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平?”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韩信说:“汉王给我的待遇很优厚,他的车子给我坐,他的衣裳给我穿,他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坐人家车子的人,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里要想着人家的烦忧,吃人家食物的人,要为了人家的事业去效力和卖命,我怎么能够图谋私利而背信弃义呢?”
古人一向讲究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如果别人帮助过我们,我们自然应该牢记在心,并且时时争取去报答。韩信最初也是这样知恩图报的人,只是后来由于汉王等人的猜忌,自己也动摇了信念,想背叛汉王,最终惨死,甚至牵连到了家人!用当下的眼光来看,无论我们从事哪种行业,都应该遵守行业规则,对自己的集体或者公司用心尽力,要有职业道德而不要贪图私利和虚名。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人尽可能往好处看,这当然是必要的。但这只是说看人尽量看人的优点,用人尽可能用其所长,并不意味着只看他的本领,而忽视他的缺点。对于用人者来说,必须知道“一行生意宜一样人”。这人有缺点不要紧,关键要看他的不足或缺点是否会对于要交给他办的事情发生根本性的影响,这也就是所谓靠不靠得住的问题。
胡雪岩在他的胡庆余堂药店开办之初,对于药店的总管人选,就颇费了一番踌躇。胡雪岩办胡庆余堂并不是为了赚钱,起码主要不是为了赚钱,而主要是一种救死扶伤的目的。他创建胡庆余堂时,已经拥有土地一万亩、白银三千万两。丝行事业蒸蒸日上,典当也已开出近二十家,的确不需要靠前途未卜的药店赚钱。而他的药店开办起来之后,他定下了向无力付钱的病人免费送药的不变规矩,他在药店向坐堂经理指出“戒欺”,而将“是乃仁术”的大字牌匾挂在一进内墙之上,用以警醒药店上下雇员“药店关乎性命,尤为万不可欺”,这些都看出胡雪岩注意培养下属的职业道德的良苦用心。
正因为药店“是乃仁术”,关乎性命,所以胡雪岩在选择药店总管时就更加慎重,一定要靠得住。胡雪岩在胡庆余堂后,广泛征选药店总管,也有人毛遂自荐。许多衣冠楚楚,一脸精明的人前来应征,他们中有不少人就药店开办之后如何扩大经营,如何提高利润等等,谈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生意经”,甚至有人保证药店开业两年内就为药店收回几十万的投资,而且还拿出了相当不错的方案。但对这些人,胡雪岩都一笑婉拒。
一天,有人偶然向胡雪岩提起江苏松口余天成药号的总管兼股东余修初很有魄力,一心要在药店一行干出一番事业,只可惜他没有自己的经济实力。胡雪岩听说后亲自到松江求教。余修初对胡雪岩谈起办药店要成大气候,就要办大药业,必须不惜资本,建立自己的药厂、药号、药行、药市,形成一条龙。但余修初的一条龙,并不是要形成药业垄断,然后去图大利,而是强调药业“是乃仁术”,不可斤斤计较利润多少。建成一条龙的药业体系,形成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可以有效保证自己售出的药品的质量。余修初的一番话与胡雪岩的心思不谋而合,胡雪岩当即庄重拜请余修初出任胡庆余堂的总管,总理其事,而且相互约定,药店以救人活命为宗旨,以店养店,不以赚钱为目的。
药店关乎性命,自然不可欺。而药店用人,也必须符合这诚实不欺的要求,哪怕他在如何赚钱上欠缺一点,这诚实不欺却是不可少的。正是基于这种要求,当胡雪岩听到胡庆余堂的一个跟帮伙计向他报告,提及胡庆余堂一个购药的伙计不慎购了假药,而胡庆余堂的阿大因跟这伙计熟悉而没有验货就入库时,当即命令药店将这批假药销毁,并且开除了打报告的伙计。因为这人不向阿大报告,却参阿大的不是,背后伤人的行径殊为可耻,这种人不能留在药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