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汉武大帝的文治武功

  一次文化思想上的大创举

当汉朝经过60余年的休养生息之后,出于集权中央的需要,汉武帝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选择比较进取的儒学来代替黄老思想。为此,他在中央办太学,在地方郡国建学校,把儒学变为士人进入仕途的进身阶梯,把人才统一到儒家思想中来,达到以思想上统一巩固政治上统一的目的。

汉武帝这种以官位引导的做法,使儒家思想成为日后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知识分子均把儒学作为学问主流,其他学派因冷漠而衰微。思想统一的必然结果是思想的僵化,桎梏新生事物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中国在数千年在思想领域上缺乏朝气和创新,造成中国封建社会持续了苦难艰辛的两千多年。

汉武帝登上历史舞台后做的第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是尊崇儒学。这是武帝为实现政治抱负所奠定的思想基础,其实质是对政治指导思想作出新的选择和确定。从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一直经历近两千年而不衰。

秦朝灭亡之后,诸子百家学派非常活跃。汉初六七十年间,以“清静无为”为特点的黄老之说盛行全国,汉初统治者“反秦之弊”,希望以黄老的“无为”、“好静”作为手段,收到“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民自朴”的效果。

汉初统治者为了寻求一条可靠的治国之道,实行清静无为的黄老政治,在当时国力比较虚弱,亟待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情况下是极为适宜的。国家经过60余年的休养生息,经济逐步繁荣昌盛,国力也已相当强大。到汉武帝继位,刘姓皇朝的统治已经巩固,社会经济有了新发展,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不仅给诸侯王和富贾豪强以扩张势力、为非作恶的机会,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激化了阶级矛盾,而且不能适应统治阶级的要求,因而需要有一种新的思想学术出现,作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的儒家思想便应运而出。

儒家思想和儒家学派曾被重创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初又逐渐抬头,到了景帝在位时期,已成为社会上一股重要的思想潮流和政治力量。汉武帝继位后,为了强化皇权,需要有一种进取精神较强的统治思想,来代替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而博大精深的儒学理论恰恰迎合了这种需求。儒学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观和道德观,以及具有包含政治、哲学、教育、文学、伦理各方面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的特点,使得这一学说便于被统治阶级全面利用,尤其在升平时代控制人民,更具适应性。

建元元年冬十月(前140年),汉武帝招贤良对策,儒家学说代表人物董仲舒被召见,接受武帝策问。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阐述了自己的理论,主要为:第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系统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认为如果“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就不利于统一。为巩固汉王朝的统一,应当尊崇儒家学术为惟一的指导理论,只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天下之人的思想统一在儒家思想范畴之内,才能使法纪统一,人心统一,行动统一。

第二,强调大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他认为,统一是国家的首要大事,这是天地的常道,古今的通议。并说“有天子在,诸侯不得专地,不得专封,不得专执……不得致天子之赋,不得适天子之贵”,为加强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天子至尊,一统天下找到了理论根据。

第三,提倡“君权神授”。董仲舒在解释儒家学说时认为,皇权出于天命,神圣不可侵犯,因而皇帝的一切行动都体现了天的意志,各诸侯国不能各自为政,应该一切服从朝廷。这样,用神秘的色彩把皇权的合法性和永恒性固定下来,把道家的道统变成封建的法统。

第四,提倡儒家的仁政,同时强调法制,反对用严刑对待人民。主张“以教化为大务”的同时,又主张“正法度之宜”,强调利用法律维护专制统治。

董仲舒的这些主张,是从维护专制统治的长远利益而谋略的,这不仅有利于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而且为汉武帝统一思想,集权中央,一统天下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因而被汉武帝采纳。从汉武帝以后,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此后整个汉代以至两千年封建社会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汉武帝为独尊儒术,使这种思想推而广之,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可能在建元对策的当年就建立了太学,到了建元五年(前136年)春,又置《五经》博士,将博士制度与太学制度结合起来,进而确立以经术造士的教育制度。太学完全采用儒家五经为课程,教师聘请儒学博士担任。

元朔五年(前124年),武帝下《劝学诏》,命礼官劝学,把举遗风、兴礼学视为天下的首要任务。武帝还号召在郡国兴办地方学校,推广蜀守文翁在郡兴立地方学校的做法,“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这样,儒学成为士人进身阶梯,天下士人为进入仕途,纷纷统一到儒家思想中来,用儒学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才成为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最得力的拥护者。

汉武帝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未完全实施。尊儒兴学,他做了,而禁灭百家的极端主张,他没有采纳。在保证儒学的官方学术、政治主导思想的前提下,武帝在学术、思想领域走的是“悉延百端之学”的路子。除了学官独用儒家外,武帝没有排斥百家,禁止学术活动。前朝好其他学说的许多大臣,大都留任朝廷,有的还被重用。朝廷中有些公卿即使是以儒术见用的,也可兼治其他学说。对郡国及民间的其他学说活动,武帝并未明令取缔、禁止,任由其存在。

“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是武帝继位后实行的学术文化政策,它表明了武帝并不动用皇权强行推行和追求学术思想的大一统,而是在确定了儒家为主流、主导思想之后,不断按实际需要吸取诸子百家学为辅导,作为对自己政治主导思想的必要补充。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治举措

人们对历史上的帝王常以“明君”、“昏君”名之,汉武帝应该算一个明君,因为他能选拔、重用能人,能解决父祖辈长期难以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汉武帝即位后,年龄虽小,但颇有胆识,卓有才干。他为实现安邦定国的伟大抱负,一开始就十分注意发现人才,选拔人才,重用具有真才实学之士。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怀着“任大而守重”的使命,下诏全国荐举“贤良方正”之士到朝廷接受策问,一次就由各地推荐上来100多位人才。据《汉书》记载,自建元元年至元封五年(前140年~前106年),朝廷大规模征召人才就有六次之多。这些人才,经过汉武帝面试或笔试,对那些确具真才实学的“贤良”、“文学”之士,不论出身贵贱,资历深浅,破格任命为将、相和其他重要职务。

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从容以对,提出了颇有见解的治国安邦之策,轰动了朝野,深得武帝之心,使得儒家思想被确立为西汉中央集权王朝的正统思想。董仲舒亦被重用,先后任江都王和胶西王的国相,一直备受武帝的尊重。

主父偃出身贫寒,长期怀才不遇,到长安后直接向汉武帝上书九条,大显才能,使武帝颇有相见恨晚之感,遂任其为中大夫,一年连升四级。主父偃是后来“推恩令”政策的主要筹划者,为加强中央集权做出了贡献。西汉大臣公孙弘,少时家境贫寒,以牧为生。武帝召试贤良文学之士,他被选拔为博士,时年已60岁。后又升为御史大夫,封平津侯。当时的吴人朱买臣,家贫好学,妻子嫌他穷而改嫁了。后来他主动上书武帝言政,受到赏识,被破格录用,任中大夫,升主爵都尉,列为九卿之一。西汉将领韩安国,在平定吴楚之乱中表现出极大的才干,被武帝召为当地都尉兼大司农,后升为御史大夫,在抗击匈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出使西南边陲安抚少数民族的大文学家司马相如、主爵都尉汲黯,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开拓东南、西北立下战功的唐蒙、庄助,从牧羊人中提拔的卜式,从商贾中提拔的桑弘羊等,都是汉武帝通过召贤选能、广开仕途涌现出来的西汉重要治国人才。由于武装立国等历史原因,武帝继位时,汉朝的显赫重官要职大都仍是军人贵族担任。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武帝通过一系列法令、措施,建立、健全了由察举、太学、征召以及公车上书等组成的以选拔文官为主的用人制度。

武帝在建元元年(前140年)全国范围召贤选能的基础上,于元光五年(前130年)、元封五年(前106年)多次诏郡国推举孝廉、贤良方正、秀才,明确规定凡各郡不举孝廉者罪。还下诏允许官民上书言政,凡属“有非常之功”的“非常之人”,均可破格任用。察举选官制在汉初已有贤良和孝廉二科,武帝增设了德行、学术和儒学、明习法令的法律人才、行政人员五科,元封五年(前106年)又增加茂材异国科。

在完善察举制的同时,汉武帝还建立了征召制,把那些具有才能不愿出仕的社会贤者、隐居高士、学者名流征召入朝,为朝廷服务。文学家枚乘、儒学大师申培等均在此列。“贤良对策”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兴建太学,设五经博士。把教育与选官有机结合,定期向朝廷输送文官。

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取“强干弱枝”的政策,削弱地方割据势力。

汉景帝时,经过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各地封国受到很大削弱。但到汉武帝时,有些封国“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势力仍然不小。为继续削弱这些封国的权力,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于元朔二年(前127年)颁布“推恩令”,清除分封制。按“推恩令”规定,把原来只有长子袭爵的诸王国,改为可以分封其他子弟做侯国。新封的侯国不再受原王国管辖,直接由各地的郡县来管理。“推恩令”名义上是皇帝施以恩德,实际上是剥夺诸侯王的政治军事权力,缩小诸侯王的地盘,使之无法割据一方,对抗朝廷。经过一番推恩削藩,诸侯势力进一步衰弱,中央的集权统治得到加强。

此外,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还利用种种借口剥夺诸侯王国的爵位。

元鼎五年(前112年),武帝于八月在高祖庙会见诸侯王时,因各诸侯王必须出资的助祭酬金成色不好,被武帝一次削去侯爵的就有106人。到了武帝太初年间,只剩下5人的侯爵。武帝末年,汉初以来所有的侯王,都被削除殆尽。

汉武帝在削弱诸侯王势力的同时,还着手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汉初以来,地方豪强势力发展很快,武帝时,各地都出现了一批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横行乡里的强宗豪右。为了抑制豪强的过度横行,汉武帝继续推行迁徙豪强的政策,把他们迁到关中,置于朝廷的控制之下,同时,允许严厉刚强、严格执法的官吏,杀戮豪强及党徒。河内太守王温舒就曾先后诛杀郡中豪强千余家,“大者至族,小者乃死”,没收全部家产,使得“郡中无犬吠之盗”。

设置十三部刺史也是汉武帝时政治上强干弱枝的重要制度。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叫十三部(州),每部(州)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秋天巡行所部郡国,“省察治状,黜陡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刺史不处理一般事务,而是按“六条”查问郡县,专职检查部属郡县里的豪强、郡守、国相等的违法和营私舞弊行为,经考察后向中央推荐优秀的地方长官,建议罢免恶劣的官吏。刺史位不高,秩六百石,但因出巡时代表朝廷,故“位卑而权重”。这一措施的施行,使地方豪强势力受到了遏制,社会趋于安定。

西汉初年所分封的诸王国国大民众,随着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财富日增,势力日强逐步形成割据状态。汉景帝时,诸王国势力发展到了同朝廷分庭抗礼的地步。由此,爆发了“七国之乱”。汉武帝对待王国问题没有像景帝那样直接削藩,而是以“推恩令”的形式将王国再分封,以大化小。再次分封的王国数目虽然增加,但每个王国的直属领地却大大缩小,无力对抗中央。诸侯势力因此削弱。此后,武帝又以酬金成色为由大力剥夺王爵,终于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纵观汉武帝强干弱枝的过程,目标明确、注重方法,名正理端,形成舆论,把握时机、强力推力。重决策、有措施,行事预谋而磊落、成就大事业者当如此。

好大喜功生弊端

汉武帝在内外政策上与秦始皇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他内兴功利,征四夷,在完成文治武功伟业的同时,也耗尽了文景以来的府库积蓄,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贫困破产的农民,多数成为地主豪强的佃客和佣工,受到残酷的剥削。因此,在汉武帝晚年,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达到了空前尖锐的地步。

由于社会动乱迹象的频乃,迫使汉武帝晚年在施政上有所转变,重新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加上汉武帝征发民工所兴建的是利于民生的水利工程,不同于秦始皇满足个人欲望的享乐建筑。所以避免了汉家王朝的危亡。

武帝非常重视水利建设,元光六年(前129年),他起用著名水利工程家徐伯主持渭渠的工程;同时,又征发万余民工修建龙首渠。在兴修水利中,我国的劳动人民发明了“井下相通行水”的井渠法,使得龙首渠从地下穿过七里宽的商颜山,成为我国第一条地下水渠。

元鼎六年(前111年)在郑国渠上游修建了六条辅助渠,称六辅渠。太始二年(前95年)汉武帝又征发民工修建白渠。武帝时期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还包括灵轵渠、成国渠、糟渠等渠道。这些水利工程对关中地区农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武帝也非常重视治理黄河。元封二年(前109年),他征调了数万民工修治瓠子决口,亲自巡视工地检查工程,堵住了20多年堵不住的黄河决口。此后的80年间,黄河没有发生大的水灾。

由于汉武帝加强了皇权,形成了中央集权的体制,促进全国政令统一,经济繁荣,西汉国力空前强大。

元光六年(前129年)武帝开始派军进攻匈奴,从此30年间,先后对匈奴发动了大小十多次反击,其中元朔二年(前127年)的年青将领卫青率军反击匈奴、元狩二年(前121年)的霍去病率骑远征和元狩四年(前119年)爆发的汉北战役为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经过这些反击,特别是经过三次大的反击,使匈奴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力量对中原进行骚扰了。

由于汉军的英勇杀敌,西汉王朝取得了反击匈奴战争的巨大胜利,汉武帝的抗击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西汉建国以来百年的匈奴边患基本得以解除。匈奴被迫北迁,出现了“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廷”的局面。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制止了匈奴贵族的野蛮掠夺和侵袭,维护了汉朝边郡先进的农业生产,使中国北部地区继续得到开发,边境得到安定,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汉武帝在位期间,还平定了闽越和南越的叛乱,稳定了对西南蛮夷地区的统治;开拓了东北和西北边疆,使今新疆、甘肃西部开始进入中国的版图,东北地区的疆域则从今辽东半岛一直扩大到浑江、鸭绿江流域;通过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新疆一带少数民族和内地的联系。历时三年的西征大宛,使汉威震悍西域诸国,纷纷对汉称臣,确立了西汉对西域的宗主地位;通过和亲,建立了和西域大国乌孙的联盟,开辟了西汉与康居、月氏、大夏等国的交通。

汉武帝推行抗击和“征抚”的民族政策,广开三边,拓植四方,巩固和发展了庞大的帝国,使我国的版图初具规模,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统一,加速了民族大融合,从而实现了建立“大一统”帝国的伟大抱负,把西汉王朝推上了全盛。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