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亦称取名、命名、制名。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说:“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而大千世界,物有物名,地有地名,书有书名,人亦有人名。还在远古时代时,人们过着群居生活,靠采集和狩猎来维持生存,生活十分原始,还不大需要以名字彼此区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多,为了把某一群人与另一群人区分开来,便出现了某一群人共有的标志,即后来人们所说的“姓”、“氏”或“姓氏”。在一群人中间,为了相互区分,就出现了只属于个人的标志,即所谓的“名”、“字”或“名字”。随着社会交往的进一步深入,只有把自己所在人群的标志——姓与自己的标志——名结合在一起,才能将自己从不同的人群中区分开来。
自古至今,宗姓起名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婴儿降临人世,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件喜事,都会用各种语言和仪式来恭贺新生的生命,表达美好的祝愿。给孩子起个好名就是其中受到广泛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起一个好的名字,实际上是创作一件艺术品。这件作品要完美地形成,构思是重要的环节。名字形成的过程,就是构思的过程。构思是否深入、精致、巧妙,决定着名字的好坏,本书就提出了起名的各种不同构思方法,尤其是姓氏构思法。因为姓和名总是紧密组合在一起,从姓氏出发往往能衍生出很好的名字。本书还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对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百家各姓如何起名一一提出了参考性建议,还顺次对各姓的起源、分布等作了简要介绍,以期读者起名时对各自的姓氏有更全面的认知。
起名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改名也同样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尽管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之说,可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常常会觉得原名已不恰当,对原名也越来越不满意,直至最终改换原名。而一旦作出改名的决定,就应力求改出比原名更好的名字。为改出更有意义、更富魅力的名字,也须遵循一些原则。
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们每天都在跟公司、店铺等打交道,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产品或商品相接触。对于客户和消费者来说,公司名、店铺名、产品名等,是刺激他们与公司、店铺或产品是否形成业务、生意或买卖关系的重要因素。因而,商业活动中名字的好与坏,往往直接关系到公司、店铺或产品命运的沉浮。可见,公司、店铺、产品等,似乎也要服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的古训。同时尽管消费群体复杂多变,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见仁见智的现象,但也可以找到很多共性的方法。
总之,起名是一种文化现象,表现了人们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愿望;起名也是一种文化传统,广泛涉及到家庭家族、姓氏族源,乃至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也涉及到我们的物质与精神世界,包括人们的形体、容貌、思想、品德、性格、情感、习惯、才学、言行、职业以及对真、善、美的认识等许多方面。中国历史上各种不同的起名习惯,反映了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特征。起名也是一门有趣且不小的学问,它涉及到一个个具体的人,并将影响其一生,它关系到公司、商铺、产品等的命运。或者说,它涉及到历史与现实的诸多方面,因而要求起名者具备与之相关的多方面的知识素养。
本书在内容上强调实用性与趣味性,力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希望能对起名者有所启发和帮助。但由于编者的知识水平和阅历有限,错误和纰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章 名字及其与人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