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说:二世曰:“先帝临制天下久,故群臣不敢为非,进邪说。今陛下富于存秋,初即位,奈何与公卿廷决事?事即有误,示群臣短也。天子称‘朕’,固不闻声。”于是二世常居禁中,与高决诸事。其后公卿希得朝见。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赵高向秦二世进谏说:“先皇帝(秦始皇)统治天下很长时间了,所以群臣们都不敢为非作歹、进谗言。现在皇帝您正是青春年少,刚刚继承帝位,怎么可以在朝廷上公然和群臣决策国事呢?若是有决策出现失误,就会把自己的短处暴露在群臣面前。况且天子处在万人之上,本来就不应该让下面的人随便听到您的声音。”于是秦二世就经常隐居在禁宫中,和赵高一起决策各种国事。这以后公卿大臣们就很少能朝见到皇帝。
秦二世并没有接受他父亲的教训,为了避免自己决策的失误干脆不与大臣们商量国事,自己躲在深宫中坚持己见,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才是真的授人以柄啊。我们在生活中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短处和错误,并积极想办法去改进,而不能自欺欺人地去逃避错误,隐瞒自己的不足。多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才能把事情越做越好。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把别人的过错大加渲染,这种人往往小题大做,惟恐天下不乱,当然,这种人与他周围的人的关系也必然不会太好。
其实,他人出现过错也是正常的,你能保证你不犯错吗?当你发现他的错误时,你就应当考虑口中的话说出去后,别人能不能接受,洪应明说:“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每个人都不想把关系闹僵,所以,这个时候也正是你展示社交能力的时候,也是对你自身素质的一种临场的考验。
指责他人最好的一个办法,就是正话反说。
有一个马夫,杀掉了齐王经常骑的那匹马,原来那匹马生了病,久治不愈,马夫因为害怕它把疾病传染给其他的马,所以就把它杀了。
齐王知道后很生气,就斥责那个马夫,一气之下竟要杀了他。
马夫吓坏了,没想到齐王竟会为一只生了病的马而要杀他。这时候,晏子走过来对齐王说:“大王,您这样急于杀他,而他连他自己的过错都不知道就死了。我请求为大王历数他的罪过,然后杀他也不迟。”齐王就答应了。
晏子对马夫说:“你为我们大王养马,却把马给杀掉了,此罪当死。而你使我们的大王因为马被杀而不得不杀掉养马的人,此罪又当死。而卤为这件事,传遍各诸侯国,使别人都知道我们大王爱马不爱人,从而得一个不仁不义之名,此罪又当死。所以,今天我就替我们大王杀了你。”晏子还要再说下去,被齐王拦住:“夫子,放了他吧,免得我落个不仁不义的恶名,让天下人笑话。”就这样,那个马夫就被晏子救了下来。
现实生活中,如果是因为自己的失误,而造成对方不好下台,最聪明的办法就是:正话反说,多一些调侃,少露一些锋芒;多一点自我剖析,少一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
这样,既能达到劝说或指责别人过错的目的,又不至于使对方丢面子,万事不能意气用事,要适当的给别人台阶下。
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这是社交处世的学问。不管是对朋友还是同事,以诚意提出忠告,如果对方不听劝告,那就要暂时终止。如果“得理不饶人”,喋喋不休,那只会使对方厌烦,根本听不进去你的话,即便你说的都是正确的,那也得不到什么好的效果,相反,彼此的关系也有可能变得僵硬。
“指责他人之过,需要稍作保留。不要直接攻讦,最好采用委婉暗示的譬如,使对方自然地领悟,切忌露骨直言。”(《呻吟语》)所以,要适当地运用“中庸”思想,善于将矛盾转化,做到无过无不及,给对方余地也就是给自己留了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