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目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卵生;产有壳的卵,雌兽有孵卵行为;有乳腺,无乳头,大脑皮层不发达;成体无齿,有角质鞘;体温不恒定,体后有一个孔———泄殖腔孔故名单孔目。
鸭嘴兽是单孔目中的一个种,生活在澳大利亚南部及塔斯马利亚。身长四五十厘米,雌雄异体,长有长而扁平的角质,似鸭嘴,有一条扁平的尾巴,全身被有细而密的褐色毛,不易被水浸入,四肢指趾间有蹼,适合水中游泳。有耳,无耳廓,耳孔可关闭,而且在游泳时目、鼻也可自行关闭。
鸭嘴兽的身体结构很适合水中生活,它的大部分时间在水里,那他在水中靠什么器官去捕食和躲避障碍物呢?它的
¹是主要的感受器官,¹上有一些孔,内连一些感受机械刺激和电刺激的感受器,对水中的弱电流很敏感,当底栖生活的小动物活动时会产生弱的电流,鸭嘴兽会感觉到,可前去捕食。
夏秋季是鸭嘴兽的繁殖季节,雌雄兽在水中交配,每次产2个卵,卵的直径约1.7厘米,白色,卵在产出之前已经在母体内发育十几天了,这与其他的产卵动物不同。卵产生后孵化10天,幼兽就破壳而出,刚孵化出的幼兽发育不完全,只有2.5厘米左右长,新生的幼兽无“鸭嘴”,只是在吻部有尖硬的结构,用此结构才能帮助幼兽打开硬的卵壳。幼兽孵出后几天,母兽的乳区泌出乳汁,靠幼兽自己去舔食乳汁。幼兽长到3个月时,才能睁开眼睛,体表上的毛渐渐丰满起来,这时活动能力差。4个月才能爬出洞穴,独立游泳取食。
鸭嘴兽的洞穴多在河边、湖岸边,洞长10—20米,一般有两个洞口,一个在水中,一个在岸边草丛中。
鸭嘴兽的体温不恒定,常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变化范围在24—34°C。使这类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生活的范围较窄。
针鼹也是单孔目动物,属针鼹科,外形像刺猬,体表的毛有些变为硬刺,间杂的细毛短,尾短,体长40—50厘米,吻包有角质鞘,无牙齿,舌细长,表面有粘液,伸出口外捕食,主要食物是蚁类,也有其他昆虫。
它的四肢短,前、后肢有5爪,长而尖,善于挖掘,穴居,多在夜晚出来活动取食。
在繁殖季节,雌兽腹部生出育儿袋,每次产一卵,产卵后用嘴吻卵放于育儿袋中,卵长2厘米,约十几天后孵化出幼兽,在育儿袋中有乳区,乳滴落下来,幼兽舔食乳汁,50天左右离开育儿袋,可随雌兽取食,渐渐独立后,母兽的育儿袋消失。
长吻针鼹也属单孔目,针鼹科,它的体长50—110厘米,比针鼹长,嘴也长,也仍然是卵生的动物。
单孔目的动物,哺乳,体外被毛,体温不够恒定,这都是与哺乳动物相似的特征,生殖方式是卵生,不是胎生;身体的下端有一个泄殖腔孔,粪、尿、卵都从此孔排出,这是较低等动物的特点,所以说这一目动物是较原始的哺乳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