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章 五代十国状元

  崔邈

  崔邈,出生地不详。生卒年不详。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状元。

  《玉芝堂谈荟》第二卷第五十一页中记载:“五代梁开平二年状元崔邈……。”清朝徐松撰《登科记考》第二十五卷第九百三十六页中记载:“开平二年,进士十八人:崔邈,状元,见《玉芝堂谈荟》。知贡举:中书舍人封舜卿。”《旧五代史》第四卷、《梁书》第四卷太祖纪中记载:“开平二年正月癸酉,诸道贡举一百五十七人,见于崇元门”。据此可知崔邈为五代后梁开平二年状元。

  陈逖

  陈逖,泉州(今福建泉州)人。生卒年不详。五代后梁贞明年间(915~921)状元。

  《玉芝堂谈荟》第二卷第五十一页中记载:“五代梁,贞明中状元陈逖……”清朝徐松撰《登科记考》第二十五卷第九百四十三页中记载:“贞明四年,进士十二人:陈逖。《玉芝堂谈荟》载贞明某年状元陈逖,未知其年,附此俟考。”宋朝徐铉撰《稽神录》第五卷中“登第皂荚”一文中记载:“泉州文宣王庙宇严峻……。庭中有皂荚树,每州人将登第,即生一荚,以为常矣。梁贞明中,忽然生二。荚有半,莫喻其意。乃其年州人陈逖进士及第,黄仁隶学究及第。仁隶耻之,复应进士第。至同光中……复生全荚。”可知陈逖为后梁泉州贞明年间状元。

  崔光表

  崔光表,清河(今河北清河)人。生卒年不详。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状元。

  清朝徐松撰《登科记考》第二十五卷第九百四十八页中记载:“后唐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同光二年,进士十四人:崔光表,宋韩魏公《安阳集》《故尚书工部侍郎致仕赠工部尚书崔立行状》:‘曾祖光表……。后唐同光初举进士第一,终右补阙,直史馆。’按进士第一,当是状元。同光元年停举,则光表为二年状元矣。”可知崔光表甲申科进士及第共十四人,崔光表举进士第一。取状元后,横海节度使卢质上奏,使崔光表为支使。任上协助卢质治理一方,安定百姓,建立功绩。官至右补阙,直史馆。卒于任上。

  崔光表家族系名门,世代为官。其为后魏尚书之十二世孙。其子为后周监察御史、右补阙,出任泰宁军节度判官,以死上谏而赠秘书少监。其孙为宋朝工部尚书。

  王彻

  王彻,大名莘(今山东莘县)人。生卒年不详。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状元。

  清朝徐松撰《登科记考》第二十五卷第九百四十九页至第九百五十二页中记载:“同光三年……今据礼部奏,所放进士符蒙等四人,既慊舆情,颇干浮论,须令复试,俾塞群言……况王彻体物可嘉,属辞甚妙,细披制作,最异侪流……其王沏改为第一,桑维翰第二,符蒙第三,成僚第四。”《旧五代史》第三十二卷、《唐书》第8卷庄宗纪中记载:“癸酉,诏翰林学士承旨卢质复试新及第进士……丁亥,礼部贡院新及第进士四人,其王沏改为第一……礼部侍郎裴既无黜落,特议宽容。今后新及第人,候过堂日委中书门下精加详复”《玉芝堂谈荟》第二卷第五十一页中记载:“后唐同光中状元王彻。”据此可知,王彻为同光三年状元。据《宋史·王传》:“大名莘人。父彻,举后唐进士,至左拾遗”可知王彻官至左拾遗。《玉芝堂谈荟》作“彻”勘误。可知王沏为王彻之误称。

  王归璞

  王归璞,四川简州人。生卒年不详。五代后唐同光四年(926)状元。(此年改同光四年为天成元年)

  《玉芝堂谈荟》第二卷第五十一页中记载:“五代后唐同光中状元王归璞简州人……”清朝徐松撰《登科记考》第二十五卷第九百五十四页中记载:“同光四年,进士八人:王归璞,状元。”在《四川通志》第一百二十八卷“选举”进士中记载:“附唐进士朝代年分无考者王归璞简州人……”第一百四十三卷“人物”成都府中记载:“五代后蜀王归璞,简州人。少聪颖,善属文,广政,中状元及第后,不知所终。”据此可知王归璞为后唐同光四年状元。

  黄仁颖

  黄仁颖,泉州(今福建泉州)人。生卒年不详。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状元。

  清朝徐松撰《登科记考》第二十五卷第九百五十六页中记载:“后唐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天成二年,进士二十三人:黄仁颖,状元,见《玉芝堂谈荟》。知贡举:礼部侍郎裴。按仁颖于梁贞明中学究及第,至是年复登进士第。”《玉芝堂谈荟》和《太平广记》都记载后唐黄仁颖为状元。《稽神录》误记载为黄仁隶。在《稽神录》第五卷中“登第皂荚”一文中记载:“泉州文宣王庙……。庭中有皂荚树,每州人将登第,即生一荚,以为常矣。梁贞明中,忽然生二,荚有半,莫喻其意。乃其年……黄仁隶学究及第。仁隶耻之,复应进士第。至同光中,旧生半荚之后,复生全荚,其年,仁隶及第。”据此可知,黄仁颖为天成二年状元。

  卢华

  卢华,出生地不详。生卒年不详。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状元。

  清朝徐松撰《登科记考》第二十五卷第九百七十七页中记载;“长兴三年,进士八人:卢华,状元。江文蔚……《偶隽》:‘江文蔚,长兴三年卢华榜下进士八人,与张沆、吴承范、殷鹏、范禹为学士。’”可知卢华为长兴三年状元。

  此次壬辰进士科及第者八人,卢华为明宗点中第一名。入仕后,长兴四年升为刑部员外郎。

  卢华以其《请旌赏外官能理冤狱奏》一文,入选《全唐文》而传留于世。

  寇湘

  寇湘,华州下(今陕西渭南)人。生卒年不详。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54)状元。

  清朝徐松撰《登科记考》第二十六卷第九百九十六页中记载:“后晋齐王开运二年,进士十五人:寇湘,状元,见《玉芝堂谈荟》。孙忭《寇准碑》:‘父湘,博古嗜学,有文章名。晋开运中登甲科,冠多士。后应辟为魏王记室终焉。’知贡举:工部尚书窦贞固。”《玉芝堂谈荟》第二卷第五十一页中记载:“五代……晋开运二年状元寇湘。”

  寇湘,博古嗜学,善于诗文,颇具盛名。登科后,盛极一时。后应辟为魏王记室至终。其子寇准为宋之名相,获赐封莱国公。

  王溥

  王溥,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字齐物。生于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卒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五代后汉乾元年(948)状元。授职秘书郎。后为枢密使郭威从事,迁太常丞。

  郭威登基称帝。后周广顺元年,随周太祖郭威平叛,为稳定朝廷谏免与叛军有瓜葛之诸廷臣罪。历任左谏议大夫、枢密院直学士、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至中书侍郎平章事。帝临终托以辅政后事。

  柴荣即位为周世宗。王溥尽力辅佐。面对北汉进犯,力主御驾亲征,获“高平大战”胜利。王溥出任宰相外,加礼部尚书、监修国史、参知枢密院事。他举贤能以复失地,兴水师以求一统。

  周恭帝即位。又加王溥右仆射官。王溥参修《世宗实录》。

  宋太祖即位。留归降的王溥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乾德二年(964),免相,授太子太保。乾德五年,授太子太傅。开宝二年(969),升太子太师。

  宋太宗即位。封王溥为祁国公。太平兴国七年(982),病逝开封,赠侍中。初谥文献,后改谥文康。

  在宋朝为官之际,续补唐宣宗后唐史合成《新编唐会要》百卷。继《唐会要》后又编撰《五代会要》三十卷。开创史学的会要史体。以丰富详实的史料,加上订正无误,保存原貌的工作,为史学研究做出贡献。著有两部《会要》存世。

  王朴

  王朴,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字文伯。生于唐天二年(906),卒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五代后汉乾三年(950)状元。授职校书郎。王朴自幼聪慧警敏、勤奋好学。登第后依附枢密使杨。后汉酝酿大乱,王朴审势东归故里,避乱免难。

  后周广顺元年(951),王朴辅佐皇子柴荣。广顺三年,柴荣封为晋王。拜王朴为右拾遗、开封府推官。

  柴荣登基。王朴历任比部郎中、左谏议大夫、左散骑常侍、端明殿学士、知开封府事。显德三年,周世宗南征。王朴充东京副留守。世宗得胜还朝,升王朴为枢密副使。又一次南征,王朴迁为枢密使。第三次南征,授王朴以“便宜从事”留守开封。王朴保京城无事,支持世宗南征,大功告成。

  王朴规划开封城,设计、扩建、运筹合理。使开封街道畅通、壮阔宏伟。“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

  王朴明历算。考证诸历法之失,与司天监共撰《显德钦天历》。他通晓音律,考证雅乐,定七声立新法。使七均、十二律、八十四调再现并留传。

  王朴的《平边策》展现了他的政治、军事才能。运用战略上进攻先近后远、先易后难;战术上进攻避实就虚,扰敌令其疲惫的方法而扩展后周版图,成就了宋一统。

  著有《大周钦天历》、《律准》。《全唐文》第八百六十卷有王朴文章四篇。

  扈载

  扈载,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字仲熙。生于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卒于五代后周显德四年(957)。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状元。授职校书郎,值史馆。后迁监察御史。

  扈载自幼好学,擅长于赋颂碑赞。以文显名,才华横溢,受世人推崇。扈载偶游相国寺,院内绿竹修美可爱,题《碧鲜赋》于壁上,传闻甚广。世宗命人抄录,阅毕即授扈载水部员外郎、知制诰。

  显德三年(956),升翰林学士。扈载疾病缠身,不能入朝。世宗遣太医为其诊治不愈。次年病重,强撑病体入直学士院,赐告还第。病卒。

  扈载有诗“芳草”收入《全唐诗》第十二函第九册第八百八十七卷:“幽芳无处无,幽处恨何如。倦客伤相思,春风满旧居。晚烟迷杳霭,朝露健扶疏。省傍灵光看,残阳少区。”

  扈载以文章驰名一时。王朴曾荐之于宰相,不用。王朴问,宰相言其命薄。果然36岁卒。

  简文会

  简文会,南海(今广东南海)人。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南汉乾亨四年(920)状元。

  简文会幼年聪慧出众,秉性耿直。南汉刘帝戊寅进士科点简文会为状元。登第后以才学见用。累官至尚书右丞。

  乾和年间,南汉刘晟帝暴戾而残酷。简文会疏谏,触怒中宗,被贬谪为祯州刺史。任上尽心尽职,颇有政声,为民所道。以清廉务实著称。终死于祯州任上。

  简文会乡里有“简状元井”。后来明朝状元伦文叙也曾居住此地。

  简文会善诗作,名噪一时。

  乾亨元年(917),南海改为咸宁、常康二县,故也有称简文会为咸宁人之说。

  梁嵩

  梁嵩,龚州(今广西平南)人。字子高,又字仲邱。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南汉白龙元年(925)状元。

  梁嵩自幼勤奋好学,善诗文。南汉刘帝效法唐制,开乙酉进士科考于广州。梁嵩在殿试时作《赋荔枝诗》:“露湿胭脂拂眼明,红袍千裹画难成。佳人胜尽盘中味,天意偏教岭外生。桔柚远惭登贡籍,盐梅应合共和羹。金门若有栽培地,须占人间第一名。”被皇帝赞赏,点其为状元,恩授翰林学士。后获恩准,离任回乡,侍奉老母。

  梁嵩谢绝皇帝赐宝物,上奏请免其家乡龚州人丁税赋一年。以体恤民情,慰藉乡望。梁嵩甚得民心。回乡时,“急于见亲,野渡无舟,乘白马过河”,人马淹没而死。州人感德,岁祀不绝。浔州有“白马庙”,为乡人祭祀之遗迹。

  《全唐文》第八百九十二卷第四千一百三十页中收有梁嵩的《代母作倚门望子赋》一文。

  王克贞

  王克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字守节。生卒年不详。

  五代十国南唐保大十年(952)状元。

  《十国春秋》南唐元宗本纪中记载:“保大十年……以翰林学士江文蔚知礼部贡举,放进士王克贞等三人及第”登第后,累官至观政院副使。

  宋朝初年,曾知汉州。宋太宗知其文名,特命值舍人院。时人推崇王克贞所拟诰命典正。后历任滑州、襄州、梓州三州知州,王克贞所任之处,皆有政声。

  曾受命修《太平广记总类》。

  伍乔

  伍乔,安徽庐江人。出生年不详,卒于北宋乾德四年(966)前后。五代十国南唐保大年间(943~957)某科状元。

  伍乔自幼勤奋好学。后入庐山国学,数年苦研六经,尤善《周易》。山中众人捐资,助伍乔赴金陵应试。初选得中进士,殿上复考,伍乔以所作惊人而一举夺魁。时人称考官选人公允。南唐元宗李命将其所作《画八卦赋》及《霁后望钟山诗》刻于石上,以为永式。后放外任歙州司马,失意之情流于诗作,经翰林学士张洎进言,唐元宗召入为考功员外郎。仕至户部员外郎。终卒于任上。

  伍乔善诗文,诗多七律且多送别、寄游、题赠之作。

  著有《伍乔集》。

  王崇古

  王崇古,出生地不详。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南唐后主甲子(宋乾德二年,964年)状元。

  《十国春秋》南唐后主本纪中记载:“乾德二年,命吏部侍郎、修国史韩熙载知贡举,放进士王崇古等九人。”据此可知,王崇古为南唐后主甲子科状元。

  同科舒雅等五人,经御殿命题亲试,皆被黜。

  卢郢

  卢郢,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出生年不详,卒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前后。五代十国南唐后主丙寅(宋乾德四年,966年)或乾德五年状元。

  卢郢善文章、有勇力、好吹铁笛。乾德年间,卢郢一日偶与恶霸——都城烽火使韩德霸狭路相逢。卢郢不回避,韩德霸命左右捕执。卢郢击倒十余人且将韩德霸摔于马下,打伤面目。韩德霸诉于后主,却被罢职,卢郢声名大显。次年,举进士,状元及第。

  卢郢之姐夫徐铉受命撰文,数日不成。卢郢口授而令人笔录,一蹴而就。徐铉进呈,后主对其说:“语势遒俊,似非卿作”徐铉实告。自此卢郢文名大振。晋升后主近侍。

  宋朝建立后,卢郢入宋任全州知州。卒于知州任上。

  《全唐诗》中存卢郢诗。

  杨遂

  杨遂,出生地不详。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南唐后主壬申(宋开宝五年,972年)状元。

  《十国春秋》南唐后主本纪中记载:“开宝五年,内史舍人张知礼部贡举,放进士杨遂等三人。清辉殿学士张洎言多遗才,国主命洎考复遗不中第者,又放王伦等五人。”据此可知杨遂为南唐后主壬申进士科状元。

  乐史

  乐史,抚州宜黄(今江西宜黄)人。字子正。生于五代后唐天成五年(930),卒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五代十国南唐后主年间状元。

  《十国春秋》第一百一十五卷中记载:“乐史……南唐举进士第一。”据此可知,乐史为南唐后主年间状元。及第后,曾任秘书郎。

  宋朝建立。入宋为平原主簿。太平兴国五年(980)应举,升幕职,授诸道掌书记,复赐进士及第。升任著作佐郎、知凌州,召为三馆编修。因进献多种著作,受宋太宗赞赏。历任著作郎、直史馆,太常博士、知舒州,水部员外郎、知黄州,出掌西京磨勘司。晚年居洛阳,卒于居所。

  著有:江南等诸种《登科记》,《太平寰宇记》,《广卓异记》,《总仙记》,《上清文苑》,《绿珠传》,《杨贵妃外传》,《商颜杂录》等七百余卷。

  邱旭

  邱旭,安徽宣城人。字孟阳。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南唐后主年间状元。

  《十国春秋》第一百一十六卷中记载:“南唐给事中乔匡舜知举,进士及第者五人,即邱旭、乐史……”“邱旭……后主时试《德厚载物赋》,擢第一人。”

  邱旭弱冠始读书,游学金陵,自励弥笃,不耻下问,学问益进。遂应进士举,状元及第。

  宋朝建立。入宋得吕蒙正知遇,荐授令录,复迁京官,卒于衡州。

  邱旭辞赋得益于故唐大家。时人取以为法度。著有《宾朋宴语》。

  张确

  张确,出生地不详。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末年(975)状元。

  南唐后主末年春,宋师兵临城下,依例照常开科取士。张确以第一名登科,赐状元及第。是年十一月南唐国亡。

  《续资治通鉴》宋记第八卷第三页中记载:“开宝八年,二月,是月江南知贡举户部员外郎伍乔,放进士张确等三十人。自保大十年(952)开贡举讫于是岁凡十七榜。”因是年(975)南唐灭,仍沿用宋开宝纪年,八年。张确为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末年状元。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