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魏延之死,大致上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是《三国演义》的说法。《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和魏延的死几乎用了两个章回的篇幅,情节大致如下。
诸葛亮病情严重,自知无力回天,料定自己死后魏延必反,便召集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魏延的部将马岱安排退军、斩魏延等后事;尤其是分别给杨仪、马岱交代了击斩魏延的密计。诸葛亮去世的第二天,费祎代表杨仪去魏延营中宣布丞相遗命,魏延大怒,率军先行撤退至南谷口阻断大军归路,而杨仪早已派大将何平(即王平,就是在街亭之战中作为马谡副手的那个王平)从槎山小道绕到魏延背后。
何平怒斥魏延,策反其军兵,魏延部队一哄而散;杨仪故意激怒魏延,马岱趁魏延丧失警惕,出其不意击斩之。《三国演义》对这一故事情节的描述,活灵活现,可谓下笔时如有神助。
《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主轴,基本上忠于正史,被誉为“三分虚,七分实”。但围绕诸葛亮之死,那些神神鬼鬼的事,不值得现代人挖空心思进行解读。《三国演义》记载的一个情节很可能与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有出入,那就是,司马懿进攻魏延的先锋部队。
正史的记载是,司马懿采取闭关不战的策略,诸葛亮百般挑逗,司马懿骂死也不出战,怎么会突然主动进攻魏延呢?何况,司马懿率兵攻击魏延的先锋部队的话,他应该亲自抵挡。向大本营报告军情,是传令兵的事。
但有一点,《三国演义》记载的诸葛亮死亡时间为阴历八月二十三,大致是可信的。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多数普通中国人都持此种看法,认为诸葛亮死后,魏延因谋反被杀。看来,魏延的狂傲蛮横,不仅开罪于自己的同事和领导,连千年之后的晚生小辈罗贯中也一起得罪。否则,我怎么也不理解,罗老先生非要给他安个谋反的罪名。
第二种是《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诸葛亮病重后、死亡前曾召开过“秘密榻前会议”,安排身后退军事宜,并留下对魏延处置的遗命。魏延并不是想造反,只欲夺取北伐军的指挥权继续北伐,杨仪则遵照诸葛亮遗命行事,令魏延断后。
魏延怒不从命,先行向南撤军,过渊拆桥(栈道),以断大军归路,在褒斜道的南谷口阻击杨仪所带的主力部队,双方火并起来,魏延所属部队知道错在魏延,便一哄而散,魏延父子逃往汉中,被其部将马岱追杀,后夷灭三族。
这种观点认为,魏延之死,完全是魏、杨两个小人起内讧,窝里斗的下场,魏延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第三种是张作耀先生的《刘备传》里的说法。认为魏延之死和此后的杨仪被废,都是诸葛亮一手策划的。诸葛亮不信任魏延,也厌恶杨仪,为了让蒋琬顺利接班,只好让魏、杨二人狗咬狗,玉石俱焚,同归于尽。
如果认同这种观点,也就认定诸葛亮对魏延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诸葛亮对手下最能干的、功勋卓著的一文一武,狠下辣手,说明诸葛亮也在玩“二桃杀三士”这种阴毒的小把戏。毕竟,抛弃魏延,逼魏延“跳墙”、“咬人”的决定是诸葛亮作出的,杨仪被废的伏笔也是诸葛亮埋下的。
第四种观点认为,《三国志·魏延传》所载并非事实。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诸葛亮是突然去世的,死前并没有召开过什么“秘密榻前会议”,什么“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魏)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是杨仪炮制的“丞相遗命”。
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和陈迩冬先生的《闲话三分》都持这种观点。但这个观点纯是一种推测、猜测,没有任何依据。的确,看花老眼,累得吐血,查遍史籍,也找不到诸葛亮突然死亡,杨仪矫命的任何证据。
看来,“魏延谋反”一案,起先是“事出有因”,然后是“查无实据”,最后是不了了之,只好作为一桩糊涂公案,存入历史档案馆,任由后人评说。
我看,魏延之死,还有得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