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日志”
畔畔,你错了
畔畔最初到幼儿园生活,也给我们捅了一些娄子。可能是才从一个小家庭进入到一个大家庭,一时还不知道如何与其他的小朋友相处。
就在畔畔进幼儿园的第三天,老师就告诉我,畔畔在幼儿园惹事了。当然,这并没有当着畔畔的面说,在我的询问下,才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刚认识,老师们就分配了一些玩具让大家玩,希望这样可以让大家尽快地融入这个大家庭里,互相熟悉、互相了解。
可我的畔畔在想玩别人的玩具时,没有和别人说一声,就直接将那个小朋友手里的玩具拿走,自己去玩了。他根本没有发现,那个小朋友当时的表情是不愿意,不同意。于是,小朋友便伤心地哭了,因为有人侵占了他的领土。
我心想,刚开始,有如此行为也是正常现象吧。小孩子嘛,才认识几天,肯定不知道该怎么和别人沟通,有要求时,也不知道如何去倾诉,更不知道要他人同意之后才可以取走。我的确有点不以为然。
回到家,我和老公说了一下这个情况,老公和我的意见截然相反,“我觉得,这个问题挺严重,咱们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应教他如何去和小朋友交往,这样他会进步得快些。”
我思考着老公的话,而老公已经将畔畔叫了过来,认真地给他分析了一下今天发生的事情,“畔畔,平时你在家,问妈妈要东西玩的时候,不是也经过妈妈同意了再去拿的吗?同样,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也要尊重他们的情绪哦,他们同意了,才能拿走,你说呢?”
畔畔似乎有点明白了,我们建议畔畔第二天去给那个小朋友道歉。而事实证明,老公的决定是对的,畔畔和那个小朋友和好了,也不会再为玩具发生矛盾了。
“反面教材”
下午,接畔畔回来,刚进小区,便听见有人在争吵。是小小与强强的父母在吵,身边站着各自的孩子,不知道为了什么。
仔细聆听下,才知道是两个孩子发生矛盾了。孩子打架了,受了委屈:小小的身上都是灰,强强手里的皮球烂了。原来小小把强强的皮球弄坏了,于是强强便要求小小赔偿,那可是强强的父亲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可小小就是不陪,于是,强强发火了,便将小小打倒在地。
事情很简单,就是一个皮球引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从孩子间发展到两家大人间。两边的父母都说自己的孩子是对的,是对方有错在先,应该给自己赔礼道歉,一边说陪皮球,一边说要去医院检查,看有没有打伤。
两边越吵越凶,都不肯让步,两个孩子都低着头,不知所措。究竟谁对谁错呢?应该都有错吧,而双方的父母都在袒护各自的孩子,一副绝不让自家孩子受欺负的架势。
我实在不愿让畔畔看到这样的场景,“走,畔畔,咱们回家!”
“妈妈,他们为什么吵啊!怎么不一起玩啊!”畔畔以为一起玩耍就可以解决问题。
“他们呀,闹矛盾了,不开心啦!”
“可为什么,阿姨在吵架呢?”畔畔的问题可真多。
“阿姨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如此争吵并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榜样力量”
勿一味袒护!
在这个逐渐自我中心的时代,很多父母可能会抛弃传统的交往理念,转而走入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为了维护自家孩子的利益,保证他的心理健康而一味地袒护自己的孩子。
实际上,孩子的交往冲突对于他的成长也是非常有益处的,正是通过争夺玩具、相互追跑、扭打,才让孩子们了解了他我关系、物我关系,学会了客观、独立地看待问题。
而过于袒护会引起不良的后果,会使孩子自我中心的意识膨胀,以为自己什么行为都是正确的,而别人什么行为都是错误的。这样反而从客观上降低了孩子的交往能力。
“育儿理论”
宽容与约束要有机结合!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父母在宽容与约束方面要做到有机结合。
宽与严的优劣比较,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致的意见,而当代家庭教育的失策往往不是过宽就是过严,极端化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父母应该很好地理解宽严的对立统一,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平等对待和宽容孩子的同时,又要给予必需的限制。事实证明,可控的民主才是有效的民主,过分的宽容容易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容易导致寡爱。
失度是失败的根源。家长要领会幼儿园所倡导的表扬为主原则,在可控的条件下施加必要的鼓励,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于他们的人际交往。
“举一反三”
1.如孩子在与小朋友发生矛盾冲突向你哭诉求助时,你要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的矛盾所在,并客观地指出双方的是与非,告诉孩子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事实说教中让孩子逐步积累与他人和睦相处的经验。
2.当孩子与小朋友发生矛盾时,不要立即做出判断,认为孩子错或对,要了解事情的前因后过。如果是自己孩子的错,一定要指出错误,并引导他赔礼道歉,弥补自己的过失。
3.千万不要将孩子之间的矛盾,激化为家长之间的矛盾,这会阻碍孩子以后的和好以及继续相处,并在他们的心里种下埋怨。这样非常不利于他们的交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