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窥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本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命题,但从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它与人的姓名毫无关系。然而在命理学家眼中,阴阳五行不仅与姓名关系密切,而且还制约着个人一生的命运。在他们看来,如果一个名字的阴阳数理不完全平衡,就要设法使其平衡。比如已知姓氏的阴阳数理,可起一个与之对应的名字,以适应阴阳平衡这一规律。简言之,就是阳盛取阴名,阴盛取阳名,相互补充。如一位姓刘的男子易动不宁,另一位姓李的男子胆小气弱,这就是他们阳气太盛或太弱的缘故。起名时就要为刘姓男子起一个在数理上都是阴性的名字(如文、静等),为姓李的起一个阳姓的名字(如山、龙等)。
这里所说的阴阳,是指万物中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在自然界中,上和下、前和后、天和地、山和水、明和暗、热和寒、燥和湿、表和里等,都是对立的;在人类社会,男和女是对立的;在数字中,单数和双数是对立的。对立的两个方面就构成了阴阳。其中,上、前、天、山、明、热、燥、表、男人、单数都属于阳,地、水、暗、寒、湿、下、后、里、女人、双数都属于阴。同样,人的姓名根据所用汉字的实际意义和笔画,也可以确定其阴阳。其中,姓名所用汉字的含义又称为“理”,笔画多少又称为“数”。
根据这种观点,姓名中的“理”和“数”如同万事万物的阴阳一样,都要有一个合理的搭配和平衡,如果缺乏这种搭配和平衡,就要设法给以调整,以适应阴阳相辅相成的基本规律。一个名叫王芳的人,从名字的字义上分析,“王”一般指男性,在“理”上属阳,但因是4画,在“数”上又属阴,因此“王”字是理阳数阴;“芳”指花草,在“理”上属阴,但因笔画是7,在数上又属阳,因此“芳”字是理阴数阳。以理阳数阴之“王”配理阴数阳之“芳”,阴阳平衡,这就是命理学家眼中所谓的最为理想的名字。
事实上,如果把人们的名字分出阴阳来,看其数理搭配是否平衡,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起名时也不可能顾及到这种搭配。五行起名法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而且影响深远。鲁迅在《故乡》里曾描述第一次见到闰土时的情景:“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年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闰土”这个名字,就是根据五行起名法起的。
五行,即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在古人看来,天地万物都是由这五种物质组成的。如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方位有东、西、南、北、中五方,颜色有青、赤、黄、白、黑五色,道德有仁、礼、信、义、智五常,这些都可与五行联系起来。肺、西、白、义属金,肝、东、青、仁属木,肾、北、黑、智属水,心、南、赤、礼属火,脾、中、黄、信属土,等等。
命理学家认为,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是指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最初,人们运用五行学说的相生关系来代表父子之间的关系,显得井然有序、符合道理。其方法是采用五行相生的顺序,取带金、木、水、火、土偏旁的字为名,按家人长幼顺序代代相承。唐代人毕构,6岁能作诗文,20岁考中进士,做官也政绩突出。《唐书》中有他的传,说他整个家庭的名字就是用五行学说来起的。毕构的名字是“木”字旁,他的儿子名叫毕炕,用的是“火”字旁,他的孙子叫毕增,用的“土”字旁。宋代宰相张浚,字属水,所以要给儿子起一个属木的字,故其子名张拭,张拭名屑木,其子应以火名,故张拭之子名叫张焯。朱熹的父亲名叫朱松,名字用“木”字旁,朱熹的名中带四点,其五行并非是水而是火,因为4数对应天干丁,朱熹的儿子叫朱在,“在”中内有土字旁。一家三代,木生火,火生土,次序井然。
一般情况下,五行之间都是处于平衡状态的。从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命理学家认为人的姓名也可以由五行来划分,如钟、钱等姓属金,杨、李等姓属木,江、黎等姓属水,耿、炎等姓属火,垣、墨等姓属土。同理,名字中刚、利等字属金,艺、营等字属木,鲜、云等字属水,明、昌等字属火,山、珍等字属土。
如果人一生中五行偏缺,就要想办法通过姓名来进行补足。补足的方法一般是姓名中使用表示五行的字,或者含有五行字义的字,或者通过计算姓名用字的“数”(笔画)与五行相符。如一个姓刘的人姓氏属金,如果命里缺土,起名时选一个带“土”或能与“土”联系起来的字就可以了。
另外,数字也可以用五行来区分,其中4、9属金,3、8属木,1、6属水,2、7属火,5、10属土。当从字面和字义上都无法确定姓名的五行时,就可以用计算姓名笔画数的方法来确定五行,并进行补缺。
命理学家判断人一生中是否五行偏缺的方法,主要有相面法、诊断法和推算法等。其中相面法即通过观察体形、举止、气色、声音等来确定五行所属。他们认为,人的气色和体形是有差别的,脸色发青、身材瘦长的人属木形,脸白而方正的人属金形,脸黑而肥圆属水形,脸赤而尖露属火形,脸黄而敦厚属土形。此外,就性格而言,清高有仁义之风的人是木形人,严肃讲义气的人是金形,圆通有理智的人是水形,急躁但不失礼的人是火形,敦厚守信的人是土形。
至于通过诊断来判定人的五行的方法,即用望、闻、问、切等方法来确定五脏之气的盛衰,若肝阴不达则缺木,心火过盛则缺水,等等。
另外,用推算法来看人的五行命运,主要方法则是算“八字”。因此又称作“五行四柱起名法”。“生辰八字”就是古代星相家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为“四柱”,配以天干地支,每项两个字,合“四柱”的干支共为“八字”。
当算出生辰八字后,根据其缺欠,取五行中水、火、木、金、土相应的一个字来补救。如八字中缺金,可用“鑫”字来补;八字中缺水,可用“淼”字来补。某吴姓人为其新出生的儿子起名,通过生辰八字分析得出新生儿的五行中金气旺盛,推算他的性格过于刚硬,需要强火制金来生土固本,五行法起名为吴炳坚。丙的含义为甲火,又有“火”字旁助威,“炳”之火可谓大火。“坚”字带“土”,说明土厚实,大火克金生土,有利于四柱五行中和,调节本人运气。
阴阳五行学说的盛行,使人们把一生中的荣辱祸福系于五行生克上,所以在起名时,借以求得阴阳盈虚的调和,刚柔相济,可以在一生中逢凶化吉,一帆风顺。
把人的姓名与阴阳五行联系起来,以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是牵强附会的,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但作为一种与姓名有关的文化现象,还是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因而,从起名的历史渊源方面,可以对上述内容作一些了解。
二、推五格剖象
五格剖象是根据人的姓名笔画推断命运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将人的姓名按五格——天格、地格、人格、外格、总格来解释命运。其中天格代表父母的命运,地格代表自己的前运(38岁以前的命运),人格是自己的主运,外格是副运,总格是后运(38岁以后)。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从人格和外格的数理关系,可推断一个人的性格和一生总的情况;
从地格数理推断一个人在年轻时期的人生经历及其与子女、部下、同事的关系;
从总格数理可推断一个人在中年以后的人生历程;
从天、地、人三格的数理关系,可推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顺利与否;
从天格与人格的数理关系,可推断人生命运的基础稳妥与否;
从外格与人格的数理关系,可推断一个人的家族亲缘之厚薄及本人社交状况的优劣。
命理学家为推断姓名五格而制定的方法十分烦琐,其中不仅有单字姓、双字姓、单字名、双字名之别,还有取姓名首字、取中字、取末字等的区分,如不认真分析,就犹如进入迷宫一般。但其基本特点是取笔画中的数字(取笔画以繁体字为准),如果掌握了要领,计算出姓名五格的数字还是不难的。以下就是五格剖象的笔画计算与数理的关系:
1.天格
凡单字姓(如张、王、李等),将姓的笔画数再增加一画即为天格数理;凡复字姓(如司马、诸葛、欧阳等),将姓的各字笔画数加在一起,即为天格数理。
2.地格
单名字笔画数增加一画,双名将名字的笔画数相加,所得数即为地格数理。
3.人格
单姓单名,将姓与名的笔画数相加;单姓双名,将姓与名的第一个字的笔画数相加;双姓单名,将姓的第二个字与名的笔画数相加;双姓双名,姓的第二个字与名的第一个字的笔画数相加,即为人格数理。
4.外格
单姓单名,姓名笔画数相加;单姓双名,姓与名的第二个字的笔画数相加;双姓单名,姓的第一个字与名的笔画数相加;双姓双名,姓的第一个字与名的第二个字的笔画数相加。
5.总格
将姓与名各字的笔画加在一起(不含增加数),即为总格数理。
需要注意一些特殊字笔画的计算方法,如凡本身有数理的字,均按其本身数理计算笔画数。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字分别计算为4画、5画、6画、7画、8画、9画、10画。凡以三点水作偏旁的字,其三点水均按4画计算,因为“水”字为4画。如“池”字计为7画,“酒”字为11画等。另外,月字旁本是“肉”字,算6画;走之旁是“走”字,算7画;左耳刀偏旁是“阜”字,算8画;右耳刀偏旁本是“邑”字,算7画;草头本字是“草”,算6画;竖心为“心”字,算4画;反犬旁为“犬”字,算4画;提手旁为“手”字,算4画;“王”(斜王)为“玉”字,算5画,如此等等。
在知道了一个人的姓名五格以后,怎样才能推断他的命运吉凶呢?对此,命理学家又把人的姓名笔画可能达到的81个数字(超过81则减去80,计算余数)分成吉、凶和半吉半凶三组。若想知道姓名五格的吉凶情况,根据数字一查便知晓。
属于吉数的数字是:1、3、5、8、11、13、15、16、21、23、24、25、29、31、32、33、35、37、39、41、45、47、48、52、57、63、65、67、68、81.
属于凶数的有:2、4、9、10、12、14、19、20、22、26、28、34、36、42、43、44、46、49、50、53、54、56、58、59、60、62、64、66、69、70、71、72、73、74、76、77、78、79、80.
属于半吉半凶的数有:6、7、17、18、27、30、40、51、55、61、75.
此外,有些命理学家还进一步把属于吉数的数字按智力、情感、意志等情况分类:
3、13、21、23、24、25、29、3l、33、35、37、39、41、45、48、52、63、67、68是理智发达的吉数;
1、3、5、8、11、15、16、2l、23、32、33是情感浓厚的吉数;
7、8、11、17、18、21、25、31、37、41、47是意志坚强的吉数。
姓名五格与命运的关系除上面所述之外,还有一些命理学家认为五格中的天、地、人三格还与人的身体健康有关,其一生的疾病寿夭都可从这三格中显示出来,这就更加玄妙莫测了。
以《周易》的“象”、“数”为理论基础的五格剖象法,虽然解释圆滑、模棱两可,能够进退自如,似乎有其科学依据,但实际上它是一种感性的东西,是由所谓的命理学家调控的东西。所以,读者将其当作文字游戏即可,切莫信以为真。
三、生肖属相
在古代命理学家看来,人的姓名和一生的命运还与生肖属相有关系。十二生肖是由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犬(狗)、猪这十一种动物和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龙组成的。而每一年都是某一生肖年,因此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属相。
属相,是指一个人在出生年的干支所属,其中甲子年生人属鼠,乙丑年属牛,丙寅年属虎,丁卯年属兔,戊辰年属龙,己巳年属蛇,庚午年属马,辛未年属羊,壬中年属猴,癸酉年属鸡,甲戌年属狗,乙亥年属猪。在十二生肖中,鼠和马、牛和羊、虎和猴、兔和鸡、龙和狗、蛇和猪都是相冲的关系,鼠和羊、牛和马、虎和蛇、兔和龙、猴和猪、鸡和狗都是相害的关系。此外,鼠和牛又合为土,虎和猪合为木,兔和狗合为火,龙和鸡合为金,蛇和猴合为水,马和羊合为太阴、太阳,通称为“六合”。凡“冲”、“害”为凶,“合”为吉。因此在起名时,就要竭力做到姓名与属相相合,避免冲害。
在起名用字时,为避免冲害,命理学家还总结出一套规律:鼠年、牛年出生的人应避开午、马、未、羊等字;蛇年、猴年出生的人避亥、猪、寅、虎等字;马年、羊年出生的人避开子、鼠、丑、牛等字;虎年出生的人避开申、猴、巳、蛇等字;兔年出生的人避开酉、鸡、辰、龙等字;龙年出生的人避开戌、狗、卯、兔等字;鸡年出生的人避开卯、兔、辰、龙等字。
在民间,人们在起名时也需将十二生肖和属相相配,这种习俗在民间还广为流传,至今还被人们沿袭引用。
子鼠:即子时(午夜23点至1点)。传说天地生辰于子时,生之初没有缝隙,气体跑不出来,物质无法使用,恰巧被老鼠咬了一口,天体被打开,子时便属鼠了。
丑牛:即丑时(午夜1点至3点)。传说老鼠打开天体之后,牛才出来耕地。
寅虎:即寅时(凌晨3点至5点)。“寅”字有敬畏之意。
卯兔:即卯时(早晨5点至7点)。传说此时由月亮控制大地的亮度,而“玉兔”是月宫中的圣物,于是卯时就属兔了。
辰龙:即辰时(早上7点至9点)。传说此时正是群龙行西之时。
巳蛇:即巳时(上午9点至11点)。据说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走,故不能伤人。
午马:即午时(上午11点至下午13点)。此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刚欲产生,据说马此时离不开地,故午时属马。
未羊:即未时(下午13点至15点)。传说羊若吃了未时的草,并不影响草的再生。
申猴:即申时(下午15点至17点)。“申”即猴子善于屈伸攀登。
酉鸡:即酉时(下午17点至19点)。此为鸡开始归息之时。
戌狗:即戌时(下午19点至晚21点)。天渐渐黑了,狗开始工作,看家望门守夜,这时就属狗。
亥猪:即亥时(晚21点至23点)。此时夜已近半,万籁俱寂,如猪酣睡般沉静。
直接将十二生肖与属相作为名字,如赵未羊、王申猴等,虽有纪念出生时辰的意义,但这种起名方法并不多见。
配合十二生肖与属相起名最常见的方法,是依据十二生肖与属相的内在精神,在名字的字形(即部首偏旁)上,避凶趋吉。
在一个人的姓氏和属相已知的情况下,特定的姓氏适合取什么 样的名字,或属于某一属相的人应该取什么样的名字呢?这方面也有一套规律。
就姓氏和属相而言,孙、孔、李、季、孟、郭、游等姓中都含有“子”字,为鼠,取名时应选适合鼠类生活的米、豆、禾、鱼、肉(作偏旁时为“月”),以及含有人、山、田、木等偏旁的字。
其他各姓氏和属相的取名可依此类推。一句话,其总体原则就是把人的姓名与生肖属相联系起来,把人当作其出生年的属相看待。
鼠、牛、兔、马、羊、猴、鸡、狗、猪都以粮食为食物,这些属相的人应起带有“米”、“豆”等字的名字,这样才能保证生活安定,吃喝无忧。同样,以羊、马、牛、兔为属相的人,因为属相是食草动物,所以起名也应以带草字头的字为佳。
另外,生肖中的有些动物可以直接入名,如牛、虎、龙、马四者,均为较常见的男名用字。如子牛、孺牛、铁牛、牛客、牛童、劲牛、胜牛、寅虎、成虎、虎生、虎威、威虎、山虎、啸虎、文虎、生龙、云龙、辰龙、成龙、化龙、龙升、龙吟、文龙、马功、马客、马游、马行、马利、马神、先马等,大多都是可以采用的名字。
四、按家族辈谱
中国人历来非常重视血亲关系,在古代,人一出生就受到族权的制约,死了之后名字还要载入家谱。于是,许多人为了知其血统世系由来,就为子孙起名设定了较为严格和系统的字辈起名用字。这些家族辈谱的字辈用字,能鲜明地体现家族中纵向的相互继承的关系,且横向的同辈关系也一目了然。由于它适应了以族权为支柱的旧中国宗法制度的需要,因此备受统治者的青睐。
辈谱范字对理顺整个家族或家庭的谱系关系,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用于家族谱系起名的辈谱范字并非随意规定的,它们或由一首诗组成,或是一句佳句,或是一副对仗工巧的对联,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义,以寄托先祖对本家族的厚望。按家族辈谱起名主要有三种方法。
1.同辈双名用字中共用一个字
这种起名方法以双名为前提,即取家族辈谱中的一个字,再与另一个字组成名。这是家族辈谱起名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孔子家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曲阜孔氏为孔子之后,起名皆有字派,其迁徙他郡县者,若系孔子嫡传,亦必同一字派。自元代的五十四代衍圣公名思晦者起,于是凡五十四代孙,均以“思”字为派,“思”字下为“克”字派。“克”字以下,则为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衍十派,再次则为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派,又次则为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十派。第76代衍圣公孙孔令贻又在“扬”字以下再续20派: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全国政协委员中,先后有三位孔子后裔,即孔祥祯、孔令朋、孔德懋。根据上述的辈行用字序列,人们很方便就能辨明他们三位分别是孔子的第75、76、77代孙。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孟轲是孔儒之学的重要传人。他们在五湖四海的后代,也完全采纳孔氏家族的辈行系统,丝毫不乱。于是,曾广某、曾昭某、曾宪某,孟庆某、孟繁某、孟祥某等姓名,便到处可见了。
孔子家族谱字还只是一些单字,有些家族在修谱时往往编定一首寓意深刻的五言诗或七言诗,族人起名时便按辈分高低依次选用“字辈诗”中的一个字。这种“字辈诗”的修谱方式从诞生起就迅速流传开来,并成为我国流传最广的起名方式。
以下是一些著名人物的家族谱系“字辈诗”:
赵匡胤为子孙辈行用字做了一副工巧的对子:匡德惟从世令予,伯师希与孟由宜。
晚清洋务派张之洞,规定二十字作子孙辈行:仁厚遵家法,忠良报国恩,通经为世用,明道守儒珍。
李鸿章的家族宗谱为:文章经国,家道永昌,福寿承恩,勋业世守。祖德积厚,克绍辉光,宗绪延长,同敦孝友。
2.同辈单名用字中共用一个偏旁
这种起名方法是指名中汉字的偏旁相同,且不同的辈分使用不同的偏旁,它多见于单名。《红楼梦》在这方面作了典型的范例。贾府里的第一代,选用“水”旁的字:贾演、贾源;第二代,选用“人”旁的字:贾代化、贾代儒、贾代修;第三代,选用“文”旁的字:贾敷、贾敬、贾赦、贾政、贾敕、贾效、贾敦;第四代,选用“玉”旁的字:贾珍、贾琏、贾珠、贾环、贾瑞、贾宝玉;第五代,选用“草”头的字:贾蓉、贾兰、贾芸、贾芹。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清代康熙皇帝吸纳汉族字辈起名方法,给诸皇子起的字辈为“胤”,是继嗣之意,另一字则共用“示”字偏旁,即长子胤提,次子胤扔,三子胤祉,四子胤稹等,胤稹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又如“唐宋八大家”的“三苏”。苏洵当年为儿子起名时,在名字中都用了一个“车”旁,即苏轼和苏辙。
不过,虽然汉字丰富奇妙,但用这种共用偏旁排辈谱系的起名方法还是有相当大难度的,尤其是到达一定的辈数后,就更难以为继了。
3.同辈双名用字中共用一个字和一个偏旁
这种起名方法即是以上两种方法的综合,这样往往能形成更严整规范的名字序列。如明代崇祯皇帝朱由检,与其兄朱由校、堂兄朱由榔、朱由崧等,第二字是共同的“由”字,第三字又共“木”字偏旁,每个人都用半边字表示区别,这是家天下观念在皇族起名中的反映。
除了以上的三种主要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是用单名用字的结构来区别辈序。如合二为一结构式的朋、炎、羽、林、昌成一辈,合三为一结构式的磊、淼、鑫、品、晶、焱为一辈。不过,这种家族辈谱起名法与共用偏旁的家族辈谱起名法相比,就更少见了。
按家族辈谱起名,采用双名中共用一个字的方法最为常见。因为这类名字不但意义积极向上,长幼辈分清晰,字词朗朗上口,而且这种方法对于推演世系,减少重名也能起到明显的作用。正因为它有如此多的优点,所以近当代还是有许多人以“姓加上字辈再加上名”的方式起名。
但由于“文革”时期的烈火烧毁了大部分家谱,彻底摧毁了家族系谱起名用字的统治地位,再加上单名的比例不断上升,使按家族辈谱起名存在的前提——双名逐渐丧失,所以按家族辈谱起名这种方式越来越少见了。
五、以排行起名
以排行起名,是根据年龄的长幼依次排序起名,且起名时用同一字或同一偏旁的字表示行辈。以排行起名主要有两种方法。
1.用能代称排行或数字的字排行起名
这种排行起名的方法一般用于兄弟之间的起名,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用伯、仲、叔、季字排行起名。古代表示兄弟排行的字自大到小依次是:伯(孟)、仲、叔、季,即老大、老二、老二、老四。如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有九女一子,但仍不满意,相传他和妻子又到曲阜东边的东尼山求天神而得孔子,因男孩中孔子排行第二,便给他起名仲尼。再如周代第一个国王周文王姬昌之父季历,他有两个哥哥,即泰伯和仲雍,他们为成全三弟季历继承王位,结伴南逃荆蛮,后分别成为吴人和楚人的鼻祖。又如当代著名语言学大师吕叔湘,曾对自己的名字成因作过介绍。吕氏原名钟湘(家谱属“钟”字辈);上学后他舍去“钟”字,单用“湘”名,曰“吕湘”;工作之后,因其在兄弟中排行第三,故在“吕湘”之间加进一个“叔”字,便成为现在的名字。
在我国历史上,以伯(孟)、仲、叔、季为排行起名的人委实不少,类似的例子还有殷末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春秋时期鲁国“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东汉文学家王逸字叔师,唐代诗人陈子昂字伯玉,北宋大将潘美字仲询,明代文学家高启字季迪等。
用数字排行起名。以伯(孟)、仲、叔、季排行起名颇受兄弟人数的限制,如果兄弟超过4人,就不好排行了。由于唐代社会安定,人口增长较快,所以自唐代以后就逐渐开始盛行用数目字来起名了。也有帝王将相用数字排行相称,如唐太宗李世民为二郎,杨贵妃常昵称唐玄宗李隆基为三郎。皇帝对大臣也有以此法相称的,如唐高祖李渊称裴寂为裴三,唐德宗李适称陆贽为陆九等。吴越时有个宰相,人称“沈念二相公”;南宋大将刘光世人称刘三;韩世忠人称韩五等。
下层老百姓用数字排行相称的人名就更多了。如《名公书判清明集》中,有不少人就是光有排行而没有其他名字,如邓四六,徐六三(类似于数目字起名)等,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人微名卑,不见于经传史册而已。
我国壮族家庭里也有用数字排行起名的风俗。儿子叫“特”,几个儿子的排行就在“特”之后加小名或序数,如大儿子叫“特大”,二儿子叫“特二”,三儿子叫“特三”,以此类推。姑娘叫“达”,按姐妹次序分别称“达大”、“达二”、“达三”等等。
不论是上层名流、文人墨客还是贫苦百姓,这些以数字排行相称的名字在浩繁的诗词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如李白的《鲁郡东门送杜二甫》,杜二甫即杜甫,“二”为排行;王维的《赠祖三咏》,祖三咏即祖咏,“三”为排行;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的刘十九即刘轲,是白氏在江州的故友,“十九”为排行。
用“冠”、“亚”字排行起名。这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排行起名形式,如冠奇、亚军、亚男等,具体人名如陈冠辉、邓亚萍、李亚鹏、熊亚飞等。
另外,“次”“大”“中”也可用于排行起名。如日本人起名常称长子为“太郎”,次子为“二郎”、“次郎”、“次男”等;称长女为“大子”,次女为“中子”,三女为“三子”。这也是以排行起名的方式。
2.用固定的词语、词组排行起名
这样的词语、词组或是一事物的名称,或是诗词文章中的一句话,或是一句常用语,或是一些习惯用词等。以下为举例。
孙中山先生在告诫蒋介石、戴季陶、金诵盘时说:“为了革命大业,应齐心协力,搞好团结。”戴季陶紧接着说:“我与介石、诵盘跟随先生多年,情如兄弟,全听先生教诲。我们三人共有4个儿子,不妨让他们正式结为兄弟吧,恳请先生给他们起名。”于是,孙中山取“经天纬地,安邦定国”这句话中的“经”、“纬”、“安”、“定”四个字,并与“国”字相连为名。这样,四子按年龄排序,名字就分别是蒋经国、蒋纬国、戴安国、金定国了。
排行起名,一般用于为多子女家庭的孩子起名。然而,由于独生子女家庭正成为新家庭的主流,因而排行起名这一习俗将随着时代的发展着逐渐失去它昔日的气势,但它在起名时还是具有很实用的参考价值的。
六、尚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长期以来人们形成的审美习惯,它具体包括道德思想、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一些行为准则。由于儒家思想一直在传统思想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念也主要来源于儒家,所以按道德规范起名,一般是以儒家一些传统思想的精华作为依据。
但同时,除了儒家学派外,早在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的中国传统文化就包含着各门学派的思想精华,这些思想结晶如今仍然是人们遵守的道德规范,人们也经常根据它们来起名。
1.按儒家道德规范起名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以儒家“五德”作为正人君子的准则,所以依据“五德”观念起名的现象极为常见。
“五德”亦称作“五行”、“五常”,分为儒尚“五德”、将帅“五德”、至孝“五德”三类。儒尚“五德”,即仁、义、礼、智、信,常与三纲连用,称为“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儒家认为“五德”是长存不变的五项道德标准。因此,历代人们多以“五德”之字起名,如十二惠、十二杰、叔礼、守义、崇义等。将帅“五德”即智、信、仁、勇、严,历代武臣战将多以此“五德”起名,如汉代大将韩信、三国时战将黄忠、于禁、庞德、孙坚;隋文帝杨坚、唐大将尉迟恭、李希烈;宋大将石守信等。至孝“五德”即庄、忠、敬、笃、勇,以此起名者在历史上也不乏其人,如守敬、世忠等。
另外,对于女性也有如“三从四德”、“三贞九烈”等道德规范的约束,人们在根除其中歧视、禁锢女性封建思想的同时,也继承了其中的部分精华。古往今来,诸如贞、淑、贤、顺的女名总是不绝于耳。
2.按道家思想道德观念起名
老子李聃和庄子庄周为道家代表人物,皆以“道法自然”为主,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安常处顺,逍遥自得”,按今天的看法就是“宿命论”。人们经常把道家思想观念中的“三宝”、“三多”、“五福”等作为起名时的根据。老子的“三宝”为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庄子的“三多”为多福、多寿、多男子;而据《书·洪范》,“五福”为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其中,攸好德,即所好者德之意;考终命,即善终不横妖之意)。
3.按墨家思想道德观念起名
虽然战国以后,历朝历代多崇尚儒教,然而墨家思想也深入人心,影响很大,以墨家思想起名的也不少。
墨家与儒家为针锋相对的两派,两家并称“显学”。墨家创始人墨子竭力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墨子》中有“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的论述,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用墨家的思想道德观念起名的如“尚贤”、“尚同”等。
4.按道教的思想道德观念起名
道教是中国三大教(儒、道、佛)之一,流传甚久,对中国的古代文化和思想影响很大。用道教思想起名,是一种很流行的方法。以陶渊明为代表的“逍遥派”,大多具有浓厚的超世观念,如毛延寿、王克俭等。
5.按“四维”思想道德观念起名
“四维”观念即“礼、义、廉、耻”,始于春秋时代。《管子·牧民》中说:“四维张,则君令行。”“四维”本是管仲协助齐桓公推行政令而制定的四项准则,后人以此为道德依据,多以“四维”观念起名。如王守礼、陈钦廉等。
道德规范起名的方法持续了千余年,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思想焕然一新,起名才开始有了较大的变化。
七、据感生经历
感生,即指人们在意识上超越自己的真实出生,并将它幻想成另一种想象中的意境的出生经历。如古代的关于人类起源的“感天生人”的信仰,人们相信自己最早的祖先是感日、月、云、雷、电、风、虹等自然天象和龙、凤、鸟、树等动植物而怀孕的。再如“龙的传人”、“真龙天子”、“真命天子”等,都是感生观念在炎黄子孙头脑中的积淀,并成为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在生育方面的信仰。
大自然的神奇与生命的奥秘,是感生观念、信仰和神话产生的根本原因。我国古代就有很多感生方面的神话。以下是感生神话的几种形式。
因感各种天象而受孕生子的神话。如帝喾妃吞日而生子,思士、思女感气而生子,女节感流星而生少昊,女枢感虹光而生颛顼,附宝感雷电绕北斗而生黄帝,握登感大虹而生舜,扶都见白气贯日而生汤,等等。
因感龙而受孕生子的神话。如女登感神龙而生炎帝,童妾感龙精而生褒姒,庆都遇赤龙而生尧,哀牢人认为其先祖源于女祖先与龙交媾所生,等等。
因感植物而受孕生子的神话。如颛顼生于空桑,伊尹生于空桑,孔子生于空桑,等等。空桑就是空心桑树之意,所谓于空桑地受孕生子,亦即感自然天象而生的物化了的形式。
除此之外,还有因履迹而受孕生子、因吞食鸟卵而受孕的感生神话。此外,在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中也广泛流传着多种多样的感生神话,其中以感自然天象最为典型和最具代表性。如蒙古族的“天光”感生神话,鲜卑族的感日光生子神话等等。
大自然和生命对于古代先民们是很神秘的,即便对于生活在现代的人们,也仍然不能完全准确地解释大自然和生命的神奇奥秘。因此,在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下,现代的人们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感生观念和信仰。尽管他们已经懂得“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的道理,但却仍然有获孕于自然神物的心理期望。这种情况广泛存在于现代城乡妇女中,受孕及孕育孩子的整个过程,她们大多有过各种各样的“感生”经历。其实,这没有必要忌讳,也没有什么不好,更没有必要以迷信视之。因为这些“感生”经历只是她们的一种正常心理活动。
因此,在给孩子起名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参照这种感生经历的提示,甚至直接依据这种感生经历起名。如姓陈,感日,可起名“陈旭生”;姓成,感虹,可起名“成于虹”;如姓郑,感霓,可起名“郑霓来”;如姓苏,感龙,可起名“苏钟龙”;如姓袁,感月,可起名“袁祖月”;如姓裘,感山,可起名“裘之峰”等。
孩子的孕育出生是母体的天性和自然,感生起名由感而发,寄托深情,是一种完全可以采用的方法。
八、借诗文立意
中华民族聪慧睿智,祖先留下了浩瀚博大的历史文献、诗词曲赋等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宝贵的财富,是现代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也为人们的起名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以诗文起名,立意新颖,语意奇特,可使人名内涵丰富,韵味隽永。如清代大文学家曹雪芹,因生前最爱吃“雪底芹菜”而起名。苏东坡的名作《东坡八首》中,有“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存。雪芹何时动,春鸠行可脍”的名句,并注:“蜀八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泥芹之泥虽污浊,但植出的“雪芹”却出污泥而不染。苏东坡也常以芹自比,诗中的雪也多洁白而有自爱之意。
用诗文起名,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发扬,更是自己有一定文化涵养的表现。用诗文起名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在古代文章中摘选词语来起名。如:
闻韶典出《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曹操字孟德。他的名与字,就同出于《荀子·劝学篇》:“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为德操。”
鲁迅原名周树人,“树人”出自《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浩然”出自《孟子》:“君子善养浩然之气。”
李宗仁字德邻,起自《论语》:“里仁之为美;德不孤,必有邻。”
郑振铎典出《周礼·夏官》:“大司马振铎,车徒皆作。”
马三立著名相声演员,“三立”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衰,此之谓不朽。”
张天翼语出《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陈三省语出《荀子·劝学篇》:“吾日三省吾身。”
2.在古代诗词中摘选词语来起名。如:
郑板桥语出《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梅兰芳语出《楚辞·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周邦彦语出《诗经·郑风》“彼其之予,邦其彦今。”
张恨水语出李煜《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常恨朝来寒重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王元化语出陈子昂《感遇诗》:“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元化,大自然的演变。“与元化并”即顺应自然的变化。
以诗文起名,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而又含蓄委婉,需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一定的古典文学根基,但却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起名方法。
九、以物象起名
以物象起名是指借用表示大自然中一切事物名称的字词起名。用大自然中的山河、动物、植物等身边熟悉的事物名称作为孩子的名字,不仅取材方便,适合于古代人的认识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寄托了对孩子的美好愿望。以物象起名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用象征美好、幸福、强健有力、积极向上的物象来起名
这些主要有花、虎、玉、宝、莺、月亮、太阳等。如在古代,人们多以“玉”起名。“玉”字用于人的具体名字有战国时代诗人宋玉、东汉末年起义领袖李玉、宋朝女英雄梁红玉、明朝开国大将蓝玉、明末抗清大将左良玉、清军机大臣张廷玉等。如今,“玉”多用于女名,取其洁白无瑕之意,就连古代一些男名的常用字如瑛、珊、琚、瑶、琼等,现今也多入女名。
类似“玉”字的常入人名的字还有松、竹、梅、花、山、水、河、海、石、风、云、叶、雪、雨、玉、冰、凌等,词语有松志、若松、松叶、晓竹、竹心、碧竹、友梅、寒梅、琼花、花月、秀山、青山、逸山、清河、和风、玉石、坚石、海涛、海弦、如云、美云、玉叶、白雪、雪亮、玉洁等。
2.少用一些寓意难以理解的物象来起名
有些物象确实有很好的寓意,但若其晦涩难懂、鲜为人知,那么用这样的词语起出的名字也不是好名字。如有些人喜欢用“蝉”字起名,如夏乐蝉、李苦蝉等。这样的名字表面上看起来是很普通的名字,其实不然。人们通常认为蝉有五德:文、清、廉、俭、信。陆云在《寒蝉赋序》中说:“冠首以绣,文也;含气饮露,清也;黍稷不亨,廉也;处不巢居,俭也;应候守常,信也。”由此便可知,原来夏乐蝉、李苦蝉等名字寓意是很深刻独特的,但真正能理解其中寓意的人很少,于是这样好的名字也就失去了交流的意义。
3.忌用一些表示丑陋、狰狞之物名称的词语入人名
以物象起名要注意,那些被人们厌恶憎恨的事物是不宜用于人名的。如蚯蚓、甲鱼、蟑螂、大蒜等。当然,在一些小范围内,因为风俗、迷信或“审丑”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起用一些故意丑化的名字,可算作例外,如丑石、老臭、狗娃、萝头等。另外,时过境迁能导致风俗的不断变化,有些事物以前能用于人名,而现在却不宜用于人名,这样的情况尤其需要注意。如汉朝吕后名吕雉,“雉”就是“野鸡”的意思。鸡在从前也是吉祥物。《韩诗外传》上说鸡有五德:文、武、勇、仁、信。书中写道:“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缚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权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也许因为鸡久为案上之物,人们渐渐便不以此物入名了。
以物象起名,一般是根据物的性质,寓以其特定的思想内涵,这种起名方法自古至今绵延不绝,在起名时很值得参考。
十、依长辈梦兆
依梦兆起名,是指在孩子出生时期,根据父母长辈的梦境起名。古人有一种信仰,即孩子未生,如得吉梦,便可预知孩子必为人中俊杰。诞生之前,如获梦兆,尤是大吉之象,常取之为名。这种起名方法在古代极为常见。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人名举例。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母亲妊娠期间,夜梦长庚星,因而李白幼名长庚。长庚星,亦称太白星,故而起名为“李白”,字太白,人称李太白。
文天祥原名云孙,是因其祖父梦幼孙腾云而上。后改名天祥,则是因为宋理宗认为他是上天赐予宋朝的祥瑞。
唐程权,程怀信的儿子,初名“执恭”,因曾梦沧州诸门皆署“权”字,乃改名“应之”。怀信死,权果然获得袭领军务,诏授留后,官终邻宁节度使。
不仅是古代,近现代也有很多以梦兆起名的名人。如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其母亲在怀他时,曾做过一个梦,梦中自己抱着孩子坐在船头,仰望夜空满天的星斗。突然一颗星星飞落海中,母子俩便朝着星落的方向划去,把星星从海里捞起。梦醒后她告诉丈夫,丈夫听后说:“孩子生下来就叫‘星海’吧!”就这样,一位伟大的音乐家的名字诞生了。
从古至今,用梦兆起名的人数不胜数。的确,依梦起名有着深厚的渊源,如在古代就有许多关于梦的典故,如孔子梦周公,燕姑梦兰,庄周梦蝶,江淹梦中得彩笔,李白梦笔生花,等等。正因为人们对梦的认识已形成一定的习俗,才出现了对梦境歪曲利用的现象。在古代,作为某些特定历史事件(尤其是大人物的诞生)的当事人或后人,常常对这些事件进行编造,无梦编梦,而其用心只有一个——借以抬高身份。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起名时当然可以通过起一些类似梦兆的名字来寄托感情,表明愿望。不过要注意,不少人期待和相信梦兆,有时甚至发展成一种对梦兆的信仰,这样起名就背离科学,陷于蒙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