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日志”
比赛讲故事
畔畔是个机灵的孩子,我并不强求将来他会获得怎样的成功,只希望畔畔可以健康快乐地长大。我也并不逼迫孩子一定要在众人面前努力表现自己,但我知道,鼓励孩子把他所拥有的才能展现出来,是可以让他感觉快乐的,因为这首先让他有了自信。
我始终遵循顺其自然的准则,但也不忘记用点小方法改变进程。
畔畔虽然是男孩,但他的口语表达能力很强,跟我们说一件事的时候,能说得有声有色。我们一直有每天给孩子讲一两个小故事的习惯。而有一天,畔畔说:“妈妈,咱们可不可以把昨天的故事结尾改一改呢?”
听到这话,我意识到畔畔已经有了一点表现的想法,而我一直以来正忽略了这一点,我灵机一动,决定改变讲故事的形式。
“当然可以啊,畔畔想改成什么样的结局呢?可以说给妈妈听吗?”
于是,畔畔很兴奋地修改了结局。“畔畔,你的这个结局真让妈妈感动!”畔畔听到我表扬他,他更开心了。“畔畔,你看咱们比赛讲故事,好吗?”
畔畔正在兴头上,一听比赛讲故事,更有兴趣了,立刻拍手说好!
我们约好,一个故事,我先讲一遍,他再讲一遍,然后,比一比他讲的故事和我讲的有什么不同,怎样讲别人更爱听。比完后,再讲这个故事,我讲一段他讲一段。如此,畔畔还学会了用更丰富、更生动的词汇描述故事情节,用不同的语气和声音表现故事里不同的人物语言。
后来,我还把畔畔讲的故事录了下来,录完后,让他自己分析什么地方讲得好,什么地方讲的不是很好,需要做些什么改正。
畔畔讲故事的水平飞速提高,畔畔也越来越喜欢表现自己了,特别爱给小朋友讲故事呢!最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自我表现中,畔畔得到了他应该拥有的快乐。
“反面教材”
很久没带畔畔去公园写生,今天天气不错,早早地便将畔畔拉起来,“畔畔,畔畔,我的小宝贝,快起床了,你看太阳都晒到你的小P股了!”
“妈妈,闹铃还没响呢!”畔畔委屈地说。
“闹铃是不会响的,昨天没上闹铃哦!咱们今天去画画,如何?你教妈妈画孔雀,好吗?上次你画的孔雀,漂亮极了,妈妈可羡慕了!”我边说边亲畔畔。
“呵呵,真的吗?好,今天畔畔教妈妈画孔雀!”畔畔很快翻身起床了。
公园里真热闹,也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玩,个个笑逐颜开呢。
“爸爸,你看我画的树漂亮吗?爸爸,看看啊!”一个小女孩拉了拉一个中年男子的手。中年男子正在打电话,没有理会,也没让小女孩等一下,又走到一边去听电话了。
小女孩委屈极了,觉得爸爸不理她了,把画笔一扔,干脆不画了。
“妈妈,来啊,我来教你画孔雀哦!”畔畔想当老师呢。
“好啊,来吧,开始!”我不再管那个父亲是怎么做的了,我还要给畔畔当学生呢!
“妈妈,不对,这里应该这么画!”畔畔开始纠正我的错误。还真像个小老师呢!
“好的,妈妈改,是这样吗?”我当然要谦虚学习了!
“对的,妈妈,真厉害,这么快就学会了!”畔畔也会表扬呢,说着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可能是感觉当老师很有成就吧。
“榜样力量”
用心听孩子说话!
每个孩子都是有表现欲望的,这会让他们的快乐天性有所显现。不过,这样的表现,它是一定要找到接收对象的,很自然,家长是最重要的接收者。当你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时,你又是如何接受的呢?
也许,正当孩子高高兴兴地跑过来,一肚子的话要对你说时,你却忙着应付其他的事情,而忽略了孩子。正是这样一个不小心的动作,让孩子的心受到伤害。
事实上,我们并不是真的忙到那种程度。时间就像海绵,只要你肯花力气稍微挤一挤,与孩子沟通的时间总该有的。用心地看着孩子的眼睛,听他们把话说完,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时间,相信这一定会让他们收获快乐。
“育儿理论”
让宝贝展现自己!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殊才能,如果给他们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可能会使他们更加自信、更加快乐,并且做得更好。
勇于表现自我,并在表现自我的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而父母作为孩子最信赖、最亲近的人,如果能分享孩子显露自己“才华”的快乐,并对孩子的做法给予充分的肯定,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给孩子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
比如,当孩子充满期待地对正在电脑前准备工作的妈妈说:“妈妈,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好不好?”那么,妈妈最好关闭电脑,及时满足孩子的愿望,并对孩子的行为适时地给予肯定。即便孩子的故事讲得漏洞百出,但是有妈妈分享他的故事,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多么重要又多么快乐的事情!
“举一反三”
1.做一个不苛求的父母。很多父母一旦发现孩子的某方面不如别人时就大加抱怨,这很可能会给孩子的内心留下厚重的阴影,甚至对他们的一生都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非要苛求一个完美的孩子,那我们势必会扼杀了他的天性。在父母渴求完美的重压之下,孩子又如何能快乐起来呢?
2.与孩子分享他的表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才和技能,展示这些能给他带来极大的喜悦。这时即使你在厨房做饭,也要满足他的愿望,并恰当地给予肯定。孩子的热情能通过你的分享和肯定,转化成良好的自尊、自信,而这些品质对他们的一生都是宝贵的。
3.与孩子一起成长。不要认为孩子只能向父母学习,而父母是不可能和孩子学习什么的,这种想法完全错误。要和孩子成为朋友,一起成长,学习他们表现出来的优势,互相学习会让孩子们更乐于表现,也更能从中获取快乐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