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十五章 印度独立之父——甘地

  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1948),印度国民大会党著名领袖,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倡导者。

  甘地生于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岛的波尔邦达尔土邦(现古吉拉特邦)。甘地家族在此世代经商,但从祖父开始便弃商从政,其父乌坦钱德·甘地也曾担任过波尔邦达尔土邦的首相。他家属于印度教第三等种姓,全家信仰印度教。甘地7岁时,全家迁至拉吉科特,他在当地入小学。12岁时入拉吉科特的阿弗列德中学。根据印度教习俗,甘地在13岁时受父母之命,与卡斯特巴尔结婚。1887年,甘地中学毕业,考取了萨玛达斯学院。1888年9月,甘地从孟买动身远航,去英国留学,攻读法律。在英期间,他结识了各种思想流派的学者。朋友,对他日后“反对暴力、主张忍受”的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1891年6月10日,甘地通过考试取得了律师资格。12日便登轮返回祖国。回国后,他曾先后在孟买、拉吉科特担任律师。

  1893年4月,一次偶然的机会,甘地应印度一家商行聘请,去英属殖民地南非德兰士瓦首府普勃图利亚处理一起4万英镑的债务纠纷。甘地开始工作后,碰到许多棘手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种族歧视,尽管在南非有不少印度侨民,但他们没有合法的地位,统治南非的欧洲白人对有色人种一向看不起,甚至把在南非的印度人统称为“苦力”。甘地在南非被冠以“苦力律师”的称号。4万英镑的债务纠纷经甘地协调后圆满解决,他准备回国了。临行前他看到一则新闻,当地政府立法议会企图剥夺印度人选举议会议员的权利,印度侨民为了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权利与政府当局展开了抗争,他们希望甘地留下来,与他们一起战斗。甘地同意了,他在当地最高法院谋求到了律师的职位。

  为了适应斗争的需要,在甘地的发起和组织下,一个印侨团体——纳塔尔印度人大会于1894年5月22日成立了。印度人大会为印侨做了许多好事,为南非的印度人赢得了许多朋友和无数同情者,并得到了印度国内各党派的支持。1899年英布战争爆发,甘地组织印度人救护队为英军服役,以谋求英国殖民政府改善印度人地位。1904年至1910年期间,甘地创办凤凰新村和托尔斯泰农场,作为实现他的真理与非暴力的试验场所。

  甘地的非暴力思想主要来源于宗教,首先是印度教。印度教主张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他在少年时,就很喜欢古吉拉特的一首《以德报怨》的格言诗,一直将这首格言诗奉为座右铭。在伦敦留学时,他接触到了各种宗教,结识了各种思想流派的朋友,最受他推崇的是《新约》中的博爱思想。其中“不要与恶人作对”、“要爱你们的仇敌”等句对他影响是很深的。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形成与实践正是他在南非的21年间。他的这一思想主张爱和真理的统一。一方面要坚持真理,另一方面宁愿自己作出牺牲也不加暴于敌人。他运用“坚持真理”这一原则来指导他所领导的政治斗争,他认为这个词清楚地表明了“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意义。

  1906年8月,德兰士瓦政府发表公告,宣布在南非居留8年以上的印度“苦力”方可定居本地,同时必须向政府办理手续,领取登记证并随身携带,以备检查,违者罚款或判刑,或驱逐出境。这一法令被称为“黑色法案”。甘地领导印侨掀起了非暴力抵抗运动,南非政府被迫做了一点表面上的让步措施。斗争虽未胜利,但甘地却认为“非暴力抵抗”是最高尚的自卫武器。

  1913年,甘地在南非领导的非暴力运动达到了高潮。斗争的目的是冲破现行法令中不合理的规定,要求取消“黑色法案”,废除人头税,承认印度婚姻制度的合法性。斗争中甘地率队“和平进军”,但遭到南非政府凶残镇压。整个运动过程中,甘地三次被捕,但斗争并没有停止。12月18日,殖民大臣史末资被迫释放甘地,以求和解。1914年1月21日,史末资宣布:废除人头税,承认印度的合法婚姻在南非也有效。至此,甘地的非暴力斗争取得了最后胜利。

  1915年1月,甘地从南非回到了印度,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5月,甘地在古吉拉特邦建立了一个非暴力抵抗基地——非暴力抵抗学院(也称真理学院或真理修道院),为开展非暴力运动作舆论和组织上的准备。一战期间,曾为英军招募志愿兵和组织担架队,希望以此博得英国的好感,使英国同意在战后给印度以自治。但大战结束后英方非但未能满足印度自治的要求,反而于1919年颁布实行《罗拉特法》,该法规定:政府对革命者或嫌疑分子可以不经公开审讯即逮捕监禁。甘地成立非暴力抵抗协会,号召全国总罢业,要求全印度人民绝食一天和祈祷,以示抗议。4月6日,全国响应,出现了惊人而壮观的总罢业。英国殖民当局对群众进行了血腥镇压。甘地对这种惨无人道的暴行深为震惊。此后,他领导的斗争转变为与英帝国“不合作”的非暴力抵抗了。1919年11月,甘地在德里主持的一次印穆联席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甘地的“不合作”主张是指抵制英国殖民政府的学校、法庭、立法机关,抵制英国货和不接受英方委任的国家职务。1920年7月28日,甘地宣布将从8月1日开展“不合作”运动,并于此日退还了英王所授勋章。12月国大党年会通过甘地起草的新党章,列人非暴力不合作和自治内容,由此取得国大党领导权,并把不合作运动推向全印度。

  1924年12月,国大党在贝尔高姆举行年会,甘地当选为国大党主席。

  1929年12月,国大党年会通过了印度完全独立的提案,将党章中要求的“自治”改为“完全独立”。1930年1月26日,国大党将该日定为全国“独立日”。这一天,全国举行示威游行,支持完全独立的决定。1930年3月,甘地选择了影响面广,而且为贫苦大众反对的“食盐法”来发难,掀起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2日,他率领信徒向海滨地进发,自制食盐,破坏殖民政府的食盐专卖权。运动中先后有60万人入狱,5月4日甘地被捕。1931年3月5日,甘地与总督欧文订立了《甘地一欧文协定》,双方部分妥协,政府同意恢复国大党合法地位,甘地同意中止不合作运动。1931年,甘地赴伦敦出席英国政府召开的解决印度问题的圆桌会议,他提出给予印度自治地位的要求,遭到了拒绝。1932年至1934年为抗议殖民政府歧视贱民,曾三次绝食。1934年10月,因国大党内部分人谴责1931年《甘地一欧文协议》,致使甘地退出国大党。1939年至1941年曾三次恢复领导国大党的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甘地要求英国立即退出印度,1942年8月8日,国大党孟买会议通过了甘地提出的这一提案。但英方政府坚持固有立场,9日,甘地被捕入狱,随之是残酷的暴力镇压,半年中被捕者达6万人,死亡近千人。1944年5月,甘地才得以释放。

  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前后,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间矛盾激化,出现了教派仇杀。8月14和15日,英国将权力分别移交巴基斯坦自治领和印度自治领。但此时教派冲突却愈演愈烈。甘地于1947年至1948年两度绝食,希望以此阻止仇杀,但无济于事。1948年1月30日,甘地进入晚祷会场时,受到一名印度教极端分子枪击而身亡,终年79岁。

  甘地一生的实践,是印度现代历史的一面镜子。甘地以他非暴力的方式去争取国家的独立而独树一帜,它是民族革命的一种独特方式。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斗争中贡献了毕生精力,赢得了印度人民的爱戴,他被人民尊称为“圣雄”和国父。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