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婴进谏曰:“臣闻故赵王迁杀其良臣李牧而用颜聚,燕王喜阴用荆轲之谋而倍秦之约,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之议。此三君者,皆各以变古者失其国而殃及其身。今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主欲一旦弃去之,臣窃以为不可。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
出自《史记·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子婴进言规劝皇帝胡亥说:“微臣我听说过去赵王迁杀他的贤明臣子李牧而起用颜聚,燕王喜暗地里采用荆轲的计谋而背弃与秦国的盟约,齐王建杀死他前代的忠臣而改用后胜的计策。这三位国君,都是各自因为改变旧规丧失了他们的国家,才使祸患殃及他们自身。如今蒙氏兄弟是秦国的大臣谋士,而国君打算一下子就抛弃他们,我私下认为不可以这么做。我听说草率考虑问题的人不可以治理好国家,独断专行、自以为是的人不可以用来保全国君。诛杀忠良的臣子而起用没有品行节操的人,这样在内会使大臣们不能相互信任,在外还会导致作战的将军战士们军心涣散、丧失斗志。我私下认为这样做不可以也不对。”
做事用人应该以史为鉴,不要轻易相信和起用那些道德修养很差的人,那样做只会害人害己。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团体,应该清醒自律,并且对有学问而且道德修养高尚的人要好好加以提拔任用,否则一味地独断专行、自以为是,其结果往往只会众叛亲离,落个失败的下场。
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中间的“机”,有两种解释:一是时机,二是兴趣,如果话说的不是时候,别人当然不会理你。如果你说的话题别人一点都不感兴趣,那也谈不来。所以,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别人是不是在做别的事或正在与别人说话,不能打断他人的谈话,除非你有特别重要的而且是有关于他的。还有就是要注意他人的兴趣,比如说他喜欢篮球,你却和他一直说足球,那就不可能有共同点,谈话也不可能继续下去。
范雎逃离魏国来到秦国,由于结识了王稽而见到了秦昭王。
秦昭王是—个善于用人的君主,也从王稽口中得知范雎是—个贤能的人,于是就叫手下的人退下,要单独和他谈谈秦国的国家大事,就对他说:“有幸请得先生教导我。”范雎只是唯唯诺诺而已,不说—句话。
昭王再请他谈话,他都还是如此,一直到了第四次,范雎只凭空大放厥词。到第五次,才挨得上边际。
第六次,畅谈外事还是不涉及秦国内政。等到秦王拜他为客卿,采用他的话有几年了,自己有了充分的把握,就痛陈内事。于是废除太后,驱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到关外。
后来大家才知道,范雎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当时的秦国,内有太后专横,外有穰侯的跋扈,再有高陵、华阳、泾阳君等人为虎作伥,所以不敢与秦昭王深谈,只能一步一步的谈,并一边等待时机,避免说话达不到目的,反而有可能招致灾祸。
关于说话的时机问题,韩非子在他的《说难》中,谈到了很多:“凡是所说的务本,在于装饰所说的应慎重,而要灭去他人的所耻;他有私急,必须以公义而强横他。他有意于下,然而不能不已;说话的人要装饰他的美,而少说他一些不能做的方面。他有心攀高,实在不能及,说话的人为他举出过错,使他看到这方面的坏处,多使他不能这样做。有要想慎重智能的,就为他举出不同事的同类,使话利于我,却装着不知,以资助他的智慧。要想保存自己说的话,就必以美名来明示于他,而使他能看到合乎自己私利。想陈述危害的事情,就显示出对事情的毁谤,也能使他看到合乎自己私利的坏处。称誉他人与同行的人,规劝他事与同计谋的人,有与同于美玉的人,就必须大肆装饰他,使他没有伤害。与同样失败的人,就必须以明理劝他,使他不失去信心,使他自己多做努力,就没有因他的难而感慨他。自勇其断,就不以他的过失而恼怒他。自智其计,就不以他的失败而没有智谋。大意没有违逆,说话无所抨击,然后及时以智慧来辩解,这就做亲近不疑,而能尽自己的所说。”
韩非子所说的这些,虽然是为游说人士所立的原则,但今天对于朋友、同事、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只要是与别人进行谈话,都有很好的用处。
总的来说,说话的最佳时机就是要看准对方的目的,投其所好,再加上掌握谈话的时机的变化,以及其他一些细小方面的具体事项,这些不是一般能讲得明白、透彻的理论的东西,而是要靠每个人在实践中去领会,去发挥的。
在立足于事实的前提下,寻找到彼此谈话的最佳时机是最重要的。就好比赞美一位漂亮的女士,必须事先发现她值得称赞的地方,然后加以赞美,如果称赞的不得法的话,或是称赞她还没有确实令她引以为自豪的地方,那你只能是自讨没趣,也当然是徒劳无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