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章 培养自律性,从依赖走向独立

  所谓自律,就是要用正确的原则要求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

  独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从小学会独立生存的技能,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质量以及成年后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满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的目标是要青少年成长为一株迎风而立的大树,而不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小草,所以要在实际生活中让他们经过锤炼,学会独立生存。

  自律是强者的武器

  孩子的发展,不仅需要自学、自理、自护、自强,也需要自律。自律在人的成长中占重要的地位。

  您的孩子面前有两盘巧克力,一盘多、一盘少。只要能够忍耐15分钟,您的孩子就可以吃到多的那盘,反之,则只能得到少的那盘。您的孩子会选择那一盘呢?

  这是澳大利亚专家莫尼卡·屈斯克利博士与辽宁师范大学合作进行的一场试验,参加试验的是超过百名3-4岁的中国儿童。这项试验被命名为“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考验孩子是否能为得到更大的利益而放弃短期收益。

  试验的结果是:超过80%的孩子只忍耐了几分钟就按铃呼唤实验人员要求得到巧克力,只有20%的孩子选择了等待。也就是说,只有这20%的孩子具备了“自我延迟满足的能力”。

  在我们成年人看来,一盘巧克力的诱惑是不足挂齿的,然而对于只有几岁的孩子来说,巧克力就是全世界。这与大人们所面对的诸多诱惑没什么分别。可是,我们需要担心的是:这些在童年时代对巧克力失去自制的孩子,长大以后能够为了长期目标,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吗?80%的数字是值得所有家长警惕的。孩子为什么管不住自己?这是因为缺少自律能力。

  世上没有哪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长大了能有出息。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理更加迫切。可是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所以各位家长不能一味地由着孩子玩去,还要养成自律的习惯。

  达到巅峰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被公认为是鹤立鸡群的翘楚,而在历史上留下名声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这正是杰瑞·莱斯了不起的地方,他被公认为美式足球前卫接球员的最佳代表,他的球场表现是最佳明证。

  熟悉他的人说他是个天生的运动员,他的天赋体能惊人,而且罕见。

  任何一位教练都想找到这样天赋优异的球员。获选进入美式足球名人榜的明星教练比尔·华西发出这样的赞叹:“在我们所认识的人当中,没有一个能赶得上他的体能。”单是这一点还不能使他成为传奇性的人物,在他卓越成就的背后有一个真正的原因,就是他的自律能力。他勤练身体,每一天都在为攀越更高境界而准备。

  莱斯自我鞭策的能力,可以从他体能训练的故事说起。当他还在高中校队的时候,每次练习之前,摩尔高中球队教练查尔斯·戴维斯都规定球员以蛙跳的方式,弹跳前进一座40码高的山丘,来回20趟后才能休息。在密西西比炎热而潮湿的天气下,莱斯在完成第11趟之后就感到吃不消而打算放弃。当他准备偷偷回球员休息室时,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不能放弃,”他对自己说,“因为一旦养成半途而废的习性,你就会把它视为正常。”他掉过头来,回到练习场上完成他的弹跳。从那天起,他再也没有半途而废过。

  成为职业球员之后,莱斯又以攀越另一座山丘而闻名。这是一处位于加州圣卡洛斯的野外山径,全长约有2.5英里,莱斯每天在此锻炼体能。

  有一些足球明星偶尔也来参加练习,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追得上他,全被他远远抛在后头,人人对他的体力赞不绝口。其实这只是莱斯固定操练的一部分而已。当球季结束之后,其他的球员都去钓鱼或享受假期,莱斯却仍旧保持勤练的作息规律,每天从早晨7点钟开始进行体能训练,直到中午。曾有人开玩笑说;“他的身体锻炼到高度完美的状况,连功夫明星跟他比起来都只像是个相扑选手。”

  “许多人所不能了解的地方是,莱斯总把足球赛季看成是一年365天的挑战。”美国职业足球联盟明星凯文·史密斯这么描述他,“他的确天赋过人,然而他的努力更是凌驾于他人之上,这正是好球员与传奇性球员的分野。”

  莱斯很快又在专业领域中登上另一座高峰:他遭受了一次极为严重的运动伤害。在这之前,他已经写下连续19年比赛从不缺席的纪录,这也是他高度自律的品德及超强韧力的证明。当他于1997年8月31日在球场上摔破膝盖骨时,人们以为他的运动生涯就此结束了。因为就历史纪录来看,只有一位球员,在这种伤害之后,还能在赛季内回到球场比赛,那就是罗德·伍德生,他以四个半月完成康复,创下职业球赛历史的纪录。然而莱斯却只花了三个半月就康复了,靠的就是咬紧牙关的坚毅决心,以及令人难以置信的自律。这种恢复的速度令世人惊讶不已,可说是前所未有,也难有人再出乎其右。莱斯因此得以再次回到球场上继续创造佳绩,并为球队赢得胜利。

  杰瑞·莱斯证明了自律所具有的强大力量。没有任何人可以在缺少自律的情况下获得并保持成功。我们甚至可以说,无论一位领袖有多么过人的天赋,若不能自律,就绝不可能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它促使领袖步步攀向高峰,也是使领导能力得以卓有成效地维持的关键所在。

  如果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行为不能进行自律,他是成不了大器的。碰到孩子淘气的情况,家长也要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讲故事让孩子明白但凡有成就的人都是很自律的,他们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开始的榜样,所以父母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求孩子做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可以和孩子来个约定,如孩子做到了某一方面的自律,家长也同时坚持做某一件事情,和孩子一起进步。

  在美国一所大学的日文班里,突然出现了一个50多岁的老太太。开始大家并没感到奇怪。在这个国度里,人人都可以挑自己开心的事做。

  可过了不长时间,年轻人们发现这个老太太并非是退休之后为填补空虚才来这里的。每天清晨她总是最早来到教室,温习功课,认真地跟着老师阅读。老师提问时她也会出一脑袋汗。她的笔记记得工工整整。不久年轻人们就纷纷借她的笔记来做参考。每次考试前老太太更是紧张兮兮地复习、补课。

  有一天,老教授对年轻人们说:“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律才能教育好孩子,你们可以问问这位令人尊敬的女士,她一定有一群有教养的孩子。”

  一打听,果然,这位老太太叫朱木兰,她的女儿是美国第一位华裔女部长——赵小兰。

  从这位尊敬的女性身上,我们不难看出她以一种潜在的自律精神,表现出了较别人的不同,推而广之,可见她在教育孩子以及已经走过的人生道路中的自律意识。

  家规是训练与教导的过程,能协助儿女适应家庭以外的世界。在严格的家规中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比那些随心所欲、行动自由的人更能适应社会,更有自尊心,而且很明白单靠他们的能力很多事情是无法应付的。

  严格的家规不单是为表示管教严谨,还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幸福及成长着想。所以务必让您的孩子清楚明白这些规矩及你对他的期望。您在订立某一条规矩之前,请先问一下自己下列问题:这些规矩是否简单易懂?

  孩子全都明白吗?孩子是否知道破坏规矩的后果?你执行规矩前后一致吗?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家与家的规矩可能是不同的,关键在于您能在必要时决定是应该坚持执行纪律还是通融了事。家规可包括:遵守日常作息时间、清洁卫生、礼貌待人、生活自理、诚实、自律。家规已定,不能朝令夕改,让孩子逐步执行,父母在执行家规时要协调一致。孩子违犯家规,要进行必要的惩罚;孩子做得好,要夸奖,别吝惜一句赞扬的话,它胜过丰厚的物质奖励。

  可是,有些孩子明白了自律的道理,可是仍然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控制自己,常常事后后悔。这种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虽然明白了道理,可是缺少实施的技术。比如,孩子总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易冲动,让孩子试着在这时做深呼吸或是默数数,也许孩子的冲动就会克制住了。

  还有,有些中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学会了抽烟。有的时候他们也明白吸烟有害健康,可就是克制不住。这时候也需要家长想办法,和孩子一起采取一些戒烟的措施。

  另外,父母还要从小培养孩子反省的习惯。每到过年或是生日,孩子又要大一岁了,问问孩子,过去的一年有什么收获?有什么进步?哪里做得不好,新的一年有什么打算等。这样,可以让孩子不断透视自我、剖析自我、约束自我,从而更加自律。

  料理自己的生活

  一个猎人,打猎时捡了几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狮子,就把它们带回家中精心喂养。这几只小狮子慢慢长大了,它们生活无忧无虑,有吃有喝,自在幸福。当然,它们都关在笼子里,猎人给他们设计的笼子也是温暖而舒适的。没想到,一不小心,一只小狮子从笼子里跑了出去,猎人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而其他几只呢?还在受着保护。

  一天,那个猎人外出打猎后再也没有回来,习惯了被喂养和保护的小狮子们最后被活活饿死了。而那只当年跑出去的小狮子呢?它已经变成了一只野狮子。它独自在野外时,饿了自己找食吃;渴了自己找水喝;受了伤,它学会了用舌头舔伤口;遇到敌人,它知道怎样保护自己。正是这种独立的、不依靠别人的习惯,使它在大自然的环境里顺利地活了下来。

  能不能在生活中管好自己,这是自我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如果孩子无法管理自己的生活起居,我们很难想像他能够管好其他事情。

  我们的父母,现在受社会一些错误价值观的影响,认为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功课、就是分数。所以我们常常看到父母把什么事都替孩子做好,早上甚至牙膏都给孩子挤好。家长认为这样做了,可以让子女有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面。这样做好不好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我们要培养孩子,是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绝不是学习“机器”,更不是解题“工具”,而是国家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我们的下一代,应当是德才兼备、个性鲜明、兴趣广泛、知识渊博、善于交往、懂得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人,至少应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否则,连管理自我都做不到,又怎能去管理集体、管理事业呢?

  所以说,孩子的独立教育课,首先就要从孩子生活的自我料理教起。

  根据一项调查统计,现在在家里能做些家务劳动的孩子很少,95%的孩子在家什么都不做,甚至什么都不会做。这是一个值得所有家长深思的数据。可有些家长对此并不着急,不当一回事。可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有什么不懂时,那就会忧心忡忡急不可待地千方百计去谋求改变这种状况的办法。我们知道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形成独立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的重要过程。在这个年龄阶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地放手让孩子独立行动,让他们有自己更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权利,从而提高他们的自立、自强和自我判断能力。

  在这一点上,国外的一些父母做得相当好。

  比如,韩国人比较喜欢周末全家出游。不管孩子多大,哪怕只有两三岁,父母都会带上他。而且,父母都会让孩子自己走,自己去照顾自己。

  有时,小孩子爬累了,走不动了,家长们也很少抱起他们,而只是在一边等他们休息一会儿再接着走。韩国父母认为,应该从小就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样孩子才会学会自我管理。

  而中国的很多父母,往往对孩子照顾有加,使孩子常处于“中心地位”:东西乱扔了,大人来收拾;衣服穿脏了,大人立即洗。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父母就无法生活了。因此,做父母的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在实践中学会积累经验,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识,例如,让孩子把玩完的玩具放进柜里,作业做完后收拾书包等,久而久之,他会学会约束、控制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习惯。

  比如,孩子上学以后,父母要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学会削铅笔,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并能按老师的要求制作简单的教具等。

  许多父母都会抱怨:孩子不会整理书包,书包里乱得像“纸篓”,家长只好每天帮他整理。事实上,孩子形成这种毛病主要原因就是家长包办一切,未能培养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在上学前的这段时间里,家长要让孩子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书包和生活用品,以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当孩子进入小学后,父母还要注意不要替孩子做作业或者检查作业——孩子应该自己去做这些事情。一旦父母帮助孩子检查作业了,孩子不但自己不检查作业,反而觉得这是父母的事情,对学习的兴趣也会降低。

  还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当学习与其他方面产生矛盾时,孩子应怎样处理。比如,一个爱好课外阅读的孩子,在做作业与看书方面往往会产生矛盾。父母要引导孩子把重点放在做作业上,在作业完成的基础上,允许孩子看一些课外阅读的内容。再比如,如果孩子是一名学生干部,当他的学习和工作发生冲突时,他如何来协调这两方面的矛盾呢?在这个时候,父母就应该教育孩子想出一个既不耽误学习,又能当好学生干部的好办法来,这也是自我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科学研究发现,两岁以后的孩子就已经有了自己动手的意识,所以父母应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这个时期的儿童有了一定的好奇心,喜欢自己动手,也懂得了表扬和批评的区别,更喜欢表扬和鼓励,如完成了某一件事情后,自己也能乐得心花怒放。父母就应当利用儿童的这些特点,在护理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来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在生活中,应当尽量让儿童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嫌麻烦、图省事、或怕孩子做不好、动作慢而包办代替,这样会妨碍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

  从孩子品德发展的角度来看,让孩子自己动手能培养其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勤劳致富、自立自强等多种优良品德。孩子从小不爱劳动,长大了好吃懒做,是不会有出息的,因为不爱劳动的人从来就不懂或不愿意懂得:每个人都必须将自我的发展建立在自己的劳动创造的基点上。他们总是奢望依赖别人的劳动,坐享其成。现在可以依靠父母,将来依靠谁呢?

  所以有远见的家长都极为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自我料理的能力。

  而从孩子的自立能力的发展来看,孩子长大后总是要离开家长的羽翼,总是要自立于社会的,而且家长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他们必须要学会照料自己,并准备好照顾年老的长辈。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些人似乎一辈子都长不大,不仅仅小时候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时时刻刻离不开父母的照顾,长大了、工作了、成家了,还要让老父、老母替他们操心。

  他们或许不是不肖子孙,而实在是因为没有做惯,依然是什么都不会做。

  他们离开了别人的帮助简直是寸步难行。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有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不知家长们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孩子的智慧在手指上。”一个单单懂得捧着书本读书的孩子,不可能成为一个有高度智慧的孩子。心灵手巧,手巧心灵,二者是辩证的统一,让孩子的手更巧些,才能使孩子更有灵气。

  所以,为了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每个家庭都应将培养自我料理能力的劳动列入家庭教育的议事日程,切不可掉以轻心。

  很多时候,父母为了省时、省力,从小帮孩子料理好所有事情,这无形中剥夺了孩子主动学习的意愿及机会,造成孩子日后学习独立的障碍。

  孩子是否具有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有其重要意义。从发展角度而言,这代表着身心成熟到某一程度,可主动掌握自己的行为。这种行为,使他逐渐摆脱依赖性,进而能在自己的意志中主动行事。在生理的需求方面,不再只是依赖父母;在心理层次方面,它更是孩子建立自信心与安全感的重要基础。

  把握生活中每一个可能让孩子学习的机会,父母可由事必躬亲的角色,转变成辅助教导的角色,让孩子慢慢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教导的过程中,应耐心地为孩子做清楚而明确的示范;让孩子熟悉整个程序和步骤,才能有效学习模仿。此外,在示范教导的同时,不要忘了加上语言的辅助,对孩子轻声细语地解说各项步骤,不但可以促进亲子感情,更可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达到启蒙的效果。

  帮孩子不如教孩子,学到手的技术永远不会跑掉。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相信大家都读到过这么一则故事:

  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部分的孩子都拥有了自己的房间。可是有一个令父母头痛的事情是,父母必须不断地提醒孩子保持房间的整齐清洁,特别是一些关系不和谐的家庭,孩子会故意和父母作对。因此房间的整洁问题,自然就成为父母与孩子间争论的焦点。

  就像头发的样式、衣着的风格一样,许多孩子都觉得卧房是属于他们的领地,自然有权利决定自己房间的摆设。这时,父母若坚持己见而制造出紧张争斗的气氛,孩子反而会以更脏乱来反抗父母的权威,此时父母必须及早从这个权利的争战中退出。

  如果能教孩子学会认真地整理自己的房间,将对其独立性教育起到良好的效果。

  父母要知道,让孩子学会打扫和整理房间是值得的,当然,这需要花些时间,但是根据成本与效益的比值,还是非常划算的,因为教会孩子自己整理房间,对于父母来说是欣慰的,而且孩子还学会了多种本领。

  孩子逐渐长大,开始有了隐私,很多孩子不喜欢父母再去整理他们的房间。所以,父母应该承认孩子有权利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布置房间。如果脏到影响到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将房门关上,慢慢地,他也会厌倦房间的脏乱,但真正成熟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任何事物都是双方面的,孩子也应该尊重父母的权利。大家都是共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每一个人都有保持良好环境的义务。如果孩子把自己的屋子弄的脏兮兮、乱糟糟,实在是影响父母的心情。

  父母要告诉孩子,只要掌握了方法,整理房间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相反,在整理房间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小小的惊喜,比如,以前丢的最喜欢的一张画报、一份很珍贵的信件可能被找到等等。在整理房间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体会到自己劳动的喜悦。

  只要按照步骤,要孩子整理房间并不难。美国《丹佛邮报》近日援引美国作家玛西娅·洛姆斯兰德在《简单生活》中的建议,给出了怎样教孩子整理房间的技巧。并且,报道称,在亲子共同收拾房间的过程中,不仅孩子的自理能力会得到加强,还能增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相互了解,可谓一举两得。

  首先要让孩子学会整理床铺。床是房间里最大的一个平面,只要床面干净整齐,房间就已经整理好50%-70%了。所以,父母要教给孩子的只是把床单或被罩拉平。不过,要注意,一定要让孩子用那种不容易起褶的床单或被罩,否则,孩子怎么也弄不平它,会影响他们收拾屋子的成就感。

  然后是清理地面。教给孩子把从门口到床边的那一块地面清理干净。

  这会让他们发现房间里又有很大的一块地方变整齐了,让他们产生控制了局面的感觉。

  其次是把衣服、书、玩具和杂物等东西都分好类,然后给房间分区,一一进行整理。衣服装进衣橱,书和纸张放到书桌上,玩具放到架子上,大个儿的毛绒玩具放在最下层,小一点儿的放在中层,而乐高玩具和芭比娃娃放在最上层。

  最后要记住的一点是,学习整理房间也得循序渐进。比如,等到孩子们习惯了你的要求,能简单地把他们的床铺、地板和房间里的东西大致收拾好,你再每周提出一个新的要求:这个星期整理橱柜的最上一层,下个星期整理书桌……

  有些时候,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收拾,这样可以促进父母与孩子的联系和沟通。但父母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地处理他们的东西,应该一件一件地询问他:你喜欢这件衣服吗?你平常穿这件衣服吗?这样你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喜好。那些他们永远放在柜子里不穿的,很可能是他们根本不喜欢的,那就拿去送人或者捐掉吧,而他们总是扔在外面的衣服却往往是他们的最爱,千万要收好。

  房间是孩子学习和休息的地方,保持整洁的卫生是必须的。所以,孩子学会整理房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今日事,今日毕

  “你功课还没有完成,快去做作业!”这样的话语,我们似乎耳熟能详了。可是怎样改变孩子这种被动的局面呢?

  多好的计划,都不如一次实施。多美妙的空想,都不如一次行动。下决心其实并不困难,难的就是行动。勿因事小而不为,眼前手边的小事情或许正是将来成就大成绩的幼苗或基石。不要使自己成为一个静止不动的平面,而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向前滚动着奔赴目标的车轮。如果要替成功的人找出一个最起码的秘诀,你就会发现,他们只是克服了自己的懒惰而已。

  记得有书中说:“今日事,今日毕,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不能放到明天再做。”“毕”者,意为“完成”的意思。“今日事,今日毕”,意思是:今天要做的事,必须当日去做好,不要等到明天去完成。

  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条好经验,也是一个好习惯。

  一位哲学家在古罗马的废墟里发现了一尊双面神像。由于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神像,哲学家好奇地问它:“你是什么神啊,为什么有两张面孔?”

  神像回答:“我的名字叫双面神。我可以一面回视过去,汲取教训;一面展望未来,充满希望。”

  哲学家又问:“那么现在呢?最有意义的现在,你注意到了吗?”

  “现在?”神像一愣,“我只顾着过去和将来,哪还有时间管现在?”

  哲学家说:“过去的已经逝去,将来的还没有来到,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现在;如果无视现在,那么即使你对过去、未来都了如指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神像听后,恍然大悟,失声痛哭起来:“你说的没错,很久以前,我驻守这座城时,自诩能够一面查看过去,一面展望未来,却唯独没有好好把握现在。结果,这座城池被敌人攻陷了,美丽的辉煌成了过眼云烟,我也被人们唾骂而弃于废墟中了。”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所以我们说今天的事一定要今天完成,绝不能推到明天。如果总是面对今天望明天,却不知明日何其多,而明日的明日便是人生的尽头了。

  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但没有经营好今天,明天也悄悄地溜走了。

  在哈佛人的心中,时间是最浪费不得的。他们把时间视为人的第一资源,认为没有一种不幸可以与失去的时间相比,因此,他们做事从来不拖延。

  一位毕业于哈佛的商业巨子在谈到他的成功秘诀时,只说了四个字:“现在就做。”的确,很多人习惯于等待,习惯于拖延,习惯于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做事,但是,时间是残酷的,它不会因为你的等待就多陪伴你一会儿,无论你想怎样挽留,它也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记住塞缪尔·斯迈尔斯的话:利用好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的时间如果不好好规划一下,就会白白浪费掉,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就会一无所成。

  在哈佛的理念中,时间是最公正的,它不会因你财富充裕而多给你一分,也不会因你物质匮乏而少给你一秒。对此,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曾说:“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24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24小时。”每个人每天拥有的时间都是一样多,但时间却会因你对它的态度而给你不同的结果。对于珍惜它的人,它会在你的生命碑石上刻上辉煌的一笔:而对于那些将其肆意糟蹋的懒汉,它只会让其活得越来越累。

  很多人可能觉得拖延一会儿没有什么,但就是这一会儿可能就给你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要知道,绝大多数不成功的人正是因为拖延才错过了种种机遇,让自己始终停滞不前。对此,比尔·盖茨说:“凡是将应该做的事拖延而不立刻去做,而想留待将来再做的人总是弱者。凡是有力量、有能耐的人,都会在对一件事情充满兴趣、充满热忱的时候,就立刻迎头去做”。

  要知道,今天的日子很短暂,而且正在像秒针滴答般逐渐缩短。它是残酷的,不断地消逝,而且绝不回头。所以,面对今天,我们不要总是怀念过去。毕竟,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只有从零开始,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让自己的人生结出丰硕的果实。而把握不好今天,你将悔恨终生。

  大文学家鲁迅活着的时候,每天的工作排得满满的:要扶植新人,要帮助弱者,要看书读报,要参加社会活动,还要伏案写作……真可谓“日理万机”了。

  然而,他信奉“今日事,今日毕”这一信条,把一天的工作按“轻、重、缓、急”理出个头绪。急事先办:重要的事情集中精力去完成:然后,腾出时间干别的事情。他信守:“当日的事情,绝不放到第二天去做。”他认为,时间像海绵,只要用力,总是可以挤出水来的。他还说过这样的话,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写作上罢了。终于,他在不算太长的一生中,做了不计其数的事情,留下了千万余字的文化遗产。

  孩子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每天也要做许多事情,怎样去面对呢?我们不妨让孩子学学鲁迅先生的处世方式。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做个安排,逐项完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样的话,我们就活得自在、活得自由、活得主动了。

  需要指出的是,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必须认真对待,切忌马虎草率、敷衍了事,否则,需要返工,反而得不偿失了。

  “今日事,今日毕”,要让孩子养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就不成为负担了。

  “今日事,今日毕”,要让孩子有毅力。认定目标,锲而不舍,则无往而不前,无坚而不摧。

  “今日事,今日毕”,还要融入到孩子自己的性格与品质中去,让孩子成为一个刚强而坚毅的人。

  自己动手,迈开脚步

  有一位访问学者,在美国访问期间,有幸赶上了那里一年一度的“万圣节”。那天晚上,他被邀请到美国朋友家参加晚会,在丰盛的晚餐之后,主人搬出了十几个事先准备好的南瓜,分给每人一个,请大家尽可能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用水果刀刻出自己喜欢的人面造型,大人、孩子各显其能。

  杰克,看上去只有八九岁,也占有一个南瓜。出于中国家长的习惯,这个访问学者不禁为孩子担心,唯恐刀子碰破了他的手,也怕他因做不好而失望,便试图为他代劳。杰克的父亲示意他不要这样,并幽默地对儿子说:“我相信杰克是不会割自己手指的,叔叔希望你做得比他那个更漂亮。”在场的几个人都笑了。

  经过一番雕琢之后,每个南瓜里都放上一支点燃的蜡烛,排列在客厅的壁炉上方。灯熄了,一个个南瓜变成了一张张形态各异的人脸,每个人依次解释自己的“创意”。这时,最兴奋的就数小杰克了。他说,他的“作品”是一个城堡里的卫士,他的眼睛可以看得很远很远。他还说,这个卫士本领很大,可以像超人一样在天空中飞,征服强盗……他讲得那么生动,就跟真的一样。最后,他特别强调说,这个“卫士”是“我自己动手做的!”那种兴奋、激动、得意、自豪的神态,全然出乎访问学者的意料,因为,他的那个南瓜上就是那么简单的几个洞,本来还以为他会为此沮丧呢。

  再看看杰克的父亲,他和儿子一样兴奋,在他看来,儿子是所有人中最成功的一个。这种成功不在于“作品”的造型多么美,而在于儿子自己动手和其中丰富的想象。

  这件事如果发生在中国,那么恐怕大部分的家长都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和大人一起做这样的游戏,因为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这里包含了危险;假如是中国家长,会在孩子非要自己做不可的时候,说服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自己的“作品”,并将家长的劳动无偿地奉献给孩子,以取悦于孩子;假如是中国家长,面对孩子不成样子的“作品”会指责他笨手笨脚,并告诫他你做不了这样的事……

  正是由于这样,在我们的周围经常看到的是对孩子双手的限制——这个不准摸,那个不能做——而难以看到孩子依靠自己的双手取得成功的喜悦。我们这些善良的父母,就是这样在无意之中放弃了让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泯灭了孩子的自信心,剥夺了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欢乐……难道这不是我们在教育孩子中的失误吗?

  父母过度的保护,是直接导致孩子生活能力薄弱的根本原因。好奇心的驱使,强烈的自主愿望,使孩子什么都想去试,什么都想去做。过度的包办代替,会使孩子失去许多学习探索的机会。人在无人可依赖的时候,动手能力就一定会增强。被娇惯的孩子们什么都不会。可是在烧焦了一次饭、烧焦了两次饭、烧焦了三次饭以后,他们会做出美味的菜肴。动手能力建立在不害怕犯错的基础上。

  很多时候,依赖心理可以通过尽可能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习惯来逐渐消除。让孩子从小事做起,参加家庭劳动,在劳动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当孩子看到自己双手完成了许多事,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便会增强,从而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心理,变得独立。

  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满足他的好奇心。比如他想到雨地里去玩,你就给他穿上雨衣、胶靴去玩吧;他要自己穿鞋,就让他去穿,等他鞋和脚对不上号时再去帮他;要洗衣服,给他一块肥皂,随他去洗自己的手帕、袜子;想扫地,让他扫,哪怕越扫越脏……当然,父母的帮忙是必不可少的,给他理理袖子、系系鞋带、扒掉垃圾等。充分相信孩子,让他们在满足合理要求、亲自实践的同时积累经验,体会成功的欢乐。这样,孩子就不容易养成一切都依赖于父母的习惯了。

  从孩子有了独立意识萌芽的那天起,做父母的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有效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孩子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往往会主动去做。因此,父母要首先注意引起孩子对劳动的兴趣。如给孩子买个漂亮的小碗和汤匙,孩子就会嚷着要自己用匙吃饭;孩子看到小花猫用爪子洗脸,就会要求父母给他买小脸盆,自己学着洗脸。不过,要提醒父母的是:如果孩子没有掌握好劳动的程序和方法,就会感到劳动很累,从而对产生劳动厌倦情绪。

  不同年龄段的动手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父母应该在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提出相应的要求。3岁以后的孩子,应该让他学会自己吃饭,学会按一定要求漱洗、铺床叠被,上床之前放好自己脱下来的衣服、鞋袜,学会收拾自己的玩具和小人书等。五六岁的孩子,可以安排一些常规性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浇花、抹桌子,或是去取奶、拿报纸等。选择孩子能胜任的事,从孩子自我服务劳动开始,让他获得成功,激发他进一步劳动的热情。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其独立意识越来越明显,这也为父母培养孩子自我劳动意识提供了有利条件。父母在培养孩子良好劳动习惯时,要注意为孩子创造特殊劳动条件。孩子个子矮气力小,最好为他提供合适的小桌椅、小脸盆、小毛巾。玩具、图书、衣服都要放置在较低的地方,以便于孩子自己取放。稍大的孩子可以为他做小围裙,准备一些适合他们身高、体力的小扫帚、小抹布、小喷壶、小水桶、小钉锤等工具,使孩子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让孩子爱护自己的“私有财产”。

  父母还一定要记得:孩子做完一件事,就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得到你的认可和表扬,因此你应该满足其心理需要,给予精神上的“报酬”。赞许的微笑,亲热的拥抱,或是夸他一声“宝宝真能干”、“宝宝扫的地比妈妈扫得还干净”等均是给孩子最佳的“报酬”,它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自豪感,这就增加了劳动积极性。

  事实上,美国的孩子、中国的孩子都是孩子,他们有着同样的好奇心、同样的求知欲、同样的大脑和双手。如果我们中国的爸爸妈妈们像杰克的父亲那样认识孩子、教育孩子、解放孩子的双手,我想,我们的孩子也会像杰克那样从“自己动手”中获取有益的教育,得到无穷的乐趣!

  少一份依赖,多一份自信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了这样的一条规律:一个把自己看得毫无用处、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能做的孩子,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是低下的,没有别人的指导与帮助,什么事都难做好。相反,一个对自己评价很高的孩子,却乐于努力学习,愿意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可能性,并且认为在困难面前屈服对自己是不体面的。自信心强的孩子,他们追求的目标是:“既然别人能做,我也一定能做。”而自信心差的孩子所追求的行为目标是:“我从来就不能做这种事。”因此,自信心差的孩子,依赖性也就强。要帮助孩子克服依赖性,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坚信“我能行”。

  成人要求过分严格,就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爸爸、妈妈望子成龙心切,对待孩子往往期望过高,总是不满意孩子的表现,赞许少,批评多。

  有的爸爸、妈妈让孩子做力不能及的事,又不帮助他,结果,孩子常常感到失败的痛苦,无自信,害怕做错事,更拿不定主意。

  大多依赖性强的孩子都不太自信,遇到问题时不敢自己想办法解决,只好请求家长或老师、同学帮忙,所以他们自信心的树立就非常重要!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动手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才会增强。要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在生活中多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吃点苦能提高他们的耐挫折力,使他们能够奋发图强。

  在这方面,国外有很多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在日本,大人们把“吃苦”看成是孩子的必修课,从幼儿园开始,就注意培养孩子的“吃苦”意识。在法国,孩子超过16岁就被视为大人了,应该学会承担起大人的责任和义务。在美国,父母们认为孩子只有通过劳动,取得含有自己汗水的金钱,才会理解它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而我们的家长大多舍不得孩子吃苦,什么事情都安排得好好的,他们难道就不明白娇纵只能使孩子变得为所欲为、自私自利吗?不让孩子“动手”,他们就不会珍惜劳动的果实,也不会体谅大人的艰辛。

  作为家长,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是责无旁贷的。

  一位妈妈带着宝贝去医院看病,宝宝看到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个朵拉的气球,很想要。妈妈说:“宝宝是不是很喜欢那个朵拉的气球啊?”

  “是啊,妈妈你去给我买吧。”“嗯,可是妈妈不知道在哪里买呀,怎么办呢?要不宝宝去问问那位小朋友的妈妈吧。”尽管妈妈知道医院的门口就有卖气球的,但这次她想让宝宝自己去寻求答案。

  “我不去问,妈妈你去问。”宝宝很不情愿。“你不去问的话,那么今天就不买气球了。”妈妈很坚定。“那我们一起去问好吗?”“嗯,好的,我们一起去,但你要自己问哦。”

  于是妈妈拉着宝宝的手,来到那对母子跟前。这时,宝宝又退缩了,他躲到妈妈的身后用手推着:“妈妈去问,妈妈去问。”妈妈蹲下摸摸他的头对他说:“宝宝,气球是你想买的东西,你得自己去问,你瞧,那位阿姨很好的,只要你问她,她肯定会告诉你的。”“真的吗?”“真的。”妈妈肯定地点了点头。宝宝终于鼓起了勇气,用小得可怜的声音问:“阿姨,气球在哪里买的?”那位妈妈其实早就知道了他们的意图,就笑眯眯地对宝宝说:“就在门口,叫妈妈带你去买吧。”

  于是,宝宝很开心地买到了他想要的气球。回来的路上,妈妈大大夸奖了他一番:宝宝真棒啊,这个气球可是宝宝自己问了才买到的呢。小家伙别提多骄傲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父母怕累着孩子,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烦,因而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有一些父母认为,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训练的,因为小孩长大自然就会。其实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

  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不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所以父母要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里,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细致的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教给孩子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如学习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脸、穿衣服、整理床铺等。这些看上去虽是很小的事,但实际上给幼儿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无形中培养了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作父母的要给以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当孩子的劳动价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们也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在“我自己做”的过程中,能不断增强自信心,提高独立思考、独立做事或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因为孩子在这之前一直是被大人帮着做事情,所以,开始实行这一措施时他还会说“帮我做”,这时绝对不要再满足他的要求,而是应该对他说:“自己试着做做看。”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最初会感到无所适从,不过,自发性是每个孩子都具有的天然素质,所以,孩子会渐渐地开始鼓起勇气自己试着做起来。

  这也可以说是孩子的自发性得到了复苏。

  当以前由父母代劳的事情改为自己做了之后,孩子会产生这样的自信:我自己也会做。如此一来,孩子在外面也就不再消极,也能够和朋友在一起玩耍了,交友的能力也将成长起来。

  做父母的一定要记得“放手”——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大人既不要动口,也不要动手,这一点至关重要。有人把此称为“无声之行”。这个“行”字包含着这样的意义: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付出有如修行般艰苦的努力。

  在这之前,对孩子的事情还是数落、忍不住要动手的妈妈,现在要一下子停下来,不仅非常困难,而且会感觉很难受。孩子因为被父母突然“放手”,生活会一时发生混乱:不是迟到,就是忘了带东西,要不就是忘记做作业等等。但是,他自己会开始一点一点地解决这种混乱现象,并且逐渐知道自己的事情必须由自己来完成。这样,孩子的自发性便慢慢地成长起来了。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受了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加,喜欢自己去尝试体验。家长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孩子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一篇短文,说蛾子破茧而出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于是,有好心者为之剪破茧壳。谁知,未经破茧之苦的蛾子却不会飞。原来,蛾子破茧时翅膀充血,撞来撞去练就了力量,长硬了翅膀,这才能飞得很高。

  这个事实给人很深刻的启示:既然我们不能代替孩子成长,就不能为其免除自立的痛苦,否则,纵有辽阔的天空,孩子也不会飞翔。

  其实,父母是孩子的独立老师。父母可以把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家里,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细致的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教给孩子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这些看上去虽是很小的事,但实际上给孩子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鼓励尝试,试着自立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实验对象是一只饥饿的小狗,实验地点是安装有两块木板的实验室。

  第一天,木板被设置成按A板可得到肉丸子,按B板会被电击。小狗很偶然地按动了A板,结果得到了一个肉丸子;又很偶然地按动了B板,结果被电击了一下。多次尝试之后,小狗终于知道了只有按A板才可以得到食物。

  第二天,A和B两块按板的功能调换了。小狗刚开始当然是不断地按A板,可是每次都得到了电击,它于是尝试按一下B板,咦!居然得到了肉丸子。多次尝试之后,它终于懂得了只有按B板才可以得到吃的。

  第三天,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无论按A板还是B板,都会被电击,不再有肉丸子。小狗在很努力地尝试了若干次后,终于学“乖”了,趴在地上不肯按任何一块木板。

  第四天,两块木板的功能又被调整过了——随便按哪一块板都能得到吃的。但当饥饿的小狗再次进入实验室后,实验者等了又等,学“乖”了的小狗却不再做任何尝试了,甚至把肉丸子放到它的脚边,它都懒得去碰。

  这个实验叫做“习惯性无助”。“无助”指的是小狗什么都不愿意尝试的状态,但这种无助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惯的。实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像第三天那样,对小狗所做的任何尝试均报以电击、而没有任何肉丸子的话,小狗就不知道什么才是被鼓励的行为,因而变得无所适从,并从根本上失去自信。

  这个道理可以让我们反省对孩子的教育。孩子天生就是积极的、喜欢尝试的:他一张开眼睛,就尝试着到处看;当他能控制自己的动作时,就喜欢到处爬、到处摸……当然,因为是“第一次”,所以就像那只尝试着的小狗一样,出错很多。如果孩子的每一次尝试成人都报以厉声呵斥“不准……”、或大惊小怪的惊呼“危险!不要……”时,他就好像被电击一样,久而久之,他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变得不自信了,因为他不知道做完了之后大人是不是又该大声说“不”了。结果,他也许会如你所愿地变成一个“乖”孩子,哪儿也不碰,什么也不摸,但却把“自卑”的种子深深地根植于心中。

  看看下面这个事例,你就会知道父母对孩子的鼓励是多么重要。

  卡尔两岁时就主动地帮助母亲收拾桌子。每当家中的客人看到他手中拿起一个盘子的时候,他们总会说:卡尔,小心,不要把它打碎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卡尔的父母会对好心的客人说:“请放心,卡尔会把它们收拾好的。”

  如果父母不允许孩子去碰那些盘子,或许我们可以永远保住那个盘子,但一声“不允许”会在孩子的信心上留下一个阴影,可能会影响他自立能力的发展。

  当卡尔尝试自己穿衣服的时候,经常把衣服穿反,他的父母从来没有嘲笑或责骂过他。作为父母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能,而是应该耐心地教他:卡尔的父母还鼓励他自己收拾房间,即使他的“动作”很笨拙,也会夸奖他一番——房间收拾是否整洁并不重要,对于他来说,他自己整理的,这已足够了。

  在这些亲手整理之中,卡尔在探索,在锻炼,通过一次次的锻炼,他终于成为了一个自立的男子汉。

  孩子要独立,总是会有一些代价,所以家长应“心硬”些。

  其实,每个孩子刚开始学习自立时,都会有困难,力不从心是避免不了的,但要做个好孩子的愿望激励着他们,他们会不断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直至成功,这就有助于锻炼孩子的意志,增强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孩子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及成功的来之不易。

  所以,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变得自卑和退缩,就应该记住:当孩子尝试的时候,只要不是极端危险的和损害别人的,就不要横加指责或制止,而应该对孩子“试一试”的行为予以鼓励和帮助。

  当不会洗碗的孩子总想跃跃欲试时,别对他说:“不行!你会打烂碗的!”而是给他一个盆,放上几只碗,让他洗个够;当不会扫地的孩子总来抢你的扫把时,别简单地拒绝:“去去去!越帮越忙!”而是给他一个小扫把,让他扫个够,即使他真的把地扫得一团糟,也不必太计较,在赞扬了他“真能干,会帮妈妈扫地了!”之后,再悄悄地把脏地收拾干净;孩子要吃辣椒,不用担心他被辣到,尝试一次后他自然会选择以后还要不要吃:孩子去摸菠萝,用不着告诉他上面有刺,只是在他大喊疼痛的时候对他说:“真能干,发现了菠萝会刺手。”

  如果孩子失败了,你要给他给予安慰和支持。孩子试着自己煎鸡蛋,却把一多半鸡蛋掉到了锅的外面,对着沮丧的孩子你应该说:“不错,第一次煎鸡蛋就能把一小半鸡蛋弄进锅里了。”孩子试着自己折飞机,却没办法让飞机飞起来,你可以建议说:“把头弄尖一点试试。”切忌在孩子失败的时候挖苦,那会熄灭他的探索热情;也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可怜他,那会使他丧失克服困难的勇气。

  如果孩子把玻璃杯摔碎了,别急着责备他粗心,而是问问他,玻璃为什么这么容易摔碎?可不可以想些办法让玻璃杯不那么容易摔碎呀?孩子看卡通片入迷了,与其为此而发愁,不如问问他,想不想知道卡通片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要是孩子哪一天说“我可不可以不吃饭?”完全可以让他试一次看看哦!当然,如果确实是绝对不可以试的事情,必须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告诉他:“绝对不行。”比如孩子问:“我可不可以试试跳楼,看会不会死掉?”你可千万要认认真真地告诉他:“万万不可以!”

  没有生来就什么都懂的孩子,所以,当孩子自立的尝试出现了失败和困难的时候,父母就有责任鼓励孩子,让孩子能够有信心和勇气继续走下去。只要走下去,孩子总是会自立的。

  让独立成为一种习惯

  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真正懂得教育孩子的家长,给予孩子的绝不是万贯家财,而是一笔独立自强的精神财富。”美国五百家大公司之一的总裁斯坦利先生是世界巨富,他让孩子懂得如何理财、如何赚钱、如何对待金钱,同时告诉孩子,自己辛苦挣得的钱是最珍贵的,要学会自己独立。

  拉美国家有一句谚语:“自力更生胜过上帝的手。”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抚养、社会的哺育、老师的教导,不过,这些都是外在的因素,学会独立才是关键。教会孩子在有利的条件下重视独立能力、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迈向成功的彼岸!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缺乏自理能力,依赖性很强。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很多父母反映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过分依赖父母,不少孩子上高中了还没有洗过衣服。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它不仅关系到孩子生活是否舒适,也关系到孩子有没有自信心。具备生活能力的孩子,什么事情都会做,什么事情都难不住他,他的自信心就会很强。而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事事不会做,处处有困难的孩子,不仅生活上会遭受许多磨难,还会逐步滋长自卑心理,以致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

  50年前,一位著名儿童教育家曾针对父母对孩子照料过度的现象说了这样一句话:“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

  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情节:一休的母亲为了磨炼一休,让他当和尚,独立生活。有一次,小一休跌倒了,石头磨破了他的腿,母亲离他只有几步之遥,一休将手伸给了母亲,可母亲无动于衷,只说了一句话:“用手撑一下,自己爬起来。”一休的母亲让小一休明白了一个道理:跌倒了得自己爬起来。

  有人比较中国家长和美国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差别,最大的就表现在独立性方面,在自主性方面。

  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结论是,如果一个人到了高中时期的15-20岁这个年龄还不能独立,那么他这一辈子的依赖性就很强,男女都是如此!独立性是靠家长从小培养的。那些小时候靠父母,成家后靠丈夫(妻子),年老后靠子女的那一类人做事无主见,性格不坚毅,很难成大事。

  让孩子学会独立的第一步是学会自理自学。也就是生活上要自理,不能什么都依靠父母;学习上要养成自学的习惯,不能一切都依靠老师;第二步是要培养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要有自己的见解;第三步是要学会独立地处理矛盾和问题,独立地面对困难和挫折;第四步是要逐步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力。

  当孩子还不能完全生活自理的时候,父母应在生活上给予照料,做父母的有这种责任和义务。但父母还应当明白,照料孩子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生活得舒适、幸福,更重要的是在照料过程中教孩子逐步学会生活自理,进而掌握自立的能力。如果做父母的把孩子的事情全都包办代替,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动脚、动脑,就等于把孩子的手脚、大脑都束缚起来,孩子将什么都不会做,将来孩子长大,离开家庭、父母,进入社会,独立生活,就不会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这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或工作,甚至有可能因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断送他们的锦绣前程。

  因此,父母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重要性,让孩子及早学会独立,切不可等到孩子长大后才发现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的重要性。同时,父母要尊重孩子;父母要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了解孩子,观察他的愿望、兴趣,不要因为孩子小、能力弱,就什么都包办代替。

  你可以组织孩子开展自我服务、为集体服务的劳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孩子行为的坚持性、克服困难的能力、耐心等品质可以得到培养,久而久之,可磨炼出较高的意志水平,养成独立的性格。适当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承担一部分家庭责任,对孩子的事情不要包办代替,这可以从很多小事做起,如,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整理房间等。

  在生活中,父母更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对日常生活的处理能力,使他在种种锻炼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孩子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从行动上主动地配合父母的培养,也会使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时不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效果。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让孩子不必事事依赖家长,还可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发现并明白自立的优势与长处,更可以刺激孩子对自立的需求,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所以,家长们,放开紧抓孩子的手,其实,孩子完全可以超过你的想象。

  独立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让独立成为一种习惯,让优秀的习惯影响孩子的一生。站在人生的起点上,应该明白,每个人都必须用自己良好的品质面对人生岁月的阳光和风雨,因此,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坚信,独立成为一种习惯,人生会更精彩!

  
更多

编辑推荐

1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2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
3影响孩子一生的44个...
4影响孩子一生的58个...
5影响孩子一生的56个...
6影响孩子一生的42个...
7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老故事
8教出最棒的儿子
9学前儿童游戏
10教子从此不累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不要让孩子输在心态上

    作者:龙柒编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本书为家庭教育类读物。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至第八章,分别从培养孩子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独立自主、宽容、勇敢、知足、感恩等八大心态,详细、全面讲述了孩子的良好心态是如何被培养起来的。第九章“帮助...

  • 教子圣经

    作者:西西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从生活习惯、沟通协调能力、学习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乐天性,父母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本书分为“宝贝的生活习惯”、“宝贝的沟通能力”、“宝贝的学习能力”、“宝贝的协调能...

  • 原谅这世上没童话

    作者:安小漠著  

    亲子育儿 【已完结】

    这是一本关于一个女孩在艰辛的家庭中独立自强的青春伤感小说。无法忍受赌徒父亲的欺侮,林向南逃离南方小镇,投靠多年前离家的母亲,并多了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哥景昔。因为景昔对林向南的关心和照顾引起了他的...

  • 家教:与孩子同行

    作者:章创生主编  

    亲子育儿 【已完结】

    本书向家长和我们的孩子讲述家庭教育的道理,家庭教育的一些错误做法和想法,要的是给我们小孩以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