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臣弘罢驽之质,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为列侯,致位三公。臣弘行能不足以称,素有负薪之病,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印,乞骸骨,避贤者路。
出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公孙弘说:“现如今我材质低劣,没有立下过汗马功劳,皇上却特意把我从臣子士兵的队伍中间提拔出来,封为列侯,把我置于三公的位置。我的品行才能不能够同这样高显的位置相称,平时经常只是拿着俸禄官薪在养病,恐怕会比皇上的狗马先死而填埋于沟壑,最终无以报答皇上的恩德以及搪塞职责。我希望交出侯印,乞求保全尸骨辞官回家,也好给真正贤能的人才让路。”
这是公孙弘在淮南王与衡山王谋反时期,对他自己的反省和认知。他说自己没有尽到自己应尽之职,不能辅助君王安抚国家。
种种不好的现象的出观,都是因为自己没有才能才导致的,所以他跟皇帝辞官让贤。这种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凡事多问问自己是否做到了自己该做的,比如,做父母的是否都尽到了作为好父母的责任;做领导的是否尽到了作为好领导的责任;做员工下属的是否尽到了作为好员工好下属的责任;做朋友的是否尽到了作为好朋友的责任等等。
如果我们都能够理性地、客观地从自己所处的位置出发,去考虑自己的职责所在,去看看自己是否有所不足,不足在哪里,又应该如何努力去改进克服。
倘若我们都能够一一尽到自己的本分,想必我们的事业——定会大为改观,都能够自然而然地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曾国藩一生执着追求的是名和利,他说:“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同时他又说:“名利两淡,寡欲清心”,“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这岂不是矛盾的吗?所以,曾国藩有解决这矛盾的方法:其一就是叫“花未全开月未圆”,他求福求禄,但他遵循“不可享尽”的原则;他求权求势,但他遵循“不可使尽”的原则。其二就是“常存冰渊惴惴之心”,在为人处世中,曾国藩要人们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时时处处谨言慎行,三思而后行,才不致铸成大错、招来大祸。其三就是“天地间惟谦谨是截福之道”,就是要谦让别人,不与别人争抢风头。
所以说,人有欲求不足为惧,关键是注意把握其中分寸,在加以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思想引导,就不会不满足,但是控制不住,变成贪婪的话,那就只有等着惩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