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帝王祭天的天坛

  天坛位于永定门内东侧,占地面积达270万平方米,是故宫面积的四倍,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始建,初名天地坛,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改称现名。

  天坛是封建帝王祭天的地方。整个建筑分内坛和外坛,有两重坛墙围隔,内坛集中了主要建筑,其平面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环绕坛周半圆半方的围墙俗称天地墙。明朝永乐年间曾在这里合祭天地。后来在北郊另建地坛,这里才专门用来祭天。坛内建筑主要包括斋宫、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坛以及储存神牌的皇乾殿、祭祀时宰杀牲畜和制作祭品的神厨库和宰牲亭等。为了连接地和天,南北中心轴之间建有一条丹陛桥,桥中间稍凸出的路面称“神道”,是“神仙”的专用道;左为“御道”,专供皇帝行走;右为“王道”,是王公贵族和大臣将相的走道。

  斋宫是皇帝到天坛祭天时斋戒、沐浴的地方,其坐西向东,四周筑有城墙,外面环绕着深池。建筑的中心是一座重檐垂脊的5间大殿,有汉白玉崇基石栏,殿内不用梁柱,又称无梁殿。在祭天前三天,皇帝不饮酒,不吃荤,不吊丧,不听音乐戏曲,也不接近后妃,独自一人在此居住。

  祈年殿位于丹陛桥的北端,原名“天地坛”,最早是皇帝祭祀天地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天坛的象征。殿内不用大梁长檩,由28根巨大木柱和相互衔接的枋、税、桷、闩支持,高大而沉重的三重檐建筑水平已达到巧夺天工的地步。殿内四根“龙井柱”代表一年四季,外层12根柱子表示子、丑、寅、卯等12个时辰,中层12根柱子象征12个月,内外檐柱相加共有24根,象征24个节气。殿的四周没有墙壁,全部为隔扇门,殿顶悬挂着相当精致美观的彩色图画。

  圜丘坛坐落在天坛的南端,是皇帝们在冬至日祭天的地方,又称“祭天台”。根据“天圆地方”的说法,建为圆形。又因为天属阳性,因此坛面、台阶、栏杆所用的石块、栏板的数目和尺度,都用一、三、五、七、九等阳数(即奇数)和它们的倍数来计算确定。人们站在石坛上层的圆心上,只要小声地说话,就能听到很大的回音,这是因为音波传到圆围墙和石栏杆以后又迅速折射回来的缘故。

  皇穹宇是存放圜丘祭祀神牌的场所。正殿圆形以象征天。东西各有5间配庑,存放圜丘配祀神牌。其正殿及东西配庑被一圆形的墙壁围着,由于内侧墙面光洁平整,声音可沿内弧传播,故又称回音壁。另外,在皇穹宇南台阶前还有3块回音石,能发出奇妙的回音。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