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果
一、巴文化形成的生态环境和历史环境
(一)巴文化产生的生态环境
三峡地处北纬28°到31°之间,气候条件优越。气温比长江中下游的同纬度地区高3°-4°,具有冬暖、春早,降水量大、温度高、无霜期长的特点。而且三峡内“两岸连山,略无缺处”,容易形成自己的小气候。河谷炎热,山地凉爽。
三峡地区山高水长,水能资源丰富,除长江外,其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450余条,总长度达12700多公里。
三峡地区的矿产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各个地质时期的矿产都有积聚,品种多达60余种。正是由于气候的优越和水源的丰富使三峡地区的植被与动物资源十分的丰富。三峡地区除了在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虎、猴、蛇、猿、鹿以外,根据考古发掘的资料看这个地区还有螺、蚌、鳖、野猪、獾、獐、狗、狸、狼、象、马、牛、豹、犀牛等动物。在三峡地区,兽类有80余种,爬行动物类27种、两栖类20种。三峡地区共有鸟类231种。
综上所述,从气候、土壤、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上等方面来看,三峡地区在古代的自然环境是优越的。这样的自然环境为三峡地区古代人类的产生和繁衍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这样的环境是适宜产生悠久而发达的古代文明的。
(二)关于早期巴文化产生的历史环境探讨
四川大学张勋燎教授经过大量民族语言学和民俗学的考证,推断出“巴”字是我国南方壮傣语系民族中“鱼”的读音,“巴”就是鱼。“古代巴人以‘巴’名族,这是由于他们在生活中和鱼有特别密切的关系而又把鱼读做‘巴’音的特点所致。应该是一种他称而不是自称。”“根据大量的资料说明,早期的巴人是以渔猎为主的民族,沿水而居,以船为家,这点过去已经有人谈到。应该特别强调加以补充的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和鱼的关系尤为密切。在原出于《世本》的早期巴人传说中,便有廪君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此地广大,盐水神女告廪君: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其后廪君射杀女神而君于夷城的记载。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可见巴人选择居地,首先是以产鱼为条件……过去学者们经过研究认为属于战国至西汉初年巴人的墓葬,不仅把棺椁做成船形或以船为棺椁,在棺椁中发现了大量的鱼骨遗存。在巴人的于、钺之类的铜器上,也发现有若干鱼和船的图像。此外,1960年在湖北荆门出土的一件战国巴人铜戈上,还发现有人裸体入水擒鱼的图像。在宗教方面,巴人祭祀用鱼,即使到了他们已经脱离以渔猎为主的状态以后,这种风俗仍然保存下来。”
最早关于巴人的文献记载就是《山海经·海内经》“西中的记载:南有巴国。太暤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
“咸鸟”二字,据任乃强教授的研究,就是盐鸟,即运盐之鸟,巴人装载着巫盐的“轻舟”在大江上像鸟一样快速行进,因而被为咸鸟。管维良教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读,的乘就是乘载的乘,(音“乘釐”釐离)是治理的意思,可以解释为治理乘载之事,“乘釐”即管理运盐之事的首领。“后照”的“后”是首领之意,如后羿、夏后启等。“照”应是灶的错别字。后灶,就是管理煮盐的头领。这表明,巴人不仅运盐,也开灶煮盐。于是我们发现,咸鸟、乘釐、后灶3个名称,均表明巴人与巫盐的直接联系。《世本·氏姓篇》载:故出“廪君之先,巫诞。”
二、巴人的起源地
巴人的祖先是来自于三峡之内的早期古人类,巴人起源于峡江地区的巫巴山地,而巴文化也是从那里开始诞生的,从考古学的角度上来讲,三峡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必然和早期巴文化有直接的渊源关系。而巴文化的真正的起源是从峡江内开始的,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它开始不断地向东、向西发展,到了夏代到早商时期,在文化上,巴文化已经成就了其最为辉煌的时期。我在这里探讨一下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经过夏时期到早商这一段时期内巴文化初步成熟并向外发展的过程。
《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巴)“夏后启之臣孟涂,是司神于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其衣为血色乃执之,是请生。(孟涂)居山中,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阳南,丹阳居属也。”《后汉书·南蛮传》李贤注引《世本·氏姓篇》载:“故出巫”他把巫写做巫诞,说明“廪君之先,巴人原系巫山原始部落——诞部落的成员,是从这个部落里分出来的一个氏族。这些是关于巴族及巴文化的起源最早记载”。但实际巴人的起源比这要早得多,郭老曾说过:
“传说里的氏族部落,一般都是才从神话中引申出来的。事实上氏族和部落比关于他们来源的神话要古老得多”。
在任乃强教授的《四川上古史新探》中,他谈到了一些关于巴人起源的看法:他认为巴族长于游泳,善于行舟,原是以捕鱼为生,是我国独木舟的创始者。巴人利用小舟在江河、溪流上自由穿梭,使他们能够在广大的区域内捕捉各种鱼类,并且和各江河沿岸的居民进行贸易,他们便成了长江水系诸河流域最早成功的水运商人。他们深受沿岸各族人民和定居从事农业生产者的喜爱。当时巫国掌握着巫山地区的两大盐泉,巫溪县宁厂镇宝源山盐泉和彭水县郁山镇伏牛山盐泉,因而出产大量的盐,但是要向外运输就是个大问题了。这时他们想到了善于走水行舟的巴人,他们让巴人为他们承担起了沿江运盐,并经销的任务。而为了运盐的方便,巴人并在离泉盐产地不远的巫溪流域和大溪河流域定居下来了。当然,巴民族能在巫臷国的领土上定居下来,说明其当时还是巫臷国的属部,巴人们在此定居也肯定得到了巫臷国的首肯。从此巴人就有了自己的领土,也开始走向了从部落——部落联盟——形成统一民族——国家之路。巴国在尚未建国之时,为独立的部落联盟之时,其部落活动在峡江地区及其鄂西一带,时间为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夏代的早、中期。其经济形态为捕鱼和为巫臷国(部落)运销食盐,他们的流动性和扩散性很强,但其范围不出长江中游能够行船之处。
我个人认为巴族就是从新石器时代生活在巫山、巫溪一带的原始居民中发展而来的,巴文化的形成过程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在慢慢地孕育了,我们要研究巴人的起源就必须注意这一地区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和重要的遗迹、遗物。
我们把三峡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逐步成熟演变到早期巴文化的过程,分为两段,即形成和扩张的阶段。
三、三峡新石器时代文化与早期巴文化渊源考察
我们要探讨巴文化,那我们就先要提出早期巴文化在考古学上的概念,我个人认为早期巴文化的概念即是从巴文化的形成(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巴文化基本定型(西周时期)这个时间段中的巴文化。这时的巴文化基本上是往外扩张的时期。那时的巴文化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受到的中原中央王朝文化的影响,还并没有像晚期巴文化一样受到秦、楚文化等外族文化的影响那样强烈,所以保留了更多属于自己的东西,是比较原汁原味的本民族的文化。
而要探讨早期巴文化,我们就要从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开始进行追根溯源,探寻一下在巴文化之前的“先巴文化”。先巴文化与巴文化之间是一种渊源关系,是先巴文化赋予了巴文化一种传统的文化特征,即是说巴文化从先巴文化中继承了一种文化传统。我们只有先找准了什么是先巴文化,先巴文化的特征是什么,才能正确地分析巴文化及早期巴文化,才能找到考古学上巴文化的特征到底是什么。
在早期巴文化的遗存中,陶器的陶质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形成了以夹砂陶为主的传统,而陶色也是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以红褐陶、灰褐陶为主,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晚期巴文化。陶器主要的器类为平底器、尖底器、圈足器、三足器、圜底器。在新石器时代三峡地区还不见三足器和小平底器。而其他的器类都已出现,其中圜底器以圜底釜为主,而平底器以大口深腹罐和高领罐为主要的类型,其他的还有盆和钵,尖底器主要为大型的尖底缸,而圈足器在早期则以矮圈足的豆和碗为主,到了中、晚期,高圈足器开始大量出现。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一直从新石器时代就一直遗留下来的传统:
(1)圜底器类,在圜底器类中以圜底罐和圜底釜这样的炊器为大宗,早在距今7000多年的玉溪下层文化和城背溪文化之柳林溪类型就开始普遍流行了,在宜昌路家河遗址堆积层中出土的圜底器多达上千种,这类器物在后来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直至夏、商、周时期的巴文化遗址中都沿袭下来,以至成为了巴文化的一种传统性器类。无论是柳林溪、大溪遗存,还是屈家岭、石家河遗存,他们的主要炊器都是圜底釜。釜不但出土数量较多,而且整器也相当丰富,可以断定,圜底釜是峡江原始文化中的基本炊器。
(2)而从新石器时代早期以来,大型口深腹罐和高领罐就是主要的盛器,并在三峡以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中得以一直延续下来。小平底罐在大溪文化时期就有发现,而从石家河文化的白庙遗存开始,大口深腹小平底罐开始大量进入峡江地区,并同釜一样并列成为最重要的炊器,甚至在陶器组合中所占的比例还有大于圜底釜,峡江地区先秦文化以釜、罐为主要炊器的传统开始形成了。而钵、盆这样的盛食器在城背溪文化中开始出现,在大溪文化开始流行,自此以后,整个峡江地区(包括川东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都一直非常流行这类盛食器,这类盛食器一直沿用到西周时期。
(3)尖底器类,在鄂西的大溪文化中就有发现,后来到了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都有发现,三峡西部的老关庙下层文化中同样也能见到此种器型,在宜昌清水滩等大溪文化遗存中都出土有尖底器,在相当于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宜都红花套、宜昌中堡岛、白庙等遗址堆积层,也出土有尖底器,但那时的尖底器多为大型的尖底缸。
(4)而圈足器也是在城背溪文化时期开始出现,早期巴文化中的圈足盘传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在其后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时期这一传统都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三峡地区的早期巴文化的遗存中。而圈足豆(包括矮圈足和高圈足)的出现同样是从大溪文化时期开始的,圈足豆的传统也一直延续了下来。
此外应该注意的是屈家岭文化与大溪文化的前后继承关系,主要体现在江汉地区,而在鄂西的峡江地区这两种文化还存在一种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平行的关系。屈家岭文化的来源是复杂的,它其中包括了大溪文化的因素,也同时有着其他文化的一些传统。因此我们对于文化特征的传承和某些典型器物形制变化和发展上的分析和研究也必须注意到这个方面。
四、早期巴文化的形成
我个人认为,第一段即巴文化形成的阶段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二里头(夏代)文化时期。这个时期三峡东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主要是以季石文化类型为主体的,其中以石板巷子、白庙、香炉石、季家湖、红花套等遗址为代表。三峡东部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有着自己的一些特点:这一期的器物以平底器较多,袋足器次之,尤其是盛食器多为平底;泥质陶居多,尤其是泥质灰、黑陶居多;以炊器以釜和釜形鼎为主,釜的器形较大、其出土数量相当多;花边口沿罐在陶器中所占比例也较大;大口深腹小平底罐、矮圈足盘,厚胎平底杯、粗陶瓮、细圈足豆、直颈罐、宽扁足鼎、高柄杯、筒形厚胎缸、豆盘、缸、碗、器盖、纺轮等都是这一时期三峡西部地区较典型的器物。而且这类遗址普遍受到了来自龙山文化尤其是王湾类型的影响,盉、器盖、鬶等河南龙山文化的代表产物在这些遗址中比较常见。
但当这些遗址在向二里头时期转变时,其文化面貌发生了一些改变:首先是大口深腹罐成为主要的炊器,而且出土的数量很多,而釜和鼎的数量变得相对较少;其次随着大口罐的出现,罐的陶质多为夹砂陶,在陶质上夹砂陶开始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高圈足盘的数量也开始减少。说明了当西陵峡区的原始文化晚期濒临解体之际,中原龙山甚至二里头文化的影响使鄂西地区的本地文化出现了一个过渡性的阶段。从1993对白庙遗址的发掘来看,其二里头文化(夏代)时期的文化面貌同其属于石家河文化时期的文化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釜、鼎的数量很少,而罐的数量成为各种器物中最多的,并发现很多罐的底部有烟炱痕迹,说明罐已成为主要的炊器。而且有烟炱痕迹的罐多为夹砂陶罐,其特征为大口或中口、深腹,说明如此多数量的罐有分工的,热性能较好的夹砂陶罐主要用作炊煮器。高领瓮逐渐减少,被矮领瓮和弇口罐取代。器座开始出现。而这些正是巴文化的一些比较重要的特点。
而这时期三峡西部的文化以老关庙下层文化(仰韶时代中、晚期)和魏家梁子文化(龙山时代)为主,老关庙文化在陶质、陶色上仍然坚持了三峡西部地区以夹砂红褐陶为主的风;制作方法以泥条盘筑法为主,在制作时较多陶器口沿家厚,唇部多有按压的花边、短线或凹槽;器表多饰绳纹,占了总数的98%;器形多为直口或敞口,侈口较哨,多平底器或尖底器;主要的器物组合为有粗砂陶罐、细砂陶罐和尖底缸,其次为壶、盘、碗、钵、豆和器盖。典型的器物为大花边口尖底缸、敛口浅盘豆、卷沿瘦腹罐、侈口鼓肩罐盘口器。老关庙文化的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器物口沿常见花边。器形多平底器,圈足器比较少。这些特征都与哨棚嘴文化相同,应视为哨棚嘴文化因素的继承和发展。
当三峡西部的早期文化发展到龙山时代的时候,魏家梁子文化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化。魏家梁子文化的陶器以泥条盘筑法为主;陶质分夹粗砂陶、夹细砂陶和泥质陶三种。颜色有红、灰、灰黑、黑皮陶和褐陶几种。器表多以素面为主,纹饰除绳纹外,还有方格纹、篮纹、刻画纹、附加堆纹、弦纹和镂孔等。器物口沿多见锯齿形装饰。陶器造型以平底器和圈足器为主,圜底器、尖底器和三足器比较烧碱。器本器物组合为罐、盆、钵、盘、杯等,其中以夹细砂褐陶深腹罐、夹砂或泥质红陶高领罐、夹砂侈口罐、泥质灰陶钵和高圈足等为代表性器物。
虽然说是过渡的过程但这时已初具巴文化的端倪,早期巴文化中的小平底器和圈足器在这时已成为了这些遗址里相当主要的器物了。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在当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中或多或少就已经有了一些早期巴文化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从峡江地区中大溪文化以及季石文化时期开始就已经遗留下来了。由此可见,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峡江地区的古人类就极有可能为巴人的祖先,而正是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孕育了以后的巴文化。
而第二段即巴文化的向外发展阶段为二里头(夏代)文化末期到商代中期。可以说巴文化成为一种真正完备的具有自己特色的考古学文化是在这个时候。这个时候鬲、尖底杯、甗、斝、尖底罐、鸟首形器把等新器形开始出现。而圜底釜的出现更是改变了以前的以釜和鼎或者单纯以罐为主要炊器的习惯,形成了巴文化以圜底釜和罐为主要炊器的特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在陶质、陶色上也发生了变化,陶器主要为夹砂陶,陶色上以灰黑陶、褐色陶为主,红陶、黄陶次之。最主要的是这时的文化面貌开始出现了两种趋势:第一种,一部分巴人向西部开始扩张,他们原有的大溪文化以及后来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川东的土著文化和一部分中原文化(如二里头文化)的因素开始融合;另一种,也有一部分巴人却开始沿江而下,他们开始在三峡东部发展自己的文化(随着巴人沿长江而下向江汉平原发展,他们把三峡东部的本土文化也带到了那里),和江汉平原的早期土著文化以及逐渐南下的中原二里头甚至二里岗文化开始融合,形成了带有中原文化和江汉平原文化特点的类型,最后就是这两种文化趋势促成了具有最显著特色的巴文化开始系统全面的形成。
我们先来看一下早期在三峡东部的巴文化,笔者个人认为其主要表现为路家河文化类型:
路家河类型以西陵峡地区为中心,分布的范围主要沿长江沿线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其年代主要为二里头晚期到商代晚期(即殷墟中段之前)以前,峡区内包涵有该遗存的遗址有:路家河遗址、杨家嘴遗址、大沙坝遗址、三斗坪遗址、长府沱遗址、鲢鱼山遗址、朝天嘴遗址等,因为路家河遗址的面积最大,文化堆积层最厚,出土文物最丰富,所以命名为路家河类型。
路家河遗址商时期遗存分为四期,其年代分别相当于中原地区的二里岗下层、二里岗上层、殷墟早期和殷墟晚期。路家河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网坠,文化层中可见大量的动物骨骼和成层的鱼骨,由此可以断定其经济生活以渔猎活动为主。
其陶器以夹砂褐黑陶为主,夹砂红褐陶次之。器形大多为圜底器,还有少量的袋足器、圈足器和平底器。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弦纹、方格纹、圆圈纹、附加堆纹、S纹、贝纹、云雷纹等等。路家河文化第四期时,由绳纹组成的方格纹釜的数量约占釜的总数的30%。
陶器中可见的文化因素有四:a。夹砂褐陶类侈沿釜、敞口中长腹罐、器盖、纺轮、花边口沿器;b。灰陶类长颈突肩罐、灯形器、高柄豆、鸟首形器把;c。鬲、假腹豆、盉、簋;d。夹砂红陶大口缸、鬶。a群器物是西陵峡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一直流行和占主要地位的,各种圜底釜(罐)一直是作为这一地区的主要炊器来使用,所以其发现的数量相当多。b群器物则是典型的三星堆文化的器物,a、b两个群的器物都是对白庙类型a、b两群文化因素的继承和发展。而c群器物完全是受了商文化因素的强烈影响,这组器物都是商文化中的标志性器物。d群器物为江汉平原同期文化的时代共性器物。而各种文化因素在路家河文化类型中所占的比重依次为:a、b、c、d。虽然各种因素在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有所改变,但a群因素的器物始终在该文化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而b群器物则是从白庙类型开始就广泛存在于西陵峡以西的广大夏、商、周时代遗存中了,c群因素是在商代时突然进入的中原文化因素,它代表的是此时中原地区最主流的文化因素,d群因素在二里岗上层时期非常活跃。
该类型文化可分为四期,第一期包括红花套遗址的T112③、T111③A和向家沱遗址的T1⑦、T2⑦、T4⑦的出土物和向家沱遗址的部分采集品。属于一期的器物还有花边口沿罐、盉等。袋足根部呈圆锥状。纹饰以由绳纹组成的网纹为主。第二期以红花套遗址的T71③、T72③、T74③A、T64③A,T58的H218等单位的出土物和路家河遗址的T8④、T7⑤、T9⑦为代表。出土物由几何印纹硬陶、敞口缸、簋、细圈足豆、卷沿圆肩圜底釜、直领球形釜、侈口溜肩罐等。袋足根部呈圆柱状。纹饰有米粒状纹、连珠纹。第三期包括红花套遗址的T111的H501,路家河遗址的T3③、T4⑧-⑩以及三斗坪、鲢鱼山的大多数出土物为代表。夹砂灰黑陶数量明显减少,夹砂褐陶、泥质灰陶、夹粗砂红陶大量出现。与其陶系相对应的,是夹砂褐陶系各型釜、罐的出现和有肩罐、灯形器数量的减少。器形多圜底器,不见盉、斝之类的袋足器。特别是夹砂褐陶釜取代了前两期的有肩平底罐的主要炊器地位。新出现云雷纹、S纹、蕉叶纹、贝纹和各种压印纹,绳纹多长条竖向,密布器腹。第四期以路家河遗址T1③④、T2③④、T5②-⑤为代表。其主要器物有釜、高领罐、尊形器、鼓腹杯、灯形器、大口缸等。在该期开始出现的器物有硬陶折肩罐、方唇大口缶、夹砂褐红陶深腹簋、泥质陶折腹簋等。本期的灯形器数量开始减少,某些型式的灯形器已经消失或少见。根据簋、折肩罍的形态和大口缸全为杯状底和漏斗状底的现象,本期遗存的主要年代在殷墟前期。
但毕竟由于向西和向东两种趋向,造成了三峡西部地区乃至江汉平原和三峡东部地区及西陵峡以西这两个地区的早期巴文化存在着地域性的差异,三峡西部地区在早期巴文化的扩张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是中坝子类型:
中坝子类型文化的分布范围相对较小,主要分布在从万州到瞿塘峡一线,它的时代相当于商代早、中期。该文化类型的主要遗存有:万州中坝子遗址、哨棚嘴遗址的第二期遗存。
中坝子类型的陶器以手制为主,轮制较少见。陶质中的夹细砂陶占绝大多数,夹粗砂陶较少,泥质陶少见。陶色多不纯正,以红褐或黄褐陶及灰陶为主,还有少量红陶、黑陶褐黑皮红胎陶。陶器多素面,施加纹饰者较少,纹饰以绳纹最为常见,还有弦纹、篮纹、线纹、以及压印纹、戳刺纹、雷纹、波纹、附加堆纹等。器形以平底器为主,圈足器也较常见,还有一定数量的尖底器和三足器。器形有罐、碗、豆、灯形器、瓮、壶(瓶)、缸、杯、鬶、钵、簋形器、鸟首形器把、器盖等。其中以罐、碗和灯形器为主体,尤其以罐最多。
此文化类型的陶器中可见的文化因素有四种:a。绳纹鼓腹平底盆、花边口沿盆(罐)、鸡首形立耳壶、大口尊、盔形(圜底、尖底)缸;b。耸肩小平底罐、细高柄豆、灯形器、觚形器、圆顶器盖、鸟首形器把等;c。厚胎角状尖底杯;d。以袋足鬶、簋形器为代表。其中a群器物是川东地区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流传下来的一群器物,它们带有浓厚的土著色彩,是本地区文化的标志性器物群。b群器物是三星堆文化的典型器物,毫无疑问属于三星堆文化遗存。c群的厚胎角状尖底杯是在该文化类型时期大量出现的特殊的,带有明显的地方性特色的器物。这种器物在塘房坪类型时期就开始出现了,自从这种器物产生以后,在该地区先秦各个遗址的不同时期遗存中都能见到这种器物的踪迹,本人认为它的出现和大规模的盐业生产有关,这个问题在后面聚落考古的部分要详细地叙述。
此种类型文化可以分为两期,三段。第一期遗存以中坝子遗址的第⑤层和第④层下的遗迹单位为代表。该期陶器主要有耸肩小平底盆(罐)、广口深腹缸、深腹平底钵、厚胎角状尖底杯。已开始显现一些三星堆文化因素的影响,但并不强烈。从第一期的陶器和该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有显著的不同看,该期应处于从当地新石器时代文化向三星堆文化范畴的过渡阶段,其时代可能相当于二里头文化的末期。第二期遗存以中坝子遗址的第④层和第③层下的部分遗迹单位为代表。该期为典型的三星堆文化遗存,陶器组合以耸肩小平底盆(罐)、耸肩小平底缸、袋足鬶、高柄豆、灯形器、觚形器、圈足碗、圆顶器盖、鸟首形器把为代表,从器物的特征来看,本期年代应与三星堆文化第二期相当,属于商代早期。其中该期第一段是以中坝子遗址的第④层为代表。该段的耸肩小平底盆(罐)的肩部较圆和,有的口部有按压花边;灯形器的上部作圜底杯的形状,柄均为直柄;袋足鬶的袋足较大,足根不明显;鸟首形器把的鸟头还较扁,形态介乎于鸭、鹅之间。此段的年代为二里头文化第二、三期。本期第二段以中坝子遗址的第③层下的部分遗迹单位为代表,该段的耸肩小平底盆(罐)肩部较外凸;灯形器的柄上部外鼓作腰鼓形;圆顶器盖顶隆起,盖纽边缘外撇。此段的年代为二里头文化第四期。
巴文化的逐步形成和向外扩张的过程应该是从相当于中原二里头时期的夏代开始的,可以说早期巴文化的形成是一个继承和融合的过程,形成的过程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于峡江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传统的继承;第二,融合三峡地区东部和西部的新石器文化传统,并和外来文化比如说中原文化、江汉平原的土著文化和早期蜀文化因素的融合,开始凝聚成为具有峡江特色的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早期巴文化。
五、早期巴文化向外发展的原因
现在我来分析一下巴人向东、向西发展,并且在器物上和当地新石器时代文化有继承关系以及新器形产生的原因:我个人认为盐的生产和销售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综观整个三峡地区的史前文明的发展都是和盐密不可分的。三峡地区从旧石器时代以来人类活动的踪迹是十分频繁而密集的。在亚洲被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巫山猿人化石就是在三峡地区被发现的。除了三峡地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以外,盐是三峡地区之所以能孕育如此多的古代人类并产生多姿多彩的原始文化的最主要原因。
三峡地区的盐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尤其是盐泉资源更是远古时各部落和古国互相争夺的稀有资源,拥有了它完全可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巫溪县宁厂镇的宝源山盐泉、彭水县郁山镇伏牛山盐泉和湖北长阳县清江边的“盐水神女”部所占据的盐水等三大盐泉资源在上古时代就是其附近的地区人类和动物的身体所需盐分的最主要来源。身体的需要使古代人类意识到了盐对于他们的重要性,他们不由自主地向盐泉靠近,同时由于盐资源的丰富使他们的身体的生长发育比较健康,同时由于其他的动物也需要盐,它们也会不自觉地向盐泉靠近,人们在盐泉附近就容易捕捉到猎物,所以在三峡地区不论是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还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都比比皆是。
由于峡江地区地理环境的限制,在峡江地区的经济形态不太可能以农业经济为主,相反渔猎经济必然会占主要的方面。三峡峡内由于较暖的水温是鱼类产卵的极佳场所,每年都有很多鱼类回游到此地产卵,正是由于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峡江之内的鱼资源特别的丰富,在瞿塘峡南侧的巫山大溪遗址、西陵峡段的秭归、宜昌境内的大溪文化地层中,皆发现有大量的鱼骨、鱼牙和鱼鳃骨,经鉴定,鱼骨种类有青鱼、草鱼等。1993年夏秋之际中堡岛的考古发掘,更发现有一鱼骨坑深达1米多,口径达2.6米,坑内鱼鳃骨成堆成片堆积,鱼鳃纹理清晰可见。像这样的鱼骨坑,中堡岛一处大溪文化遗存已发现一、二百个之多。而且在三峡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一种引人注目的一种葬俗,在有的墓葬中发现有大鱼陪葬墓主人的现象,如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时就发现有7座墓葬中都葬有大鱼,大鱼一般多在1米以上。葬鱼的方法是:有的双手拥抱、有的口含大鱼。还有的墓葬中随葬有龟或蚌珠。这种特将鱼或龟用于殉葬死者的现象有一定的含义,这说明了当时鱼类资源十分丰富,极易捕捉,正是因为这样,渔猎经济才成为了峡江地区古代人类的主要经济模式。
在当时从长江中捕捉的鱼一般较大,如果吃不完怎么办?这时盐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古代三峡的土著居民用盐腌制吃不完的鱼,渐渐地形成了在鱼汛时把多余的吃不完的鱼腌制起来的习俗,而后再出现了把腌鱼去交换其他生活必需的用品,从而推动了原始的腌鱼交换商品的原始商业活动的产生。
而巴人的兴起便是从他们利用自己高超的水上技能,能够驾驶着在江面、水面上行走如飞的小舟开始为控制宝源山盐泉和伏牛山盐泉的“巫之民”运盐、贩盐开始的,他们从运盐、贩盐的过程中看到了盐可以为他们带来的丰厚的利润,使他们拥有雄厚的财力,从而自己拥有盐泉并垄断盐的生产、运送和销售就成为了他们的梦想。
也正是由于巴人的水上技能和运盐、贩盐的谋生手段使他们走上了向外发展的道路。他们通过水路把盐不断运向各地,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的势力也就随之渗透到这些地方。如果对方的势力并不是很强大,英勇善战的巴人在探清其虚实后,巴人是绝不会放过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机会的。而盐业生产给他们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可以帮助他们的部队(就是护送运盐船队的巴族战士)装备达到一个比较先进的水准。巴族的势力随着他们对盐的垄断不断膨胀。
而巴人正是在运盐出峡的过程中,造就了巴文化向外发展的不同方向。沿江而下,占领了江汉平原的是以蛇为图腾的龙蛇巴人;沿江而上,最后建立了巴国的是以白虎为图腾的白虎巴人;从奉节出西陵峡,经乌江这一运盐到四川的路线,过合江县、宜宾市再到彭山县、温江县的是以鱼鹰为图腾的鱼凫巴人;在白虎巴人东迁入主川东,建立国家后,因为土地稀少的原因从彭水县也沿乌江转芙蓉江运盐到黔中,到达贵州遵义,最后进入川西建立“开明”王朝的是以鳖为图腾的鳖灵巴人。正是由于他们不同的信仰,不同的运盐、贩盐路线,同不同的土著文化进行了交流,才形成了巴文化不同的发展方向。但由于川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与三峡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较相近,才主要形成了向东、向西两大主要发展方向。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说,巴人所使用的一些典型器物也是由盐业生产、运输和销售而决定的。例如在忠县哨棚嘴遗址中发现的成片堆积的大小、形状都几乎一样尖底杯,它们就是用来包装盐的。古人要卖盐必然需要一种量器,你如果买盐,要多少钱可以买这一尖底杯的盐,这就为卖盐和买盐的人提供了一个标准,同时你买盐的人走的时候就可以用这个尖底杯把这个盐带走。这个装盐的容器之所以做成这个形状就在于尖底杯能够一个叠一个地套在一起,从而节省了它在船上所占的空间。
六、结语
巴文化的发源、形成以及扩张阶段,都是属于其早期阶段,即早期巴文化的范畴。在这个阶段内早期巴文化是不断融合了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中原的二里头(夏)文化、二里岗(商)文化,江汉平原的土著文化,先蜀文化以及蜀文化而形成的。这是和巴人喜欢迁徙,并且善于利用水上技能的生活习性是分不开的。
正是他们熟练的水上行舟的技巧和能力,使得占据着川东地区两大盐泉的巫部落利用他们来运销食盐,渐渐地巴人也学会了自己煮盐,并发现了许多隐藏在河流中的盐泉,巴人开始强大起来,而由于峡江地区的地理限制和巴人在运销食盐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对附近环境的认识,他们开始向外发展,历经夏、商、西周终于成为了独霸一方的强大国家,而此时早期巴文化也开始向晚期巴文化过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