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在青铜器上装饰花纹,都称青铜花纹,大多分布在铜器的盖、颈、腹和圈足上,其种类繁多,一般可分几何形、动物形和人事活动三大类。几何纹主要有弦纹、乳钉纹、云雷纹、重环纹等;动物纹有饕餮纹、夔纹、龙纹、蟠虺纹、凤鸟纹、象纹、鱼纹、龟纹、蝉纹、蚕纹等;人事活动纹节主要有宴乐狩猎纹、战斗场面等。如1973年冬于陕西岐山县贺实村出土的商代凤柱,造型端庄,富有神话色彩的凤鸟,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青铜花纹是古代奴隶工匠给我们留下的极其珍贵的艺术结晶,也是铜器断代的重要依据。随着时代的推移,青铜花纹的艺术特点和风格演变也不相同,商代早期的铜器除素面外,已开始铸造花纹,主要是饕餮纹和夔纹。所谓“饕餮”。古文献记载甚多,《吕氏春秋·先识》说:“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这是说饕餮是一种吃人的怪神,但又在同书的《恃君览》中说是自相残杀的族类:“雁门之北,鹰隼所鸷须窥之国,饕餮穷奇之地,叔逆之所,耳之居,多无君也,其民麋鹿禽兽。”少者使长,长者畏壮,有力者贤,暴傲者尊,日夜相残,无时休息,以尽其类。”《左传·文公十八年》载:“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音滔铁)。”贾逵、服虔及杜预并云:“会财为饕,食食为餮。”这里的饕餮又指是贪食贪财的人。不管如何解释,其实就是一种兽面纹,其基本格局为:中间鼻梁作基线,两边有对称的目纹和眉纹,眉侧有耳,下部有口有腮,上部为额,额两侧有兽角。在兽面纹两侧,各有一段向上弯曲的躯体,躯体下部往往有足。有的配以弦纹,圆珠纹,目云纹,而纹饰的线条一般较宽。饕餮纹、夔纹、鸟纹、龙纹、圆涡纹、联珠纹、乳钉纹等,已成了流行纹饰。同时出现了用云雷衬地的复杂花纹,浮雕饕餮纹也出现了,而且显得圆浑,凝重雄伟,商代晚期的,青铜纹饰更为繁缛细密。此时。饕餮纹变化多端,形状各异,往往配以浮雕的龙、虎、羊首和牛首等动物形象,显得格外精美,细腻,富有想象力。从总体看,它似虎似牛,又似,从图案的每个局部看,有的似龙,有的似鸟,各部分的纹饰往往各具不同的动物、多变的云雷等形状,这种整体中包含局部,各局部又谐和地统一在整体中,给人以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构图手法,乃是至今绘画创作中仍然遵循的原则之一。
另外,还有夔纹、蝉纹、蚕纹、涡纹、小鸟纹、直棱纹和乳钉纹等,一般都用云雷纹衬地,层次多种,而且线条精细如丝,通体纹饰典雅别致、富美堂皇。1965年陕西绥德县出土的饕餮垂叶纹壶,通体饰有饕餮、垂叶、细云等多种纹饰,组合得体,布局谨严,加之刻工精致,即是这类青铜花纹的范例之一。
西周时期的青铜花纹,一般可分作三期。早期人武王到昭王止,这时期饕餮纹仍占主要地位,花纹种类有所增加,出现在成条的长鸟纹和单个的大鸟纹,有的器物全身都施花纹,构造复杂,纹理细腻。书面封满,人物生动,绘画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青铜器的纹节,除掉那些带有神秘色彩,象征奴隶主贵族要力的以外,更多的反映和刻书当时人们的生活和各种社会制度的,都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好材料。如扶凤县出土的日己彝,其形制就是当时房屋建筑的真实描刻,总之,具有辉煌成就的中国青铜工艺,显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光彩,不懂在中国文化史上是值得大加推崇和珍惜的宝库,在世界文化宝库也占有独树一帜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