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肃宗上元二年(761)10月。黔中道巫州。南国的秋色,草木苍郁葱茏,生机盎然。
在州城外的一道山坡下,走着几位信步踏游之人。其中一位年迈的老者,步履沉缓,面含沉思。他就是太上皇(玄宗)在位时的宦官首领高力士。
“高公,您看,对面像是来了几骑人马。”走在前面的一个随从叫道。
高力士举目望去,确有几骑人马踏起尘土奔驰过来。说话之间,来人已到跟前,为首一人大声喊道:“请问高公可是在此?”
来人勒马下鞍,原来是去年2月贬官流放夷州(属黔中道,今贵州凤冈)的第五琦(字禹)。他两年前官居宰相,因为得罪了当朝皇帝(肃宗)的亲信宦官李辅国,被贬流到这荒凉边远之地的。
“高公,这一年来身体可还康宁?”第五琦一边施礼,一边问安。
高士力还礼答道:“垂垂老暮,一日不如一日啊。”
两人相见,同是天涯沦落客,不由得引起心中万千感慨,遂与从者来到城边酒店,且饮且聊,消解愁肠。几杯水酒下肚,高力士对同座众人说道:“小人当道,贤良受谗。以第五公宰相之高位,尚且不能幸免此难,其余官职低下者,就更不必说了。”众人听着,个个凄然神伤,泪流满面。
“高公,近来有京城方面传来的消息吗?”第五琦探问道。这是贬流之人最关切的。
“唉!”高力士长叹道:“这巫州之地,蛮荒僻远,交通阻塞,京城消息传递到此,少说也得两月时日。老朽日夜翘首盼望,真是度日如年啊!”
借酒浇愁,愁上加愁。高力士随口吟道:“烟熏眼落膜,瘴染面朱虞。老身已是来日苦短,看来真的是要客死于此了。”
第五琦看天色不早,便说了许多宽解抚慰的话,这才与高力士相揖而别。
秋去冬来,冬尽春至。山野田间,滋长出一片片嫩绿色彩。一天,高力士偶尔在园中看到长有许多荠菜。当地居民,尚不知晓这野生植物可以食用。他让随从采来做成粥汤。许久不吃荠菜,其味格外新鲜,高力士乘兴赋诗一首:
两京秤斤卖,
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有殊,
气味终不改。
诗中文字虽是吟咏荠菜,实则是他的心中慨叹。不论是在京城还是在巫州,他效忠李唐和太上皇(玄宗)的赤诚之心,都是不会“变味”的。
此时的高力士,年近八旬,身衰力弱,老态龙钟。他以待罪之身,心怀忧愁,或者登山远望,或者临水闲步,消磨时日。远离了京城,就远离了权利争斗,他早已是无职无权之人,不必再为国事忧劳了。然而,身处静地心中却未安然。正像唐人诗歌中所吟“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那样,回首往事,便成为他贬流生活中的一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