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中好像有一个“市场先生”,他的情绪很容易狂躁不安,有时会过度乐观,有时又会过度悲观。“有时他的热情或恐惧会一下子云飞雾散,推荐的东西好像有些愚蠢。”他还告诫一定不要因为市场的表面波动就盲目行动,一定要摒除杂念,把精力放到企业的内在价值等基本因素上。投资者要坚持价值投资的策略,等待投资最佳时机的出现。
巴菲特在内布拉斯加上大学时,开始系统地阅读大量经济学著作,从亚当· 斯密到凯恩斯,当读到本杰明· 格雷厄姆的经典著作——《聪明的投资人》时,他完全被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所折服,并在日后的投资生涯中,继承和发扬了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可以说,这本有关证券投资的著作如同一把钥匙,为巴菲特开启了投资世界的大门。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原先摸索出的那些方法,成为格雷厄姆价值投资学说的追随者。以至于巴菲特从内布拉斯加大学毕业后,就申请到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巴菲特系统地学习了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他也成了格雷厄姆在投资课上唯一给了“A+”的最优秀的学生。格雷厄姆为巴菲特厘清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并认为“真正的投资是在保证投资资本安全的前提下,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报酬”。
1
低风险投资主义者本杰明· 格雷厄姆原名叫做本杰明· 格罗斯伯姆,1894 年出生在伦敦。他刚满1 时,全家搬到了纽约,他的父亲在那里开办了一家进口中国陶瓷的公司。格雷厄姆9 岁时,父亲去世,留下了3 个还未成年的男孩。不久之后在他叔叔的失败经营下,家里原来兴旺的陶器进口生意迅速破产了。这种灾难使一家人只能绝望地挣扎在生活的最低线。母亲曾经尝试通过商业投机赚钱,但最后失败了。之后他的母亲在1907 年以保证金的方式买入了一些美国钢铁的股票,还向她的经纪人借了其中一些资金,然而却都打了水漂,这一年格雷厄姆只有13 岁。这件事使格雷厄姆深深感受到股市的危险。
1914 年他在华尔街找到第一份工作时,他的老板纽伯格也曾告诫他说:“年轻人,一旦做投机买卖,就一定会输钱,请永远记住这一点。”在以后的岁月里,格雷厄姆一直把这句忠告谨记在心。早在刚进入华尔街时,年轻的格雷厄姆就已经明确地表达了他对价值投资理论的观点。他觉得任何投资都带有一些投机的因素,投资分析的目的就在于降低风险程度,因此必须寻找最安全的股票。受到童年家族生意败落和母亲投资失败的影响,格雷厄 姆主张在投资过程中坚持最大程度的安全性。
后来格雷厄姆有一段时间在哥伦比亚商学院授课,在讲到证券分析课的同时他经常倡导同学们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自己则向他们宣扬一种叫价值投资法的投资方式,也就是指投资者相对于每股收益或票面价值的低价买入股票,同时也考虑其他标准。
由于是低价购进,价值投资者买入股票的红利通常会比平均水平高一些,从而价值投资者的综合收益比也就比较高。格雷厄姆还多次告诫他的学生在公司的财务报告中,要格外关注账目中含糊不清的地方。
格雷厄姆在以后的投资中也把选择方向集中在那些曾经有着可靠业绩的小型公司上——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那些因为种种原因“对公众没有吸引力”的股票。虽然在熊市的时候这些廉价的股票带来的收益很少,不过其长期的战绩却格外骄人。本杰明· 格雷厄姆自己很少有冒进的时候,只有当他发现会有50% 的利润时才会谨慎地卖出。
格雷厄姆非常关注公司的财务状况,并且还能够洞察到市场中的情绪波动。这种有些灵异的观点在几十年后才被心理学家给予证实:不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投资者都会有应激反应。格雷厄姆形容,股票市场中好像有一个“市场先生”,他的情绪很容易狂躁不安,有时会过度乐观,有时又会过度悲观。“有时他的热情或恐惧会一下子云飞雾散,推荐的东西好像有些愚蠢。”他还告诫一定不要因为市场的表面波动就盲目行动,一定要摒除杂念,把精力放到企业的内在价值等基本因素上。投资者要坚持价值投资的策略,等待投资最佳时机的出现。“从短期来看,市场是一台投票机,但从长期来看,它是一台称重机。
研究和分析公司的年度报告被格雷厄姆看做是寻找财富的捷径。例如,1926 年对于北方管道公司年报的研究使得格雷厄姆有了重大发现,此时该公司握有每股约值95
美元的国债。格雷厄姆觉得,没有任何商业上的原因支持该公司继续持有这些国债。
因为竞争加剧和收益减少,所有人都不看好北方管道公司的股票。该公司的股价已经下跌到65 美元,只有6 美元的分红。格雷厄姆决定买入这只股票。后来他曾在会见该公司管理者时表示北方管道公司购买国债支配的资金是属于股东的,并且公司也不需要高买国债。最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北方管道公司卖掉了国债,然后分给股东们70 美元的红利,格雷厄姆后来卖掉了这只股票,大赚了一笔。
虽然格雷厄姆一直从事股票投资,不过他对金钱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欲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更像是一位学者,他一生中最大的追求莫过于智力上的回报——算计那些数字并看着它们得到证明。那些投资精要获益于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几十年的教学经验,还有他自己在华尔街打拼的经验,他把自己的经验凝聚成了两本至今仍非常著名的书——《证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 )和《聪明的投资人》(Intelligent
Investors)。他后来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商学院从事教学长达15 年。闲暇时他还改进了计算尺,翻译了自己喜欢的一本西班牙语小说。最重要的是他在不断再版的书籍中,继续完善价值投资策略。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建立金融分析的专业规则和提高证券分析的专业水平,这些使得专业的金融分析师成了一个全新的职业。
格雷厄姆遵循的主要投资原则有以下几点:
一是格雷厄姆建议投资者从商业的角度看待问题,把买股票当成买公司一样。他强调研究公司财务报告和合理调整投资的重要性。由于投资者从商业的角度考虑投资,投资者在观察股市时,可能很容易忘记一只股票代表的是公司的部分所有权凭证,而不单单是日常价格变动的证明。
二是建议投资者一定要购买那些具有很好安全边际的股票,他的投资理念的关键之处在于避免投资损失。损失可以有大有小,假如一个投资者买了1 万美元的股票,随后股票的市值跌到5000 美元,损失率就达到50%,这就需要100% 的增长才能够达到收支平衡。格雷厄姆采用安全边际——一个简单并且有效的投资概念来避免可能的损失。安全边际表现了投资者所要买的股票价格低于估价的程度。例如,如果一只股票值为20 美元,当你在14 美元时买进,它的安全边际为30%。这样安全边际越高,那么防止股价下滑的能力也就越强,这只股票也就越能令你放心。
三是格雷厄姆建议采取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以分散投资风险。“安全边际概念与多样化原则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一个与另一个互为关联。”即使一只股票具有投资者关注的良好安全边际,但是单单投资一只股票或许也会让业绩很差,因为安全边际只能够保证获利的机会比损失的机会多,却并不能保证损失不会发生。但是如果买入股票指数不断增加,利润总和超过损失总和的投资结果将会是必然的。因而,保守的投资者通常应该采用广泛的投资组合,把他的投资分布在各行各业的几家公司中,也可以包括投资国债。
四是格雷厄姆对于个股投资者的建议,那就是利用平均成本法进行有规律的投资,投资固定数额的现金,并保持有规律的投资间隔,也就是平均成本法。这样的话,当价格较低时,投资者就能够买进较多的股票和基金;而当价格较高时,就能够少买一些。短暂的价格下跌也会提供获利空间,最后卖掉股票时获利就会高于平均成本;这其中也包含定期的分红再投资。
格雷厄姆号称“华尔街教父”,他建立的金融分析思想学说体系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大的震动,每一代投资者都能够从他身上汲取营养。在格雷厄姆时代,机构投资者还不像现在这样强大,很多投资人都是直接投资股票。
格雷厄姆认为只有最大限度降低投资风险获得投资利润才能获得真正的“高利润”;在低风险的策略下获得高利润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高风险与高利润不是直接相关的,投资者带着获得高收益的目标,投资高风险品种,但是收获的有可能只是风险本身。按照他的思路来分析基金投资,就是要在市场运行的几个阶段做好不同的资产分配,例如,当股票市场回暖的阶段,加大投资股票基金往往能够在风险匹配的情况下获取更高的收益。但如果股票价值远远高于其内在价值的时候,股票型投资基金的风险就已经过大,假如这个时候投资人依然排队买股票基金,很可能就会放大自己的风险,最后不一定能获得较高收益。所以,股票市场过热的时候,一定程度上减少股票基金在个人资产中的比例,转换成债券基金或者货币市场基金,这种做法本身也是价值投资的具体表现——“不买太贵的投资产品”。
名师出高徒格雷厄姆的那些观点对巴菲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巴菲特的书房里图书堆积如山,但是有三本书被他奉为至宝,这三本书每一本都写于50 多年前。其中的两本,是亚当· 斯密(Adam Smith)《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1776)的第一版,以及本杰明· 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1949),第三本则是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
1950
1951 年,巴菲特师从格雷厄姆。后来他在回忆时说道:
“无论从现实或功利角度来讲,那时我所获得的经验教训,成为我日后所有的投资和商业决策所依赖的基础。在遇到本之前我就迷上了股市。我在11 岁购买第一只股票之前,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攒够了买股票所需的115 美元。那之前我阅读了奥马哈公共图书馆里每一本有关股票市场的书。那些书都很有趣,其中一些还特别引人入胜,但却没有一本真正有用。然而,当我遇见了本之后,我的‘智力取经’之路就算到达了目的地。而带给我指导的,首先是他的著作,其次是他的为人。他制定的投资路线图我已经遵循了57 年,我没有理由去寻找另外的路线了。
本给我的,除了思想和理念之外,还有友谊、鼓励和信任。他对我完全不求回报——对一个年轻的学子,他只是想不断地给予帮助和提携。最后,我要表达对这位师长的感激之情。他来到这世上,注定会有辉煌的成就:他是如此的慷慨而友善。
可以说格雷厄姆不仅是巴菲特的导师,更是巴菲特的领路人,是他把巴菲特引入了一座令人向往而又望而却步的城堡——股市。格雷厄姆教会了巴菲特该如何选择股票的系统方法,而在掌握这样的方法之前,对巴菲特而言,股票与赌博其实并无二致。
巴菲特打从第一次在黑板上抄写股票价格的时候,就被股票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尝试对股票进行投资并且研究股市,咨询专家,希望能够有所顿悟。他希望能够明白趋势图中蕴涵的某些神秘联系,想要找到能让他成为富翁的秘诀。然而,他始终也没能够走得更远,就如同当年他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趴在赛马场地面上捡拾别人丢弃的票根一样。那时的巴菲特买股票就像捡票根一样,只是知道有些股票能赚到钱,有些则赚不到钱。
这时候格雷厄姆向他打开了一扇大门,格雷厄姆的授课方式也很对巴菲特的胃口,Buffett 他教给巴菲特各种方法去寻找市场上各式各样的可能性,而且他的教学方法也正是巴菲特所期望的。得到了格雷厄姆言传身授的各种手段之后,巴菲特从此不再迷信权威,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了。有了格雷厄姆这样一个偶像,巴菲特决心活出自我,也去股市施展拳脚,这种自我也就是他父亲说过的爱默生式的“大隐于世”的独立性格。
格雷厄姆在20 世纪20 年代末期,曾经给人讲授过金融方面的课程。他那些关于华尔街投资的讲课方式反映出他对几何学的偏爱。他希望在那些毫无规律的投资中总结出方法,并用类似欧几里得式的数学公式来衡量股市的投资策略。对于20 世纪20
年代末期投机气氛极其浓郁的股市来说,格雷厄姆的方法显得过于另类。他往往喜欢投资那些股价被严重低估,以至于基本不存在投资风险的价值低洼股。尽管格雷厄姆已经十分谨慎,但是当大萧条来袭时,本杰明· 格雷厄姆联合股票账户依然缩水20%
不过这样的损失还是能够接受的。然而到了1930 年,格雷厄姆和大多数人一样,都以为熊市已经过去了,又开始贷款投资股票。结果,股市再度下滑。“那次大危机的唯一特点是,”经济学家约翰· 肯尼思· 加尔布雷斯观察形容,“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局面变得越来越糟糕。”即使是那些最精明的投资人,或者是冷眼静观这场劫难的人,也都赔得一干二净了。到了1932 年,本杰明· 格雷厄姆联合股票账户已经严重缩水70% 之多,格雷厄姆举步维艰。他的全家不得不离开位于贝里斯福德的那幢二层小楼,搬到附近一处简朴的公寓里。他的妻子不得不重操舞蹈老师的旧业,挣钱养家糊口。格雷厄姆也准备离开股市,不过合伙人杰罗姆· 纽曼的一个亲戚愿意拿出7.5 万美元资金,他们的联合股票账户又存活了下来。当1934 年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一书问世时,这位年过40 岁的作者已经有足足5 年没得到过一分钱的回报了。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格雷厄姆坦诚地说,投资普通股票可能是“很不可靠”的一件事。在股市最近的低迷阶段,美国1/3 的企业的股票都在以低于清算价值的价格在出售。很多专家在几年前还把华尔街说成是遍地黄金的福地,现在又改口说“持有这些普通股票压根儿就不是什么投资”。
著名的股评家杰拉尔德.M.洛布著有《投资生存大战》一书,这本书和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差不多同时上市,他认为在股市投资赢利几乎就是异想天开。假如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1929 年是381.17 点,到1932 年下挫到只有41.22 点的话,那么谁又能知道“真正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呢?洛布断言:“我真的不认为有谁能搞清楚某只股票的价值到底是被低估了,还是高估了。”洛布的观点与之不同,他觉得,“投机是很有必要的……为的是预测股票未来的走势。”洛布还说,真正需要密切关注的并非企业的赢利状况,还有其他股民的心理。但是,我们又该怎样去揣摩那么多股民的心态呢?我们所能做的还是紧盯住大盘?假如股价上涨了,就应该追涨买进,要是股价下跌,就要及时抛出。仅仅只买价格低的股票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一只股票上行通道刚刚打开的时候买进。但是洛布的观点没有抓住这样一种悖论——股民之间的心态是可以互相影响的,每个股民都想比别人先行一步,而格雷厄姆和多德则在他们的书中给出了更精准的阐释:股票投机其实就是一种心理博弈,A 股民试图判断B、C、D 股民的投资决策,而B、C、D 股民也在做同样的考量。
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一书中表达了逃脱这个心理悖论的可行性。他和多德极力主张投资者们的注意力不要只是放在大盘上,更要放在股票背后的企业自身成长性上。通过关注一个企业的赢利能力、资产状况、未来预期等基本要素,投资者能够对一家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有一个准确地把握。
他们两个人都一致认为,股市并不是一台能准确衡量企业价值的“公平秤”,而更像是一台“投票机”。数不清的投资者将会通过股票市场进行“投票”,有的投票可能是理性的,有一些却可能是感性的,以至于有时候这些投票结果可能会和理性价值评判相去甚远。股市投资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当股价远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的时候坚决买进,而且坚信股价会有上涨的那一天。长期地持有股票,最后就能从中获利。
在大萧条期间,股市和国家经济都是非常危险的。股票价格和商业活动严重下行,后果可能非常严重,且具有长期影响。乐观主义者在现实情况下经常碰壁。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损失就是一种成功。投资者还能够购买在基本价值基础上有较大折扣的股票,从中获得一定的安全边际。他们之所以需要考虑安全边际,是因为这东西可以并且很可能会出差错。
即便在市场最低迷的时候,格雷厄姆和多德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包括他们一贯坚持的观点,即他们认为经济和市场有时必然经历痛苦的周期,而人们此时需要忍耐。
他们在那些阴暗的日子里始终相信,经济和股市必将反弹:“我们在写作此书的时候,必须和一种普遍的观点不断交锋,那种观点认为金融崩溃是永久的。
如果股市处于下行周期,市场就会不断恶化,廉价的股票更加廉价,投资者必须学会面对这一切。同时,他们还必须忍受上行周期时便宜股票稀少,投资资本不足的问题。近几年,如果以历史标准衡量,金融市场的表现可以说极为优秀,这也吸引了大量新的缺乏管理人员的资本流入。今天,很大部分此类资本——全球算起来可能总额在数万亿美元,可能都是采用价值型管理的办法进行投资的。这其中包括许多以价值为基础的资产管理公司和共同基金,现在大约包括9000 家对冲基金中的一些,还有一些最大的和最成功的大学捐赠管理部门和家庭投资机构。
必须要指出的是,价值投资者之间也存在差别。巴菲特在《格雷厄姆-多德都市的超级投资者们》中,描述了很多成功的价值投资者,然而他们的投资组合可能没有多少是重叠的。一部分价值投资者持有的是“粉单股票”,另一部分则将重点放在高市值股票上。还有一些投资者关注全球性的股票,而另一些执著于一个单一的市场部门,例如房地产或能源。也有投资者会在电脑屏幕上反复筛选,查找廉价的公司;而另一些则会考虑“私有市场价值”,也就是行业买方为整个公司支付的价值。有些可能是活动家,积极争取企业的变化;而另一些则追求被低估然而某些变革趋势已经存在的证券——如剥离、资产出售、重大的股票回购计划,或者新的管理团队——这样就能部分或完全实现其基本价值。当然,就像在任何行业中一样,始终有一些价值投资者比其他人更优秀。
由于大萧条还远未结束,所以如果能在这个时候表现出对市场有信心和把握是十分不易的,那时候许多公司的总市值比它们银行账户上的现金值还低。不过格雷厄姆作为一个古典派学者,感觉到华尔街的熊市也是由再自然不过的人性造成的。巨额的利润同样也可以演变成同样巨大的损失,大量新的理论不断产生,随后又被证明是伪科学,无止境的乐观主义被深深的绝望取代,所有一切都是亘古不变的人性使然。
股市投资的特点就在于,如果股价远远低于其价值,它就有更大的魔力吸引大家从事投机行为。在股票具有内在价值的时候就会坚决买进,并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突破。洛布的投机理论只是把股票看做一张白纸,只要有投资者愿意接单买进就行,赚多赚少其实无所谓,其目标只是把股票转给下一个股民,而后再给下一个股民。与之对应,格雷厄姆主义者把购买股票看成是购买公司的所有权凭证,它的隐含价值应当和整个企业的价值相吻合。
但是华尔街的投资者可能从不会关心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企业售出后到底价值几何?”这也是格雷厄姆和多德针对股价估值提出的一个问题。它算不得一门精确的科学,人们在投资的时候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精确,他们要做的只是有能力甄别出那些股价远远低于实际价值的股票。比如说,我们无须问一位女性的年龄,也能够大概判断出她是否已经到了法定投票选举的年龄;同样不需要问一位男士的体重,就能够看出他是否偏胖。
投资者还可能面临这样一种窘境:假如买进一只股价被低估的股票,但是股价进一步下滑,又该怎么办?格雷厄姆和多德坦言,假如有时对股价判断不准确,那必须经过“让人很不爽的一段时间”才能修正过来。在巴菲特来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前一年里,格雷厄姆已经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完美的答案。在《聪明的投资人》一书中,他提出了投资“安全边际”。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需要在他愿意付出的股价和他估计的股票实际价值之间留出一个较大的差价。这就和开车时留有余地是一样的道理。假如这个差价留得足够大,投资者就肯定是安全的。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会怎样呢?答案是:
股价将会持续下跌。格雷厄姆指出,假如公司的经营状况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投资者就不应该被表面的股市动荡所迷惑,不论行情看起来有多么糟糕。
如果投资者因为股市下滑而失去了信心,然后在股价很低的时候割肉,那就相当于把自己根本的优势变成了劣势。最根本的优势是什么?大部分投资者从来就没有考虑到自己有这样一个优势,格雷厄姆打了个比方:“试想你花1000 美元持有一家私人企业的一小部分股份。你的一个合作伙伴是‘市场先生’,他是个热心肠。每天他都会告诉你他认为你的股票价值几何,然后在此基础上劝你清仓或加仓。有时他对股价的估值是有道理的,但他的观点也有可能带着自己的偏好或是恐慌心理,那么有一点你可以肯定,那就是他给你的建议也可能是很愚蠢的。现实中的投资者就是处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之中,你可能每天都关注股市行情,也可能选择忽略它,但是不管怎样,“市场先生”明天都会带给你一个新的价位。这些说法对于巴菲特来说就像是发现了塔罗牌一样极具启示意义。他用过很多的股市投机技巧,也试图弄到一些内幕消息,还尝试过迈吉股市分析图,用了一个又一个系统,美其名曰“紧跟市场走势”。此时他得到了这种投资方法,让他不必再去苦苦猜度B、C、D 股民的心理,他或许只需听从父亲的教诲,学会大隐于世就可以了。这个方法对巴菲特犹如醍醐灌顶,同时他也找到了自己的偶像。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非常崇拜格雷厄姆,他认为格雷厄姆很有个人魅力。
他似乎长得与影星爱德华· 罗宾逊有几分相像,他的讲课充满了幽默气氛。比如,在一堂课上,格雷厄姆让大家比较A 公司与B 公司两份差别很大的资产负债表,最终谜底揭晓,原来两张都是波音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只是它们分别来自飞机制造业处于高潮和低谷的不同时期罢了。
1950 年的时候,格雷厄姆有20 个学生,他们大多数都比巴菲特年长许多,还有些人已经在华尔街工作了。让学生们感到有趣的是,格雷厄姆讲课采用的是一种双向交流的形式。他会采用苏格拉底式的授课方式,先设定一个问题,然后让大家畅所欲言。然而在他自己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时,这个来自奥马哈的20 岁小伙子就会经常把手举得高高的。在巴菲特看来,格雷厄姆就像一个“英雄”,地位甚至和自己父亲一样崇高。
格雷厄姆在其他学生的心目中也是一样尊崇。尽管他大多时候比较含蓄,不过他关心自己的学生就像慈父一样。杰克· 亚历山大也认为格雷厄姆“是一个理想的父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形容有些耐人寻味,因为这样形容他的多半是他的学生却不是他的子女。
格雷厄姆和家人的关系却很不融洽,他的花心使得他和子女的关系更加疏远。他抛弃了第一个妻子,找了一个年轻模特。所以在巴菲特遇见格雷厄姆时,他已经离过两次婚,并且和自己的前任秘书在一起了。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格雷厄姆的风流不羁:有天早上,一个才结婚的年轻女性来拜访他,当时他正和当时的妻子埃斯黛尔在床上缠绵,格雷厄姆竟然建议她也上床来放松一下。在他失去了9 岁的小儿子之后,家里人觉得格雷厄姆愈加难以接近了。他们都认为格雷厄姆是一个有思想的老学究,他时常戴着帽子、拄着拐杖在中央公园里漫步,背诵诗歌。有一次他的儿子小本杰明只是问了他一个拉丁课上的简单问题,他却给儿子背诵了一篇古罗马著名演说家西塞罗的演讲,看起来就像是在给很多学生上课一样。
他平日里和家人朋友聊天时也很缺乏耐心,在自家的晚宴上常会早早地溜走,跑去看书。但是假如谁有幸在20 世纪50 年代成为格雷厄姆的学生,那真是三生有幸。华尔街到处都是“烟蒂”型的价值低估股,一个聪明的投资商人所要做的就是运用合理的工具,而后开动脑筋去把它们挖掘出来。对那些想成为股票经纪人的年轻人来说,格雷厄姆和多德所任教的哥伦比亚大学就像一块福地,就好像在20 世纪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会常去巴黎的业余爱好者咖啡厅,以希望在那里邂逅海明威,能够和大师近距离接触讨教。青出于蓝胜于蓝本杰明· 格雷厄姆作为价值投资的创始人,已经为价值投资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然而真正把价值投资发扬光大,并且使它闻名于世的却是沃伦· 巴菲特。巴菲特在保留了格雷厄姆价值投资策略精髓的基础上又吸纳了费舍尔主张的长期持有优秀成长公司股票的策略。格雷厄姆的投资策略几乎不会考虑公司的质地,这毫无疑问是他投资策略中最大的弱点。同格雷厄姆不一样的是,费舍尔主张寻找未来一个时期每股盈余蕴涵大幅增长潜力的“真正杰出的公司”。费舍尔在《怎样选择成长股》中也写道:“找到真正杰出的公司,抱牢它们的股票,度过市场的波动起伏,不为所动,也远远比买低卖高的做法赚得多。”费舍尔的投资主张刚好弥补了格雷厄姆投资策略不考虑公司质地的缺陷。巴菲特将格雷厄姆和费舍尔的投资策略进行了很好的融合,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投资策略。巴菲特将自己的投资策略归结为“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舍尔”。巴菲特在他的投资主张中分别综合了格雷厄姆的内在价值原则、“市场先生”原则、安全边际原则,以及费舍尔的竞争优势原则、集中投资原则和长期持有原则,这些理论基础构成了巴菲特关于价值投资策略的核心。
把价值评估当做核心也是价值投资者和其他类型投资者之间的根本区别。价值投资者获取利润的关键在于利用股票市场中价值与价格相脱离进行套利,所以价值评估是价值投资成功的基石。巴菲特对于价值评估的描述是,“内在价值尽管模糊难辨,但它却是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的唯一合理标准。内在价值的定义很简单,它是一家企业在余下的寿命中可以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但是内在价值的计算并不如此简单。正如我们定义的那样,内在价值是估计值,而不是精确值,而且它还是在利率变化或者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测修正时必须改变的估计值。”所以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并且密切注意估值假设能否在以后的运营过程中得到验证,从而依照估值假设的变化对估值结果进行修正是价值投资者的最主要工作。
看重具有稳定历史的可靠型企业的特点是由价值投资者以价值评估为核心的特征所决定的。企业的经营前景是关系到价值投资者对于企业价值进行预测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但是企业的长期发展状况必然会受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所以对企业的经营前景进行预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拥有长期稳定经营历史的企业,事实已经证明了他们具有超出其他企业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确保了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依然处于优势地位,它们的经营前景值得期待,不可预测性也较小。而那些资产重组型或者经营改善型企业则不为价值投资者所喜欢,巴菲特在调查了数百家经营改善型企业后得到结论,那些企业能够产生决定性改变的只是极少数特例,它们中的绝大部分仍不值得投资。他曾经在伯克希尔1980 年的年度总结中写道:“我们的结论是除了极少数例外,当一个拥有聪明能干名声的经理人加入到一个拥有不良经济特征的企业,往往是企业的坏名声依然完好无损,而经理人的好名声却毁于一旦。”格雷厄姆把关系到证券价格波动的那些因素比喻为“市场先生”,“市场先生”是一位情绪波动很大的家伙,他可能依照各种各样难以估计的情绪来报价,使得价格定在他愿意成交的价格上。价值投资者们把“市场先生”视作朋友,他们觉得“市场先生”的情绪波动越大对他们越有利。他们把价值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归结为价格波动带来的投资机会。价值投资者对于市场失效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提高市场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此外,巴菲特和格雷厄姆在性格上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巴菲特更愿意自己主动去把握时机,而格雷厄姆对大萧条一直心有余悸,他甚至劝说巴菲特不要投身股市。巴菲特在格雷厄姆公司工作时,人们对该公司的股票需求量是如此之大,股票一直以高于公司各项投资组合溢价200 美元的价格在进行交易,每股股票卖到了1200 美元(很多人只买1 股股票,就是为了了解公司的投资组合情况)。假如格雷厄姆雄心依旧,他早就成为业界巨头了。但是,格雷厄姆告诉自己第一要务并非挣钱,而是如何避免任何损失。正是因为他的消极保守,使得他不再对公司的业绩进行任何客观冷静的分析,而是热衷于自己的数学法则。有人说巴菲特和格雷厄姆会因此争执不休,考虑到他们俩温和的脾气,这种说法显得有些夸大其词,但是他们之间确实存在着分歧。巴菲特喜欢看到一家企业变得蒸蒸日上,也愿意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不过,格雷厄姆对公司管理层往往持不信任的态度,所以他并不赞成巴菲特去公司调查。然而,格雷厄姆这种教条式的做法使他吃了大亏。
持续的牛市也不能改变格雷厄姆的保守。到了1955 年,道琼斯指数已经突破420点,相比1929 年时的最高点还要高出10% 之多。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理由来解释这种现象,20 多年很快过去,股指走高是再正常不过的道理。不过,老一辈人经常心有余悸地想起1929 年时的光景。就连美国国会都对牛市的延续缺乏信心,他们举行了一次听证会。当年3 月,经济学家约翰· 肯尼思· 加尔布雷斯来到参议院银行委员会讲Buffett 话,他觉得1929 年大萧条即将再次来临,同时出了自己的作品《大崩溃》(The Great Crash)。这本书震惊了市场,造成了股市的雪崩。难道股市的再一次崩盘真的要到来了吗?
然而听证会的意图和其所标榜的并不相同,是由于政治家们心中重燃了对华尔街运作规律窥探究竟的渴望。从J.P。 摩根时代以来,每一代金融巨头都被召集到华盛顿进行磋商。当格雷厄姆到来时,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J。 威廉· 富布莱特十分明白,站在他面前的这个人是当下最出色的股票投资专家。富布莱特十分渴望了解格雷厄姆交易的方方面面。大部分时间里,他问话的语气像要随时准备打电话给自己的股票经纪人一样。
格雷厄姆对那些参议员耐心地讲解了一番。每当格雷厄姆表达了对股票期权的怀疑态度时,富布莱特都会极力地想要迎合他。终于,富布莱特谈到了核心问题。
主席:“最后一个问题。当您发现了某只股票,打个比方,您可以用10 美元买下这只股票,而您觉得它值30 美元,于是就买进;但您只有当许多其他人也认为它确实值30 美元时,才能获得每股20 美元的利润。这个过程是如何产生的,是通过宣传,还是通过其他手段?”
他又重述道:“是什么原因使得一只便宜的股票价格抬升呢?”
格雷厄姆:“这正是我们行业的神秘之处。对我和其他任何人而言,它一样神奇。但是,经验告诉我们,最终市场会使得股票达到这种价值”。虽然格雷厄姆的回答中似乎省去了许多问题,但这也正是巴菲特今后执业的基础。也就是股票会回归自身的价值,所以,一个坚信自己判断的投资者需要有耐心。不过格雷厄姆本人已经对股票失去了兴趣。在听证会结束后一年,也就是1956 年,他从股市退出,搬到了贝弗利山,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书。他选择了开始撰写金融著作、滑雪、读经典书籍的平淡生活,在他身边还有妻子以及一位法国情妇相伴。他把自己的大部分钱都捐给了慈善事业,他觉得任何去世时名下有多于100 万美元财产的人都是傻瓜。
其实客观地说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业绩也算是十分不错的了。从1936 年到1956年的21 年间,它的年均赢利率一直保持在17% 的水平,超过了同期标准普尔指数年均14% 的增长水平。并且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这一统计数字还没有包括它最成功的投资项目——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股份,那些股份已经分配给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股东了。那些到1956 年一直持有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股票的人都获得了比标准普尔500 指数高出1 倍的收益。
1976 年9 月,本杰明· 格雷厄姆在法国的家中安然辞世,享年82 岁。在这之后,评论家们时常讨论巴菲特与本杰明· 格雷厄姆在投资理念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大家一致认为,巴菲特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除了恩师的教导之外,他还受到查理· 芒格思想的启示,也受过作家兼投资家菲利普· 费舍尔的影响。他们都曾指出一个运营良好的公司与只从数字表面看似便宜的公司是不截然不同的。
巴菲特在分析公司方面比本杰明· 格雷厄姆要更加主观一些,他能够觉察到一些公司的潜在价值。股票伴随着交易价格之外的“内在价值”这一要素,事实上巴菲特也是从本杰明· 格雷厄姆身上学来的。在发表于《金融分析师》杂志的一篇文章上,巴菲特也对本杰明· 格雷厄姆的投资方法给予了盛赞:“在对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有些人即便在分析了几周或是几个月之后,都没能得出什么有见地的观点,但是本杰明· 格雷厄姆的分析方法总是奏效——在经历了一场金融风暴之后,上市公司的价值往往会增加,而且能够更好地为人理解。
他在本杰明· 格雷厄姆身上得到了“关于公司基本面恰当”的判断,也就是在买入公司股票时要考虑价值原则,并且要有充分考虑公司股票安全性的沉稳态度,还有不为每日市场行情涨跌所影响的超然。
巴菲特从来都不曾否认过自己是本杰明· 格雷厄姆的拥护者,多年以后,他对于自己心里的崇敬之情也丝毫不会隐瞒:“我人生最成功的事就是选对了自己心中的英雄,我的灵感都来自本杰明· 格雷厄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