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上的不足是容易弥补的,而灵魂的贫穷则无法补救。
——蒙田
在森林的一条小路上,一个商人和一个樵夫经常相遇。
商人拥有长长的马队,一箱箱的绫罗绸缎都是商人的财富。
樵夫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斧头和绳子是他最亲密的伙伴。
然而,商人整天愁眉苦脸,他不快乐。
樵夫每天歌声不断笑声朗朗,他很幸福。
一天,商人又与樵夫相遇,他们同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
“唉!”商人叹道,“我真不明白,小伙子,你穷得叮当响怎么还那么快乐呢?你是否有一个无价之宝藏而不露呢?”
“哈哈!”樵夫笑道,“我也不明白,您拥有那么多财富,怎么整天愁眉苦脸呢?”
“唉!”商人说:“虽然我是那样的富有,但我的一家人总是为了钱财吵得不可开交,我觉得自己无依无靠,很是孤独。”
“他们整天想的就是如何比其他人拥有更多,却没有一个想到为我付出哪怕一丁点儿真情实意。当然,我一回到家他们就会喜笑颜开,可是我始终弄不明白,他们是对着钱笑还是对着我笑。我虽家财万贯,但我却常常感到自己实际上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我能快乐吗?”
“哦,原来如此!”樵夫道,“我虽然一无所有,但我时时感觉到我拥有永恒的幸福,因为全家人都是我的靠山,所以我经常乐不可支。”
“是么?那么你家里一定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商人问。
“没有,我是个快乐的光棍汉。”樵夫道。
“那么,你一定有一个不久就可迎娶进门的未婚妻。”商人肯定地说。
“没有,我从来没有过什么未婚妻。”
“那么,你一定有一件使自己快乐的宝物?”
“假如你要称它为宝物的话,也可以,那是一位美丽的姑娘送给我的。”樵夫说。
“哦?”商人惊奇了,“是一件什么样的宝物,令你如此幸福呢?一件金光闪闪的物事?一个甜蜜的吻?还是……”
“这个美丽的姑娘从来没有同我说过一句话,每次在村里与我相遇,她总是匆匆而过。三年前,她去了另一个城市生活。就在她临走之前,上车的时候,她……”樵夫沉浸在幸福之中了。
“她怎么样?”商人急切地问。
“她向我投来了含情脉脉的一瞥!”樵夫继续进,“这一瞬间的目光,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我幸福一生了。我已经把它珍藏在我的心中,它成了我瞬间的永恒。”
商人看着幸福无比的樵夫,心中说道:
“真正的富翁应该是他,我才是个名副其实的穷光蛋。”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心愿,莫过于渴望孩子一生快乐幸福,为此父母可以付出一切努力。于是,他们从小教给孩子各种技能、知识,希望靠着这些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收获幸福。
这样的爱本无可厚非,只是父母逼着孩子学习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孩子的心态问题。当我们苦口婆心、费尽气力让孩子专心学习的时候,孩子会怎样认为?也许家长的急切会让一个孩子怀疑学习的目的,更有甚者会认为自己的努力都是为了父母,自己并不能看清其中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告诉孩子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知识与成长,是为了了解社会和世界,学习是为了体验掌握知识的充足感和学习的快乐。有些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只有学习才能让你上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赚大钱……”父母过多的功利心态只会加重孩子的浮躁心态,孩子还小,暂时还体会不到父母口中的种种好处,如果在孩子求学的十几年里,天天这样唠叨,无疑是对孩子精神的折磨和摧残。等孩子长大成人后,也不会因知识给他带来的财富就知足、快乐和幸福。因为在他努力了十几年后得到的回报远远不能弥补孩子多年来缺乏的快乐和希望。
因此,我们必须提醒家长,当你不断提升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时,更应注重他们内心的快乐感,只有让孩子在现有的生活和学习中,获得快乐的体验,为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感到满足,才能培养起孩子知足的心态,并在今后的生活中时时能找到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