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成王元年,秦伐我,拔三城。赵王新立,太后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曰:“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人,徐趋而坐,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体之有所苦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耳。”曰:“食得毋哀乎?”曰:“恃粥耳。”曰:“老臣间者殊不欲食,乃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不和之色少解。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愿得补黑衣之缺以卫王宫,昧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不思也,祭祀则祝之曰,‘必勿使反’,岂非计长久,为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主之子孙为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曰:“此其近者祸及其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侯则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与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之计短也,故以为爱之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于是为长安君约乍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出自《史记·赵世家第十三》
赵孝成王元年,秦国攻打赵国,连续攻下了三座城池。赵王刚刚即位,大后执掌政权,秦国急速地进攻。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说:“必须以长安君作为人质,我们才会出兵。”太后不答应,大臣们都极力劝谏。太后清楚地告诉身边的侍者说:“谁要是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的话,我老妇一定把唾沫吐到他脸上。”左师触龙说希望进见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等待着他。触龙进了宫中,迈着缓慢的小步走过去坐下,自己请罪向大后说:“老臣的脚有病,经常不能快走,好久不曾拜见太后了。我私下自己饶恕自己,又牵挂太后的身体有什么不适,所以今天来想拜见太后。”太后说:“老妇我也是靠着辇车才能行走。”触龙说:“饮食没有减少吧?”太后说:“每天只是喝点粥罢了。”触龙说:“老臣近来厌食,就勉强散散步,每天行走三四里,稍稍增加了点食欲,身体感觉好一点了。”太后说:“老妇的身体办不到。”这时候太后脸上不高兴的神色已经稍微缓解了。左师公说:“老臣的儿子舒祺年龄最小,没有什么出息,而老臣已经衰老了,心里很疼爱他,希望他能补卫士的缺额来保卫宫室,冒着死罪把这些话告诉太后。”太后问:“好吧,他年龄多大了?”左师公答道:“十五岁了。虽然还有点小,但我希望在我未死之前把他托付给太后。”太后说:“男人也疼爱少子吗?”左师公说:“超过妇人。”太后笑着说:“妇人疼爱得很厉害。”左师公接着说:“老臣私人以为你爱燕后要超过爱长安君。”太后说:“你错了,比我疼爱长安君差远了。”左师公说:“父母对于孩子的爱,应该替他们长远考虑。当初你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抚摸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想着她要远去,心里很可怜她。她走了以后,你并不是不思念她,可是祭祀的时候你反而祈求一定不要使她回来,这难道不是为她的长远打算,希望她的子刊、世世代代做王吗?”太后说:“是的。”左师公又说:“从现在看三世以前,上推赵主的子孙封侯的,他们的继承人还有存在的吗?”太后说:“没有了。”左师公说:“不单单是赵国,其他诸侯国还有存在的吗?”太后说:“我没有听说过。”左师公说:“这是近的殃及自身,远的落在子孙后代身上。难道是国君的儿子被封侯后变坏了吗?是他们地位尊贵却没有功绩,俸禄丰厚却没有功劳。如今你使长安君有尊贵的地位,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赐给他大量贵重的宝物,而不趁现在让他为国立功,等你去世以后,长安君靠什么在赵国立身呢?所以我觉得你不为长安君的长久打算,疼爱他不如疼爱燕后那么深。”太后说:“好,任凭你差遣他吧。”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送他到齐国去当人质,齐国才派了兵前来救援。
有时候劝阻别人要懂得迂回的策略,运用合适的方法。这是历史上很著名的一个劝谏故事,整个过程充满了语言的魅力。妇人疼爱儿子本来是很难理喻的,左师公先从身体健康谈起,缓和了气氛,然后由上了年纪说到疼爱孩子,水到渠成。最后用对比的方法说到中心问题,就是爱孩子要为其长远着想,使太后顺理成章地答应了他的请求,达到了劝谏的目的。我们要学会运用这样迂回的方式,有的事情正面出击往往收效甚微,就要考虑换个角度去旁敲侧击地触及问题,使别人易于接受。
一对青年夫妻为了一点小事,在户外吵了起来,先是相互抱怨,进而大吵大闹。两人谁也不让谁,眼看就要大动干戈的时候,邻居李大叔拿着一把雨伞走到那对夫妻身旁,然后把雨伞撑开看着他俩吵架。见此情景,那位正在争吵的青年停了下来,用惊奇的语气说:“我说李大叔,这么好的天气你打雨伞干什么?”李大叔一本正经地说:“当然是躲雨喽,刚才(你们脸上)乌云密布,(嘴里)雷声轰隆,待会肯定会下大雨。”李大叔幽默的话语和滑稽的行为,把那对夫妻逗得哈哈大笑,火气顿时消了下去,硝烟被幽默驱赶得无影无踪。由此可见,幽默在劝说中有着神奇的效果。
一个衣冠楚楚的青年开着一辆豪华的宝马汽车兜风。车开到交叉路口碰上红灯,青年趁机点燃了最后一支香烟,并随手将空烟盒丢出车外。此时,一位妇女恰好从车旁经过。她捡起烟盒,走近汽车,笑容可掬地问道:“先生,你这个烟盒不要了吗?”那个青年似乎意识到自己不文明的行为,便不好意思地说道:“刚才不小心,烟盒掉了下来,谢谢你帮我捡起来。”说着,把烟盒拿了回来,带着一份窘迫的神色匆忙开车走了。
在这个例子中,那位妇女采用的是委婉含蓄的方式,她明明亲眼看见那位青年故意乱扔垃圾,但却没有直接揭穿他,批评他,而是替他捡起烟盒,用委婉含蓄的话问他,从而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假如这位妇女义正词严地教训那位青年不讲文明,乱扔垃圾,恐怕那位青年非但听不进去,反而会骂她多管闲事。可见,委婉含蓄是说服技巧中的高招。
有这样一个事例,说的是一个牧场主养了许多羊,他的邻居是个猎户,院子里养了一群凶猛的猎狗。这些猎狗经常跳过栅栏,袭击牧场里的小羊羔,牧场主曾多次请猎户把狗关好,但猎户却不以为然。后来,牧场主想了个办法,他在自己羊群里挑选了三只可爱的小羊羔,分别送给猎户的三个儿子。看到洁白温驯的小羊羔,孩子们如获至宝,每天放学后都要在院子里同小羊羔玩耍嬉戏。因为怕猎狗伤害儿子们的小羊,猎户便做了个大铁笼,把猎狗牢牢地锁了起来。从此,牧场主的羊群再也没有受到侵害。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要说服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替他人着想,让他人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