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4节 舅子

  就性格、智谋、能力,或者对刘备集团的贡献类型而言,庞统和法正都很相像。

  庞统(179—214),字士元,别号凤雏,荆州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人。年轻时,庞统被荆州著名的人物评论家司马徽誉为“南州士之冠冕”,意思是南方青年学子之中的顶尖人物。水镜先生对诸葛亮的评价也没有如此具体明确。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说明青年时代的庞统的名气比诸葛亮大。

  庞统最初投奔孙权,因其貌不扬,又有些傲气,不待见于孙权,便到周瑜帐下任职。周瑜死后,庞统亲自扶柩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说明周瑜待庞统不薄,也说明庞统知恩图报。

  赤壁之战前夕,庞统在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下,投奔刘备。公元211年,庞统随刘备入川,与刘璋会于涪城(今四川省绵阳市),庞统建议刘备搞个鸿门宴,于席间袭杀刘璋,趁机吞并刘璋的军队和土地。刘备不从。庞统的急功近利与刘备的辛辣老到形成鲜明的对比。公元213年,刘备自葭萌关(今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进攻成都,受阻于雒城(今四川省广汉市),刘璋之子刘循率兵坚守,相持一年之久。庞统急于成功,强攻雒城,死于落凤坡。

  法正(176—220)年轻时,与同乡孟达一起,从关中迁入蜀地,依附刘璋。后为新都县令,代理州军议校尉(军区参谋长),但不受信任,不受重用。法正与益州别驾(州牧的行政助手)张松相友善。此二人对刘璋心怀不满,是引刘备入川、反噬刘璋的谋主。法正迎刘备入川后,一直跟随在刘备身边,张松则留在成都做内应。

  刘备包围成都后,又是法正出面劝降刘璋,连哄带骗,连恐带吓,兵不血刃占有成都。张松的哥哥张肃,举报弟弟“里通外国”,张松被刘璋诛杀。留在家里的张松脑袋搬家,随刘备在外的法正却功成名就。这可能是种瓜得豆、种豆得瓜了。

  与诸葛亮的老成谋国、长于理民不同,庞统和法正都善于奇谋策划。所以,刘备每打下一个地方,随着地盘的扩大,都让诸葛亮留守,巩固后方,输送兵员粮饷,却带着足智多谋的庞统或法正,继续攻城略地。

  庞统长诸葛亮二岁,法正长诸葛亮五岁。他们三人在年龄上都应该是刘备(161—223)的晚辈。但由于三个人的品行秉性各异,他们各自与刘备的相处方式也就不同。其中,庞统、法正与刘备相处方式基本相同,诸葛亮与刘备的相处,跟庞统、法正比较,明显不同。

  庞统的个性,有点特立独行,同时又任性使气。庞统初见刘备时,怀里揣着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信,他却偏偏不出示,也不说明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凤雏。看来,除了狂傲以外,也提示庞统自视不低于诸葛亮、鲁肃,不屑诸葛亮和鲁肃的推荐。

  结果,刘备跟孙权一样,以貌取人,委任庞统为一个偏僻小县——耒阳县的县令。庞统呢,当然不屑一顾。到任以后,不理政事,整日盘桓于醉里乾坤,蹉跎于壶中岁月,被刘备免职。还是鲁肃得知情况后去信,诸葛亮力劝,及时地纠正了刘备的做法。

  刘备于公元211年入川,公元213年自葭萌关还攻成都,占领涪城(今四川省绵阳市),“于涪大会,置酒作乐”。可能是喝高了,刘备得意忘形地对庞统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庞统回答说:“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刘备大怒:“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庞统只好讪讪地滚出去。

  过了一会儿刘备又觉得不妥,请庞统回到席上,庞统也就大剌剌地进来,照常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刘备问庞统,刚才谁错了呢?庞统说,你我君臣都错了。“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在蜀汉集团中,敢讥讽、顶撞刘备者有几人?有名有姓的,可能只有张裕、彭羕、庞统,前二者身败名裂,身首异处。而庞统死后,“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感情这东西,有时是很微妙的,说不清楚的,讨厌你没商量,喜欢你没理由,就这么简单。

  相对于庞统的任性使气,法正则显得专横霸道;相对于庞统的豁达坦荡,法正则显得褊狭小器。

  刘备定益州后,“以(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蜀郡,即现在的成都地区,益州的政治、经济中心。刘备以法正为蜀郡太守,出谋划策主要依靠法正,可见刘备对法正的倚重。

  法正呢?恩怨分明到睚眦必报的地步,竟然把几个诋毁中伤自己的人擅自杀掉。有人建议诸葛亮对法正进行抵制,诸葛亮说,主公在公安的时候,内忧外困,好得有了法正的相助,才有今日,怎么能不让法正快意恩仇呢?可见法正飞扬跋扈到何等地步。这一切,刘备肯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聪明的诸葛亮怎么会出手拂法正的逆毛呢。

  其实,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刘备容忍法正的横行不法,除了法正帮助刘备取得益州的功劳外,还与他们之间的感情有关。

  古往今来,人臣进谏于君主,有所谓的死谏一说。所谓的死谏,通俗说来,意思是:主子,你要听我的,你必须听我的,否则死给你看。有喝毒药的,有上吊的,也有倒悬于城门割绳坠地的。从情感的层面看,这是一种愚蠢的进谏方法,因为你在威胁君主。你还威胁我?老子偏偏不干,你去死吧!

  法正是个很有灵性的人,跟那些死谏大臣的做法不一样。刘备征汉中时,发起一场攻坚战,久攻不下,听说曹操又要亲征汉中。刘备一急之下,一怒之下,亲冒矢石,冲锋在前,谁也劝阻不了。

  此时,只见一介书生的法正驱马向前,举刀冲锋,很快冲到刘备前面,用身体替刘备挡箭。刘备不得不反过来替法正挡箭,大叫,孝直(法正字孝直),危险!法正还是不顾死活往前冲,答道,主公,您是主将,大家都要靠您活命,您都不怕死,我这个小人物死了算什么!刘备猛醒,赶紧撤退。

  每当我读这段史料,泪水就会在眼眶里打转。什么叫生死之交?这就是生死之交!什么叫死谏?这就是真正的死谏!令人感动,让人敬畏服从,而不是让人反感,使人拒绝的死谏。难怪,刘备夷陵大败之后,诸葛亮仰天长叹道,如果法正在,主公肯定不会贸然东征;就是东征,也不至于败得如此之惨。

  可见,法正,只有法正,在刘备心中才有如此的分量。这种分量,不是凭空而来,是过命的交情,是刘备不可拒绝的方式方法,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做人做事的风格。

  可以说,法正是个卖主求荣者。但他把自己卖给刘备以后,却做了一回有诚信的生意。

  对于刘备而言,如果关羽、张飞是打不烂拆不散的兄弟,赵云是忠厚老实、勤恳听话的表哥,那么,庞统和法正则是忠心耿耿又特立独行的妻舅;庞统是小舅子,法正是大舅子。小舅子和大舅子是不一样的。小舅子在姐夫面前,有时吊儿郎当,嬉闹顽皮;大舅子在妹夫面前,则威严端庄甚至横行霸道。

  法正的善终,得益于他的早死。如果他长期这样任性妄为下去,就很难说了。

  法大舅子死于公元220年,刘备称汉中王的次年,享年四十五岁。马超死于公元222年,刘备称帝的次年、刘备死前一年,享年四十七岁(法正和马超同年生)。正值壮年的法正和马超,如此集中地死在刘备之前,是自然死亡还是有什么意外,我一直心存疑问。只是找不到任何线索。

  公元223年刘备离开人世的时候,蜀汉集团中能打仗的,赵云垂垂老矣,只剩下魏延;有名望的,除诸葛亮外,只剩下一个李严。

  诸葛亮的时代来了,挡都挡不住,轰也轰不走。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