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名
1.毛泽东两个笔名的来历和含意
毛泽东曾经使用过“子任”和“二十八画生”两个笔名,这两个笔名都有深刻的含意和特有的来历。
1910年秋,毛泽东离开韶山去湘乡东山高等小学读书。此时的毛泽东已经开始接触革命思想,立志要为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而奋斗。他敬仰革命志士,尤其仰慕梁启超的犀利思想和泼辣文笔。梁启超早年号“任公”,典出《庄子·外物》,说的是古代有一个叫任公的渔夫善钓大鱼,其钓鱼场面惊心动魄。梁启超取“任公”这样一个有气势的号,含勇于战斗、有远大抱负之意。毛泽东博览群书,知识广博,自然知其来历,受其影响,于是给自己起了一个“子任”的笔名。但也有学者指出,毛泽东起这个笔名是他读了一本名叫《世界英雄豪杰传》书后,对书中所介绍的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等一批西方近代杰出人物产生了强烈的敬佩之情,认为中国也应该有这样的人物,自己也应为国家的进步而努力,为此给自己取了个“子任”的笔名。这两种说法,都说明毛泽东取这个笔名是寓意立志以天下为己任。1936年8月,毛泽东在给在国民党统治区分别了10年的老同学易礼容的信中,就署名“杨子任”。此名是由“子任”笔名演变而来。毛泽东用此笔名是表示要和老同学一起,以“子任”共勉,为拯救中华民族而战斗,其中“杨”字则寄予了自己对因革命而英勇献身的妻子杨开慧的无限怀念。
1915年秋,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一些革命青年为了寻觅志同道合的战友,在长沙各学校发起了《征友启事》。毛泽东在这个征友启事上署了一个“二十八画生”的笔名。1917年,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时,也用了“二十八画生”作笔名。
对于这个笔名的来历,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在《毛泽东王稼祥在我的生活中》一书中写道,她小时候曾就“二十八画生”和毛泽东有过一次对话——我两眼瞪着,又问:“毛叔叔,你为什么要取一个怪名字,叫二十八画生呢?真不好听。”毛泽东笑答:“我是喜欢来新花样,用数目字代替名字,节约呀,省事呀……”
对于这个笔名的含义,毛泽东于1938年4月,在延安与谭政交谈时作了这样的解释:“你谭政二字是二十八画,我的名字毛泽东也是二十八画……这二十八画不平常喽。你看共产党,共产主义,这中间的‘共’字就是廿八嘛!……我们都是姓共嘛,做了共产党的人,信仰共产主义。以前我写的文章,就用过‘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别人会想到毛泽东三个字是二十八画,其实我这个笔名就暗喻着共字。‘二十八画生’——共产党的一个成员嘛。”
2.周恩来的别名、化名和笔名
周恩来是受人尊敬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淮安。周恩来的名字是根据家谱“恩”字辈起的,他的两个弟弟分别叫周恩溥和周恩寿。
周恩来自幼聪慧,少有大志。1901年,12岁的周恩来随伯父到东北,进入沈阳关东模范学校(今沈阳市第六中学)学习。在这里,他学到了不少新知识,受到了许多好老师的教诲,开始树立起远大的理想,立下了为国奋斗的志向。在一次修身课上,当校长问学生为何而读书时,周恩来严肃而又认真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大志,令校长震惊和激动,也为学校培养出这样的学生而感到振奋。至此之后,学校的老师更加关爱和器重他。知识渊博而又富有爱国热情的史地老师高盘之更是喜爱周恩来的聪明、勤奋和远大志向。他在1913年周恩来毕业前夕,为周恩来起了一个“翔宇”的名字,愿这位大志青年如鲲鹏展翅,翱翔于宇宙之中。周恩来非常喜欢这个名字,在写信和发表文章时,经常使用。1917年,他东游日本前,就以“翔宇”为名给同学写下了“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题词,借以展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和对高老师的感激和缅怀之情。有一次,在延安,一位外国记者问他:“周恩来阁下,以您的出身情况,是如何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呢?”周恩来回答说:“少年时代我在沈阳读书时,得山东高盘之先生的栽培。可以说,没有高先生就没有我的今天。”
1913年,15岁的周恩来进入天津南开学校学习。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特别赏识和关心他,周恩来也非常尊敬这位博学多识的爱国校长。抗日战争时期,南开学校迁往重庆。在重庆,周恩来和也曾是南开学生的国民党中常委张厉生一起用滑竿抬着张校长在学校周围转了一圈,留下“国共两部长,合作抬校长,师生情谊重,佳话山城扬”的美谈。解放前夕,张校长收到一封南开校友的信,信里只有11个字:“老同学飞飞不让老校长动。”“飞飞”是周恩来在南开上学时起的笔名,这个笔名是由“翔宇”之名衍化而来的。当时周恩来常用“飞飞”这个笔名在校刊上发表文章,还曾开过“飞飞漫笔”的专栏,张校长自然是知道的。他清楚此信是周恩来在关心他,于是毅然决定继续留在祖国。
1919年9月,周恩来在天津组织“觉晤社”时,起了一个“伍豪”的化名。“觉悟社”成立之初,社员的真实姓名一律不对外公布,而是来用抽签的办法,以号起名,周恩来抽了个5号,故谐音起名“伍豪”,邓颖超抽了个1号,故起名“逸豪”。1932年,党内领导人顾顺章叛变投敌,敌人借机利用周恩来的这个化名,炮制了一个所谓《伍豪等脱离共产党启事》,用以诬陷周恩来,企图分裂党组织,结果其阴谋被揭穿。文化大革命时,“四人帮”还曾借此攻击过周恩来,后来因受到毛泽东的批评才收场。
周恩来一生中曾用过许多化名和笔名,都寓有深刻含意。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在上海进行大屠杀,周恩来幸免于难,接着便去南昌发动了八一起义。当时,人们送了他一个“铁人”的称号。1947年转战陕北时,周恩来又为自己取了一个胡必成的化名,其寓意是革命必定胜利。此外,周恩来还使用过维思、大鸾、大美、冠生、冠翔、胡公、赵来、周少山等化名和笔名。
3.邓颖超的化名和笔名
周恩来总理的夫人邓颖超是最受人尊敬和爱戴的伟大女性之一。她那追求真理和光明的革命精神以及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人民和祖国的高风亮节,令世人无限敬佩。她是中国女性学习的楷模。
邓颖超,祖籍河南光山县,1904年生于广西南宁,乳名邓玉爱,6岁在天津上小学时,起学名邓文淑。五四运动时,她使用的就是这个名字。
1919年,学生进步团体“觉悟社”成立时,邓文淑是该社的骨干。当时“觉悟社”规定“社员用抽签办法决定代表个人的号数,代替个人对外的姓名”,邓文淑抽到1号,于是,她用其谐音为自己起了个化名叫“逸豪”,有时她也用“壹”和“1”为笔名发表文章。抗战时期她仍然使用“逸豪”这个化名。
在天津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学习时,她因聪敏好学,思想进步,很受老师们的喜欢。国语老师白眉初很器重她,为她改名“颖彬”,又叫“颖斌”。后来,她在此基础上,自己改名为“颖超”,并于1922年18岁时她正式开始使用这个名字。
大革命失败后,邓颖超任中央妇委书记。当时机关中有蔡畅、杨之华、邓颖超等8人,论年纪,蔡畅最大,是大姐,邓颖超排列第五位,是五妹,于是,她借此谐音起了个“伍妹”的笔名,有时也用“伍美”。
1949年,邓颖超与柳亚子从沧州同乘一列特别列车上北京,途中,柳亚子为邓颖超写了一首小诗,称她为“小超”。邓颖超很喜欢这个名字,她后来在给周恩来的信中,常常署名小超,周恩来在给她的信中,也常常称她为小超。周恩来去世时,邓颖超敬献的花圈上,署名就是小超。
邓颖超还使用过“邓咏通”这个名字,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她曾以此名参加了改组后的国民党。此外,邓颖超还使用过肖超、肖英、杨逸等化名和笔名。她还有两个雅号为“李太太”和“李知凡太太”,这是有人写有关她的文艺作品时对她的称呼。后来有人就用这两个称呼亲切地称呼她,时间长了,也就成了她的雅号。
4.“鲁迅”笔名作何解释
鲁迅本名周樟寿,又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首次使用的笔名。在此之前,人们只知道周树人,不知有鲁迅。鲁迅的同窗好友许寿棠在《新青年》杂志上看到《狂人日记》这篇文章时,被文章深刻的内容和洗练冷峻的笔法所吸引和打动。当他细细品味这篇文章时,发现很像好友周树人的笔法,但署名却是“鲁迅”。这个“鲁迅”是谁呢?许寿棠在给鲁迅的一封信中,问他是否读了《狂人日记》,认不认识文章的作者。收到回信后,才知道“鲁迅”原来就是周树人,是周树人新起的笔名。后来,周树人常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文章,人们对这个笔名也开始熟悉起来,慢慢地人们不再叫他周树人,而叫鲁迅了。到最后,很多人竟忘了他的本名,只知鲁迅,而不知周树人了。
据说,许寿棠曾问过鲁迅,为何要起这个笔名。鲁迅回答说,他在日本留学时,曾用过笔名“迅行”,这个笔名是取自励前进奋发之意,而《新青年》不同意用别号署名,所以,临时将“迅行”改为“鲁迅”。“鲁”是取用了母亲的姓,且周、鲁又是同姓之国。“鲁迅”还有愚鲁而迅速之意。
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对“鲁迅”笔名则另有解释。他在一篇文章中说道,一般人把“迅”字解释为“快速”、“迅捷”,是有点不明就里。他说,《尔雅·释兽》对“迅”的解释是:“牝狼,其子撤,绝有力,迅。”其注释是“狼子绝有力者,曰迅。”文中的“撤”即“激”,从犬,言兽性,从水,言水性。都含有激烈、有力之意。“迅”,即古意上的狼子。鲁迅的名字可理解为牝狼的一个有勇力的儿子。侯外庐先生认为,周树人取鲁迅为笔名,是将自己比作一个狼子,表现出他对封建制度的勇敢叛逆精神。侯外庐还曾就这一解释向鲁迅夫人许广平征询过。许广平听后,笑着连声说:“谢谢!谢谢!”这是否算是她认可了这一说法,看来还无法肯定,但这一解释符合鲁迅的思想经历,却是无疑的了。
5.鲁迅有一百四十多个笔名
鲁迅原名周樟寿,是他祖父周福清为他起的。当时周福清在北京做官,接到鲁迅出生的家信时,正好有个姓张的京官访问他,周福清认为很吉利,于是给鲁迅起小名为“阿张”,又以同音异义的字起书名为“樟寿”。这是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在《鲁迅的青年时代》一书中提到的。1898年,鲁迅在南京水师学堂读书时,他的一位当学堂监督的本家爷爷为他改名为周树人,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意。
据专家考证,1933年和1934年是鲁迅使用笔名最多的年份。1933年鲁迅先后使用过26个笔名,1934年使用过40个笔名。这两年使用的笔名几乎占了他一生使用笔名的一半。
鲁迅的笔名形式多样,寓意广泛,有寄情的,有自励的,有言志的,有斥敌的……内容之丰富,立意之深刻,令人叫绝。
鲁迅的故乡浙江,春秋时属越国,为了寄托怀乡之情,鲁迅为自己取了“越客”、“越丁”、“越侨”等笔名,寓意自己是越人。鲁迅夫人许广平的小名叫许霞,为了寄情夫人,鲁迅取了“许霞”、“许遐”等笔名。
鲁迅有许多笔名是用来表示自谦和自励的。如“小孩子”、“巴人”等。“巴人”取“下里巴人”之意,寓意自己是一个很普通、很一般的人。1903年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在《浙江潮》上发表过两篇文章,用的笔名是“索士”和“索子”。这是屈原《离骚》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节缩。“索士”意即探索的战士,“索子”意即“探索之子”。鲁迅还用“何家干”、“干”、“家干”作过笔名,他在解释这几个笔名的含义时说:“因为我旧日的笔名有时不能通用,便改用了何家干,有时也用干、家干,取其普遍、又有谁家做的意思。”这几个笔名表达了鲁迅探索真理、奋斗进取的精神。“孺子”、“隼”、“翁隼”、“旅隼”、“遐观”,也是他用于自励的笔名。“儒子”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意思,“隼”、“翁隼”、“旅隼”是寓意自己要像搏击长空的隼那般勇猛战斗。许广平对鲁迅“旅隼”笔名作了如下解释:“隼,‘急疾之鸟也,飞乃至天,喻士卒劲勇,能深攻人敌也。’旅隼,和鲁迅音相似,隼性急疾,则又为先生自喻之意。”由此可知,此笔名寓意之深刻。笔名“遐观”则是往远处看的意思,喻要高瞻远瞩。
鲁迅的一百四十多个笔名中,绝大多数是用来表示他不畏权势、不怕牺牲、勇于战斗的。这些笔名的取用方法,正如他的文章一样,嬉笑怒骂皆在其中,或深刻揭露、痛加鞭笞,或巧妙嘲讽、抗议回击。笔名“韦士繇”的谐音是“伪自由”,用这一笔名巧妙地揭露了当时封建专制的黑暗统治;笔名“敬一尊”是回敬一杯之意,即对敌人的进攻要给予坚决地回击;1930年,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呈请当局通缉“堕落文人鲁迅”,鲁迅便针锋相对地起了笔名“隋洛文”、“洛文”以示抗议和回击,“洛文”是“堕落文人”缩写“落文”的谐音,“隋”则是“堕”去了“土”字;在有人攻击他是“封建余孽”时,他便取了笔名“封余”、“唐丰瑜”、“丰之瑜”予以回击,“丰瑜”是“封余”的谐音;他还有个笔名叫“黄棘”,意思是黄帝子孙居住的地方仍然布满荆棘,环境恶劣,斗争艰苦;笔名“天明”、“冬华”则寓意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就在前面,“冬华”是取“寒凝大地发春华”之意,表示鲁迅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念。
鲁迅还有几个笔名是反映其生活的,用得很有趣,且寓意深刻。如20世纪30年代,他住在上海被称为租界的四川北路山阴路的亭子间。为此,他取了个“且介”的笔名。“且介”是“租界”二字各去一半而成。他还将他住的亭子间命名为“且介亭”,并以“且介亭”为名出了一本杂文集。
鲁迅的这一百四十多个笔名,可以说是他一生战斗生活的缩影,人们通过它可以看到鲁迅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硬骨头精神和他那高尚的品格。同时,也能体会到鲁迅非凡的艺术才华和人格魅力。
6.郭沫若的许多寓意深刻的笔名
郭沫若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家、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有的已成为名闻中外的经典名著。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笔名自然也用得讲究,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沫若”这个笔名。
郭沫若本名郭开贞,笔名“沫若”是他1919年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上发表《鹭鸶》一诗时首次使用的,这个笔名寄寓了郭沫若对家乡山水的思念和热爱。“沫”即“沫水”,古河流名,即今日的大渡河,“若”即“若水”,也是古河流名,即今日的雅砻江。这是流经郭沫若家乡的两条河。郭沫若少年时生长在家乡,对这两条养育他的大河很有感情,所以起用笔名时,首先想到了它们。后来这个笔名一直伴随着他,并代替了他的本名。
郭沫若对母亲的感情很深厚,很敬佩他的母亲,曾用过两个纪念母亲的笔名。一个是“杜衎”,一个是“杜顽庶”。郭沫若的母亲姓杜,性格刚直,意志顽强。“衎”读“kàn”,刚直的意思,“杜衎”则寓意他母亲是位性格刚直的人。“顽庶”意为顽强的庶人,寓意他母亲是位意志顽强、受人尊敬的老人。
郭沫若还起过一个“易坎人”的笔名。这个笔名起于1927年,郭沫若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历经千难万险来到上海,隐居在窦乐安路的一个堂房里。11月底,他在这里接待了一对日本夫妇并留他们在这里住了一夜。他们是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杜毓泰及其夫人花子。当这对日本夫妇离开郭沫若家赴日本大约10天后,郭沫若突然开始头痛,发高烧达40℃,脸色发红而浮肿,这是得了斑疹伤寒。发烧后的第三天,他被秘密送到一家日本医院医治。当时,治疗这种病没有特效药,郭沫若却最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落了个耳聋的后遗症。郭沫若有感这次大难不死,于是给自己起了笔名叫“易坎人”。《易经·坎卦》说“于人也耳聋”,郭沫若取其中的“易”、“坎”、“人”三字,组合成“易坎人”,意含自己是一个耳聋的人。
郭沫若还曾用过几个外文音译的笔名,如“爱牟”、“麦克昂”。这两个音译名,是他处于白色恐怖时,为躲避敌人而使用的。
此外,郭沫若还用过“谷人”、“龙子”、“江耦”、“克拉克”、“羊易之”等笔名,也都寓意深刻。
7.陈布雷笔名的由来
被称为蒋介石“笔杆”、“文胆”的陈布雷原名训恩,字彦及,号畏垒,1890年出生在浙江省慈溪县西乡叶家站一个茶商家。他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布雷”是他的笔名,提起这个笔名的来历,还有一段趣话。
原来,他早年在浙江高等学堂念书时,因面颊圆满似面包,同学戏称他叫“面包孩儿”。面包的英文是Bread,中文谐音为“布雷”,因此有同学也叫他“布雷”,还有朋友送他一句诗:“迷浑唤不醒,请作布雷鸟。”陈训恩后来在自己的回忆中,也曾谈到这一情节。
1911年,他正式使用“布雷”作笔名。这一年,他去上海大哥那里游玩,当时,他大哥陈屺怀正任《天锋报》社长,戴季陶任该报撰述记者。陈训恩来时,正赶上戴季陶要请婚假。戴季陶知陈训恩文笔很好,便托他代笔写每日的短评。陈训恩答应了下来,这时他开始用“布雷”作笔名,并从此开始了他的记者生涯。辛亥革命后,他先后任《申报》、《商报》、《时事新报》主笔。这段时期,他还用他的号“畏垒”作笔名。陈训恩使用“布雷”和“畏垒”这两个笔名是有深刻含意的。其意思是阵地上布下了地雷,成了令人生畏的森严壁垒,暗喻其文章结构严密、文笔犀利,富有战斗性,大有笔扫千军之势。
陈训恩的文章确实是文笔犀刊、条理清晰,早年他大胆抨击军阀政治,产生过很大影响,人们争相传阅他的文章,只为先睹为快。为此,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曾以“惑乱社会”的罪名将他传去审讯。陈训恩一时成了引人注目的人物,其名字也为其笔名所代替,陈布雷之名由此而来。
1927年陈布雷离开报界从政,成为蒋介石的私人秘书。至此,他追随蒋介石二十余年,蒋的许多重要文章和讲话,均出自他的手笔。但陈布雷对自己的处境也有难言的苦衷,他曾对知友说:“余今日之言论思想,不能自作主张,躯壳灵魂已为他人于一体。人生皆有本能,孰能甘于此哉!”
在这二十多年里,陈布雷目睹了国民党的兴衰没落、政治上的腐败、内部的争斗和战场上的败退。当1948年辽沈战役打响之后,陈布雷感到蒋家王朝气数已尽,大厦将倾,他情绪忧郁、沮丧,内心混乱到了极点,甚至感到自己已成为一个“废物”,没有了活下去的勇气。1948年11月12日晚,在写完了给蒋介石、夫人及孩子们的12封遗书后,他连续吞服了160多粒烈性安眠药,安静地躺在床上离开了人世。
当第二天早上秘书进入他的房间时,他的手脚已经僵硬。蒋介石在听说后,中止了会议,亲自前来与他的遗体告别。
8.瞿秋白的笔名
瞿秋白,江苏常州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1899年1月29日出生于常州城内青果巷八桂堂,原名懋淼,号熊伯,后借谐音改为“雄魄”。出生时头顶发际有两个旋窝形,俗称双顶,所以小名叫阿双。入学时学名叫瞿双,后改“双”为“霜”,有时也用“爽”,最后改为“秋白”,秋白也是“霜”的意思。瞿秋白曾写过一首《咏菊》诗:“今岁花开后,栽宜白玉盆。只缘秋色淡,无处觅霜痕。”诗中巧妙地嵌入了“霜”、“秋白”三个字。瞿秋白牺牲后,鲁迅冒着生命危险编辑的秋白著作《海上述林》,就是用“诸夏怀霜社”的名义出版的,意思是全国人民都怀念秋白。
瞿秋白既是政治家,也是文学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撰写了500多万字的著作和译文,也使用过许多笔名。其中有的笔名,充分表现了他革命家的胸怀和激情。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时,上海商务印书馆办的《公理日报》不敢大胆揭露“五卅惨案”的真相,也不敢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反帝呼声。瞿秋白看后,对同事说:“世界上哪有什么公理啊!我们办个《热血日报》吧。”不久,《热血日报》创刊发行,瞿秋白任主编,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发行后,秋白在上面接连发表了二十多篇配合五卅运动的短文,这些文章分别署用了5个笔名:“热”、“血”、“沸”、“腾”、“了”。这些笔名分散在各期各版,连缀起来,就是响亮的战斗呼声——“热血沸腾了”。瞿秋白还为自己起过一个“当豹韦元晖”的笔名,并刻了一枚“当豹韦元晖印”的印章,其谐音就是“党报委员会印”。
瞿秋白曾用过一个“韦护”的笔名。韦护是韦陀菩萨的名字,相传韦陀菩萨最嫉恶如仇,只要看见人间不平就要下凡去惩罚坏人。瞿秋白取用这笔名,正体现了他决心为民除害、革命到底的崇高理想。
瞿秋白为人谦虚,认为自己做党的领导工作,力不能胜。他属狗,常以似狗耕田、勉为其难作比喻,为此他还取了一个“犬耕”的笔名。
他还用过纪念前妻王剑红的笔名“王莫吉”,用过和续妻杨之华两人名字组合的“秋元白华”笔名。还借用过宗教术语作笔名,如“维它”就是佛教中嫉恶如仇韦陀菩萨之名的谐音,并由“维它”衍化出“史维它”、“屈维它”、“维”、“它”等笔名。
另外,他还用过“屈章”、“永阳”、“易嘉”等许多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笔名。有人统计过,他在35个春秋中,竟使用过105个笔名。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在福建长汀被敌人杀害,年仅36岁。
9.许地山的落花生精神
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1893年出生在台湾台南府。父亲许南英是台湾著名的爱国诗人,进士出身,做过官,在台湾名气很大。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被腐朽的清政府割让给日本,许南英率全家搬回大陆,回到原籍福建龙溪县,即今漳州市。
因儿子出生在丑时,许南英给他取了个乳名叫叔丑。许南英平时非常仰慕被誉为“宋四家”之一的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黄庭坚别号山谷,于是许南英又为儿子取了个号叫“地山”。后来,他为另一个儿子取号为“敦谷”。本来,“地山”和“敦谷”就取意于“山谷”,而两个孩子的字号连起来就是“山谷”,其意就更明显了。
1917年,许地山入北京燕京大学学习。五四运动时,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文学才能也初露锋芒。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并与茅盾等人组织发起“文学研究会”,开始文学创作。他曾留学英国,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从事进步文化活动。许地山对印度文化、佛教、道教很有研究,写过不少有关这方面的文章。
许地山的笔名叫落华生。关于这个笔名的来历,他在早年的一篇著名散文《落花生》中有过说明。这篇散文主要记述童年时,姐弟们在“收获节”晚上与父亲一起讨论落花生品格的一段生活故事。在孩子们热烈的讨论后,父亲总结概括了落花生的好处,并引出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做伟大、体面的人”的人生哲理,启发孩子们要像落花生那样,质朴无华,埋头工作,做有益于人民的事。父亲的这番谈话,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并直接影响到他后来的人生品格修养。为了表明自己的志向,激励自己洁身自好、不慕虚名,他便以“落华生(即落花生)”为笔名。
在后来的人生中,他正是以落花生的精神,不畏艰险,默默地、踏实地工作,直到1941年病逝。郭沫若在悼念他的悼词中说,“他不仅是一位诚实的创作家、真挚的学者,而且是一位极健全的社会人。……他有献身精神,对于名利竞逐,极其淡恬。”这也是对他一生落花生精神最精彩的总结。
许地山还有一个绰号叫“许真人”。他对神学、宗教很有研究,尤其是对道教,还曾著有《道教史》一书。他对梵文和印度文化也较有研究,曾著有《印度文学》等专著。他不吸烟、不喝酒,终年吃素,喜欢留长发、留山羊胡子,还自行设计了式样别致的长袍大褂。所有这些,加上他那清瘦的身材,真有一点道貌仙骨得道真人的劲儿,于是便有了“许真人”的绰号。
10.萧楚女并非楚楚动人的女子
萧楚女,湖北汉阳人,生于1893年,原名肖树烈,字秋,学名楚汝,又名肖楚侣。
肖树烈于1922年参加共产党,1924年任党中央特派员筹建四川党组织,是我党早期著名的宣传家。早年受聘于湖北天门人刘泥青创办的《崇德报》,任主笔,后到湖北襄阳师范学校当教师,还曾担任过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1922年起,任重庆《新报》主笔。
肖树烈在重庆《新报》任主笔时,常以“楚女”为笔名发表文章,宣传革命思想,其文章逻辑性强,说理透彻,文笔俊逸、清新,很受读者推崇。一些喜欢他文章的男青年猜测,“楚女”者一定是“楚楚动人之女子”,于是,一封封求爱信像雪片似的寄到编辑部。据说有一位大学生还约请与萧楚女会面,以叙爱慕之情,见面后方知“楚女”原来是位粗壮男子汉。
为了说明真实身份,萧楚女还专门在报上刊登了一则启示:“本报有楚女者,绝非楚楚动人之女子,而是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并略有麻子之一大汉也。”后来,他还专门使用了一个“丑女”的笔名。
那么,肖树烈为何要取一个女性化的名字作笔名呢?其实,“楚女”之名并非表示女性,而是出自爱国诗人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据朱熹解释,“女,神女,盖以比贤君也。”“楚”,是因湖北为古代楚国属地;屈原是湖北人,楚人也。故“楚女”寓有像屈原那样救国救民,奋发努力去做一番大事业的深刻含意,是一个充满革命激情的笔名。
萧楚女终生未婚,他曾对好友说:“我不是禁欲主义者,但人都有审美观念,我一脸麻子,漂亮的女子不会爱我,我也不会爱上不合自己心意的女子。”大革命时期,武汉曾有一位女子,声称“非楚女不嫁”。一位热心的同志将这一情况写信告诉了萧楚女,想撮合这一婚姻。萧楚女却在回信时认真地说:“你一定要告诉她,我是麻子,切不可隐瞒。”之后此事因故没有进行。1927年4月15日,萧楚女在广州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0天后,惨遭杀害。
11.茅盾最初为自己选的笔名是“矛盾”
中国当代文学巨匠茅盾,1896年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乌镇。父亲沈永锡是一位富有爱国热情的知识分子,母亲陈爱珠是当地名医陈我如的独生女,很有文学修养。茅盾从小聪颖好学,加上良好的家庭教育,他打下丁深厚的文学根底。他酷爱《红楼梦》,达到了能背诵全书的程度,他的文坛好友郑振铎、夏尊等曾专门在酒桌上考验过他,随意点一个回目,茅盾当即背诵,一字不差。
茅盾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1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时,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曾担任直属中央的联络员。国共第一次合作时,他以共产党员的身份,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出任董必武任社长的《民国日报》的主笔,积极从事革命思想的宣传。1927年四·一二政变之后,他受到国民党政府的通缉,被迫转入地下工作。
1927年8月,茅盾陪妻子到上海养病。这期间,他回忆了五四运动以来革命从高潮到失败的经历以及复杂而严酷的斗争情景,这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这年的9月茅盾开始了他中篇小说《蚀》的创作。《幻灭》、《动摇》、《追求》为《蚀》的三部曲。当他完成《幻灭》的写作,正要发表时,考虑到当时自己正被敌人通缉,不能再署真名沈雁冰,于是便用了“茅盾”这一笔名。
解放后,他在《写在〈蚀〉的新版的后面》一文中详细说明了他起“茅盾”这一笔名的经过:“《幻灭》写成后,只有《小说月报》还愿意发表,叶圣陶先生代理着这个刊物的编辑。可是,在那时候,我是被蒋介石政府通缉的人,我的真名如果出现在《小说月报》,将给叶先生招来麻烦,而且《小说月报》的老板商务印书馆也不会允许的。为了能够发表,我不得不用了这个笔名,当时我随手写了‘矛盾’二字,但在发表时却变为‘茅盾’了。这是因为叶先生认为‘矛盾’二字显然是个伪名,若引起注意,仍然会惹麻烦,于是代我在‘矛’字上加上草头,成了‘茅’字。百家姓中大概有此一姓,可以蒙混过去。”
至于为什么要选“矛盾”为笔名,茅盾也有详细说明:“为什么我取‘矛盾’二字为名,好像是随手拈来,然而也不尽然。‘五四’以后,我接触的人和事一天天多而且复杂起来,同时也逐渐理解到那时渐成流行语的‘矛盾’一词的实际,1927年上半年我在武汉又经历了较前更深更广的生活,不但看到了更多的革命与反革命的矛盾,也看到了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尤其清楚地认识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这大变动时代的矛盾,而且,自然也不会不看到我自己生活上、思想中也有很大的矛盾,甚至言行也有矛盾,却又总以为自己没有矛盾,常常侃侃而谈,教训别人——我对这样的人就不大能够理解,也有点觉得这也是‘掩耳盗铃’的一种表现。大概是带点讽刺别人也嘲笑自己的文人积习罢,我于是取了‘矛盾’二字作为笔名。”
茅盾正是在这种错综复杂,同时又是严峻残酷的矛盾中考验和磨炼了自己,逐渐成长为意志坚定的革命者,并从中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写就了数量可观的文学作品,成为受人敬仰的一代文学巨匠。建国后,茅盾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81年,茅盾在北京去世。
12.趣话田汉之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诗人,同时也是我国戏曲改革的先驱。他自五四运动开始就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一生创作了大量鼓舞人民斗志的话剧、电影、戏曲、歌剧。他曾因宣传革命,被国民党逮捕,坐过监狱,《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就是他在监狱中写的。1947年郭沫若在为田汉祝寿时,曾题诗赞誉他:“威武不屈,贫贱难移。人民之所爱戴,魍魉之所畏葸。”
田汉原名田寿昌,189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东乡一个贫苦家庭。13岁时,他考入徐特立创办的长沙师范。在这里,他刻苦学习,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也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响。从长沙师范毕业后,他留学日本。回国后,与郭沫若等一起组织创办了创造社,后在上海创办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社,主编《南国月刊》,积极进行话剧创作和演出。
“田汉”的名字源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他常以“汉”字作笔名在《南国月刊》上发表文章,其意是立志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后来,他又将“汉”与姓连在一起,起名“田汉”,寓意做一名普通的劳动者,永远和普通民众在一起。这个名字通俗上口,好听好记,时间一长,便取代了他的原名。人们尊敬田汉,也喜欢他这个名字。
1929年春,田汉应教育家陶行知的邀请,率南国社到晓庄师范演出。演出前,陶行知致欢迎词时,就风趣地运用了他的名字。陶行知说:“今天,我是以‘田汉’的资格欢迎田汉。晓庄师范是为农民办的学校,农民是晓庄师范师生的好朋友。所以我以一个‘种田汉’代表的资格,在这儿欢迎田汉。”田汉的答词同样风趣:“我是一个‘假田汉’,能受到陶先生这个‘真田汉’以及在座的许多‘真田汉’的欢迎,实在感到荣幸!我们一定要向‘真田汉’学习!”两人的这番讲话受到在座师生的热烈欢迎,现场掌声雷动。
还有一件趣事发生在1983年。那一年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在香港举行,参加会议的学者中有两个叫高明的,而且分在同一组。这两人,一位来自台湾,一位来自北京。面对这样的巧合,来自美国的学者周策纵出了一个上联:“高明问高明,高明不高明?高明答高明:高明、高明!”法国《欧洲时报》的黎翁先生想到了当年发生在晓庄师范欢迎仪式上陶行知和田汉的讲话,马上续了一段下联:“田汉语田汉,田汉非田汉。田汉学田汉,田汉,田汉!”与会学者无开称赞这副对联,上联出得巧,下联对得妙。
田汉一生追求真理,不怕牺牲,服务于革命,人如其名,是一位扎根于普通老百姓的铮铮汉子。但这位铮铮汉子却在“文革”中惨遭迫害,于1968年12月10日屈死狱中,死后连骨灰也不知去向。1979年4月为其彻底平反举行追悼会时,骨灰盒里放的是一本精装的《关汉卿》剧本、一张《义勇军进行曲》唱片、一副眼镜和一支自来水笔。
13.老舍笔名的由来
老舍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1899年出生在北京,满族人,其满族姓是舒穆禄,后改汉字单姓舒。老舍本名舒庆春,因为出生在农历腊月二十三,离春节只有几天,父亲舒永寿为图吉利,给他起了这个名字。“庆春”,意即庆贺春天的到来。
老舍自小聪慧,又刻苦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后考入了北京师范学校。这时他为自己取了一个别名叫“舒舍予”。这个名字起得很巧妙,是将其姓“舒”拆开组成“舍予”两个字。这两个字含有深刻的意义:“舍予”即“舍我”,就是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的意思,也有奉献的含意。老舍的儿子舒乙1986年在《收获》杂志上发表的《父亲的最后两天》一文中谈到他父亲的名字时说:“舍予是舍我的意思”,“他愿以‘舍予’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南,把自己无私地奉献给这个多难的世界,愿它变得更美好一些,更合人意一些。”后来,他又在“舍予”的基础上起了一个笔名“老舍”。这是取“舍予”的第一个字“舍”,再在前面加个“老”字。这个笔名是他在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执教时,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首先使用的。以后,他又用这个笔名发表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方珍珠》、《龙须沟》等著名作品。随着作品的不断发表,老舍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名字也越来越为人所熟悉。当时知道老舍原名叫舒庆春的很少,不少人以为老舍是姓老名舍,即使知道他原名的,也很少叫他舒庆春,而总是以老舍称之。说到这里,还有一段笑话。
老舍一直没有结婚,后在朋友的督促下,同北师大学生胡絮青相识并相恋。当时,老舍正在齐鲁大学任教,后来他们利用暑假,在北京结了婚。当老舍携新婚妻子回到齐鲁大学校园时,一位教师向大家介绍老舍和胡絮青时,竟脱口而出:“这位是老舍先生,这位是老太太。”当时在场的人为之一愣,怎么新娘子成了老太太呢?后一想,老舍的太太,称老太太没错。
老舍的作品,生活气息浓厚,反映问题深刻,语言也很生动幽默,很受人民欢迎,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作品在世界上影响很大,他的艺术才华也为世界所公认。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已准备授予他1968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但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之中,瑞典皇家科学院和文学奖评议委员会委托瑞典驻中国大使馆的外交官打听老舍的情况,如果老爷当时还健在,此奖就属于他了。遗憾的是,这位天才的“人民艺术家”却在文化大革命中,因不堪忍受无休止的迫害,于1966年8月23日投湖自杀了。令人惊讶的是,他的死法竟和他20年前创作的《四世同堂》中所记述的祁天佑老人的死法惊人的相似。
14.巴金自谈“巴金”笔名的来历
巴金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于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封建官宦家庭。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典出于《诗经》的《召南·甘棠》诗句:“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意即这棵小小的棠梨树,人们不要去把它砍伐掉,这是召伯曾经休息过的地方。“芾甘”比喻巴金像小树一样能受人呵护,长大成才。
五四运动时,巴金开始接触新思想,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去法国巴黎后,他开始了小说《灭亡》的创作,1929年,这部小说在叶圣陶主编的《小说月报》上连载,首次使用了笔名巴金。小说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巴金的名字也因此为人所关注。
对于“巴金”这一笔名的来历,曾有人认为是取自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两人名字的首尾两字,并因此也认为巴金是老牌的无政府主义者。其实这种看法是没有根据的。1958年巴金在《谈〈灭亡〉》一文中,就其笔名巴金的来历作了如下说明:“1927年在法国时,我因为身体不好,听从医生的劝告,又得到一位学哲学的安徽朋友的介绍,到玛伦河畔的小城沙多一吉里去休养,顺便在沙城中学学法文。在这里我认识了几个中国朋友,其中有一个姓巴名恩波的北方同学,跟我相处不到一个月,就到巴黎去了。第二年听说他在项热投水自杀。我和他不熟,但是他自杀的消息使我很痛苦。我笔名中的‘巴’字,就是因他联想起来的。‘金’字则是学哲学的安徽朋友替我起的。那时候我刚译完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的前半部没多久,这部书的英译本还放在我的书桌上,他听说我要找个容易记住的名,便半开玩笑地说出了‘金’字。”这就是巴金这个笔名的真正来历。
巴金用这个笔名创作了大量蜚声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家》、《春》、《秋》,更是受人推崇,成为经典名著。
巴金除使用“巴金”这一笔名外,还使用过“P·K”、“余一”、“比金”等笔名。这些笔名大都是由“巴金”演化而来。“P·K”是巴金二字英文拼写的第一个字母。“余一”是“金”字分解成的两个字,由“余一”又衍生出了“余三”“余五”“余七”等几个笔名。“比金”则是“巴金”的谐音。这是1934年,巴金在《文字》新年号上发表《新年试笔》一文时,由于国民党当局查禁进步书刊,不准许巴金的名字见报,于是便使用了“比金”这一笔名。在众多的笔名中,巴金使用最多的还是“巴金”这一笔名。
15.冰心,一颗献给孩子的心
冰心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于1900年10月5日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隆普营谢家大院,1999年病逝,享年99岁。冰心在长达80年的创作生涯中,以其生花妙笔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创造了我国文坛上的一个奇迹。
冰心出生时,正值其家院中的三蒂莲花盛开。当时她的祖父高兴地说:“今年第一次开三蒂莲花,我们谢家添了第三个女孩,正好应了花瑞。”遂给她起了“谢婉莹”这个名字。
谢婉莹的父亲谢葆璋是一名海军军官,曾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奉命去烟台创办烟台海军学校。谢葆璋非常疼爱这个女儿,常常给她穿上男孩的衣服,带她到海边看大海,还教她骑马射击,并得意地对人说:“这是我的儿子,也是我的女儿。”
谢婉莹自幼聪慧,性格开朗,活泼可爱。上学时,她成绩突出,尤其是作文写得很好,同学们都喜欢她,还给她起了一个亲昵的绰号“小碗儿”。谢婉莹在老师的眼中,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学生。她在福州女子师范学校学习时,老师曾用“雷霆震睿,冰雪聪明”、“柳州(柳宗元)风骨,长吉(李贺)清才”赞誉她。
冰心是她的笔名,这个笔名是她1919年创作第一篇短篇小说《两个家庭》时开始使用的。那时,她还有点胆怯,怕同学和熟人笑话,不敢署真名,于是便根据“莹”字光亮透明的蕴意,起了个“冰心”的笔名。没想到这第一篇作品不仅顺利得以发表,还受到了赞誉,这使她感到高兴和振奋。于是,她接着又用这一笔名发表了一些作品,有小说、诗,也有散文,而且都获得成功。“冰心”这一笔名也由此享誉文坛。后来,她自己谈到这一笔名时说:一来是因为冰心两个字笔划简单好写,而且是“莹”字的含意。二来是我胆子太小,怕人家说话批评,冰心这两个字是新的,人家看到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两个字和谢婉莹有什么关系。
她除了用“冰心”这个笔名外,还用过一个男性化的笔名“男士”。这可能是她回忆起她小时候父亲常带她去海边,教她骑马、打枪、穿男孩衣服的情景。她用“男士”这个笔名写了16篇关于女人的回忆散文。
冰心是一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她一生写了大量的、让孩子们爱不释手的儿童文学作品。她在1923年留学美国时,便以《寄小读者》书信的形式为孩子们写作,介绍她在国外的见闻、趣事和她留居海外的情思,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同时文字流畅清新、感情诚挚亲切。这些作品深深地打动了小读者,她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作家,她也从此爱上了小读者。1958年,访问欧洲时,她写了《再寄小读者》,粉碎“四人帮”后,她又发表了《三寄小读者》。直到80岁高龄,冰心还在为孩子们写作,她把一颗晶莹透亮的爱心献给了孩子。
16.夏衍的几个笔名
夏衍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翻译家,生于1900年,浙江杭州人,早年曾留学日本,经孙中山介绍加入了国民党,后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是左联的发起筹建人之—。他的剧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代表作《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发表时,曾轰动一时,因此被誉为是继曹禺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剧作家。夏衍原名沈乃熙,又名沈端先。夏衍是他的笔名,这个笔名是他为纪念父亲而起用的。夏衍的父亲是一位善良正直的学者,一生抑郁不得志,夏衍非常尊重和同情父亲。父亲名叫沈学诗,字雅言。在当地方言里,“雅”与“夏”谐音,而“言”又与“衍”谐音。这样“夏衍”便成了“雅言”的谐音。夏衍用这种方法表示了他对父亲的尊崇。
夏衍作为一名著名的剧作家,一生用过很多笔名,其中许多都很有来历。夏衍有一个很有趣的笔名叫“王老吉”。“王老吉”本是广东一个凉茶馆的名字,很有名气,来这里喝茶的人很多。夏衍为什么起用这样一个笔名呢?原来,当时的《群众》周刊是一个理论刊物,文章多写得很长,内容也很单调。于是,章汉夫决定在《群众》周刊上开辟一个《茶亭杂话》专栏,要夏衍每期写几篇介乎杂文与政论文之间的随笔,调节一下刊物的气象。夏衍想既然专栏是《茶亭杂话》,就应用一个有名气的茶馆名作笔名。既有情趣,又很贴切,还吸引人。这个专栏办起来之后,由于夏衍的文章写得生动深刻,又有一个吸引人的笔名,读者果然多起来,发行量也迅速提高。
夏衍还有一个笔名叫孙光瑞。1929年,夏衍翻译了高尔基的《母亲》,以沈端先的名字出版发行,很受读者欢迎。但当时反动政府对进步作家及其作品查得很严,《母亲》译文只印了一版就被查禁了。著名作家、教育家夏尊得知后,很气愤,他建议夏衍将《母亲》篇名改为《母》,将自己的名字由沈端先改为孙光瑞,再送到出版社出版。夏尊说:“沈”与“孙”声似,“端先”与“光瑞”形似。夏衍认为很好,便按其建议作了变动,结果译文又得以出版,而夏衍又多了一个孙光瑞的笔名。
20世纪40年代初,夏衍在香港《华商报》任职时还起过几个笔名,来历很有趣。有一天,他偶然见到一副对联:“凤游云海,鱼跃江天”,认为写得很好,便灵机一动,用其谐音取了4个笔名:冯由、恽海、余约、姜添。“恽海”有时也直接写为“云海”,“余约”又衍化出“余伯约”。
建国后,夏衍历任上海市文化局局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1995年因病去世,享年95岁。
17.艾青愤怒中得来的笔名
艾青是我国诗坛享有盛誉的诗人。1990年艾青八十大寿时,诗人刘章曾写了一首诗,称赞他是中国的诗豪:“艾青初萌三月天,青青芳草满人间。诗家自有学春笔,豪气凝成珠玉篇。”将此诗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便是“艾青诗豪”。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在浙江金华一个地主家庭。母亲生他时难产,为此家人找来一个算卦先生为他测卦,结果说他“克父母”。家里人害怕,于是便把他寄养在一户农民家里,并且不准他叫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而是改叫叔叔婶婶。这一特殊经历倒使艾青从小有了生活体验,为他日后的诗歌创作创造了条件。
艾青最初是学习绘画的。18岁时,他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学习绘画,后去法国学画。艾青的名字是他在法国一次住宿时于气愤之中临时起的。
他在法国留学时,正值国内“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大举入侵中国之时,当时的法国当局受日本影响,也对中国留法学生采取歧视的态度。一次,艾青投宿一家旅馆,对方将“蒋海澄”误听成是“蒋介石”(法语“蒋介石”和“蒋海澄”读音相近),马上嚷嚷起来,不愿给他登记。艾青进行解释,对方也不听,他一气之下,就在“蒋”字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这样一来,“蒋”字成了“艾”字。他灵机一动,便以“艾”为姓给自己起了一个新名“艾青”填在登记本上。青,取之海澄,海澄而青,他爱大海之“青”,又因“澄”在其家乡口语中与“青”音相似,所以“艾青”之名虽是在气愤之中临时起的,但起得既有意义,又很贴切。
用“艾青”作为笔名,是在他回国之后因组织画会活动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写《大堰河——我的保姆》时首次使用的,当时是为避免监狱方面的注意。此后,他便正式使用了这个笔名,并以此名闻诗坛。
艾青从美术转向诗歌文学创作,是从1935年10月他出狱后正式开始的。最初他在武汉参与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进行抗日宣传,后来在周恩来的帮助下到了延安,在延安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参议员、延安《诗刊》主编。解放后,艾青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957年“反右”斗争中他被划为右派,先是到东北一林场,后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思想改造。
1978年,得到平反后的艾青重返诗坛,这时他已是68岁高龄的老人,但他仍充满诗人的活力和激情,用他那支写过无数战斗诗篇的笔谱写新的战歌,热情地讴歌他那深深爱着的祖国和人民。
18.萧乾的姓名和笔名
萧乾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记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作为随军记者,曾采访过波茨坦会议和联合国成立大会。前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后,他是第一批进入柏林采访的记者,也是唯一参加西欧战场全过程采访的中国记者。他所写的战地新闻,风格独特,脍炙人口,影响很大。萧乾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许多深受人们喜爱的优秀文学作品,也翻译了大量的世界名篇名著。
萧乾1910年出生在北京一个蒙古族贫民家庭。6岁上私塾时起名曾路,11岁进崇实小学时改名萧秉乾。16岁时,萧乾做了北新书店的练习生,担任校对工作。当时著名作家鲁迅、刘半农、冰心、钱玄同等的作品和刊物都曾在这里出版。萧乾就曾校对过鲁迅的《野草》及其主编的《语丝》。有时他还负责给作家们送稿费。这样,他就有了和这些著名作家接触和学习的机会。那时,萧乾很瘦弱,为人机灵,大家都很喜欢他。他的名字萧秉乾的“乾”字也读“干”,于是有人就借用谐音亲切地称他“小饼干”。半个多世纪以后,冰心已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了,见到萧乾时还风趣地叫他“小饼干”。
萧乾还有一个化名叫“萧若萍”。那是因他“闹学潮”,被国民党党部列入了黑名单,被迫离开北京的时候起的,意思是像浮萍一样在外漂泊。后来,他重返北京,又将名字改了回来,但改时去掉了中间的“秉”字,只取“萧乾”两字。
萧乾还曾使用过两个洋笔名,一个是“P·C·罗伯特”,一个是“塔塔木林”。“P·C·罗伯特”是他在辅仁大学英语系学习时,与一位美国朋友合编英文周报《中国简报》时使用的笔名。“P·C”是“秉乾”的英文缩写,“罗伯特”则是他四堂嫂的洋名,是他借来使用的。当时,他用这个笔名写了不少向国外介绍鲁迅、郁达夫、茅盾等中国著名作家的文章。因使用的是洋名,又是用英文写稿,故当时人们都以为这些文章是外国人写的。有一次,他写了一篇《茅盾小传》,没有署名,国内学者杨昌溪认为这是西方学者写的,于是他引用文中的观点,写了一篇《西人眼中的茅盾》。直到60年后萧乾说出真相,人们才知这位所谓的“西人”就是萧乾。
“塔塔木林”是他在上海《大公报》上发表文章时使用的笔名。这个洋笔名同样也迷惑了不少人。有一次,萧乾用这个笔名写了一篇《中国舞台的歧途》的文章,著名戏剧家田汉也认为是西方学者写的评论,并为此写了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见解。对于为何使用这个洋笔名,萧乾曾说:“其实,我只不过是在借用一副陌生的面具,说点当时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
萧乾一生虽然用过许多笔名,但最有影响的还是“萧乾”这个名字。这个名字,随着他的作品传向了世界各地。
19.“小小红军”萧军和萧红
萧军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20世纪30年代,他和他当时的妻子萧红已经是文坛上颇有影响的青年作家。他们敬仰鲁迅的革命精神和文学才华。鲁迅也很喜欢他们,给萧军和他的妻子萧红很多关爱和帮助,引导他们走上了革命文艺之路,促使他们成长和成名。萧军和萧红都称自己是“30年代鲁门小弟子”。据说,为此萧军还和后来成了“四人帮”的张春桥打过一架。那是1936年,鲁迅去世后一个月,萧军把《中流》半月刊、《作家》月刊、《译文》月刊上发表的悼念鲁迅的文章带到万国公墓的鲁迅墓前焚化。当时有一名叫马吉蜂的文人将此事登上小报,讥讽萧军幼稚迷信,是鲁迅的孝子贤孙。萧军怒不可遏,邀马吉蜂决斗。当时陪马吉蜂与萧军打架的就是张春桥。这段文坛花絮,曾一度广为流传。
萧军很有才华,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发表了他的成名作、抗日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鲁迅为该书作了序。40年代时,他曾两次去延安,与毛泽东交往密切,为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做了大量工作。解放后,他又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写下了许多讴歌新社会、新生活的优秀作品。
萧军原名刘蔚天,别名田军、三郎,辽宁义县人,“萧军”是他的笔名。这个笔名是20世纪30年代他在上海发表小说时经鲁迅指点起用的。当时,他写了两篇小说寄给鲁迅,请他代为修改并推荐,使用的笔名是“萧三郎”,鲁迅觉得这个笔名不够安全,便给他去信说:那两篇小说的署名,要改一下,因为俄有一个萧三,在文学上很活跃,现在即使多一个“郎”字,狗们也即刻以为就是他的。改什么呢?等来信照办。刘蔚天考虑之后,决定把“萧三郎”改为“萧军”。他说,他最后决定使用“萧军”这一篇名,其中“萧”,是因为他很喜欢京剧《打渔杀家》中的萧恩,“军”是因为他是军人出身。
萧军的妻子萧红,黑龙江呼兰人,原名张西莹,很有才气,鲁迅曾赞誉她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柳亚子也赞美她“有掀天之意气,盖世之才华”。她的作品主要描写的是东北农民的悲惨生活和抗日斗争,文笔细致明朗,主要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牛车上》、《民族魂》等。她在鲁迅的关怀扶持下,成为知名的女作家。萧红是她的笔名,这个笔名源自萧军。他们俩当时非常仰慕红军,但不能直接参加红军打击敌人,于是就将笔名合为红军,以笔作武器,揭露和打击敌人。两人的笔名合起来便是“小小(萧)红军”。萧军后来回忆说:“这种天真的想法和行动,如今想起来,也有点‘幼稚’得可笑。不过那时国民党正在江西一带‘剿共’,因此就偏叫‘红军’给他们瞧瞧。”
令人想象不到的是,文化大革命萧军受迫害时,这本意是“小小红军”的两个笔名,竟被说成是“消灭红军”的反动罪证。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萧军得以平反,名誉得以恢复。萧红也在1981年纪念她70周年诞辰的大会上,被授予“30年代著名左翼女作家”的称号。
萧军还有一个雅号叫“出土文物”。他平反复出后,分配在北京市作家协会与著名作家刘绍棠共事,两人在一起经常开玩笑。一次,刘绍棠在哈尔滨作报告时,把萧军复出比作“殷墟出土”。会后,这个雅号就被传开了。萧军对此雅号也乐于接受,他笑着对刘绍棠说:“你这一高抬我,人家都管我叫萧老啦!我哪儿老?”后来,萧军干脆以“出土文物”自称了。
20.张恨水之名寓意深刻
张恨水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他一生笔耕不辍,共创作小说120余部,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作品。他才思敏捷,小说不仅写得好,而且写得快。有一段时期,他同时为七家报社写连载小说,一天共要写一万多字。他的《啼笑因缘》、《春明外史》曾名噪一时。2004年,《啼笑因缘》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上映后,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张恨水原名张心远,江西广信(今上饶地区)人。“恨水”是他的笔名。对于这个笔名,人们不知其来历和含意,多有猜测,尤其是在他成名之后。有人联想到《红楼梦》中,贾宝玉说女子是水做的骨肉,认为很可能是张恨水年轻时爱过哪位小姐,后来情场失意,心里耿耿于怀,遂用了“恨水”这个笔名。为此,张恨水曾公开辟谣说:“许多人对我的笔名有种种揣测,尤其是根据《红楼梦》女人是水做的一说,揣测的最多,其实不是那回事。”
“恨水”这个笔名看似很怪,实际寓意非常深刻。它出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张恨水自幼爱好诗词,尤其喜爱李煜的这首词,从中他悟到光阴的宝贵,于是截取了其中的“恨水”二字作为笔名,用以激励自己珍惜时间,不要让光阴像流水一样白白流逝。
1945年9月,毛泽东在重庆同蒋介石谈判期间,曾单独会见了张恨水。交谈中,得知其笔名的来历后,毛泽东赞叹说:“先生著作等身,堪可欣慰,后主词哀怨凄凉之作,竟被先生悟出如此深意,可敬可佩!我也用过许多笔名,却无先生之名寓意隽永。”
张恨水的确如像笔名所寓意的那样,珍惜光阴,勤奋写作,即使在极困难的情况下,也坚持每天写作,甚至连躲避日机轰炸的时间也不放过。张恨水不仅分秒必争地进行创作,还曾任《皖江报》总编辑、《世界日报》编辑、《南京人报》社长和重庆、北平《新民报》副刊主编等职。有人统计过,抗战八年中,张恨水平均每天约写三千字。张恨水本人也曾风趣地说过,他的稿子是“榨出来的油”。
21.刘长述“觉奴”笔名的深刻含意
刘长述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的长子。他自幼受家庭熏陶,关心国家大事,青年时代就参加了同盟会,在震惊中外的四川保路运动中,他曾与朱国琛、杨允公一起撰写了《川人自保商榷书》。此文在当时影响极大,它促使保路同志军举行了武装反清,最终引发了辛亥革命。
1905年刘长述从北京湘学堂转到成都四川高等学堂时,就为自己起了“先觉奴”的名字。辛亥革命后,他在成都从事新闻工作,成了一名著名记者,写文章、发表小说时,以“觉奴”为笔名。1915年,他的中篇白话文小说《松冈小史》发表时,用的则是“富顺觉奴”的笔名。对于这个笔名,刘长述曾写过一篇《释名》的短文,说明其含意。他在《释名》中说:“先觉奴,喟然叹!奴隶已非奴,奴隶之奴,何以视息于天地!被洋人奴虏满清,汉族又为满人奴,天乎!皇汉之裔,曷为而至此乎!?血气之伦,孰能忍须臾之命,甘为奴之奴而恬然寝食?曷兴乎,皇汉之胄!倾吾人之血汗,以淹没奴人者,一转念耳!先觉奴,人呼我愤!呼我者,宁不勃然怒!卒然起!我知毁灭强横者有日矣!”
我们从刘长述这篇《释名》短文中,可知其“觉奴”笔名含意是何等之深刻,它不仅蕴含着刘长述忧国忧民的深深爱国之情,还表达了刘长述愿为推翻反动统治和解放人类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22.韩素音笔名里的爱国情感
韩素音是一位深深爱着自己祖国的英籍华裔女作家。她曾说:“我热爱中国,我的根在中国,中国赐予我一切!”
韩素音本姓周,原名周月宾,“韩素音”是她的笔名。她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比利时人,双方的结合,曾是轰动一时的佳话,比利时还曾专门为此发行了印有他们照片的纪念邮票。
韩素音的父亲叫周映彤,出身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大户人家。16岁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出国留学生。18岁时,应选入比利时求学,攻读铁路和采矿专业。在学校他与比利时内阁大臣的女儿玛格丽特相识并相爱。开始时,双方父母都反对这桩婚姻。后来,清朝外派第一任公使郭嵩焘知道了此事,便亲自出面做周映彤父母的工作,并说服了他们。玛格丽特也冲破了家庭阻力。1907年,这对异国情侣终成眷属。周映彤留学结束后携妻子回到祖国,初在四川高等学堂任教,后调任京汉铁路天津段段长。
1916年韩素音出生在一个月光皎洁的中秋之夜。父亲很高兴,便给女儿起名“月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