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三、把股票视为企业

  巴菲特的所有投资理论都在向人们传达这样一个观点:你购买的不是股票,而是企业。

  任何想要学习巴菲特投资理论的人,首先都应该把股票视为企业,否则他的观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他认为,任何人学习投资,只需要学习两门功课就足够了,一

  门是如何评估一家企业,另一门是如何看待市场价格。

  1观点的形成

  巴菲特的这种视股票为企业的观点直接来自于格雷厄姆,多年来他也一直以格雷厄姆的学生自居。这位华尔街教父经常提醒投资者,别忘了他们拥有他们所投资的公司,身为业主,他们有权了解公司的状况,不应让自己处在被管理层凌驾的地位。他说:“我想为那些心存不满的股东说句话,以我的浅陋之见,他们仅有不满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华尔街的大麻烦是它难以在公司事务中将这样两种人区分开来:纯粹的惹是生非者、罢工请愿者以及向管理层及其他股票持有者表达不满并要求给予注意的股东们。

  大多数投资者已经习惯了购买股票,但他们可能没有想过自己实际上也是购买了某家企业的一部分。巴菲特所实行的价值投资要求投资者要将自己视为企业的所有者。

  首先你要认真选择企业,然后购入它的股票并长期拥有,而且不轻易放弃。这才是一个股东负责任的做法,而不只是将股票当做套利的工具。

  对巴菲特来说,一只股票就是一笔生意,他分析股票也就是分析生意。在巴菲特看来,人们购买股票的目的便是拥有企业。他说:“身为投资者,你的目标应当是在一个合理的价格购入你能够理解的企业的部分股票。而且你相信这家企业在未来的几年或是几十年内将会获得比其他企业更高的收益。这样的企业并不多,所以你需要认真寻找,并学会等待。

  巴菲特热衷于购买企业,身为一个拥有大量资金的集中投资者,他的每一个行动都会对企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他认为,全面收购一个企业与购买该企业的股票,两者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近年来,巴菲特更倾向于直接拥有整个企业,这样他就能够参加企业的重要决策。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巴菲特是怎样做的吧!

  巴菲特于1973 年股市下挫时,向《华盛顿邮报》投资了1000 万美元,在此后的4 年内,他又陆续追加投资4000 万元,此后他一直拥有这家公司的股票。事实也证明,《华盛顿邮报》让巴菲特和他的伯克希尔公司收益颇丰。可是,并非人人都能坚持二十多年拥有一家企业的股票而不动摇,除非他将自己看成了企业的所有者,否则他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巴菲特提醒投资者,在购买股票时你不要只看股票或是跟随市场行情,而是要将自己当成企业分析师。不要理会市场分析或是那些对宏观经济趋势的看法,而要将你的眼光专注于你所选择的企业及这个行业上。你所做的一切,要像一个真正的企业所有者那样,明白企业的优势在哪里,知道它下一步会怎么做,了解它的管理层。

  也许我们想问,如果我们将股价暂时放在一边,巴菲特选择企业的标准是怎样的呢?还是让我们看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刊登在《华尔街日报》上的一则企业收购广告,我们从中不难看到巴菲特衡量企业的标准:

  (1)大宗交易。伯克希尔公司为自己的交易额设置了一个底线,这是由其资本额所决定的。

  (2)企业已经被证明拥有持续的赢利能力。这种能力已经存在,而不只存在于未来的规划里。

  (3)企业的资产回收率良好,负债很少或是没有负债。

  (4)有良好的管理层。

  (5)企业业务简单并易于被我们理解。如果你们拥有太多的新技术,会增加我们理解它的难度。

  (6)请企业自己提出报价。如果不知道你们的价格,我们不想浪费时间进行谈判,Buffett 即使是初步的谈判。

  巴菲特简洁而理性的风格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这则广告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多年来,巴菲特遵循成长型价值投资,他购买企业与购买股票的标准是一致的。

  也许有人会问,身为小投资者,手中的资金有限,接受的信息量有限,甚至能够投入的时间也有限,又怎么可能像巴菲特那样购买并拥有企业呢?似乎这种事实可以给我们提供最直接、最令人信服的借口,让我们心安理得地追逐市场,忽略企业内在价值。

  其实,小投资者拥有巴菲特没有的自由与优势,我们拥有更广泛的选择股票的自由,此外,你购买股票时的操作要简单得多,你不需要与别人谈判,“市场先生”每天都会给你一个报价,你需要考虑的唯一问题只是企业与价格。

  也许有人会说自己投资金额并不多,当然也就用不着效仿巴菲特购买企业的方法去操作了。可是,巴菲特还说过这样的一番话:

  “当我还在经营自己的合伙人企业时,我曾经对自己做过的所有的大宗交易与小宗交易做过一次回顾性的研究。我发现我们在大宗交易上的成绩要远远好于在小宗交易上的成绩。这个现象不难理解,因为我们在进行每一项大宗投资之前,都会去考察很多东西,对企业的了解也因此更为透彻,而在进行小的投资决策前,我们的表现则显得粗心大意。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很多投资者购买某家企业的股票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在某个晚上听到别人谈论过这只股票。你不愿意认真去了解和掌握一些事实,你给自己的理由是“只不过100 股,当然不用那么麻烦了”。我们的这种轻率的癖性使自己在面对金额不大的小投资项目时,显得是那样不理智。别忘了,由于我们手里的资金有限,又将它们分散在几只不同的股票上面,这样我们所有交易注定都只是小宗交易。所以我们更应该对这仅有的资金负责。

  每一个投资者都应当好好思索一下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如果你能真正认真做好每一笔交易——不管这宗交易数量多大,你在投资领域的成绩可能会好得多。

  注重对商业的理解能力巴菲特不相信市场有效理论,在他看来,价格与价值常常是背离的。他认为,价格是你所付出的,而价值则是你所能得到的。

  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并不复杂,与自己崇敬的老师格雷厄姆所倡导的一样,在他们的投资理论里,我们看不到一点复杂的、难以理解的东西。他们两人都遵循了价值投资的想法,虽然在具体做法上稍有不同,但总体的思路是一致的。

  格雷厄姆所倡导的价值投资理论认为,投资者在选择有价证券时,应当将注意力集中在与公司财务状况及其未来的潜在收益有关的资料上。价值投资理论认为,投资者基本上不需要考虑那些单只股票的价格周期及整个市场的波动。市场周期绝不是影响投资者选择股票的重要因素,不过当股价处在高价位时,价值投资者更难以发现那些被市场低估的股票,因为此时大多数股票价格偏高,而当市场处在低迷时,他们的选择余地会更多,因为此时大多数企业价值被低估,投资者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身为价值投资者的先行者,格雷厄姆强调购买时机,他认为投资者应当寻找一个合理的价位来买卖股票。他甚至认为投资者应当力争在股票价格最低的时候再买入。

  巴菲特虽然也认为投资者应当耐心等待买入时机,但不应当奢求能够在最低点买入。

  他说:“格雷厄姆想让任何交易都在最便宜的价格上完成,而我想要的是在某个现金值域的便宜交易。在你很容易就能作出决策的时候,按照格雷厄姆的方式,你可能还得花大量时间来斟酌到底是‘七三还是七四’。

  格雷厄姆主张价值投资者花更多的精力来研究统计数字,巴菲特虽然也强调财务报告的重要性,但他同时也看重企业其他许多无形的东西,如管理者的素质、品牌能力、大众化的市场、企业有无特许权与定价权。巴菲特强调只有财务报告与企业的其他因素都满足自己的条件时,他才可能会考虑买入。否则,不管企业有多强的赢利能力,而他的产品与市场如果不能被理解的话,他还是不会对它感兴趣的。一旦巴菲特选择了某只股票,而且认为他当前的价格正是非常不错的买入时机的话,他便不会过多考虑股价是否到了最低点。他说:“我现在要比20 年前更愿意为好的行业和好的管理者多支付一些钱。

  巴菲特及其后来的追随者们认为,投资者作出正确决策的依据并非建立在他是否看懂了企业的财务报表,而取决于对商业的理解能力。在巴菲特看来,投资证券与其他商业活动没有太多的区别,衡量企业的一些基本量尺在这里依然有用。企业的竞争力、品牌能力及培育可获利的新产品的能力都是他考察企业的重要标准。

  价值投资如今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真正这样做的人并不多。因为价值投资的概念虽然不难懂,但人们却很难真正这样实践,因为他与人性中的某些惯性作用是相抵触的。投资者习惯了“旅鼠式”(一种生活在草原地区的啮齿类动物,以集体向海洋迁移,最后跳海身亡而闻名)的行动,如果让他们脱离原有的群体,是非常不容易的。就像巴菲特所指出的:“在我进入投资领域三十多年的亲身经历中,还没有发现应用价值投资原则的趋势。看来,人性中总是有某种不良成分,它喜欢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通往金融天堂的路不止一条,对投资者而言,理解别人的想法并不难,真正难的是在实践中如何应用它。

  价值投资指标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巴菲特最关注的衡量价值投资的几个指标:

  指标解释成为价值指标的原因净资产收益率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净资产收益率可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它弥补了每股税后利润指标的不足企业利润占GDP的比例全部上市公司的利润占的比例,一般为4%

  股市的增长不可能长期超过GD

  P的增长,上市公司只有当利润总和超过GD

  P适当的比例才有可能让股价获得高增长派现率每股分红数除以买入时股价这个数字是体现投资股票与投资债券之间的收益比较,当派现率接近或者超过国债利率时,才值得进行投资赢利增长率企业每年利润增长幅度只有能维持利润高增长的企业,才能在未来获得股价的高增长不要在干草堆里找绣花针巴菲特曾说:“一个视力平平的人为什么要在干草堆里找绣花针呢?”多年来,他的目光总是专注于那些易于理解的行业,如果一个企业的技术太复杂,超出了自己理解的范围,他是不会问津的。

  1999 年的股市,由于网络科技股成为市场的新宠,致使股价经历了井喷式的大爆发,几乎所有与网络科技沾边的企业的股价都大幅走高,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却不为所动,依然遵循了原有的投资策略。在本年度的股东大会上,许多股东对此十分不满,并对巴菲特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诘问。不过,巴菲特仍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坦言道:“既然我们在30 年前并没有预见计算机业中会出现如今的情况,而且大多数投资者和公司经理也没有预见到。那么,为什么我现在非得认为我可以预言其他快速发展的公司的将来?我们反而会专注于那些易于理解的行业。一个视力平平的人为什么要在干草堆里找绣花针呢?”

  在巴菲特看来,每一位投资者都会犯错,同时,他们也没有了解所有行业的能力,所以透过把自己的投资范围限制在少数几个易于理解的行业的做法是明智的。投资者应当摒弃那种不管对企业理解与否都盲目下手的行为,一个理性而见多识广的投资者应当可以比较精确地判断这样做的风险。

  巴菲特对网络股的评论并不多,但我们从他对20 世纪80 年代一度风靡美国的垃圾债券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当年巴菲特虽然也曾成功地买过几笔垃圾债券,并从中获利不少,但他对绝大多数的垃圾债券都没有好印象。在他看来,垃圾债券的支持者与网络股发烧友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那些投资垃圾债券的投资者看好垃圾债券发行公司的前景,认为这些公司的经理有着给投资者良好回报的善良愿望。可是事实上,这些垃圾债券的经营者却通常是另一种类型。他们就像吸毒者,不是把精力放在寻找治愈其满身的债务的良方上,而是把精力放在寻找另一次毒品注射上。当时的垃圾债券的追逐者们相信大崩盘不会发生。他们甚至天真地认为,因为巨大的债务将使管理人员前所未有地关注管理绩效,正好像人们期望一把镶嵌在轿车方向盘上的匕首可以使司机极为谨慎地驾驶一样。

  许多网络公司的狂热者们也是如此,他们为一个并不现实的远景而疯狂,以至于忽略了现实的可能与风险。正如巴菲特所说的,一把镶嵌在轿车方向盘上的匕首也许可以使司机提高警觉,但是,如果轿车遭遇不好的路况,哪怕是最小的坑洞,也会产生致命的事故,而事实上公司营运的道路上到处都是坑洞,所以那种要求司机躲避所有坑洞的计划注定会遭遇彻底的失败。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