷的,发自真心的诚挚赞赏吧?!如此人们对你所说的一切,都将重视和珍惜,且终身牢记赞诵……即使你已把此事遗忘了,他却依然深切的铭记在心,永难忘怀呢!
必做之事
每年的夏天一到,我都会去梅恩钓鱼。以我个人而言,我喜欢吃杨梅和奶油,然而基于某些特殊原因,我发现水里的鱼爱吃水虫。所以在钓鱼的时候,我就不作其他想法,而专心一致的想着鱼儿们所需要的。我也可以用杨梅或奶油作钓饵,和一条小虫或一只蚱蜢同时放入水里,然后征询鱼儿的意见——“嘿,你要吃哪一种呢?”
为什么我们不用同样的方法来“钓”一个人呢?有人问到路易特·乔琪,何以那些战时的领袖们,退休后都不问政事,唯独他还身居要职呢?他告诉人们说,“如果说我手掌大权有要诀的话,那得归功于我的心里明白,当我钓鱼的时候,必须放对鱼饵。”怎么我们会扯到这上面来,那是无知的,不近情理的?世上唯一能够影响别人的方法,就是谈论人们所要的,同时告诉他,该如何才能获得。明天你希望别人为你做些什么,你就得把这件事记住,我们可以这样的比喻:如果你不让你的孩子吸烟,你无须训斥他,只要告诉孩子,吸烟不能参加棒球队,或者不能在百码竞赛中夺标。不管你要应付小孩,或是一头小牛、一只猿猴,这都是值得你注意的一件事。例如——有一次,爱默生和他儿子想使一头小牛进入牛棚,他们就犯了一般人常有的错误,只想到自己所需要的,却没有顾虑到那头小牛的立场……爱默生推,他儿子拉。而那头小牛也跟他们一样,只坚持自己的想法,于是就挺起它的腿,强硬的拒绝离开那块草地。这时,旁边的爱尔兰女佣人看到了这种情形,她虽然不会写作文章,可是对于这些,她颇知道牛马牲畜的感受和习性,她马上想到这头小牛所要的是什么。女佣人把她的拇指放进小牛的嘴里,让小牛吸吮着她的拇指,然后再温和的引它进入牛棚。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天开始,我们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都是因为我们需要而做。如果你捐助给红十字会100元的话,你会怎么样?是的,那也不例外,你捐赠给红十字会100元,是一桩善举,是很神圣的事……然而,或许只是你不能拒绝,才不得已捐助的。或许因为一位主顾,因为你的捐赠可以决定一项事情。你捐款,是由于你需要什么才捐助的。哈雷·欧佛斯托教授,在他一部颇具影响力的书中谈到,“行动是由人类的基本欲望中产生的……对于想要说服别人的人,最好的建议是无论是在商业上,家庭里、学校中、政治上,那是在别人心念中,激起某种迫切的需要,如果能把这点做成功,那么整个世界都属于他的,再也不会碰钉子,走上穷途末路了。”
恩地·卡内基早年是个贫苦的苏格兰儿童,当时他工作的酬劳,每小时只有两分钱,可是他后来布施给人们的钱财却多达3.65亿元。最早时他就已经知道了影响人的唯一方法,那就是以对方所需要的而言。他只经过了4年的学校教育,可是他学会了如何与人应对。恩地·卡内基有桩启发人的事迹——他的嫂嫂的两个孩子在耶鲁大学念书,然而却因为他们的事情较忙,而把家信给疏忽不写了。却没有想到家里忧思挂念的母亲。恩地·卡内基知道了这件事后,就给两个侄儿写了封闲谈的信寄去,他还在信上附上一则,说是给他们每人寄上5元的钞票一张。不过他却没有把钱装入信封……很快的回信就来了,两个侄儿谢谢他们叔父的关心,但他们也在信上附言说没有收到钱。明天当你要向某人劝说,让他去做某件事时,未开口前你不妨先自问,“我怎样使他要做这件事?”这样可以阻止我们,不要在匆忙之下去面对别人,最后导致多说无益,徒劳而无功。
我租了一家饭店的大厅,每一季要用20个晚上来举行一些演讲研究会。有一季在开始的时候,我突然接到那家饭店的通函,告诉我得多付三倍于以往的租金。可是,在此之前,我早已公布通告,入场券也都印发好了。自然我是不愿意付出增加的租金,但是,和饭店谈到我的立场又有什么用呢?他们所注意的,不过是他们的需要,于是两天后,我去见那家大饭店的经理。我向他表示说,“我接到你的信后,很觉得有些意外……当然我是不会怪你,如果以我处于你的地位,也会写出类似这样的信。以你做经理的职责就在于怎样使饭店盈余,要是你不如此做的话,你可能得离开这个职位,同时也应该辞职的。现在我们拿一张白纸来,写上所有有关你的利害得失……如果你依然坚持要加租的话。”我拿了一张纸,划出一条线,经过纸上的中心点,上端是利,另一边是害。在利的那行我写上了“大厅闲着”,再接着对他说:“你可以自由的出租大厅,为跳舞之类的聚会之用,即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像那样的话,你可能会比租给一个以演讲集会所获利更多。而我在这一季中,占用了大厅20个晚上,你一定会失去那些有更多盈余的收入。”我又再说:“现在我们再来谈谈另一方面……因为我无法接受你的要求,可能要减少你的收益。而对我而言,因为我不能如数付给你所要求的租金,只得在别处举行演讲。可是,你也该明白另一项事实,我相信你该想像得到。我们的演讲研讨会,会使上层社会的知识分子都群集到你的饭店来。这在你来说,无异做了一次极为成功的广告?!事实上,就算你付出5000元的广告费,也招徕不了像我们研讨班里的那么多人。这对你们而言,不也是很有价值吗?——你以为呢?”我说这话时,把这两种情况都明白的写在纸上,然后交给那位经理,对他说道:“关于这两种情况,希望你能仔细的考虑考虑,等你作了最后的决定后,再给我一个通知。”第二天我接到那家饭店的信,他们告诉我租金是加50%,而不是300%。上面我所叙述的,有些值得你注意的地方——我没有说出一点有关我要少付租金的事……我不过告诉对方,该如何得到他们所需要的。照普通一般人的做法,可能要闯进那位饭店的经理室,跟他们据理以争。大声地说:“我入场券已经印好,通知也已公布了,你们突然增加租金三倍,到底是什么意思?300%,天,太可笑了……简直不近情理,我不付!”在这种情况下,又能如何呢?——争吵和辩论就这么开始了。结果会如何?即使如我所说的,饭店经理可能知道他自己是错误的,然而,由于他的自尊让他觉得,承认自己不对是个很大的困难。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艺术,这里告诉你一个不坏的主意。
亨利·福特曾这么说过:“假如说有个成功秘诀的话,那就是如何去想办法,站在对方的立场,从他的观点着手,就如同是你的想法一般。”不错,我把福特的话再说一遍:“如果说有个成功秘诀的话,那就是在得到对方“立场”的能力,就如同是你自己的观点一般。”那是如此简单又如此明显,任何人都能够找得出其中的原理来。可是,有90%的人,却会演变到把这件事情给疏忽了。我举一个例子——明天早晨你会看到这样的一封信,你就可以看出,的确有很多人违反了这种常识的规律。就拿这封信来说,那是一家在全国各地都设有分公司,极具规模的广告公司里无线电部的一位主任,写给各无线电台负责人的信。(像这样的括弧,是注明对每一节文句的见解和反应。)“亲爱的白莱克先生:本公司希望在无线电界,能保有广告业务领袖的地位。”(谁关心你公司的希望,我正为着自己所遭遇的多种困难烦恼呢!——银行要取消或房产的赎取权……害虫正啃害我的花草……昨天交易市场混乱不堪……早上我误了8点15分的火车……昨晚强斯家的舞会没有邀请我参加……医生说我有高血压和神经炎的毛病……)“本公司全国广告的帐户,是初步营业的保障,这以后我们所要的电台时间,已保持我们每年都在各家公司之上。”(你倒颇自大,还炫耀有钱,一切都自有道理,对不对?你究竟想怎么样?就算你像全国汽车公司、全国电气公司、美国陆军总部都合起来那么大,我也不去理会。要是你只是一知半解,那你就该知道,我觉得自己是多么“大”,而不是你如何“大”。)“我们希望以无线电台近来播送的讯息,来服务我们的客户。”(“你”希望!“你”希望!你这笨驴。我并不注意你所希望的,还是墨索里尼所希望的,或者平克劳斯贝所希望的,我不如这样告诉你,我注意“我”所希望的……在你这不近情理的信里,就不知道该提到这样的字。)“所以你且得将本公司列入优先名单……每周供给电台消息,凡对于广告公司,消息登记时所有有用的每一项节目。”(“优先名单”,你尽快替你的公司自吹自擂,我就那么渺小?……你要我将你列入优先名单,像这样的时候,竟连“请”字也不说一句。)“速予函复,以提供我们关于你们最近的活动,当有利彼此。”(你这呆瓜,你寄了一封普通的复印信件给我,这种分发各地的通知函,就像秋天里的落叶一样多……你要我正处于房地产抵押,血压太高的情况下,还要坐着给你写亲笔信,以回答你那封油印函,同时还得速予函复。“速予”是什么意思?——难道你不知道我也和你一样忙,我倒要问问你,是谁交给你这样一个权力来吩咐我的?你说“彼此有益”,最末你才知道要提到我的立场,而又如何对我有益,你却交代不清,不多加说明。)“再启者,随信附上白莱克维尔报的复印本,提供给你参考,当可选在电台广播用。”(在这一则附启上,提到了可以帮助我的事情,为什么不以这些做为你这封信的开端?!可是,那又有些什么效果呢?——你们所有的广告公司,都犯了你寄来的这封蠢信中的呆毛病,我想你的脑神经必定不正常。)要是有个一生致力于广告事业者,自以为有影响别人的力量,但是却写出那样的一封信来,叫人如何能给他更高的估价呢?
在这里有另外一封信,那是一位极具规模的货运站总监,写给我研讨班里一个叫夫姆雷的学员的。这封信对一个收到信的人来说,会有什么影响呢?先看看这封信,我们再谈!
执事先生:敝处的外运收货工作,因为大部分交运的客户都在傍晚时分把货送来,让敝处很觉困扰。由于这样的情形,会引起货运停滞,而使得我们的员工延迟工作时间,将影响卡车的运送速度,终至形成交货缓慢的结果。11月10日,我们收到贵公司交运的510件货物,时间是在下午4点以后才送到。为了减少货物迟交所导致的不良影响,我们希望能得到贵公司的充分合作。以后如有大批货物交运时,是否能请尽量提早时间交货给敝处,将部分货物在上午以前送达,可否!这项措施,当有益贵公司的业务,使你们的载货车得以迅速往返;同时,敝处绝对保证,收到你们的货物后,立即发运。
总监强·皮谨启
首雷格公司的推销主任夫姆雷看完信后,注上了他的感想,交给了我。他这样写着:“这封信所获得的效果,正和对方的原意相反。起头他们说出自己站务的困难,一般来说,这是不需要提醒我们的。接着他们要求我的合作,可是他们却一点都没考虑到,是否会对我们有所不便?信上末尾一节说到,如果我们跟站方合作,驶出的卡车可以快速来回,且保证收到货物后,立刻交发。换句话说,我们所最注意的重点,在最后才提到,使得整个效果起了相反的作用,不再理会他们所说的合作精神。”
我们现在来看看,这封信是不是可以重新改写,我们不必浪费时间提到自己的问题,就像亨利·福特说过的……让我们“得到对方的立场,由对方的观点来看事物,就如同我们自己的观点一般。”这里有一个修改的方法,也许不是最好的,能不能将情况改善过来呢?
夫姆雷先生,首雷格公司转,前街28号,白洛克林,纽约。
亲爱的夫姆雷先生:
贵公司是我们所欢迎的主顾,往来密切已有14年了。当然,我们对于您的照顾,一向十分感激,并且很乐意将贵公司应得的,迅速有效的回报给您。然而,我们非常抱歉须得跟您谈一件事,即是当贵公司的卡车,如果像11月10日那天的情形,在傍晚时才运到大批货物,将会带来一些不便!
原因何在呢?由于有很多其他客户,也都在傍晚时交货,像这种情形,就容易使货运停滞。至于贵公司载货的卡车,就难免会在码头受阻,而耽搁了运货。这种不好的情形,又当如何避免呢?
那就是说,如果可能的话,麻烦贵公司能在上午以前,把货物交送到码头。这办法可以使贵公司的货运卡车能够迅速的继续流动,您所交运的货物,我们就能立即处理,而敝处的工作人员也都可以早些回家,温馨的品尝贵公司出口的鲜美面食。希望您看了信后不要介意,并非敝处要建议贵公司改善业务方针;不过请求您,让敝处对贵公司作更有效的服务。无论贵公司的货物何时到达,我们都愿意尽快的为您服务。您事务繁忙,请不必多作答复!强·皮谨启今早的推销员,一个个疲倦,沮丧,入不敷出,徘徊道上,究竟为何?所有的一切,都起因于他们永远只知道替自己打算,只为自己着想,而没有注意到他们推销的东西是不是人们所需要的东西。人们要的东西,会自己出去购买,原因是人们所注意的,无非是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假如有这么样的一个推销员,他的服务和货物,能帮助人们解决所需,那他根本无须多费唇舌,人们自然会主动的买他的东西。人们往往有这样的习性——喜欢自己主动去购买,而不愿意由推销而买。还有一些人,付出一生的光阴在销售工作上,却不知道要站在买主的立场来论断事情。现在就有这样的例子——我住在纽约市中心,有林木小山的住宅区。有一天,当我正走向车站的方向,碰巧遇到一位房地产代理商,他在长室一带作房地产生意已有很多年了。他对我住的那个住宅区很熟悉,于是,我就请教他,我住的那种房子是以什么材料建造的。他告诉我说不知道,却说了些我早已清楚的……他说我问的事情,可以去问我那住宅区的询问机构。
第二天一早,我接到他的一封信……他是要把我问的事情告诉我吗?——那倒不必写信,花60秒钟,拨个电话给我不就得了。他倒并非要回答我的问题,只叫我去找住宅区的询问机构,最终目的却是要我让他办理我的保险业务。——他不知道如何帮助我,而只想要达到他自己的目的。我实在该给他两本“梵许·杨”名著的小册子,那是《去赐予》和《幸运的分享》。他如果看了书能履行其中的哲学,相信他的获益必千倍于为我办理保险的利益收入才是。
那些专业的人们,也常犯有同样的错误……那是数年前,我去费城,在一位著名的喉鼻医师的诊疗室。这位医师还没有诊看我的扁桃腺前,先问我的职业。他不去关心我扁桃腺有没有异状,却注意到我的钱袋大小。他所关心的,不是如何帮助我解除病痛,而是他最有关的——从我的小钱袋中,可以得到多少钱。结果,他什么也没有从我身上得到。我轻视他人格的缺陷,放弃了请他诊治的念头,不回头的走出他的诊疗所。
世上就是充满了这些人,他们掳取,自私。然而那些难得不自私,肯服务他人的,却相反的得到很大的利益。欧文曾经说过:“一个能站在别人立场,了解他人意念所在的人,他不必考虑将来,前途必然是可观的。”如果你读完这本书,你只能得到一个启示——你将永远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打算,设想,由对方的观点中,去寻得事物的趋向。如果你真能获得这本书上所强调的那件事,很可能将是你一生中重要的转捩点。
许多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苦心钻研深奥的学理,可是,他们却从未发现,自己的内心是如何的在起作用的?!有一次,我替一个大学毕业、在一家冷气装置公司工作的年轻职员,举行一种“有效力的演讲术”的课程,我找出一些资料,作了个比喻:有个人要别人和他打球,他就这么说:“我要你们去打篮球,我喜欢篮球。不过前几次在体育馆,因为人数不足,无法分队对垒,我们就二三个人作掷球游戏……一不小心,我的眼睛就被打紫了,所以我希望你们明晚能来,我想打篮球。”他曾说一句,你需要什么?你不去那谁也不要去体育馆了,是不是?你不关心他要什么……别再把眼睛打紫了。他有告诉你,去体育馆你能得到你要的什么东西?是的,激发精神,加强食欲,让头脑清晰,那是有趣的游戏……篮球。欧佛料托教授有这样明确的见解:“先激起对方的某种迫切的需要,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整个世界就属于他的,而不再碰钉子和穷困潦倒了。”
在研讨班中有一位学员,很是忧虑他的孩子;原因是他的孩子太过瘦弱,又不肯听话进食,于是这对父母就总是这样责骂孩子:母亲要他吃这个,吃那个,父亲希望他快快长大成人。而这孩子听得进那些吗?——他才不管什么,就像你不会去注意那些与你无关的盛宴一样。一个没有什么常识的父亲,常常会希望一个3岁的孩子,会对他30岁的父亲的见解有所反应。可是,那父亲终究要知道,那是完全不合情理。所以他就问自己,“那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如果能将我所想的,和他所需要的连贯起来,那该多好?!”当他开始这么想时,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他的孩子有一辆三轮车,那小孩喜欢在家门前的人行道上踩玩这辆三轮车。而离他们家不远的邻居家有一个很坏的大孩子,常常会把那小孩推下车去,自己骑走。于是那小孩就哭着跑回家告诉母亲,他母亲就出来把那个很坏的大孩子赶跑,再让自己的小孩坐上三轮车,诸如此类的情形,天天层出不穷的发生。这孩子需要的是什么?——不复多作探索,他的自尊和他的愤怒,来自他的自重感,这强烈的情绪,会激起他的报复心理,希望能痛击那坏孩子的鼻子!如果他父亲告诉他,只要吃母亲要他吃的食物,就会快快长大,有一天就可以把那个很坏的大个子一拳打倒。这么说了以后,那么吃东西就不再只是饮食问题了!现在,这孩子什么都爱吃了,菠菜、白菜、咸鱼和任何其他营养。他希望自己赶快长大,好去打倒那个一再欺负他的“暴徒”。
这问题之后,又有另外一个问题,困扰着这位父亲——这小孩有尿床的坏习惯。小男孩和他祖母睡在一起,祖母早晨醒来,换了床单,问这男孩说:“强尼,你看看昨晚你做了什么?”强尼总是回答:“不,没有,我没有尿床,那是你自己做的。”不管他的父母如何打他,骂他或羞他……他的母亲时常地告诫他,要他别再这样,但强尼还是一样尿床!谈到这件事时,他的父母就不停的自问:“该怎么样让强尼这孩子,能好好改掉这尿床的坏习惯呢?”强尼究竟是为了什么?——原来他要穿像父亲那种睡衣,而不喜欢穿像祖母那种睡袍。祖母受够了他夜晚的捣蛋,她每晚总无法舒服的入睡,所以,只要强尼能改掉尿床的习惯,她很是乐意替他买套睡衣。此外,强尼还要一张属于他自己的床——祖母对这件事也没有意见。母亲带着强尼到一家百货公司,她先对柜台的女店员使眼色,还说:“这位小绅士要买点东西!”女店员即刻温和的问:“年轻人,你想买些什么?”强尼踞起脚跟,站高些说:“我要替我自己买张床。”当强尼看着他母亲中意的那张床时,她母亲又向女店员投以一瞥,女店员就对强尼解说那张床的可爱处和它的实用,于是,这张床就这么买下来了。在床送到家的那天晚上,父亲一到家,强尼就飞快的奔到门口,大声的叫着说:“爹地,爹地,快上楼来看,我买的,我的床!”父亲看到了床,想到了华斯伯所说的,就对这小男孩点头赞许。他低头问他儿子:“强尼,你不会弄湿这张床吧,是不是?”“噢,不,爹地,我绝不会弄湿这张床的!”由于自尊心的原故,这孩子遵守了他自己的诺言……强尼不再尿湿床了!因为他的床是他自己买的,而强尼穿起睡衣来,就像个小大人一样,他要做个大人,他做到了。
还有另外一个父亲,叫特许门,是一位电话工程师,他也是我们研讨班里的一员。特许门所遭遇的难题,是他3岁的女儿总不肯吃早餐。即使对这小女孩责骂、请求或哄骗,怎么也无法收到任何效果。这小女孩常爱模仿她的母亲,似乎因此觉得自己长大了。有一天早上,特许门夫妇就把她放在一张椅子上,让她做早餐的食物——眼前正是这小女孩心中所需求的,当她在做早餐的时候,父亲走进了厨房。小女孩看到父亲进来,就甜笑的招呼,“嗨,爹地,你看,我在做早餐呢!”就在那早晨,小女孩不要任何人的哄骗或诱劝,自己乖乖的吃了两碗稀饭。因为她对这件事已感到了兴味,由此而找到了一种自重感,她在作早餐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一项表现。“表现自己是人性主要的需求。”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在事业上运用同样的心理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