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康熙

  康熙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他在位61年,日理万机,励精图治,为清代中国的大一统和全盛奠定了基础。

  他在少年时代,就成功地粉碎鳌拜集团,在朝廷内部实现了大权归一。但是当时南方有手握大权的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郑京控制的台湾拒不归顺,在西北有骠悍雅服、时或掳掠的准噶尔部。康熙肩负着统一祖国的大任。

  对三藩,朝廷内部意见不一。康熙坚决主张撤藩,结果三藩起兵反清。这时有人主张杀掉主张撤藩的大臣以息三藩之兵,年仅20岁的康熙坚决反对,他说:“如果有错误,朕一个人承担。”随即把吴三桂之子等人投进监狱。康熙制定了重点打击吴三桂,争取其他叛军中立、归降的政策。终于经过八年的战争,平定了叛乱。清政府多次想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郑京要求台湾像琉球、朝鲜一样藩属中国。康熙断然拒绝,他说郑哀是中国人,台湾皆闽、福人,与琉球、朝鲜不同。1681年,清政府用兵台湾,兼用招安之法,最终和平统一台湾。他特别下诏,郑氏一族不是“乱臣贼子”,可以归葬安南。然后在台湾设一府散县,驻兵台湾、澎湖。台湾在政治、军事、行政上重又与大陆成为一个整体。准噶尔部位于巴尔喀什湖以东、天山以北和伊犁河流域。首领噶尔丹是一个野心勃勃、掠夺成性的人。他表面臣服,却步步南逼。1690年,康熙御驾亲征,一举击溃噶尔丹的驼军。之后,噶尔丹又卷土重来。康熙力排众议,决定二次亲征。两军在克鲁伦河附近对峙。噶尔丹望见康熙的御营和清军的威武阵容,不禁为之胆寒,立刻下令拔营逃走。康熙率军追击。在昭莫多大战中,几乎全歼敌军。噶尔丹仅带少数人逃走。由于噶尔丹拒绝投降,1697年,康熙第三次亲征。噶尔丹走投无路,在众叛亲离中死去。

  从12岁起,康熙帝就注意到沙皇对中国的侵略。1682年,康熙第二次东巡,商议抗俄大事。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清军打败了俄国侵略者。中俄双方签定《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辽阔土地都是中国的领土。由于噶尔丹叛乱,清政府也做了很大让步,将原属中国的尼布楚划归俄国。

  康熙热爱科学,努力向西方学习。他重视数学,向传教士南怀仁学习几何,他学过欧儿里德的《几何原本》和巴蒂斯的《实用理论几何学》的满文译本。晚年在北京畅春园设“算学馆”,召集大数学家梅毂成等编成巨著《律历渊源》,集当时乐律、天文、数学之精华。

  康熙以皇帝的权威,在全国推行种痘法,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当时天花流行,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世界上还没有治天花的好办法。只有我国首创预防天花的种痘法。方法是把患者的痘痂研成细末,用湿棉花将之塞入健康人的鼻孔里,使患者发生一次轻微的感染,从而获得免疫力。但由于很多人怀疑而没有推行。康熙首先在自己的子女中推行,还介绍到蒙古等少数民族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康熙还开展了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即绘制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这次测绘采用了比较先进的大地测量术和经纬度绘图的方法。到1716年,除新疆的少部分地方外,对大多数省区进行了测绘。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全实测、比较精确的地图集,也是世界地理测量史一的伟大成果之一。

  康熙曾发现、培育和推广过双季稻御稻种。这种稻米第一季的成熟时间平均不到一百天,最短的只有70天左右,因此收割后可再种一季。这种米粒长、色红、味香。《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御田胭脂米”和“红稻米粥”就说的是这种御稻米。为农业需要,康熙下令每天记录气象,并作为一种制度保留下来。故宫内保存了大批清代的《晴雨录》,是研究气象的宝贵史料。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