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四 圣名传千古”

  李时珍遍尝百草,以身试毒,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博采众长,耗费毕生心血,完成了传世经典《本草纲目》。作为中医药学的集大成者,李时珍是如何搜集到一万多个药方的呢?他又是如何保证这些药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的?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李时珍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李时珍如果不能在长期的行医和研究过程中,摸索探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符合科学研究基本要求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话,是不可能完成《本草纲目》这样的巨著的。而这正是李时珍留给我们后人的又一笔宝贵的财富,甚至可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

  我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曼陀罗花,它经常在武侠小说里出现,谁想算计别人,要麻翻他,就用曼陀罗花。曼陀罗花是一种有麻醉作用的药物,它当然不仅仅是武功不怎么行的那些江湖人士手中的武器了,在医疗当中也有它的用途。问题是,由于方言不同、记载各异等各方面的原因,在李时珍之前,中医药界好多人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曼陀罗花了。后来李时珍到武当山访问药农,才重新判定了这味重要的药物。李时珍在当地了解到,原来在武当山叫做“风茄儿”的这种药就是曼陀罗花。为了判明曼陀罗花究竟有没有传说中的功能,李时珍就拿自己的身体做了实验。传说中,是怎么描写曼陀罗花的功能的呢?“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意思是这种曼陀罗花,如果人们一边笑一边去采,采完以后把它酿成酒,喝下去人就会笑,因为人是笑着去采它的;如果人一边跳着舞一边去采,采完了以后酿酒饮,喝完以后人会舞蹈,因为人是舞蹈着去采的。当然这证明它是有一种麻醉作用,有一种幻化作用的。不过有点神乎其神,那人们爬着去采,喝了它以后就爬着?人们翻着跟头去采,喝了以后就翻着跟头?那么李时珍的实验结果是什么呢?“予尝试之,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李时珍明确告诉我们,他尝过。李时珍把它采来以后酿成酒,他用自己做实验得出的结果是,必须喝到半醉半醒之间,还得有一个人,在李时珍面前哈哈笑,这个时候李时珍会跟着他哈哈笑;一个人在李时珍面前跳,李时珍也会跟着他跳,否则无用。就是说这个麻醉作用,必须有个外界的引导,并不像传说的那么神。自己没试过,就不会知道药效。但是试出事来呢?谁也不敢保证。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一直有一种说法,说神农亲自去尝试各种各样的植物,一天被毒了七十回,因为他不知道这些植物有毒。这也说明,传统医生的职业是有高度的危险性的,有些药物是必须拿自己的身体去做实验,去尝试。李时珍不止一次这么做过。

  神医李时珍遍尝百草,以自己的身体做赌注,一次次地试验各种草药的功用。在他所撰写的《本草纲目》中,共发现新药三百七十四种,记录药方一万一千多则。那么,这么多的药方,大多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第一个,何首乌的来历和特性。一般人都知道何首乌,在鲁迅的小说里就有何首乌。何首乌有什么特性?它是怎么来的?李时珍通过对古代史籍的考察而弄明白了这些问题。

  唐代有个僧人叫能嗣,这个僧人本名叫何田儿,五十八岁了,没有儿子,实在是痛苦不堪,于是就出家了。他晚上睡在山野里,看见夜色里面有两株藤,相距三尺,这两株藤并不在一起,但是在晚上就相交相缠相绕。能嗣一看,觉得很奇怪。估计能嗣那个时候也饿了,就过去恶狠狠地把这两株藤的根挖出来,吃了。谁知这一吃,头发变黑,连生数子,而且父子的寿命都超过一百六十岁,他的孙子就叫何首乌。那何田儿的孙子何首乌,就把这个秘方给透露出来了,说,我爷爷就是吃的这个东西,才有了俺。我爷爷一百六十岁,俺现在也一百多岁。原来这个藤的名字叫夜交藤,就是夜里交缠在一起的藤,而自从这个何首乌出来说话之后,大家就用人名替换掉了这个植物名,从此以后它就叫何首乌。何首乌这个人恐怕不是子虚乌有的,唐朝著名的思想家,和韩愈几乎齐名的李翱,曾经写过《何首乌传》,看样子是有这个人的。李时珍就利用这个美妙的故事,加上自己在医学上的实验,判明何首乌“益血气,黑须发,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

  李时珍断定何首乌是滋补良药,是黑发的良药。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好多染发剂都说是从何首乌里提炼出来的。但是说这个话的人,有多少知道这何首乌原来是个人啊?看看《本草纲目》就知道了。

  作为一个独具慧眼的人物,李时珍把“经史百家,俚谚民谣,稗官野史”中的零碎资料,有心地收集起来,加以综合分类判别,用自己的方法沙里掏金,从而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成果。还有一个例子,一种糖叫做麦芽糖,不是咱们今天吃的蔗糖,我们小时候还有麦芽糖,现在估计不多了,这是李时珍在阅读一部叫《集异记》的古籍时悟出来的。古时有一位将军,被箭射中了眼球,他把箭杆剪断了,箭头扎在眼球上,拔都拔不出来,这个将军并没有死掉,箭头就在眼睛上,很痛苦。有一天他做梦,梦到一个胡僧——外国来的僧人,可能就是西域那边来的僧人,告诉他用米汁,大米熬的米汁,注入到眼球里,就可以解决问题。这个将军醒过来后,满世界地问,这样行不行?谁也不知道怎么办,把米汁怎么注到眼睛里?注完了以后怎么办?这个将军不得要领,他就眼球上还插着箭头,到处跑。终于有一天,有一个和梦里梦见过的胡僧相貌非常像的一个僧人来化缘,将军就告诉他这个梦,问他怎么办?僧人讲,这很简单,你就拿那个麦芽糖点一下眼球,然后你就可以把箭头给拔出来了。一试,果然拔出来了,而且不久伤口就好了,但没有说眼睛是否还看得见。李时珍就从此得到了启发,用这种麦芽糖治疗箭伤。

  李时珍广泛地收集古药方,博采众家之长,《本草纲目》所记录的中草药种类之全,数量之广,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么,面对浩瀚的古籍以及民间秘方,李时珍又是如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呢?

  研究李时珍的一位非常著名的学者唐明邦教授,他将李时珍的科学研究方法总结为五个方面,“观察和实验;分类和比较;分析与综合;批判继承;历史考证。”

  唐教授总结为五个方面。我想我还是有重点地向大家做一些介绍。我举一个例子,染布的蓝靛水可以杀虫,还可以治疗噎疾,这也是李时珍从两则古代故事里领悟出来的。有一个故事讲,唐代有个僧人,老是噎,吃不下东西,几年吃不下饭,临去世前就对徒弟讲,我死了以后,你们把我的身体解剖一下,把我的胸腔打开看一看,看看里面是个什么东西,搞得我苦不堪言。这个僧人圆寂以后,他的徒弟就按照师傅的遗言,对遗体进行了解剖,发现里面有条虫,取出来以后活蹦乱跳,神气活现,不论拿什么药去对付它,它都不死,相反,还像吃了补药一样,精神更好了。拿水去浇它,它也不怕,把水喝干了,还待在那儿。有一个僧人正好在染布,一看拿它没办法,也气坏了,就顺手舀了一勺染布的那个蓝靛水往那儿一泼,这虫就死了。李时珍就从中悟出,原来染布的蓝靛水可以杀虫。

  此外,李时珍还引用了另外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一点。有一个人极其倒霉,怎么倒霉呢?他喝醉了酒,一头扎到稻田里。喝醉了酒的人,一般都比较渴,他就顺便喝了稻田里的水,这一喝把蚂蟥喝到肚子里了。这下就不得了了,喝下蚂蟥以后就腹胀,胸胀腹痛,面黄肌瘦,怎么也医不好。蚂蟥一直在肚子里,这个人也没辙。有一天,这个倒霉的人又外出,外出以后口渴,又找不到水,跑到人家家里看见有一碗脏水,就咕噜咕噜喝了。谁知道,这次喝的是染布水,把肚子里的蚂蟥给杀死了,从此以后他的肚子也不疼了。通过这两则故事,李时珍认定染布的蓝靛水,是有杀虫功效的。

  再经过长久的观察,李时珍就总结出来,靛是蓝色染料与石灰做成的,其气味与蓝稍有不同,而其止血、拔毒、杀虫之功,似胜于蓝。他发现,因为有染料和石灰的原因,所以靛有杀虫的功效。而李时珍由此还揭露了一般的道士、方士的一种把戏,比如民间经常有人噎着或者打嗝儿,吃不下东西,道士或者那些方术之士,经常会叫人去喝染缸里的水。往往喝了有奇效。但谁都不明白这个道理,认为这道士施了法术,实际上就是因为蓝靛水的缘故。

  李时珍生活在明朝嘉靖时期,那时,皇帝笃信巫术,在深宫高墙之内,建起了烟雾缈缈的青炉,希望通过炼丹而羽化成仙,长生不老。在皇帝的影响下,百姓也都信奉巫术而远离了医术。然而,就在这样一个蒙昧的时代,李时珍却坚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耗费毕生的心血著就了传世经典《本草纲目》。那么,这本书对巫术都有哪些批判呢?

  我们提到过,李时珍一辈子都在和迷信、方术作斗争,反对所谓的长生不老和炼丹成仙,在这一方面,李时珍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比宝贵的遗产。我也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第一,批判服菌桂可以长生的说法。道教的典籍讲,人只要吃这种菌桂,只要连吃七年,就可以铁掌水上漂,可以步行水上,长生不死。有个人叫赵陀子,说他吃了二十年以后,这个人居然从脚底板长出好多毛来,每天可以走五百里,力举千斤。李时珍根据他的医学经验,承认菌桂可以“主治百病,善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李时珍承认菌桂对治疗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改善精神,一般人如果要服药,都可以不妨以这个打打底。但是,他对服菌桂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嗤之以鼻,认为夸大了。

  第二,李时珍还批判了服用水银可以长生的说法。在炼丹术里面,对道家、神仙家来讲最重要的药物,就是水银。在我们的传说当中,秦始皇陵是注满了水银的,因为秦始皇要追求长生不老,因为神仙家认为经常服用水银可以成仙。李时珍对此当然是不认同的,“水银乃至阴之精,阴毒之物,无似之者,六朝以下贪生者服食,致成废笃而丧厥躯,不知若干人矣”。水银,是阴中之阴,最阴、最毒的东西。汉魏六朝以下,好多人希望成仙,就大量地服用水银。李时珍指出,这些服用水银的人,要么就是中毒残废了,要么就是死了,所以服用水银对身体是很有害的,这里李时珍用医学知识去批驳了错误的说法。

  第三,批判饮茶可以轻身换骨。茶叶当然是好东西,我们很多人都喜欢喝茶,但是,按照好多神仙家的说法,饮茶的功效很大,可以轻身换骨,也就是说喝着喝着,你就可以飞起来。如果你坚持喝茶,你全身的骨头可以换一遍,叫轻身换骨,你就快成仙了。李时珍认为,“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本草纲目》中说,茶是一种阴性的东西,当然它能降火,它在这一方面是好的,但是对于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茶叶并不一定适用于一切人,那些虚寒的、血气比较弱的人,如果长期地饮用茶叶,是会损伤脾胃,伤元气的。这样的批评性的意见,在《本草纲目》里非常之多,都有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

  李时珍虽然批判道教中的迷信成分,但是对于道教中传承了数千年的精华,却采取了吸收的态度。他甚至还从道教的传说中,感悟出了医学的道理。

  李时珍的视野和心胸都极其开阔,他又有丰富的医疗经验、坚强的意志、科学的方法,所以,他一般总是能够纠正前人遗留下来的错误,发现新的知识。

  《抱朴子》里边有个故事,说过去有个相国,叫张文蔚,他的花园里有个黄鼠狼洞,里边住了一窝黄鼠狼。有一天老黄鼠狼出去找东西吃,就把四只小黄鼠狼留在窝里,这个时候一条蛇爬进去,把四只黄鼠狼给吃到肚子里了。老黄鼠狼回来一看,发现洞里有蛇。那老黄鼠狼,阅历很丰富,不急,就趴在洞口等着。等那蛇吃饱了,美滋滋地爬出来的时候,老黄鼠狼一口就把蛇咬成两截,把四只小黄鼠狼从蛇的肚子里给救出来了。救出来以后,老黄鼠狼马上就嚼了好多大豆叶,把大豆叶子给嚼烂了,敷在小黄鼠狼身上。不久,四只小黄鼠狼就活蹦乱跳,非常健康了。李时珍就从这个历史故事当中,悟出大豆叶子可能是能够治疗蛇伤的。根据这个例子加以实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留下一个断言,“后人以豆叶治蛇咬,盖本于此。”我们后来人,用大豆叶子去治蛇伤,大概根据就在这里。

  柏叶,吃这个叶子可以健身、长寿。李时珍也是从《抱朴子》里边悟出来的。《抱朴子》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秦宫里面有个宫女叫毛女,大概身上毛特别多而得名,趁乱逃出了秦朝的宫殿。她吓坏了,跑到山里面去,但是没有东西吃。有一个老公公就教她吃松树柏树叶,刚开始吃的时候,柏叶的味道非常苦涩。可是后来越吃就越吃出味道来了,慢慢也吃惯了,而吃了这个以后,不仅能充饥,而且冬天感觉不到冷,夏天感觉不到热。到了汉成帝的时候,有一个打猎的人,在终南山看见一个人,没穿衣服,身上长满了黑毛,跳过山沟,跨过山涧的溪水,像飞一样,非常矫健。大家就偷偷地把她包围住,把她逮住了。从这位黑毛女身上——那个时候应该是黑毛老太太,因为二百多岁了——李时珍得到启发:吃柏树的叶子有利于长寿。那么在《本草纲目》里的记载中,李时珍就认可了柏叶的治疗功效,“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黑润鬓发”。柏叶还有美发的功效。李时珍通过历史考证的方法,从民间的传说、历史记载当中,去发现新的药物、新的疗效,这使得李时珍的整个行医生涯,焕发出一种出众的光芒。

  李时珍博览群书,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医药学经验,《本草纲目》代表了明代医药学的最高成就,至今仍然被奉为中医学的经典。然而,就在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的公元1578年,西方已经在进行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科技迅猛发展,现代科学已经在逐渐确立。那么,他们是如何评价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呢?

  当时到中国来传教的法国学者和传教士巴多明和汤执中,首先向法国学术界介绍了《本草纲目》的内容。怎么介绍的呢?大家无法想象。1735 年,一部由他们出版的著作震惊了欧洲学术界,什么书呢?叫《中华帝国全志》,全面地介绍了当时中华帝国的全貌,而其中的第三卷,就是节录《本草纲目》。在当时的欧洲学者眼里,《本草纲目》基本上可以代表中国学术界的自然科学水平。所以,当他们写一部书来介绍整个中华帝国的时候,毫无疑问,他们要介绍中华帝国的自然科学水平。什么样的介绍方式最简便呢?他们干脆就把《本草纲目》节录一段,作为整部书的第三卷。而由此《本草纲目》让欧洲的学者眼前一亮,为他们打开了通往另一个宝库的一扇门。至于英国学者对《本草纲目》的反应,我想不会有比生物学家达尔文更好的例子。达尔文是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过根本性影响的,是明确提出进化论的倡导者。达尔文对《本草纲目》赞不绝口,称它是“1596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也就是说达尔文根本就不认为《本草纲目》的价值仅仅局限于药物学,或者医疗学,而认为它是一部百科全书。达尔文在研究进化论的过程当中,有过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动物和植物在家养环境下的变异》。他是研究进化论的,所以他就要研究原来都是野生的动物、植物,如果放到家养的环境下,会发生什么进化,会发生什么退化,会发生什么变异。这是一篇经典性的论文,而这篇文章里,他引用的资料,就是李时珍收集的关于鸡的七个品种的论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边,把当时各种各样的鸡都给罗列起来,讲它们之间的不同。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所收集的资料,对像达尔文这样的科学巨匠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李时珍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他知识渊博,学养深厚,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具有突出的地位,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那有没有一句简单的话,可以说明李时珍巨大的科学贡献?我想有。而且说这句话的人,拥有足够的权威,那就是世界著名的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首席权威李约瑟。李约瑟曾经讲过:“李时珍达到了与伽利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所隔绝的、任何科学家所不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这句话有点拗口,换一种明白点的说法就是,李时珍是当时欧洲以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因为在当时,伽利略、维萨里,他们的科学传统已经在欧洲建立起来了,而在欧洲之外,除了李时珍,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达到如此高的科学水准。这是李约瑟对李时珍的定评。

  研究李时珍的专家唐明邦教授有一段话讲得非常好,可以用来结束我们的李时珍的故事,他说:“李时珍对后世的影响,除了医学、药学、博物学等方面,还突出地表现在他的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救死扶伤、与人为善的高尚医德。这些方面都给人以深刻印象,树立了学习的典范。《本草纲目》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