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间的和睦是成功地教育儿童的首要条件。
如果想让孩子长成为一个快乐、大度、无畏的人,那这个孩子就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得到温暖,而这种温暖只能来自父母的爱情。
我曾经调查了一个五年级的女孩,她小名叫薇薇。爸爸是贩卖建筑沙石材料的小老板,妈妈在一家乡镇医院当护士。爸爸喜欢酗酒、赌博,妈妈喜欢唠叨。自她有记忆开始,就是在父母亲的相互争吵和打斗中长大的。三年前,妈妈另有了新欢,被爸爸暴打以后,与爸爸离婚。她判给了爸爸。
在爸爸的眼中妈妈是一个“婊子”,在妈妈的眼中爸爸是一个“恶棍”。在相互的诋毁中,她无所适从,既痛苦又无助。她含泪说道,“我该相信谁?这世界还有谁是好人?”“爸爸妈妈都为了自己痛快,想过我吗?”
从薇薇那忧伤暗淡的目光中,我感觉到了父母离异带给她的伤痛之深。在她的脸上我体味到了一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我们的父母在离异前思考过孩子的感受吗?
本组的来信,篇篇令人揪心: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四岁前的记忆已经不清楚。只有爸爸的酒肉欢歌、赌场放纵、彻夜不归,不时刺激着我。爸妈的争吵混战已成家常便饭。甚至,因为父亲的恶性不改,我们不得不搬进租来的阴暗潮湿的木板屋。独自在家的我,更是时常在半夜被乱窜的老鼠给惊醒……”
“为什么要用离婚来增添我对你们的仇恨?你们都说自己是最爱我的人,但也是伤我最重的人。如果没有离婚,我现在还是快快乐乐的,没有悲伤,没有眼泪,是你们的心肝宝贝。你们怎么舍得让我为了你们的事而流泪伤心?我曾经有一个想法:离家出去,到一个没有怨恨、没有眼泪的城市里去,永远的逃避你们……”
“因为从小缺少母爱,所以我的性格很像男孩子。一年夏天,因为天气太热,我把头发剪得很短。剪完头发,奶奶带我出去逛商场。商场的清洁工扫地扫到我的面前时说:小弟弟,请让一下。怎么,我成了弟弟?这样的事又发生了几回,有一次我上厕所时,别人竟叫我去男厕所。妈妈,这都是您走后给我留下的不幸。”离婚的父母,你可曾想过:离婚,离掉的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然而父子、母子之情是任何人间法律,即使上帝也割舍不掉的。父亲,始终是孩子的父亲;母亲,始终是孩子的母亲。无论离婚与否,父母给予孩子的爱都是无人能替的。
然而偏偏有这样的离婚父母,在孩子面前说尽对方的坏话,以表白离婚的错责在对方,以显示自己比对方更爱孩子。
对于这样的父母来说,孩子早已成了他们报复对方的工具和筹码,何言对孩子的爱?像这样让孩子去憎恨自己血亲的行为是在爱自己的孩子吗?
生活在这种家境中的孩子是悲哀的、无助的、不幸的,以至于孩子们在阳光灿烂的早晨发出了“我是一个没有明天的小孩”的哀叹!
离婚的父母啊,你可曾想过离婚带给孩子的感受?你可曾想过孩子静如止水似的外表下的黯然心痛?
当我们一同去看那《铁窗里的儿子》,那个因父母亲离异而只能像动物一样被锁在“地狱”中的5岁儿童,我们的恻隐之心难免不流泪。
同样是一个家庭,也同样是夫妻离异,他们却仍然赋予给孩子了《天使之爱》,这难道是上帝的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