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两个特殊的笔名
《孽海花》是我国近代一部揭露清廷官场丑恶内幕的历史小说,其作者是近代著名小说家曾朴。其实最初发起写这部小说的并不是曾朴,而是当时的著名学者金松岑。
金松岑,江苏省吴江县人,早年曾参加爱国学社,与邹容、章太炎、蔡元培等爱国志士交往密切。他竭力主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走西方发展的道路来挽救中华民族。他向往自由,憎恨清政府的反动腐朽、投降卖国,痛恨列强的入侵和专横,对帝国主义侮辱中国人民为“东亚病夫”更是痛心疾首。为此他决定写一部小说,揭露清政府的腐败,唤起民众的觉醒,并将这部小说定名为《孽海花》。他写了小说的前六回,将后面的续写任务交给了曾朴。他和曾朴共同拟定了后面内容的详细章回提纲,最后由曾朴完成了写作任务。所以在作品发表时,署了两人的笔名。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署名:“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爱自由者”即金松岑的笔名,“东亚病夫”即曾朴的笔名。这两个特殊的笔名,充分表达了两位作者忧国忧民、追求光明、鞭笞敌人的爱国热忱。“爱自由者”是作者向往自由、唤起民众觉醒的呐喊,“东亚病夫”则是作者对帝国主义侮辱中国人民的愤怒抗议,是怒吼。
《孽海花》发表之后,曾轰动一时,被认为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最有价值的一部。但当时无人知晓作者“爱自由者”和“东亚病夫”是何许人。连大翻译家林琴南也在四处打听。直到曾朴公布真实姓名,人们才知道这部奇绝之作的作者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金松岑和曾朴。
金松岑还曾在家乡办过小学,并亲自开馆讲授,他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爱国思想,把拯救民族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身上。后来成了著名学者的柳亚子、陈庆林就是他的得意门生。据说,柳亚子的“柳弃疾”之名和陈庆林的“陈去病”之名就是他所起的。他是希望学生不要忘记洗刷“东亚病夫”之国耻,为拯救民族而奋斗。
27.女作家的男性笔名
女作家起用男性化的笔名,比男作家起用女性化的笔名要少。目前人们所知道的有:鲁迅夫人许广平曾用过笔名“君平”;冯友兰之妹冯淑兰曾用过笔名“沅君”,并以冯沅君名扬天下;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一个笔名更是男性味十足,叫“男士”;香港有位女作家叫“李男”,曾写过小说《永不落网的凶手》。
女作家男性笔名叫得最响亮的是“李昂”。李昂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女性,她上初中时,班上有几位男生作文写得很好,许多女同学认为文章写得好的必定是男生。李昂认为自己也应该起一个男性笔名,写一手好文章给男生们看看。起一个什么样的男性笔名呢?她一时还没想好。有一回她乘火车,由于个子矮小,须昂着头才能够放上去行李。就在她昂头放行李时,突来灵感,何不用“昂”作笔名呢?这是个有气势,典型男性化的笔名。李昂的父亲姓施,母亲姓李,姐姐叫施叔青,李昂决定让母亲也享有女儿的光彩,于是就用了母亲的姓,取笔名“李昂”。从此,她就一直使用这个笔名发表文章。许多读者一直都以为她是一个位男士。
28.男作家的女性笔名
有一段时间,文坛上流行男性作家使用女性笔名的现象,而且许多还是名作家。如瞿秋白曾用过“双太后”,柳亚子曾用过“彩云女士”、“松陵女子潘小璜”,茅盾用过“冯虚女士”,周作人曾用过“萍云女士”、“碧罗女士”,陈望道用过“春华女士”,赵景深用过“露明女士”、“爱丝女士”,张若谷用过“刘舞心女士”,端木蕻良用过“红良女士”等,都是十足的女性化笔名。鲁迅也曾多次使用过这类笔名,如“许霞”、“雪之”、“乐雯”、“冬华”、“曼雪”、“菇莼”等。
男性作家使用女性笔名,自然有其用意,绝非心血来潮或仅仅为了赶时髦,但读者大多不知内情,所以由此而引起的误会、笑话、趣闻也不少。
20世纪初,中国出了一本《女子世界》杂志,那时,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展得还不广泛,女作家还不多,在《女子世界》杂志上投稿的还多是男作家。有段时间,该杂志连续刊出了几篇署名为“松陵女子潘小璜”的文章,其中有介绍中国女剑侠红线、聂隐娘的,有歌颂女将领梁红玉的,有赞美明末抗清女豪杰的,还有两首诗。文章和诗都写得很精彩,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人们想知道这位不仅能写传记,还能写诗,知识面又广博的女作家到底是谁。有不少读者写信给杂志社询问这位女作家的情况,后来人们搞清楚了,“松陵女子潘小璜”哪是什么女作家,而是大名鼎鼎的大学者柳亚子。柳亚子在解释他用这一女性笔名的原因时说,他是为了唤起女性们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
茅盾在为《妇女杂志》撰写文章时,常常署名笔名“冯虚女士”。一次一位朋友问他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女性化的笔名,茅盾风趣地说:“冯者,凭也;虚,子虚乌有;冯虚,乃凭空捏造是也。”说罢大笑起来,朋友们听后也笑了。茅盾虽然用了这么一个有趣的笔名,但他的文章绝非凭空捏造,而都是言之有据、写作认真、说理透彻、给人以启迪的好文章。
前些年,琼瑶和金庸的言情、武侠小说风靡大陆时,社会上出现了一批署名为“雪米莉”的通俗小说作品,而且“雪米莉”前边还加有“香港”两字。这一笔名立即吸引了大批痴迷于港台小说的青年,他们争相购买、传阅。在他们的心目中,“雪米莉”肯定是香港的著名女作家。后来有人写文章揭露了这一秘密,“雪米莉”原来是我国四川东北部一个小县城的两位名不见经传的男性青年,一个叫雁宁、一个叫谭力。消息一传开,痴迷者大呼上当。当人们问这两位青年人为什么要起用这么一个带有外国女性味的笔名时,他们说是想利用社会上“唯港唯台是热”的倾向,为大陆的言情武侠小说在文坛上争一席之地。这真让人啼笑皆非。
29.有趣的笔名
大凡作家,多感情丰富,思想活跃,富有灵感和激情。他们喜欢用笔名,其笔名或者富有创意和思想,或者别有情趣。这些笔名,如果作家本人不作说明,读者往往只会觉得奇怪,而不解其意。一旦作家作了说明,读者则豁然开朗,拍手叫绝。
我国著名作家、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白话文倡导者刘半农善写打油诗。他曾起过一个笔名叫“桐花芝豆馆主”。一次,一位朋友问他为何起这样一个怪怪的笔名。刘半农笑而答道:“桐子、花生、芝麻、大豆,皆打油原料也。”意指这是善写打油诗作家最贴切的笔名。朋友听后,连连拍手称妙。
1932年,瞿秋白曾写过几篇通俗说唱文章,在这几篇文章中他署了一个“易阵风”的笔名。“易阵风”的谐音即“一阵风”,意即将通俗说唱文章视为文坛上的一阵清风,此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使读者感到亲切有趣。
1936年,刘少奇曾对当时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论战发表过多篇很重要的文章。发表这些文章时,他使用了一个叫“莫文华”的笔名,“莫文华”的谐音即“没文化”。刘少奇用这个笔名对当时的论战发表文章,显然是一种自谦,他的文章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著名作家赵树理在主编小报《中国人》副刊《大家看》时,由于人手缺少,他集编辑、校对、美工、排版于一身。对于他自己发表在副刊上文章的署名,常常是在他排版时,临时脑子一动,从排字架上取下两个或三个字拼成一个笔名便发表了。在这样取的笔名中,他印象最深的一个是“胡启明”,谐音是“胡起名”。赵树理后来谈及此事时,自己也觉得很有趣。
鲁迅曾用过一个“宴之敖者”的奇怪笔名。这是鲁迅与其弟周作人发生矛盾,搬出在北京所住大院后起用的一个笔名。当时,鲁迅和其弟同住北京八道湾的一个大院,一起生活,然而由于周作人的日本妻子挥霍无度,致使月月亏空,家庭间的矛盾日益激烈,最后鲁迅在家里连饭也吃不到,只得自备饭菜。后来,兄弟两人为此闹翻,鲁迅被迫搬出了大院。鲁迅在解释这一笔名时说:“宴从宀(家)、从日、从女,敖从出、从放,我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赶出来的。”由此可知,鲁迅起这个笔名,当时的心情是很复杂和痛苦的。
近代有一个笔名叫“汪笨湖”的作家,本名王瑞振,原是个生意人,后来生意失败,因故被捕入狱。出狱后,曾到一近湖的山边牧羊。每当其心情郁闷、心绪烦乱时,他便投石子于湖中,看那被石子击起的涟漪,由泛起到渐渐归于平静,这常常引起他的感慨,慢慢地他从中悟出了生活的哲理,重新燃起了生活的热情,最终成了知名作家。他有感于此,于是为自己起了个“汪笨湖”的笔名。
还有位著名小说家叫“端木蕻良”,他本名叫曹京平。这个笔名给人的感觉很像是一个日本名,然而实际上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名。1936年,曹京平写了一个短篇小说《鹭鸶湖的忧郁》,发表前,他想到当时上海文化界有一种模仿别人名字和文字的坏风气,决定给自己起一个让别人难以模仿的笔名。于是,他选用了一个平时少为人知的复姓“端木”为姓,把东北家乡红高粱的别称“红粱”作名,组成一个笔名叫“端木红粱”。但当时正值白色恐怖之时,使用带“红”的笔名是有危险的,于是他又灵机一动,把红色的“红”改换为“雪里蕻”的“蕻”。“雪里蕻”是广东人的写法,北方人则写作“雪里红”。这一改换很巧妙。于是“端木红粱”便成了“端木蕻粱”。后来作家王统照提出“端木蕻粱”不像个名,建议他将“粱”改成“良”。这样,他就以“端木蕻良”为笔名发表了这篇小说,这个笔名也被一直沿用下来,成了中国文坛上少见的复姓笔名。
还有一个源于谜语的笔名也很有趣。著有《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长篇历史小说,并都被拍成电视连续剧的作家二月河,是大家所熟悉和推崇的历史小说作家。二月河的原名叫凌解放,是他父亲给起的。二月河生于1945年,时任县武委会主任的父亲正沉浸在抗战胜利和家乡获得解放的喜悦之中,于是便给孩子起了个“凌解放”的名字,以示纪念。
“二月河”这个笔名是他出版《康熙大帝》时起用的。当时他考虑自己创作的是历史小说,而名字却很现代化,有点不协调,便想重起一个笔名。他在分析自己名字三个字的含义时发现,“凌”可作“冰凌”讲,而“解放”则可作“开春解冻”讲,两者组合起来,便是“冰凌融解”,而这正是二月河的景象。这很像一个谜语,“二月河”是谜面,“凌解放”是谜底。他认为这很有趣,也很有意义,于是便用“二月河”作为自己的笔名。
30.趣谈相同的作家笔名
中国人重名的现象很普遍,文人雅士也不例外,甚至作家的笔名也常相重,为此还留下不少趣话。
1984年4月3日,著名老作家李准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声明,宣布改原名李准为李準。李准是人民熟悉的小说家和剧作家,蒙古族人,据说是成吉思汗麾下大将木华梨的后裔,其李姓可能是由“梨”转化而来。他的作品《不能走那条路》、《李双双》,《老兵新传》等都深受人民喜爱,李准的笔名更是享誉文坛。那么他为什么要登报更名呢?原来,20世纪80年代初,报刊上又出现了一个写评论文章的李准。刚开始,人们并不知道这个李准是何人,还以为是写小说和剧本的李准转向了写评论文章,于是有人就打电话给他,询问此事。此时,李准才知道出现了一个与自己同名的作家。李准决定让名给这位青年作家,自己改名为李準,“準”为“准”的繁体字。这就是一段名作家登报让名的佳话。
在当今的女作家中,有两个叫素素的,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大连,两人都很活跃,不断有文章见诸报端。开始还能相安,后来两人都感到别扭了,上海的素素终于发话了,1994年11月16日,她在《新民晚报》上著文辩解道:大连另有一个素素,文章长长的,洋洋洒洒,不过那是《别人的风景》。
1994年7月9日,《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同名之扰》的文章,作者的笔名叫方方,本名汪芳。汪芳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因为报刊中出现了同名方方的报道。汪芳为了使读者了解自己,她在文章中写道:“方方至今尚未离婚,报载离婚的方方不是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并且写过小说《风景》和《桃花灿烂》的那个方方。”这一说明写得妙,不仅区别了两个“方方”,还巧妙地向读者推荐介绍了自己。
文坛上还有两个叫“麦琪”女作家,也许是三个。更有趣的,曾有两个以“麦琪”为名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998年,—个叫“麦琪”的作者在《读者》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她原来叫“蔡小容”,但她并不喜欢这个名字,说这个名字给她带来的是爱生气、爱生病,什么也容不下。人们还拿她的名字开玩笑。一天一位同学出了个“秀色可餐”的谜语要大家猜,有同学告诉她,谜底就是她的名字“蔡小容”。后来上大学英语系时,老师叫她“Maqqy”,中文译为“麦琪”。她觉得这个名字不错,就用它作了笔名。没想到,还有一个叫“麦琪”的女作家已经出了名,这使她很生气。
不知这个叫“麦琪”的女作家,是上面所说的两个叫“麦琪”的作家中的一个呢,还是另一个?
2003年2月10日,又一个叫“麦琪”的在《新民晚报》上写了一篇《我不是那个麦琪》的文章。她在文章中有一句话讲得不客气了:“那个麦琪又出来了,这一次我真的讨厌她了。”不知另一个麦琪见到这篇文章时作何感想。
类似这样因笔名相同而引发的趣事还很多。上海作家封季任,笔名“凤子”,著有《舞台漫步》,而同时活跃在文坛、笔名为“凤子”的作家还有三位。因同名而带来的麻烦和烦恼,上海“凤子”深有体会,为此她曾在《新民晚报》上专门写过一篇这方面的文章。
鲁迅的弟弟,著名作家周作人也曾遇到过这种烦恼。周作人曾使用过一个“知堂”的笔名,后来得知也有人用笔名“知堂”发表文章时,便急忙声明将“知堂”改为“智堂”。但后来又改过来了,因为他“知堂”的笔名已经很有名气了。
更为有趣的是,台湾大作家李敖竟与一位孕妇的名字相重,并因此闹出过的一个大笑话。这是他在一篇文章中谈到的:“有一次我弟弟肠胃出了毛病,就介绍他到‘新高原药房’找一位李大夫。新高原的李大夫有两位,一位是妇产科的,一位是肠胃科的,我认识的李大夫是肠胃科的。可是我老弟找错了,找到那位妇产科的李大夫,告诉他:‘我是李敖的弟弟。’那个李大夫忙点头道:‘李敖吗?我认识她,她下个月就要生了。’”
31.脂砚斋到底是谁
凡喜爱《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有个《脂砚斋评本》。所谓《脂砚斋评本》,是指书中写有大量署名脂砚斋点评的《红楼梦》抄本。
那么,脂砚斋是谁?为何又取这样一个称号呢?要说清这个问题,还要从“脂砚”说起。脂砚已在四川被发现,现存吉林省博物馆。脂砚本是一块砚石的名称,系明朝万历年间名妓薛素素调和胭脂所用,砚背刻有明代名士王稚登的一首五言绝句。此砚质地优良,造型精美,又是名妓爱物,且有名士题诗,所以格外引人注目。这块脂砚传到了清朝,被一位文士所得,此君十分喜爱这块脂砚,视为珍宝,珍藏于自己的书房之中,因爱物深切,连书房也用此砚命名,称“脂砚斋”,并用“脂砚斋”作了自己的别号。脂砚斋酷爱《红楼梦》(当时称《石头记》),并悉心研究过这本书。此君在研读此书时,曾在书上写下了大量的评语,有眉批、行间批,有正文之下的双行评注,还有回首总批和回末总评等。其评语多达3000多条,其中署名的有174条。所署之名也并非全是脂砚斋,还有畸笏叟、梅溪、松斋、棠村之名。多数学者认为,这些不同的名字均是脂砚斋的别名。后来,这种有脂砚斋评点过的《石头记》八十回抄本流落到了民间,直到1927年才陆续被人发现。《脂砚斋评本》上的脂砚斋点评内容,可以说是最早对《红楼梦》的评论,对研究《红楼梦》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所以,《脂砚斋评本》一直受到红学专家的高度重视。
人们很想知道这位如此喜爱、并精心研读《红楼梦》的脂砚斋到底是谁,此人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又有何关系。红学专家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根据脂砚斋在书中的点评内容,提出了多种看法。有说此人是曹雪芹的族叔,有说是曹雪芹的堂兄弟,有说就是曹雪芹本人,还有人说是曹雪芹的表妹史湘云。众说纷纭,至今仍没有定论,甚至连脂砚斋是男是女也没弄清楚。看来,要弄清脂砚斋的身份,还需有更多资料的发现和更深入的研究。
二、艺名
1.汪笑侬艺名的故事
清朝末年,上海有一位很有名气的京剧演员,其艺名叫汪笑侬。说起其艺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
汪笑侬原名德克金,字俊清,自号隐伶,满族人,1858年出生在一个官宦人家。他自幼聪慧多才,琴棋书画、诗词骈对,样样皆通。他酷爱京剧,很有表演才能。父亲希望他能在科举仕途上有所发展,但他对此却毫无兴趣。他父亲曾集资为他捐了一个河南太康县知事的官职。任官期间,他虽仍喜欢操琴弄弦、评戏论剧,但也能为百姓办事,且不畏强权,为此受到一些豪绅的嫉恨。后来豪绅借他购买一名满洲宗室之女做侍妾为由,贿赂河南巡抚参了他一本。从此,他离开官场,开始南下上海当起演员来。
当时京剧界的汪桂芬是极负盛名的老生,其演唱流派被誉为“汪派”。德克金非常仰慕汪桂芬,一直是他的戏迷,并精心揣摩研究他的演技,模仿他的唱腔和做派,学得很像。他在上海演出时,便挂牌“汪派”老生,演得很出色,颇受欢迎。汪桂芬听说有人在学他,并以“汪派”自称,便想弄个究竟。一日,他来到德克金演出的戏院后台,掀起帘子看了看正在舞台上演唱的德克金,不以为然地说:“这是学我呀?像蚊子叫嘛!”说完,扬长而去。当时,该戏院的后台管理是位上海人,德克金演完回到后台,这位后台管理就用上海话对德克金说“刚才汪桂芬笑侬是蚊子叫”。上海话“侬”是“你”的意思。周围的人听了颇为不服,但德克金却泰然处之,他把汪桂芬的讥笑当成是对自己的鞭策,并以此改名“汪笑侬”,作为自己的艺名。其用意是,汪桂芬讥笑我,我要以此来激励自己不断努力进取。从此之后,汪笑侬加倍努力,不断改进演技。经过刻苦磨炼,终于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被人称为“小汪派”。亲友们却对汪笑侬弃官从艺当了戏子大加责备,对此,汪笑侬笑着说:“我做官不过七品知县,如今王侯将相随我做,这是何等赏心乐事。”并更名汪舛,字舛之,号仰天,其居室命名为“天地寄庐”。“舛”,音chuǎn,是“违背”的意思。其名、字、号、室名连起来的意思是:我要做一个被人认为是违背常理的仰天而卧于天地之间的自由人。
汪笑侬是一位充满爱国热情的演员。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列强入侵中国、甲午战争战败、八国联军攻陷京津、国家处于危亡之时。为了唤起国民,宣传爱国精神,汪笑侬在舞台上相继演出了表现古代爱国志士悲壮故事的戏目,如《哭祖庙》、《骂主延寿》、《易水寒》等。尤其是《哭祖庙》,由于在唱词中加进了许多慷慨激昂的句子,加上他充满激情的演唱,使听众深受感动。他还创作和改编了一些剧本,这些多是嘲讽昏君、权奸,赞颂爱国志士、鼓舞人民斗志的剧本,对动员民众和弘扬爱国反帝精神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人们有感于此,誉称他为“爱国伶圣”。
1918年,汪笑侬在上海病逝,葬在上海真如。1958年,在纪念他诞辰一百周年时,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汪笑侬戏曲集》;中国戏剧家协会还重新修建了他的墓,墓碑上刻着田汉题写的“爱国艺人汪笑侬之墓”。
2.盖叫天艺名的来历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原名张英杰,号燕南,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盖叫天是他的艺名。他8岁时入天津隆庆和科班学习武生,10岁便登台演出。盖叫天酷爱京剧艺术,在艺术的追求上有着惊人的毅力。在演《花蝴蝶》时他不幸折断了手臂,在演《狮子楼》时他折断了左腿骨,但他都坚持演出,直到结束。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注重造型美,讲究人物的精神气质,形成了“武戏文唱,假中有真”的艺术风格,人称“盖派”艺术。他的武松戏演得尤为出色,被人誉为“江南活武松”。著名戏剧家田汉曾写过一副赞誉他的嵌名对联:“英名盖世三岔口,杰出惊人十字坡。”上下联的第一个字分别是“英”和“杰”,这正是他的原名“英杰”。
提起“盖叫”天这个艺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晚清时期,京剧泰斗谭鑫培的父亲因嗓音高亢激越,被人誉为“叫天鸟”,又称“谭叫天”。谭鑫培的嗓音清晰有力,更有高度。一次进宫为皇上、太后演出,一声“叫小番”,声震四座,慈禧一高兴,赐名“小叫天”。谭鑫培不仅嗓音好,而且戏艺高超,做功精湛,在戏剧界很有名气。昔日北京曾流行这样一句话:“有书皆作序,无调不成谭。”足见其影响之大。
张英杰初次演出时,艺名叫“金豆子”。当时他演的是武戏,人长得既精神,又有斗性,戏班里的齐老先生就给他起了这个艺名。13岁那年,他随戏班到杭州演出,感到武戏文唱,再用“金豆子”这个艺名有些不合适了。张英杰非常崇拜谭鑫培,于是便效仿他的艺名,为自己起了个“小小叫天”的艺名。没想到这一艺名竟遭到了一些人的讽刺嘲笑,说他不配叫这个名。少年气盛的张英杰不服气,心想我不但要继承前辈的艺术,还要努力超过他们。于是,他索性将“小小叫天”改为“盖叫天”,意思是我要超过“小叫天”。
有志者事竟成,他以百折不挠的毅力,经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和拼搏,终于自立于京剧舞台,成为著名的京剧艺术表演家。他的弟子和儿子也在他的教导下,发扬光大了盖派艺术风格。他的一个儿子还起了“小盖叫天”的艺名。
建国之后,盖叫天曾担任过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浙江省分会主席。盖叫天于1970年去世,享年82岁。
3.“梅兰芳”这个艺名的来历
杰出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原名梅澜,字畹华,乳名群子。祖籍江苏泰州,1894年出生在北京一个京剧世家,祖父是有名的“同光十三绝”之一的梅巧玲,父亲梅明瑞也是著名旦角,但在梅兰芳4岁时便去世了。梅兰芳8岁开始学戏,10岁便开始登台唱戏。他先后学过青衣、花旦、武把子和昆曲,但他成名是在参加“喜连成”班、受牛子厚赏识和推荐以后,其艺名梅兰芳也是牛子厚为其起的。
牛子厚是吉林省一位酷爱京剧的富商。1901年,牛子厚为母亲祝寿,特请来北京的“四喜班”唱堂会。这期间他结识了班子里一位演技精熟的名角叶善贵,并让他帮忙组建一个戏班,解决吉林闭塞之地看戏难的问题。叶春善接受了这一委托,回到北京后,即开始收徒组班,并从牛子厚三个儿子喜贵、连贵、成贵名字中各取一个字,将科班定名为“喜连成”班。梅澜当时参加了这个班,班内给他起了个艺名叫梅喜群,这是因为他在科班中列“喜”字辈,乳名又叫群子。
1905年,叶春善带领“喜连成”班到吉林演出,牛子厚非常高兴。一天,他和叶春善一起散步,发现一个正在练功的14岁的旦角。牛子厚见他长得仪表堂堂,气度不凡,功底扎实,认为此人将来必有出息。叶春善告诉他,这个旦角叫梅喜群,在艺人班,其祖父是“同光十三绝”之一的梅巧玲。牛子厚听后更加器重,嘱咐叶春善要好好培养他。当时“喜连成”班内名角济济,梅喜群虽然演技不错,但仍无资格挑大梁。后来,叶春善找到了一个机会,让梅喜群饰演《白蛇传》中的重要配角青蛇,结果演得非常成功。牛子厚看后大加赞赏,认定其将来必有发展,同时感到梅喜群这个艺名太一般了,应该给他起一个响亮的艺名。经过反复琢磨和推敲,牛子厚决定为他起名“梅兰芳”。这个艺名取自《离骚》中的“兰芷变而不芳”,意即有梅的风骨,兰芷的气韵,芳香永存。这一艺名本来就响亮,再经牛子厚的支持和宣传,“喜连成”班还没离开吉林,梅兰芳的名字就叫响了。以至在“喜连成”班回京时,沿途所到之处,人们奔走相告,都以一睹梅兰芳为快。
梅兰芳成名之后,更加刻苦努力,演出也更加精益求精,并对京剧艺术深入研究,不断创新,使其更臻完美,为中国京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梅兰芳一生创演了许多光彩夺目的剧目,其代表作《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宇宙锋》、《天女散花》更是令人痴迷陶醉。梅兰芳还将中国京剧艺术走向了世界,使世界人民认识了这一艺术奇葩,并为之倾倒。现今中国京剧艺术已风靡世界,并出现了许多外国京剧迷。“梅兰芳”也成了全世界最具魅力的艺名。
4.麒麟童,一个将错就错的艺名
麒麟童是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的艺名。说起这个艺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周信芳,字士楚,浙江慈溪人,1895年出生。周信芳一名,典出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中的“苟余情其信芳”之句。又因屈原为战国时楚国人,为表示对这位爱国诗人的敬仰,他同时取字“士楚”。
周信芳出生于梨园世家,从小就从陈长兴学老生戏,7岁时开始在杭州登台演娃娃生,取艺名为“七龄童”。1904年,周信芳10岁时,随戏班到上海演出。演第一场时,照例要写海报,介绍演员和剧目。负责写海报的老先生把“七龄童”听成了“麒麟童”,写时心中还称赞这个艺名起得好。海报写好后,马上就贴了出去。第二天,《申报》和《时报》都刊登了“麒麟童”演出成功的消息,班主看到后,知道是错把“七龄童”写成“麒麟童”了,于是重新写了一份海报贴了出去。没想到当晚看戏的人看到海报后,纷纷要求退票,声称他们是专程来看“麒麟童”的戏的,现在换演员了,他们不愿看了。后经戏班反复解释,大家才知道“麒麟童”和“七龄童”本是一人。此后,戏班便将错就错,把周信芳的艺名改为“麒麟童”了。
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珍奇动物,被看作是吉祥的象征,用它来作艺名,既有美好的含意,又响亮醒目。周信芳很喜欢这个艺名,在后来的艺术生涯中,他一直使用着这个名字,并创造了独树一帜的“麒派”艺术,把京剧艺术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周信芳主演老生,唱腔古朴苍老,念白清晰纯正,做功与念、唱、打密切结合,有其独特的风格,被人誉称为“麒派”。周信芳将其一生的精力都倾注到了京剧艺术上,并将自己的表演艺术无私地传授给了青年一代,培养了一批包括其儿子周小麟在内的麒派著名京剧演员,为我国的京剧艺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周信芳历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京剧院院长等职,1975年病逝。
5.程砚秋三改艺名
程砚秋是我国继梅兰芳之后又一位著名的京剧艺术表演大师,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于1904年出生北京一个满族贵族家庭,原名承麟,曾用名“艳秋”,字菊侬。他3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为了谋生,他6岁时,拜荣蝶仙为师,立契为徒学戏。
承麟学戏刻苦,又具表演天分,11岁便开始登台演出。他嗓音好,表演出色又与著名老生刘鸣生配戏,很快就获得了“小石头”的美称。当时著名青衣演员陈德霖有“陈石头”之称,因承麟的表演颇具陈德霖的风格,故得此美名。承麟的表演才华还受到广东名士罗瘿公的赏识。承麟13岁那年,发生倒嗓,但师傅仍让他唱戏。罗瘿公得知后,很着急,因为这样会使其毁嗓甚而毁掉整个艺术生命。后来,罗瘿公借来700银元为他解除了契约,提前出师。罗瘿公还将他名字中的“承”改为汉姓“程”,并将其与字菊侬合起来,为他起了艺名“程菊侬”。满族人用名习惯是只称名不称姓,所以承麟只是名而无姓。罗瘿公将其“承”改为“程”,是借其谐音,实则为他改了姓。
程菊侬在罗瘿公的帮助下,跟王瑶卿学旦角,又拜梅兰芳为师,从这两位京剧艺术家那里学到不少东西,为其后来的艺术表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程菊侬喜欢秋菊傲霜斗雪的风格和精神,愿以此为座右铭,于是,他根据“菊侬”名字的意思,又改名为程艳秋,字玉霜。
17岁时,他嗓音逐渐恢复,但没能全变,出现了一种立音,即所谓的“脑后音”。程艳秋根据自己的这一嗓音特点,同时吸取各种戏曲及外国音乐中优美的唱腔,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刚柔相济的唱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人称“程派”。
他的表演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1923年,他去上海演出,上海的观众在舞台前高悬了一副贺联:“艳色天下重,秋声海上来。”贺联上下联开头的两个字正是他的名字“艳秋”,足见人们对这位艺术家的喜爱。
成名后的程艳秋,仍严格要求自己,保持着高尚的艺德。1932年,他再次改名明志,改名砚秋,字御霜,并郑重登报声明,“砚”与“艳”,“御”与“玉”,虽是谐音,但寓意不同。他改“艳秋”为“砚秋”,寓言认真学习、不断进取,改“玉霜”为“御霜”,寓意抵御冷酷严霜,不惧困难和挫折,要为艺术献身。
程砚秋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抗战时期,他拒绝为日伪演出,隐居农村,荷锄种田。建国后,他历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57年,由周恩来总理和贺龙副总理的介绍,程砚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3月9日,他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去世,享年54岁。
6.胡蝶的名字是借用来的
胡蝶是我国早期影坛上一位很有影响的演员,被誉称“影后”。她一生拍过两三百部影片,创作了众多的银幕形象,国外赞誉她是“中国的嘉宝”。
胡蝶祖籍广东省鹤山县,1908年出生于上海,小名宝娟,学名胡瑞华。胡蝶之名是她报考电影学校时,顶替一位名叫“胡蝶”的学员的空缺时借用来的。
胡瑞华17岁那年,正赶上上海中华电影学校招生,她决心前去报考,但当她前去时,考期已过,名额已满,学校不再招收。胡瑞华非常难过,苦苦要求校方给她一次机会。当时学校的校长和几位知名教师见到这位少女要求入学的心情如此迫切,又见她仪表端正,身材匀称,气质不凡,认为有当演员的天赋,就有心收留她,但当时录取名单已公布,无法解决。正当学校为难之时,发生了一件退学事件,这给胡瑞华提供了一次绝好的机会。
原来,公布的录取名单中有一位名叫胡蝶的学员,她丈夫得知其报考了电影学校并被录取后,大为恼怒,带领家人赶到学校,要回了她的照片和入学通知书,并诬蔑学校“拐骗有夫之妇”。胡蝶当众斥责丈夫无理取闹,其丈夫一怒之下,用香烟烫伤了她的面部,强行将她带回了家。学校对此十分气愤,随即决定取消这一名额让胡瑞华顶替,但仍用“胡蝶”之名,这样,胡瑞华便借用“胡蝶”之名被破格录取了。后来,“胡蝶”也便成了胡瑞华的艺名。
胡蝶进入电影学校后,刻苦努力,加上自身的天赋,很快就显示出超人的艺术才华。1925年,她参演第一部影片《战功》,就一举成名。后来,她主演的《歌女红牡丹》、《白蛇传》、《孟姜女》、《百合花》、《儿女英雄传》等影片也都大获成功,并引起了轰动。
当年那个被丈夫硬从电影学校拉走,失去从艺机遇的胡蝶看到现今胡蝶的成就,心情十分复杂,后来她改名叫“胡送蝶”,和丈夫离了婚。抗战时期,胡送蝶在重庆还曾拜望过胡蝶。两人相见,非常亲切,临别时胡蝶还送给胡送蝶一幅她的生活照,照片上写有“胡蝶大姐惠存,妹胡瑞华”。
退出影坛的胡蝶随丈夫去了香港,后又去了台湾,晚年定居在加拿大。著名电影名星王丹凤、饰演孙悟空的著名演员六小龄童,都去拜会过她。
1989年3月23日,胡蝶在外出途中不慎跌倒引发了中风,一个月后便与世长辞了。去世前,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胡蝶要飞走了。”
7.聂耳得名趣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著名作曲家聂耳,1912年出生在云南昆明市的一个清贫医师家庭。小名叫嘉祥,学名聂守信,字子义,含有守信重义之意。
聂守信自幼喜爱音乐,20世纪30年代时进了上海明月歌舞社,当了一名小提琴手。这时,他改名为聂紫艺。聂紫艺耳朵特别灵,有一手模仿的特技,他常常把周围同事的方言土语、言谈举止、面貌形态模仿得惟妙惟肖,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因为他的姓“聂”由“三个耳”组成,听觉又特别灵,于是有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耳多”,并戏称他为“耳朵先生”。
有一次,明月歌舞社参加联华电影厂总经理罗明佑的祝寿活动,聂紫艺表演了一个名为“非洲博士”的节日,内容是学各种人的讲话腔调,以及日本人的训话和口技等,这次演出非常成功,罗明佑很高兴,给他送来一个大花篮,上面写着“送聂耳博士”几个字。聂紫艺看了很高兴,风趣地说:“他们硬要把一只耳朵送给我,也好,也好,你看,四只耳朵连成一串不是像一个炮筒吗?”从此,他就开始使用聂耳这个名字了,并常用这个名字发表文章。时间久了,人们只知他叫聂耳,而不知他还叫过聂守信和聂紫艺。
1934年7月17日,年仅24岁的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日本藤泽市为纪念这位年轻的音乐家,在其殉难处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纪念碑。纪念碑的形状是一只大耳朵,纪念碑的铭文引用了法国著名诗人约翰·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怀念着大海的涛声。”寓意聂耳有着非凡的耳朵,能听到大地深处的音响,传给人们最美的声音。
聂耳的艺术生涯是短暂的,但却给人们留下了大量充满激情的革命歌曲。郭沫若曾称赞他是“革命的号角,时代的鼙鼓”。
有意思的是,有一位作曲家为了继承和实践聂耳的理想,将自己的原名朱荣实改为“践耳”。这位作曲家说:“我原来的名字叫朱荣实,接触并爱上了聂耳的歌曲后,才改名践耳的,意思是走聂耳的道路,实践聂耳的理想。”
8.谢添名字的含意是“谢天谢地”
著名电影艺术家谢添,1914年出生在天津一个铁路工人家庭。他的父亲谢商霖是一位喜爱艺术、精通各种乐器、喜欢画画的工人。他的母亲也是一位喜爱艺术、爱看电影的女性,她把谢添带进了电影艺术的王国。后来,谢添在回忆时说:“没有我那个电影迷的老娘,我是不会结识并迷上卓别林、裴斯开登、芳瑞等喜剧演员的。小时候,我的家境虽然并不富裕,但是母亲为了让我多看几场电影,总是偷偷地塞给我零用钱。我自小崇拜卓别林,后来钻研喜剧艺术,这都和我的母亲分不开。”另外,他还受到他的街坊、后来成为著名相声演员、被称为“小蘑菇”的常宝的影响,他们俩常常能给大家表演一段让人捧腹大笑的相声。谢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成长起来,最终成为了电影艺术家和喜剧大师。
谢添生性乐观幽默,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挨批斗的那段时期,他也保持着豁达乐观的态度,善于从艰难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他常说:“人生就几十年,哭丧着脸寿命短,笑开了怀寿就来。”他常常表现得像一个顽童,所以人们送给他一个“老顽童”的外号。
我们从他的名字中,也可看到他乐观幽默的一面。他原名叫谢洪坤。洪坤两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为H、K,他将这两个字母连在一起,成为HK,侧转过来便成为“天”字。再加上他的姓“谢”,就是“谢天”,取“谢天谢地”之意。这是多么有趣的名字,与他喜剧大师的称号又是何等的相称!后来,他取其谐音将“天”改为“添”,更名为“谢添”。不过,有时他还是喜欢用“谢天”两字。
谢添兴趣广泛,多才多艺,既当演员又当导演,他主演的《林家铺子》中的林老板,导演的《洪湖赤卫队》、《茶馆》、《七品芝麻官》,至今仍在观众的心目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9.侯宝林名字的由来
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出身很苦,小时候捡过煤核、卖过报纸、出过苦力,也要过饭。由于家里穷,上不起学,后来遇到有人办了个免费班,他才有了上学的机会。但免费班开办3个月就停了,从此侯宝林就再也没进过学校。他的学问都是他后来刻苦自学,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一个只读过3个月书的人,最后竟成了一位享誉海内外的语言艺术大师,这真是个奇迹。
侯宝林的乳名叫“小酉儿”,这是因为他生于农历10月15日酉时。小时候,他还有两个外号:一个是他掉牙时,人们叫他“豁牙子”;一个是因他小时候出天花,脸上落有麻子,人们称他“小麻子”。但他长到二十多岁时,脸上的麻子一点也看不出来了,可唱戏时仍有人叫他“小麻子”。
侯宝林11岁时,开始跟颜泽甫学戏,他学戏很刻苦,又有悟性和表演才能,从学到唱不到3个月便能演出了,后来他便跟着师傅到各处演出。侯宝林喜爱相声艺术,经常在演戏的空闲去听相声,并学着演说,有时也登台帮助缺场的相声演员说一段。
1938年,他正式拜朱润泉先生为师,学说相声。朱润泉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绰号为“大面包”。在旧社会拜师,徒弟要请师傅和有关演艺部门的师傅上饭馆吃一顿,师傅要赐给徒弟艺名。侯宝林请不起,只在师傅家请吃了一顿炸酱面,师傅赐给他的艺名为“侯宝麟”。
侯宝林原来的艺名叫“侯保麟”。旧社会师傅为徒弟起艺名,都是按字辈来的,当时朱润泉的弟子是“宝”字辈,所以他便将“侯保麟”的“保”字改成字辈中的‘宝’字,取名“侯宝麟”,作了艺名。
实际上,在相声行内,按师承关系,本来第四代至第八代的字辈是“德、寿、立、仁、义”五个字。侯宝林属第六代,其字辈本应是“立”字。但由于当时的第六代中出了个常宝,绰号叫“小蘑菇”,艺名是常立桐,很有影响,所以后来相声艺人收徒时,便以他名字中的“宝”字作字辈排列了。侯宝林正是受此影响,而得到一个“侯宝麟”的艺名。那为什么“侯宝麟”又变成“侯宝林”了呢?
1940年,23岁的侯宝麟在天津演出时,因觉得麒麟的“麟”笔划太繁,于是便将“宝麟”改成了“宝林”。这一改法,既没有改变师傅为他用的“宝”字辈,也没有改变读音,只是笔画简单了,可谓改得巧妙。
改名之后的侯宝林,随着表演艺术日臻成熟,名气也越来越大,并最终成为著名的相声艺术大师。
10.“周璇”这个名字和“金嗓子”称号的来历
被人们誉称为“金嗓子”的周璇,是我国著名的女电影演员、歌唱家。
1919年,周璇出生在常州的一个姓苏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为她起名苏璞。周璇童年经历非常悲惨,3岁时被她抽大烟的舅舅拐骗到金坛县的王家,后又被送给了上海的周姓人家。12岁时进了上海明月歌剧社。当时,她叫周小红,几乎是一个文盲。但她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剧团里的人都很喜欢她,给了她很大帮助,加上她天资聪慧,进步很快,演技有了很大提高。有一次剧社演《特别快车》,主演因故没能出场,导演让她顶上去,结果她表演得非常成功,其艺术才能也初露头角。
1932年,“—·二八”事变前不久,周小红在一次演唱会上演唱了爱国歌曲《民族之光》,唱得非常出色,尤其是歌中“与敌人周旋于沙场之上”这一句,她唱得格外坚定有力,博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社长黎锦晖也被她的出色演唱所感动,握着她的手激动地说:“上海妹子了不起,依我看,你就叫周旋吧!小红也很喜欢这句歌词,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名字。从此,大家都叫她小旋子”。
后来,她转入电影界,在拍摄《风云儿女》时,有人建议她用“璇”代替“旋”,“璇”与“旋”同音,既保留了原来的发音,又含有纯洁如玉的寓意。她认为这一建议很好,于是正式改名周璇。
周璇16岁那年,被电影艺术家袁牧之选为《马路天使》女主角。她在这部电影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上海旧社会底层贫苦歌女的形象,受到人们赞赏。尤其是她的歌唱得“又甜、又松、又柔”,更受人喜爱,于是人们给了她“金嗓子”的美称。这一美称随着她的歌声便迅速传开了。
但正当周璇艺术青春绽放光华时,却连遭厄运。先是夫妻不和,她于1937年结婚,婚后发现丈夫对她并无感情,而且不断在经济上对她进行欺诈,在费尽周折后才于1940年离婚。抗战胜利后,她又被人怂恿去香港拍摄《清宫秘史》,受到恶势力的包围,精神和生活上都受到摧残和欺骗,曾一度精神失常。
1950年,她在朋友的关怀和支持下,回到上海,曾参加电影《和平鸽》的拍摄,正当其艺术才华得到重新绽放时,却不幸于1957年患脑炎病逝,时年还不到四十岁。
周璇的生母叫顾美珍,早年参加革命,解放后在国务院卫生处担任护士长。曾多次来上海找过自己的女儿,后来知道周璇就是自己的女儿,但却没敢公开认。这是因为要认周璇,必须说出周璇的舅舅,周璇的舅舅不仅吸过大烟,还当过警察局局长。这种历史问题在当时如果说出来,影响是很可怕的。所以,顾美珍一直没敢公开认自己的女儿。1957年,顾美珍从报纸上得知周璇病重住院,她再也坐不住了,于是,匆匆办了提前退休手续,赶到上海认亲。当她说出周璇腹部有一块胎记时,周璇所在电影厂的领导觉得可信,特地安排了她与周璇相会。但考虑大喜大悲会影响周璇的病情,相会时没有说明身份。不久,周璇病逝,这也让她们母女的相会成了永别。
11.常香玉的本名叫张妙玲
被人誉为“豫剧皇后”的常香玉,是位受人钦佩、德艺双全的豫剧艺术大师。她对艺术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形成了独领风骚的“常派”豫剧风格。在七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她为人们留下了《花木兰》、《拷红》、《白蛇传》等一大批深受人民喜爱的精彩剧目,尤其是《花木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久唱不衰。
1923年常香玉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一个名叫董沟的小山村。她本姓张,乳名叫妙玲。父亲张福仙是一个唱豫剧西府调的艺人,艺名叫张福仙,后因嗓子受伤,就在戏班里做一些打杂的事情。因为家里穷,在小妙玲9岁时,母亲和姑姑要送她去当童养媳。小妙玲坚决不愿意,她要跟父亲去学戏。张福仙答应了她的要求。从此,她跟着父亲学戏,张福仙成了她的启蒙老师。父亲为了让她积累舞台经验,经常会让她参加各种演出。常香玉后来回忆说:“我父亲老是让我演小生、武生、丑角,几乎什么角色都演。”不过这使她从小打下了扎实的表演基础,加上刻苦努力,扮相又好,到她12岁时,已小有名气了。用常香玉自己的话说:“那时候 我就有身份了,一个月能挣8块大洋。”
但那个年代唱戏的人地位极低,很多人把他们称作“戏子”。张福仙带着女儿随戏班赶庙会、到各处唱戏,引起了族长的恼怒,认为有辱祖宗,便气势汹汹地对张福仙说:“如果你还要唱戏,就不能姓张,要姓张就不能再唱戏。”张福仙倔强地说:“戏还要唱,百家姓上有的是姓,从现在起俺孩子姓常,不姓张了。”原来,小妙玲有一位义父叫常会庆。那是她9岁时,有一次父亲带她到外地去演出,回家时借宿在一家水烟铺里,那晚店铺失火,把父女俩的衣物烧了个精光,大冷天父女俩冻饿难忍。集镇上有一位开小饭馆的常会庆,平日乐于助人,又是个戏迷,得知父女俩的遭遇后,便让自己的女儿给两人送来了面条和衣服。张福仙十分感激,便让女儿认他为义父。
小妙玲改姓了义父的姓,名字当然也要改,义父非常敬佩楚霸王项羽,便给义女起名叫常项羽。后来,他又借“项羽”的谐音为其改名为“常香玉”。常会庆识字不多,当时只是想给义女起一个响亮的艺名,可他没有想到后来常香玉的艺术人生却深刻地体现了她这个艺名的寓意。她成功塑造的穆桂英、花木兰确实表现出了像楚霸王项羽似的英雄气概,她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她那高尚的品格情操,正像白玉一样高雅纯洁、坚固无比。她的艺术之花亦如她的名字一般,常香不败。
常香玉品德高尚,视艺术为生命,视观众为上帝,她常说的一句话是“戏比天大,艺无止境”。她是在用艺术回报社会和人民。她一生生活简朴,几乎把所有的收入和积蓄都捐给了社会和祖国。抗美援朝时,她捐献了一架“香玉剧社号”飞机;非典发生时,她捐款万元用于河南省非典防治;此外,她还常常携弟子举行义演,将门票收入捐给希望工程、送温暖工程。她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艺术大师。2004年去世后,她被国家授予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12.丁是娥艺名的含义
丁是娥是我国著名的沪剧表演艺术家。1952年,她在《罗汉钱》一剧中扮演小飞娥,表演非常成功,小说原作者赵树理看过后说:“我写的小飞娥,就是舞台上的这个人物。”此剧参加全国汇演时,毛泽东、周恩来都亲自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周恩来总理还亲切地接见了丁是娥。1960年,丁是娥在沪剧新戏《芦荡火种》中扮演主角阿庆嫂,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后来这出戏还被江青亲自改成京剧现代戏《沙家浜》。在《雷雨》一剧中,她扮演繁漪,同样受到了人们的赞誉。著名戏剧家田汉赞扬她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演员”。
丁是娥出身很苦,父母都是螺丝厂的工人,祖籍浙江省吴兴县。她于1923年生于上海,父母为她起名潘咏华,小名银男,谐音“引男”,希望能引来个弟弟。银男从小随父母在工厂里生活,养成了勤劳勇敢、不怕吃苦的精神。她天性好动爱唱,很小的时候便常常一个人到街头看街头艺人演唱。由于聪明伶俐,街头艺人演唱的小曲,她听过几次后就能记住并且会唱了,唱的时候还能即兴表演。大人看她表演时的样子,真像是一个江湖小艺人,于是,便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六岁老江湖”。9岁那年,她母亲去世,父亲为生活所迫,要送她去当童养媳,但她执意要去学戏。后在姑母帮助下,拜当时著名的申曲(沪剧前身)女艺人丁婉娥为师,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
潘咏华学戏认真,且能吃苦、肯研究,进步很快。丁婉娥很器重她,给她起了个艺名叫“丁是娥”。丁婉娥解释说这个艺名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潘咏华是她的弟子;二是申曲有个名角叫孙是娥,她希望潘咏华将来能像她那样优秀。丁是娥一边学艺,一边随戏班子到各地演出,很快成了戏班子的台柱子。后来,丁婉娥办了一个儿童申曲班,丁是娥也很快成为这个班里的台柱子。丁婉娥这时又为她改艺名叫“小小婉娥”。这个艺名一是为适应儿童申曲班,用了“小小”两字;二是“婉娥”之名仍有属于她之意。两年后儿童申曲班结束,丁是娥又恢复了原来的艺名。
丁是娥酷爱戏曲艺术,又勇于探索,她在发扬沪剧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融化了锡剧、越剧等多种剧种的曲词,结合自己嗓音特点,创造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丁派唱腔。
解放后,丁是娥担任了上海沪剧团的领导工作,为推动沪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丁是娥因病在上海逝世,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和市长朱镕基都为她送去了花圈。
13.牛得草艺名里的故事
著名豫剧丑角表演艺术家牛得草,在《七品芝麻官》中,用“丑角正演”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名廉正为民、不畏强暴的县官,其表演幽默而不俗,备受观众的青睐,尤其是他那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台词,更是广为流传。说起这句台词,那还是他在“文革”中受批斗时想出来的。虽然当时他被关在狱中,但还在想他演了几十年的芝麻官这出戏。一次,他突然想到了一句台词:“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豆腐。”他决定将来再演这出戏时,一定要将这句台词加进去。后来,他联想到他在狱中吃的是红薯,老百姓也只能用红薯充饥,豆腐是很难吃到的,于是他将这句台词中的“卖豆腐”改成了“卖红薯”。一句精彩的台词就这样诞生了。
1933年牛得草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自小从师豫剧名丑李小需,专攻丑角。那时候他连个名字也没有,大家都叫他“小牛”。后来,团里一位老艺人给他起名叫牛俊国。
牛得草热爱豫剧艺术,演戏认真,为了博采众长,他还曾向京剧名角肖长华学过戏,肖长华对他说:“剧本好比是肉,演员好比是厨师,要把肉做成各种各样的菜,才算本事。”这句话对牛得草影响很大,从此他细心观察生活,虚心向各方面的人学习。他与喝唱叫卖的摊贩交朋友,学习吆唱,他也向唱莲花落的、说相声的请教,学习他们生动幽默的语言和表演艺术。经过努力,解放初他的丑角艺术已颇具特色,有了一定的影响,但此时他还叫牛俊国,仍没有一个合适的艺名。
开封有一个叫李春芳的八十多岁的老人,一辈子清贫,知识渊博,他爱听牛俊国的戏,有时散了戏还到后台与他聊天。一天,他向老先生请教:“人家都说我的名字不符合我的丑角行当,我又想不出好名字来,请老先生指点。”李春芳想了一下说:“起名字因姓而宜,姓侯的有叫侯得山的,猴子得了山可以攀登;姓于的有叫于得水的,鱼儿得了水可以畅游;姓朱的有叫朱得康的,猪得了糠(康)膘肥体壮。你姓牛,何不叫牛得草呢?牛儿得了草,能负重远行,韧力无穷啊!”
牛得草这个名字实在起得好,既诙谐,又好记,还寓有深刻的含意。牛俊国听完老先生的一番说明后,高兴地说:“好!俺就叫牛得草,共产党把俺从苦海中救了出来,让俺当了人民演员,这不是小牛得到青草了么?”
李春芳还为他起了个字叫“料足”,别号叫“饮水”。这样,这条牛有草、有料、有水,可以充分发挥其才能了。牛俊国为此在日记上写下了“立志成牛,艺为人民”八个大字,表达了自己愿做人民的艺术之牛的决心。
14.猴王世家的艺名和诨号
凡看过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人,无不为剧中孙悟空的扮演者的精彩表演拍手叫绝——他表演得太传神了。《西游记》中美猴王的形象被他演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以至于连猴子也被感动了。一次,他在张家界拍摄时,一只小巧玲珑的猴子突然从丛林中跳出来,站到一个石台上,向这位美猴王的扮演者行了一个猴礼,小猴真的把他作是它们的猴王了。这位演员就是出身“猴王世家”的六小龄童章金莱。
说起这个“猴王世家”,祖孙四代共同演绎一个美猴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章金莱的曾祖父章廷椿演戏时就开始演猴戏了,由于表演出色,有了名气,人们送了他一个“活猴章”的绰号。
到章金莱祖父章益生这一代,就开始把绍剧猴戏发扬光大了。章益生年轻时曾在绍兴老家务农,但他酷爱绍剧猴戏,每逢农闲或者过年过节,他都要演戏,主要演猴戏。他的猴戏演得生动活泼,人们敬佩他演猴的技艺,送了他一个“赛活猴”的诨号。后来章益生到上海开了一个剧院,把家乡的绍剧搬上了上海大舞台,并且使绍剧猴戏传承了下来,章金莱的父亲和伯父就是在这样一个猴王世家的环境中熏陶、磨炼、成长起来的。
章金莱的伯父叫章宗信,艺术天分很高,扮相也很漂亮。他7岁开始登台演出,取艺名“七龄童”,登台不久便表现出了非凡的表演才艺而逐渐走红,且因成功主演老生角色,被誉为“神童老生”。章宗信读书不多,但凭着自己的才气和努力,不仅成了著名的演员,还能编剧和导演。享誉海内外的电影《三打白骨精》的原始剧本就是他编写的。
章金莱的父亲叫章宗义,与哥哥章宗信差3岁,两人长得像是一对双胞胎。当哥哥章宗信登台演出、并很快叫响后,章宗义也渴望登台演出,但祖父母不希望两个孩子都演戏,因为当时演员的地位很低。但经不住孩子的一再要求,最后祖父同意章宗义在《霸王出世》一戏中演“小霸王”,结果演得非常成功。从此,章宗义开始正式登台演出了。既然正式登台演出,就要有一个响亮的艺名。因当时章金莱的伯父“七龄童”已很有名,现在又来了一个小弟弟登台,所以在印演出节目单时,一位印刷工人想都没想,就给章宗义起了个“六龄童”的艺名,印到节目单上去了。“六龄童”为了演好孙悟空,看遍了上海滩的各种猴戏,吸取了他们的精华。为此他还专门养了一只小猴子,整天和它形影不离,观察揣摩它的动作和表情。就这样边学边演,逐渐走向了成功,最终赢得了“南猴王”的称号。陈毅、周恩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都看过他演的猴戏。他最有影响的一出猴戏就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来被拍成电影。放映时,万人空巷,红遍了大江南北,并发行到了世界72个国家和地区。毛泽东和郭沫若都为这出戏写过诗。
“猴王世家”传到章金莱这一代,更因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拍摄而蜚声海内外。但在传承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波折。他们这一代,章金莱的二哥章金星最富演猴戏的才华,他3岁就登台演出了,还会自己化妆,后来父亲给他起了个艺名叫“小六龄童”。有一次演出《孙悟空大闹天宫》,8岁的他在剧中演一个小皮猴,结果演得活泼风趣,惟妙惟肖,非常惹人喜爱。当时周恩来总理也来看戏,看完之后,上台接见全体演员时,还专门将他抱着高高举起来。但正当他施展才华之时,却因白血病去世了,年仅17岁。
章金莱与他二哥的感情很深厚,二哥弥留之际曾对他说:“我就要死了。”他问:“死是什么意思?”二哥说:“死就是你再也见不着我了。”他问:“那怎么样才能再见到你。”二哥说:“如果你演成了孙悟空,你就能见到我了。”那时章金莱只有7岁,但他对这一情景记忆尤深。为了实现二哥的遗愿,章金莱刻苦钻研猴戏。父亲在他二哥“小六龄童”的基础上,为他取艺名叫“六小龄童”。“六小龄童”终于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成功地扮演了孙悟空,并一举成名,实现了二哥的遗愿。“六小龄童”成名后,专程回到故乡绍兴,来到二哥的墓地,将美酒和鲜花放到墓前,默默念想着二哥临终前的遗言,告诉二哥,他的遗愿实现了。
2004年,章金莱和他的父亲章宗义应邀做客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面对面地向观众述说“猴王世家”的形成和发展,介绍“猴王世家”艺名、绰号的来历和趣闻,以及他们成功路上的坎坷、辛酸和欢乐,令观众深为感动和敬佩。
15.牛艺名的来历
在中国电影界,有一位著名演员叫牛。牛的成名得益于电影艺术家谢添的推荐。他本名张学景,牛是谢添为他起的艺名。
张学景和谢添都是天津人。张学景小时聪明机灵,接受能力很强,很有艺术天分,谢添很喜欢他。在张学景13岁时,中央电影制片厂要拍一部《圣城记》的电影,需要一位演村童“小牛子”的演员。谢添认为张学景演这个角色很合适,就将他推荐给了导演沈浮。沈浮让他试拍了几个镜头,发现这个孩子很有演戏才能,就决定录用他。结果,他表演得非常成功,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张学景属牛,又演了“小牛子”,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小牛”,他也从此开始了自己的银幕生涯。
张学景演戏很认真,对艺术的追求很有股韧劲,进步很快。谢添看到他的进步很高兴。想到这个孩子是从演“小牛子”这个角色开始演员生活的,又是属牛,对艺术又有一股韧劲,很希望他继续努力,有所成就,于是便围绕“牛”字给他取了一个有激励性的艺名“牛”。是“奔”的异体字,是急走和跑的意思。谢添为他起这个艺名,是激励他使足牛劲,努力拼搏,不断前进,这一名字寄寓了老一辈艺术家对他的深情厚望。张学景也很喜欢谢添为他起的这个艺名,并表示决不辜负他的期望,一定要做一条奔腾不止的艺术之牛。
牛,又因其名有四个“牛”字,所以同志们也亲切地叫他“四牛”。对此,他也乐以接受,视其为昵称。
三、别号、雅号、绰号
1.卞和为何被称为“不倒翁”
卞和是春秋时期楚国人。有一次他去荆山,发现一只凤凰围着一块石头上下盘旋不愿离去。这块石头表面上看并无特殊之处,但卞和坚信这是一块璞玉,里面肯定包藏有美玉,于是将这块石头献给了楚厉王。楚厉王见是块顽石,就听信谗言,认为卞和犯有欺君之罪,便砍掉了他的左脚,将他赶了出去。楚武王继位后,卞和又将此石献给楚武王,并说明发现此石的经过。楚武王与楚厉王一样昏庸,不识宝藏,也认为卞和欺君,于是又砍去了他的右脚。待到楚文王继位时,卞和想到两次献宝都不为楚王所识,反认为他有意欺君,被砍去了双脚。于是他伤心至极,抱着这块石头痛哭不止,直哭得眼睛出血。楚文王听说后,便派人将他召来,询问原由,卞和述说了自己发现宝石的经过和献宝遭遇。楚文王听后,令匠人剖开石头验看,发现石头里面果然藏有一块晶莹剔透、灿烂夺目的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