魍、魉的兵士发出的这种怪叫声,散布着恐怖的信息,搅扰得人心惶惶,无法入睡。一些胆小的兵士以为是厉鬼在作祟,受到惊吓,又得出一种怪病,经常可看到有人倒在地上口吐白沫、翻白眼,然后就满口胡说,讲自己被某某厉鬼所缠,以这个厉鬼生前的声音和所在部落的语言讲这个厉鬼的“前生”故事……更有胆大的九黎兵,夜里潜出城来,到处制造恐怖气氛,他们打扮成红发厉鬼,一面扬沙,一面尖叫,就像“迷糊鬼”一样摄人魂魄,被迷了的人就在原地打转儿,或者干脆倒在地上,自个儿往自己嘴里塞泥土……这种情景,进一步加剧了轩辕为首的华夏部落联军兵营中的恐怖气氛。轩辕自己并不信这一套鬼把戏,可是怎样才能说服大家,稳定军心呢?于是,他召来后土、祝融和各部落的酋长,各位文武大臣和师友们,会聚在中军帐中,商讨对策。歧伯还是他那副“老猎人”的装束,但是他的确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名医,遇到这样的事情——瘟疫流行的时刻,是最让他着急上火的,等前来开会的人一到齐,不等轩辕开口,他就急切地站了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魍、魉作祟,小戏耳;然更甚者瘟疫,一旦流布,祸害大矣!人命关天,当下之急,疏散各部,务必快矣——围城者众,瘟疫传开,后果难测!”轩辕深悔自己没想到这一点。他在自责的同时,一双温厚的大手紧紧地和歧伯握在一起。他眼含激动的泪花,把歧伯结着硬茧的粗硬的双手有力地上下摇动着。他打内心深深地向歧伯致以谢意。轩辕又征询俞跗的意见,俞跗也同样点头:“瘟疫当前,撤兵为上!”两位医师的意见,让冲在前面与敌直接交锋的将军们痛心极了!这时候,从西侧的武将班中,就站出来荣将这位在河东之役中出尽风头的马龙部落的大将。他年轻气盛,还没吃过败仗呢;这一次对蚩尤城的围困,他又冲在前面,虽说直接受到蚩尤那种“鬼夜哭”的策略的冲击,但是他还是不愿意就这么轻易地撤走,白白地便宜了九黎这些该死的东西。他情绪激动地说:“吾人围困多时,到手之果,岂可轻弃?”祝融部下的刑天也站了起来表示自己的看法。这位脑门儿上没有一根头发的炎帝榆罔的大将,也不忍心就此撤兵:“就此撤兵,前功尽弃矣!余之见,换人也——撤走病者,换上壮夫,继续围城。”“此言极是,熬过此时,定必好转。”共工也跟着起哄。右侧与武将相对的文臣们,则对武将的这种坚持持否决态度。他们因为知识渊博,所以也就更多了一些人性的关怀:“得人心者,天下往。蚩尤非无才,彼通天、知地、制兵,铜头铁额,可谓所向无敌,所以至此——困守城中,皆因烧杀抢掠,不得人心矣。”
四目仓颉这样分析着。沮诵支持仓颉的观点:“轩辕所以一呼百应,集各部而讨蚩尤,皆因蚩尤失道矣。吾人决不可蹈其覆辙,让天下人心寒,成蚩尤帮凶!”这一句话,刺得共工跳了起来:“噢呵?吾人浴血奋战,倒成蚩尤帮凶?”“余所言,乃其后果也!”沮诵当然不会示弱。用右手捋山羊胡子的王师吴权,总是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而今九黎败北,吾人当趁此良机,加紧进攻,一举拿下,禁绝祸端!”吴权说话总是站在权谋和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说出他认为当时应该采取的果断措施,而不一定考虑其他更多的人为的因素。而轩辕,却不能不全面地考虑,因为他是摄政王。而人心向背,当是首要。我们在武器装备都落后的情况下,之所以能赢得目前这样的局面,关键的一点,就是顺天意,得民心。如果现在只是为了“胜利”而坚持围城,不顾疫病传播和兵士的死活,就是仓颉说的“不得人心”,就会失去各部落的支持……轩辕只是在内心里这么想着,没有发言,他在继续听着大家的争论。天老帝师德高望重,他的话有一言九鼎之功效。轩辕抛给他一个眼色,天老也就开口发话了:“若失人心,代价大矣!孰重孰轻?其理自明。故上策者,撤兵也!”其实,自打这个问题一提出,轩辕就已经拿定了撤兵的主意,但他还是要听听大家的意见,通过大家的争论,把道理摆得更明白一些,也使自己考虑得更周全、处理得更得当一些……说实话,轩辕恨不能马上就撤兵,因为人为本嘛。现在,看天老帝师已经发了言,轩辕当即接过天老帝师的话头,一锤定音地做出决定:“各部听令,即刻撤兵……蚩尤之事,秋后再论。”说出自己的观点后,轩辕又补充了几句:“吴权之言,亦在理矣。既定之事,唯应激哉。望师谅解!”吴权点头道:“吾言吾心,足矣!”天老笑眯眯地看着吴权:“尔谋非错,在非当时……”也就是“老天帮助”,蚩尤才得以脱离轩辕部落联军的围困。本来,当轩辕率领的华夏部落联军开始撤走的时候,蚩尤应乘机追击,给部落联军以沉重打击,让这些人记住,再不要轻易前来参战。可是,还是由于“瘟疫”的原因,蚩尤没敢让那些不怕死的早已经摩拳擦掌的将士们前去追击。轩辕率领的部落联军撤出包围蚩尤城的战斗后,仍然按照原先部署的位置,各自返回原来驻守的地方。轩辕的北路、中路和后土部落返回解州以西,祝融回到盐池以北的闻喜一带,轩辕南路军返回盐池东北去,三苗继续防守九龙山,羊龙部落自然回自己部落去了。这些部落的兵马回到原来的驻防地如鱼得水,受到当地的羊龙、猴龙等部落民众的欢迎和拥戴。部队得到了充裕的时间进行休整,由于“瘟疫”带来的恐惧和创伤,逐渐得到了恢复和抚慰。各个部落在物资和人员上,都得到了补充,随着时间的推移,疫病也得到了彻底控制,士气逐渐回升。
出于对轩辕“爱民”仁政的感激,各部落的将士,更加拥戴轩辕,并且逐渐发展成一种人心所向的潮流和时尚。有儿歌作证:姬轩辕,到河东,救万民,发神兵;摄政王,爱部众,避瘟疫,撤了兵……世上的事往往都是双向的。随着轩辕部落联军的撤走,蚩尤的活动范围又在逐渐扩大,尤其对驻守九龙山的三苗,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打通南路,打通首阳山一带的冶铜基地,蚩尤再次发动了对九龙山的进攻。他的想法是“一箭双雕”:打通南北通道,既向西联通了冶铜基地,又向南接通了与中原的联系。必要的时候,还有了一条退路。蚩尤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可是,真要打通这条南北通道,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除了三苗的兵力现在变得异乎寻常的勇猛顽强以外,那险要的山势,对任何进攻的一方,都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屏障。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何况,还有那么多三苗兵在把守,还有轩辕部落联军那么多兵马在策应呢!想起当初从江淮一带北征时慷慨激昂、不可一世的激动人心的场面,蚩尤的心里不由得生出一丝凉意——以自己举世无双的青铜兵器和英勇彪悍的九九八十一弟兄,怎么就落到如今这般被动局面呢?这是让蚩尤事先万万想不到的结果。现在想来,虽说自己以青铜兵器而耀武扬威,以九九八十一弟兄而威震天下,可是随着得手的地方的增多,兵力也就越来越分散,真正能拉到这盐池地面上来作战的九黎弟兄,并没有多少,所以才不得不靠三苗和羊龙部落的人,而他们这些“阳奉阴违”的人,怎么能靠得住?蚩尤这人有个特点,就是有天大的事,只埋在自己的心里;即使辛苦艰难,也绝不会去和别人说。而他留给人的印象,总是阳光的和充满必胜信心的,总是让人看到他瞪着眼睛、一副劲头十足的样子。也正因为这样,他才在九黎中具有了亲和力和向心力,才激励和凝聚了一大批九黎的弟兄们,不顾死活地跟着他去“风风火火闯九州”……现在,虽说内心里有一丝凉意袭过,但是,蚩尤表面上,却依然是风风火火、雷厉风行。进攻九龙山的弟兄一集合好,他就在黄黎酋长两曎和青黎、白黎酋长魍、魉和一大群小酋长的簇拥下,头顶长犄角闪着寒光的青铜头箍,身披水牛皮战甲,瞪圆了豹眼,挟一股热风来到现场……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