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3月建区。同年8月,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革命委员会是时称“三结合”的党政合一的权力机关,实行“一元化”领导,开展“一打三反”(打击反革命份子、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清理“五类分子”(地、富、反、坏、右)和反动资本家押送到农村交贫下中农监督劳动,动员一批城市人口到农村安家落户。开展所谓“革命大批判”。在农村批判“三自一包”(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和包产到户),将农民自留地全部收归集体,同时取缔个体经营,关闭集市贸易,致使农村经济处于窒息状态。
1976年10月6日,全区上下庆祝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阴谋的历史性胜利,全面开展为期1个月的“三大讲”(大讲“江青反革命集团”横行时党受其害、国家受其害、单位受其害、自已受其害的深仇大恨;大讲同“江青反革命集团”斗争的经历;大讲同“江青反革命集团”斗争的经验教训)群众活动。在太白园街道党员干部中开展历时9个月的整顿试点工作,解决由于“江青反革命集团”破坏造成的思想、组织、作风不纯问题。至1980年12月30日,完成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揭批查群众运动。对广大干部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澄清了错误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制造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昭雪,并对他们的档案材料进行清理和销毁。依法完成了摘掉“四类”(地、富、反、坏)分子帽子和错划右派分子的改正工作。经济建设上,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1980年完成工农业生产总值比1970年、1976年分别增长:工业427.09%,73.11%;农业2.8倍、1.7倍。1970一1980年向国家交纳税金857万元。铺设水泥路面42164平方米,办托儿所49个、幼儿园51所、文化活动室(站)48个、图书室21个,为教育、挽救、改造好失足青少年建立帮教小组103个,安置待业人员4928人。
1981年,继续贯彻落实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抓稳定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和农业区域规划、土壤普查、落实山林权、大办街道服务业,全区街道服务业共有151个,安置城镇待业青年1213人。精神文明建设以“五讲四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开展“两弄”(清洁弄、安全弄);二组(学雷锋小组、帮教小组);两家(五好家庭、卫生之家);一室(文化室)建设。全区建有清洁弄39条;安全弄21条;五好家庭1033户;卫生之家1586户;学雷锋小组85个;失足青少年帮教小组113个,360名失足青少年经帮教有了好转。社会治安工作中,贯彻五大城市治安座谈会议精神,依靠人民群众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举办法纪教育学习班78期,破获各类刑事案件700余起,处理各种治安案件1000余起,破获政治案件3起,重大刑事案件32起,收缴脏款脏物达币7万余元,收缴各种凶器300余件,维护了人民正常工作、生活、生产秩序。
1982年,围绕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目标,着力抓干部作风、社会治安、社会风尚的好转,促工农业经济效益,人民生活进步。农业上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菜为主”发展多种经营。工业上实行经济责任制,克服“三个不足”,实现产值利润比上年增长。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抓“脏、乱、差”治理。社会治安抓整顿公共场所及复杂地区的内外秩序,查赌禁赌和安全防火工作,打击经济领域里严重犯罪活动,立案查处各种经济案件10起12人。完成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和地名普查考证工作,撰写了11类地名条目共1083条。完成全区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农业气象、山林地貌、蔬菜品种和栽培制度、水利实施及农林牧副渔等经济作物结构调整,为农业发展远景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一年中,铺设水泥路面11311平方米,修下水道125米,清理阴沟92条,修补破裂严重的水泥路面623平方米,新建自来水站6处,安装自来水1325户,改装安装公共厕所里弄路灯235盏。人民生活实现“五增一稳”。集体职工工资总额比上年增长6.21%,农民平均收人比上年增长6%,社员储蓄存款余额增长47%,安置待业人员就业1214人,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87户。
1983年,区政府进行机构改革,精简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精干的原则和干部“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业)的条件,配备各级领导班子。10月,与上饶地区正式办理波阳县的鱼山公社和荷塘垦殖场划归昌江区管辖的交接手续。行政区域扩大后,根据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的经验,抓农村生产责任制完善的同时引进城市经济,各部门实行主管部门对区政府、企业对主管部门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企业内部逐步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开始试行承包。
1984年,区政府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对农民开展“一坚持”、“两不变”、“三兼顾”教育,消除干部、群众“三怕”(右、变、富)疑虑,把土地承包发展到农林牧副渔全面承包,抓林业“三定”。工业企业继续克服计划不足,原材料供应不足和市场变化等困难,抓好“三引”(技术、人才、设备),提高企业素质,实现稳步增长。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以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为核心的“五讲四美、三热爱”话动,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农村着重治理“脏、乱、差”,城市实行“门前三包”(卫生、绿化、秩序),经过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验收,评出出席市“五、四、三”先进代表大会文明单位11个,文明村3个,先进集体26个,先进个人48个,出席省先进集体1个,先进个人I个。完成竟成、鱼占鱼山、吕蒙、荷塘、旧城政社分设,建立乡人民政府和领导班子的调整。
1985年,区政府根据中央指导改革的行动方针,农业上进一步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农产品统派购制度的改革,积极稳妥地调整产业结构,粮食面积调减6800亩为经济作物面积,畜牧业生产第一次向香港销售瘦肉型生猪160头。工业以城市为重点实行厂长负责制,企业责权利结合完善企业内部的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企业素质提高,活力增强,完成产值比上年增长12.6%,实现利润230万元。乡镇企业“四个轮子”(乡办、村办、联户办、户办)一起驱动。全区7个乡镇场街道基本普及初等教育,卫生事业为鱼山、荷塘配备技术力量、增添必备设施,贫困地区医疗卫生落后状况进一步改善,体育工作组队出席省市举重、龙船比赛,老年运动会、科技人员运动会获金、银、铜牌33枚。
1986年,区政府工作在中央关于“改革、开放、搞活”政策和“巩固、消化、补充、完善”方针指引下,坚持“两个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一起抓,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继续抓农产品统派购制度改革,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生产稳定播种面积,增加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多种经营、优化品种、增加投入、水利设施配套改造,科技服务、单产提高。蔬菜生产实行粮菜挂钩,商品菜面积稳定,可食率提高,确保了上市品种20个,形成淡季不淡,上市均衡,价格合理的局面。畜牧业生产外销瘦肉型猪养殖创外汇7.5万美元。引进澳大利亚奶牛225头,向市场提供鲜奶14万公斤。渔业生产精养鱼池高产示范养殖亩产达250公斤,林业生产封山育林10万亩,同时抓沼气池,节柴灶的试点。农业水利建设、新建电排站5座、小型水电站1处、加固处理病险水库40座、维修电排站38座,渠道清淤衬砌126条(计13.1公里),扩大有效灌溉面积8000亩,早涝保收面积860亩,改善灌溉面积2950亩,山田水库,江家坞水库和四季港的综合开发,为夺取农业丰收、发展多种经营提供有力保证。工业方面,区属工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乡镇企业全面实行经营承包制。
1987一1989年,区政府根据中共卜一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富裕城乡、发展昌江”的经济发展目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役。3年新建水利设施124座,维修水利工程801座次,完成青塘菜地自来水自动灌溉工程。改造低产田6000()亩,人工造林8900亩,封山育林6300(〕亩。新开发二线菜地1572亩,引进、培育、推广新品种20余种、新建塑料大棚184个,蔬菜上市总量平均每年增长4%。工业上克服资金紧张,原材料无计划,市场疲软三大困难。抓横向经济联合,乡镇企业先后与华意电器总公司、四三二一厂、九九九厂、人民瓷厂、艺术瓷厂、福建省首占乡、市科委等单位联合兴办电子、机械、陶瓷、建材8个联合企业。区办工业产品创优创汇实现11个产品部优奖和省优奖。胜利、立新、东方、美术瓷厂跨人省先进企业行列。1989年,外贸出口供货值达528万元。边远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改善,丽阳乡、鱼山镇人平收人1989年与1986年分别增长36.5%,27%03年中,安置待业青年542人,实现区属大集体职工退休金社会统筹、全区参加统筹的企业事业单位19家,计4028人。社会公益事业中、架设鱼山、丽阳、荷塘高压输电线路80公里;新建修缮各类桥梁20座,铺设银坑、鱼山水泥路面2万平方米,建成鱼山水泥路面大道、桥头公路、沿河公路,修建丽阳至洪源简易公路17.4公里;兴建竟成中学、丽阳中学教学大楼、教工宿舍和鱼山卫生院医疗大楼;实现全区60%以上农村人口用上自来水;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达48890平方米,开始实施八年义务教育。体育工作3年中,在省市重大比赛中获金牌28枚、银牌11枚、铜牌7枚。1989年,评为江西省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1990一1992年,区政府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发展昌江、奔向小康”的发展思路,逐步形成“农业安家、副业起家、企业发家、四项基本原则安家”的城郊型经济格局。形成“思农、议农、促农、支农”的大气候。教育事业“三配套”“六配套”达80%以上,区办青少年业余体校,建成设施齐全的体育综合大楼。1991年参加省市体育比赛获金牌、银牌各1枚,1992年获金牌1枚、银牌2枚。卫生事业中传染病、地甲病发病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目标之内,计划免疫率通过省级考核、四苗覆盖率达80%,计划生育工作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1993年,区政府加强农业基础,改善生产条件,调整农业结构,粮食优质品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多种经营产值提高3个百分点,养殖业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乡镇企业比重提高6个百分点,造林灭荒经省验收合格。“菜篮子”工程中,开发常年高产菜地500亩,扩种季节性蔬菜1.1万亩,物价上涨指数低于控制目标1.6个百分点,基本满足了城市居民的需要。财税工作完成中央财政收人和本级地方财政收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4.7%,43.5%。支出保证了重点、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抓改革,对集体所有制的“五荒”使用权进行拍卖试点成功,农村股份合作制促发了东方美术瓷厂、景江饭店等60家企业划小核算单位,推进了公有私营改革,建立了景德板鸡公司、新德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企业集团。派干部到合肥郊区挂职锻练,与合肥郊区缔结友好区。市场建设完成景东招商场一期工程,实施新德园综合市场工程,新建扩建竟成第一批发市场,鱼山和黄泥头市场。基础设施新增水泥路面9.8公里,拓宽改造鲁(潭)关(山)公路,丽阳公路、新建住宅面积61308平方米,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社区服务大楼竣工。制定出台《昌江区依法治区规划》,全区创省级文明单位5个、市级文明单位57个、区级文明单位(村)128个。
1995年,克服了6次洪水侵袭,在早稻减产的情况下,狠抓二晚生产,使得全年粮食总产与上年持平。油脂总产超历史,水产品产量增长25%,家禽增长33%,生猪出栏增长72%,蔬菜供应平衡。经济工作三大产业结构比重由“七五”期末的8:51:31调整为6:62:32.全年完成社会总产值14.4亿元,比“七五”期末增长6.8倍,平均年递增51%。按照“先试点、后铺开”的原则,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农业上提高复种指数、土地利用率,产出率以70%的农田由二季农业向三季农业转变;林业上实施“在山上再造一个昌江区”的奋斗目标,完成人工造林1.46万亩,幼林抚育4.24万亩,新增封山育林面积I万亩。企业通过股份制筹措资金正式成为生产投人的重要渠道。财政实行“自求平衡”体制,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为民办事实、改造乡村公路10公里,投资300万元,改善了竟成镇小港嘴、荷塘乡李家山村的供电状况。
1996年,昌江区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农业2.4亿元,区乡企业3.18亿元,群众个人2.62亿元。区政府先后向灾区群众发放救灾款200万元、救济粮160万公斤、衣被1.5万件和价值30万元的各类药品,筹集60万元资金用于灾民新村建设。灾后投入468万元资金,组织群众投工52.3万个,大打农业开发战。完成土石方43.8万方,完成坪堤修复、堵口13处,维修电灌站66座,新建电灌站4座,混凝土渠道2.5千米,修复水毁渠道36.5千米,灌溉面积10000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500亩,改造中低产田5000亩,水土治理15000亩,解决人畜用水0.12万人、0.06万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评为水利建设先进县(市、区)。区乡4次派员组团赴泉州、深圳、惠州、南昌等地开展广泛招商引资、经贸洽谈。全区与外单位达成合作协议20个,签打合同16份,协议引进资金5600万元,新建成中外合资企业1家。用3个月时间完成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评为省级先进县(区)。区组织参加省新产品交易会的陶瓷磨擦盘、陶瓷音箱、氧化铁超微粉、铸钢磨球4个产品受到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科委领导高度评价,被省科委评为新技术、新产品交易会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区政府针对水灾损失和客观环境经济运行难度加大的情况,广辟财源,狠抓财政收人,实现财政收人比上年增长14.1%。支出比上年增长11.6%,确保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和抗灾救灾,发展生产的需要。农民人均收人突破2000元大关,达到2007元,比上年增长17%,农民负担控制在3%。
1997年,区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实现社会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实施“田里抓提高,山上抓再造,栏里(生畜、家禽)抓规模,水面(水产养殖)抓高效。”大打农业开发战,重点新建改造昌江联坪工程、老鸦滩坪堤、山田水库干渠;林业完成人工造林7090亩,毛竹油茶垦复300(〕亩,疏林补植4950亩,抚育3.9万亩;完成全区210户乡村国有、集体企业转机建制工作;取消向企业收费项目10个;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制定出台6项优惠政策,完善景东招商场、新德园综合市场、曙光水果批发市场等各类市场巧个;开发建设全市首期安居工程项目枫居园,形成“大贸易、大流通、大服务”的三产格局,实现经济总量上新台阶,推动着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的进步。3月28日,新华社向全国播发新闻专稿《景德镇有个“七无”文明村》,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新闻播发《景德镇昌江区百叶村‘七无’事绩》,全区有120个单位被省市命名为文明单位。卫生事业启动并实施世行卫VI项目建设,完成了鱼山徐湾村血吸虫病疫区水田改旱地,群众体育普及面扩大,竞技水平提高,获省级以上奖牌13枚。投资800()万元,为群众办实事逾百件。
1998年,6月26日昌江河发生洪水超警戒线5.77米,为建国以来最高洪水记录。7月17日至27日,景德镇地区再降暴雨,昌江河连续出现超警戒线水位4次,造成昌江区90%面积计10.6万人口受灾,8.8万人口被洪水围困,交通、供电几乎全部中断。灾后抽调400名机关干部,组成10个工作组下到灾区救灾解困,发放救灾粮40万斤,救灾款147.6万元,各方面捐赠食品10万斤,衣被40万件(套床)和大量救灾物品。派出10支医疗队深人灾区为灾民免费送医送药、巡回医疗。洪水未退派员从外地调进优质稻种,确保二晚生产;组织近郊菜农抢种速生叶子菜3000亩,确保7月底救灾叶子菜全面上市;组织道路、供电、水利专门维修队,10天内所有乡、村路通、电通,半个月内80%企业恢复生产,1个月内所有受灾企业正常运转;学校正常开学。争取多方援助,兴建灾民新村14个,尽快使500户全倒房屋灾民迁人新居。大灾之年,科技兴农,推广实用技术21项,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504处;完成土地延包工作;全面实行村务公开。实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同时,完成乡镇企业的清产核资,区属企业出售、招租、重组各1家;财政上实现收支平衡,企业退休职工生活费及时发放;实施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完成鱼(山)丽(阳)水泥公路和太白园街道里弄铁板线路改造;区获全国农业普查先进单位;红十字会评为省级先进单位;区人武部、竟成幸福院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竟成文化站获省级“百强文化中心站”;体育竞技在省十运会上夺金牌4枚;“三五”普法进一步深人;安全村复盖面达45%;全区未发生一起政治案件和有影响的群体性治安事件。
1999年,区政府在八个方面开展工作。1、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创办吕蒙甲鱼养殖基地、西垦美国王鸽、鱼山肉牛、樱桃谷鸭、吕蒙生猪、竟成淡水养殖、凤岗草萄等特色种养项目。2、深化企业改革。采取股份合作、租赁、兼并、拍卖、破产、合资嫁接、托管等方式,对乡镇企业重组、区属企业按照商贸经营性企业以承包为主、生产经营性企业实行以量化资产使用权为主的改制,全区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面达90%以上。3、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思想上放开、政策上放活、机制上放宽、环境放松、不限速度、不限规模、不限组织和形式,不限领域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和城市下岗职工来昌江办企业。全区民营企业完成产值4.3亿元,比1998年增长21.5%,在全区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1.8%a4、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当年签订引资项目14个,到位资金2750万元。5、依法治税,狠抓财政增收。6、落实区委《关于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施意见》。农村经济收人比上年增长36.3%。农民人平收人比上年增加141元,农民负担(集体提留)比上年降低42.89%,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运行规范,区属退休职工生活得到保障;铺设河西至二亭水泥路面,进行黎明路改造和鱼丽公路两旁绿化,开通鱼(山)联(村)公路;太白园街道部分里弄吃水难问题得到解决;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和煤烧园窑拆改任务,开始村村通电话工程建设。7、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十星级文明户”为主要内容的群众创评活动,竟成镇樊家井村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先进单位”;区体委、竟成镇等11个单位获省级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广播电视工作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优化教育环境,新建扩建学校7所,卫生防疫实现十年无一例脊髓灰质和白喉病发生。8、区政府实施《依法治区实施办法》的同时,制定乡镇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在普法教育的基础上依法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完成了乡镇机关人员分流和村(居)委员会换届选举及土地利用开发总体规划工作,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前期准备工作全面铺开。
2000年,区政府按照把昌江区建成“农业特区、工业强区、市场大区、城市新区”的构想,主要政事六个方面:一、建设农业特区的目标,坚持“一蔬菜、二养殖、三粮经、四林业”的原则,粮食面积比上年调减30%,优质稻由上年的45%上升到70%,经济作物面积增加到2.9万亩,蔬菜瓜果甘蔗等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均比上年增幅10%以上,养殖业比上年增加20%二、建设工业强区,完成区属企业南运公司、向阳瓷厂关闭歇业改革,立新瓷厂、奶牛公司和乡村企业的产权转换,企业投人4300万元,实施新扩改项目22项,全区企业总产值、工业产值、服务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0%,9%和10%,企业实交税金增长12.6%。三、强化财政核心。全年实现财政收人增长8.8%,支出控制在预算之内,保证了各项重点支出的需要。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后,民营企业发展到1720户,完成产值4.8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53%。招商引资签订引资项目16个,实施市场建设项目12个。西郊综合市场建成,里村市场改造工程启动。新建了茶山一杨湾冷水尖水泥公路,改造了丽联和古田公路、改造了太白园地区部分里弄路灯和800户居民用水,完成了昌江公路开发勘测设计规划基础工作。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事业。区选送《选村官》剧目在省首届农民艺术节中获奖,鱼山、吕蒙卫生院得到全面改造,全区200户特困户得到定点帮扶。六、“三五”普法通过省市考核验收,竟成镇前街村依法治村试点工作经省验收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