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祖籍诸县。诸葛家本来是姓葛的,迁到阳都后,为了区别阳都县原有的葛姓,在葛字之前加了个诸字,表示是诸县搬来的老葛家。葛姓面前加个“诸”字,提示诸县葛姓的地位高于阳都葛姓,否则,从诸县搬来的老葛家巴结还来不及,更不会多此一举。同时也提示诸县的老葛家在当地活得不耐烦,或活得不舒服,否则不会以高就低。至于在诸县为什么活不下去,恐怕连诸葛亮也不清楚,那是他姥姥的姥姥一辈的事情。
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死于公元234年,享年54岁。诸葛亮生于战乱,一生从戎,在平均寿命很短的古代,尤其是在世纪大混战的三国时代,跟平均寿命相比,不大不小地赚了一把。
诸葛亮生于官僚世家。其先祖诸葛丰做过汉元帝时代的司隶校尉(中央直辖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父亲诸葛珪做过梁父县尉(相当于县公安局长)和泰山郡丞(太守的副手)。诸葛亮有一位长兄诸葛瑾、两位姐姐和一位弟弟诸葛均。
诸葛亮9岁丧母,12岁丧父,丧父后随继母投靠赋闲在老家的叔叔诸葛玄。诸葛亮14时,诸葛玄被袁术(而不是朝廷)任命为豫章郡(今江西省北部,治所在今南昌市)太守,孤儿寡母随诸葛玄前往豫章生活,而此时21岁的诸葛瑾到江东孙策那里打工去了。
诸葛亮刚在豫章安顿下来,叔叔就被朝廷派来的豫章太守朱皓(黄巾农民起义军的死对头朱俊的儿子)赶走。15岁的诸葛亮只好随叔叔投奔叔叔的旧友、荆州牧刘表,直至17岁。
17岁时,叔叔诸葛玄不幸去世,此时二位姐姐也已出嫁,18岁的诸葛亮带着弟弟独立居住于襄阳附近的隆山(行政隶属于南阳郡,故诸葛亮在他的《前出师表》中说自己曾经“躬耕于南阳”)脚下,娶当地名士黄承彦之女为妻(据说此女叫黄婉贞,丑而贤,才智卓然),过着半隐半游、半耕半读、半学半研的生活,并进入官场社交圈,为今后的仕途做一些营销工作。
27岁时,也就是赤壁之战前一年,诸葛亮正式出山,加入刘备阵营。
27岁这一年,是诸葛亮人生的转折点。拿今天时髦的话来说,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诸葛亮跨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东汉王朝自汉桓帝起,皇帝幼年登基,大权旁落,宦官、外戚交替专权,朝纲败坏,民不聊生,狼烟四起。公元184年,诸葛亮4岁时,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为了迅速扑灭黄巾起义,朝廷一方面派出政府军平叛,另一方面允许、鼓励地方官员和豪强自行组织地方军与黄巾作战。这是官员、豪强变军阀,军阀拥兵自重、对抗朝廷的肇始。
公元189年,诸葛亮9岁时,凉州军阀董卓入朝专政,废立皇帝。董卓覆灭后,其部将李傕、郭汜专政。公元196年,献帝投奔曹操。再经过十年左右的军阀混战,在27岁的诸葛亮出山的那一年,曹操基本上平定、统一了中国北方。
曹操的统一北方,是地理概念上的北方,孙权稳居江东,刘表据荆州,刘璋偏安益州,张鲁割据汉中。这段时间(公元201—公元207年),刘备脱离袁绍依附刘表,带着两位老弟关羽、张飞,还有小老弟赵云,驻扎在新野县(属荆州的南阳郡),为刘表守北大门。
刘备在荆州期间,认识了据说是当时天下奇才的诸葛亮。出山前,诸葛亮帮助刘备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发展战略,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公元208年,诸葛亮28岁时,曹操统帅至少二十万大军南下,意欲灭荆州,并东吴,一统华夏。诸葛亮促成孙刘联盟,协助周瑜大破曹军。公元214—公元222年,协助刘备占领并稳定益州。公元223年刘备逝世后,大权独揽的诸葛亮成为蜀汉政权实际上的摄政王,修复吴蜀联盟,劝农桑,平南中(今云南省),五次北伐,于公元234年病死于北伐前线的军营中。
我用平铺直叙的笔法,描述诸葛亮的一生,看起来也就很平淡。当然,平淡并不等于不成功、没成就,“平平淡淡才是真”嘛。问题是,历史著作中、文学作品中、民间传闻中,诸葛亮的人生怎么也平不起来,怎么也淡不下去。诸葛亮的形象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怎么看,怎么望,也望不清,看不透。
平心而论,诸葛亮的个人成就还是相当不错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刘老板和关羽、张飞等一道,建立了一个帝国。这个帝国虽然只有巴掌大,虽然吱嘎作响、摇摇欲坠,存在的时间也不到半个世纪,但它的名字很阔气、很响亮、很吓人——“汉”(蜀字,是后世之人为区别之前的两个汉王朝——西汉、东汉——加上去的,蜀汉帝国的学名,或者法人名称是“汉”),应算是事业有成。
第二,在一个政权内部,个人权力达到顶峰,大权独揽达十一年之久,对一个权力欲旺盛的男人来说,狠狠地过了一把瘾,累死也值。
第三,日理万机之余,专心笔耕和发明创造,有论文,有专著,有专利,这手硬,那手也不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第四,家庭和睦,兄慈弟爱,夫妇和顺,虽老来得子,却儿女双全。
诸葛亮的一生是一出戏,一出令人荡气回肠的戏。一出戏之所以能让人荡气回肠,因为它是悲剧,只有悲剧才能深深触动每一个人的心。悲剧英雄的死,当然是一出悲剧的落幕。
悲字从心。也就是说,悲剧是一种情感定位。我说诸葛亮的死是自杀,则是一种精神定位。情感和精神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层次,后者的定位高于前者。
现在,我们来条分缕析地探讨诸葛亮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