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帝国的肇始者是孙坚,奠基者是孙策,建立者是孙权,毁灭者是孙权和他的儿孙们。
孙坚是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市)人,陈寿说他是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孙武之后,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回事,就算是吧。从出身、籍贯来看,孙坚属于江东土著。孙坚即使是孙武之后,也算不上是江东士族。
孙坚此人智勇双全,年少时参与讨伐地方叛乱,因功陆续升为盐渎、盱眙、下邳几个县的县丞(管理民政的副县长,这几个县都在今天的江淮平原)。
公元184年,黄巾民变蜂起,孙坚随中郎将朱雋在汝南郡(今河南省东南部)、颍川郡(今河南省中部许昌一带)镇压黄巾军,军事才能得到充分的显露。
黄巾起义的稍后,凉州(今甘肃省)边章、韩遂作乱。起初,朝廷派皇甫嵩前去平叛,被大宦官赵忠、张让陷害,调回免职,改派中郎将董卓往讨,劳师无功。朝廷又派司空行车骑将军张温平叛,兼统董卓之军。张温请孙坚做他的参谋长,屯长安。孙坚建议张温斩杀傲慢无礼的败军之将董卓以立威,也为朝廷除一潜在的豺狼,被张温拒绝。
孙坚从西方前线回朝后为议郎(中级参谋官),后派往荆州的长沙郡(今湖南省长沙地区),任太守,讨平区星叛乱。
公元190年,以袁绍为首的关东联军讨董卓,孙坚率军北上参战。出发前,孙坚逼死荆州刺史王叡(那时的荆州治所在汉寿——今湖南省常德市)。北上途中,击杀南阳太守张咨,进军鲁阳(今河南省鲁山县),投靠袁术,移防于粱县(今河南省汝州市)之东,被董卓部将徐荣击败。
孙坚收拾残兵败将,推进至阳人(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北),与吕布大战,斩董卓的都督华雄。孙坚继续北进至洛阳南郊,与董卓的部队战于市郊的皇家园陵,再败吕布,逼迫董卓撤至函谷关以西。
董卓派出使者与孙坚联络,开出优厚的条件,希望与孙坚合作。孙坚拒绝。
关东联军瓦解后,袁术派孙坚南征荆州的刘表,孙坚攻克樊城,渡过汉水,进围襄阳。孙坚单马行于岘山,被黄祖军士射杀,年37岁。
孙坚死后,侄子孙贲统领其众,仍从属于袁术。此时孙策只有18岁,与周瑜一起,活动于江淮之间,后投靠任丹杨郡(属扬州,今安徽省东南部)太守的舅舅吴景,自己招募到数百人的队伍。
公元194年,孙策投奔袁术,袁术见了孙策,欢喜异常,对他很是器重,大发感慨道:“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那个时候,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刘繇,原来是驻扎寿春(今安徽省寿县)的,被袁术驱逐,吴景、孙贲将刘繇迎至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市)。
因为孙家势力是属于袁术系统的,刘繇猜疑、逼迫吴景、孙贲,吴景和孙贲只好向西撤退至历阳(今安徽省和县)。刘繇派他的下属樊能、于糜驻横江津(和县东南长江渡口,对面就是采石矶),张英屯当利口(和县东金河口),以防备吴景、孙贲。吴景、孙贲等看到刘繇不信任自己,还忘恩负义反噬一口,便挥军攻击横江津、当利口,连年不克。孙策说服袁术,自己带兵协助吴景、孙贲掠取江东。
公元195年,袁术表孙策为殄寇将军,将孙坚旧部还给孙策统领,孙策率兵渡江作战。
孙策渡江后,一路势如破竹,江东地方武装望风披靡。
公元200年,孙策被原吴郡太守许贡家客刺杀,伤重身亡,年26岁。孙策死前已占有了整个江东地区,孙郎身死,孙家军却坐断东南。
陈寿在《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的结尾,对孙坚、孙策的评注是这样的:“孙坚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导(张)温戮(董)卓,山陵杜塞,有忠壮之烈。(孙)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揽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殒身致败。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孙)权尊崇未至,子(指孙策的儿子)止侯爵,于义俭(通欠)矣。”
陈寿的意思是说,孙坚忠、刚、勇,孙策英、锐、奇,但他们父子都“轻佻果躁”,年纪轻轻即兵败身死。陈寿还说,江东基业是孙策奠定的,他的弟弟孙权称帝后,对孙策尊崇不够(只封个长沙桓王),孙策的儿子也只封个侯爵,孙权于道义上是亏欠于乃兄孙策的。
我们来看看,陈寿说得是否有道理。
拿今天的眼光来看,孙坚这个人,是个典型的职业军人。在他的身上,几乎集中了职业军人的所有优点和缺点。作战勇敢,敢打敢拼,忠于雇主(东汉王朝),又目无法纪,敢擅杀朝廷任命的封疆大吏。只是在东汉末期那样一个时代,这种忠勇双全的职业军人,可以说是寥若晨星。
孙坚的作战,“轻佻”(陈寿说的“轻佻”,是指做事没有深思熟虑,不持重、不稳重)是有的;如果说孙坚“果躁(果敢,随时、即时付诸行动)”,却不知道陈寿是何所指。
大敌当前,如果大家都不“果躁”,都算斤掰两,惜身爱家,畏葸不前,还能成什么事?比如,公元190年的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名为十八路诸侯,号称几十万大军,面对董卓的时候,各路诸侯相互观望、猜忌、内斗,结果只能作鸟兽散。
在讨伐董卓的军事行动中,真正参与打仗的只有孙坚和曹操,曹操还差一点战死。如果孙坚“果躁”,那么,曹操也“果躁”么?
在我看来,陈寿所说的“果躁”之人,其实就是那些危难之时能挺身而出的人。这些人是脊梁式的人物。人能直立,起支撑作用的是脊梁。但占人体大部分比重的,则是附丽于脊梁上的肌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与人一样,没有脊梁是立不起来的。孙坚和曹操,就是关东联军讨伐董卓运动中的脊梁,曹操则成为东汉末期的国家脊梁。
作为军人,作为地方官员,有血气,有担当,敢作敢为(也敢胡作非为),我对孙坚这种脊梁式的人,怀有深深的敬意。然而脊梁是承重的,容易磨损、退化甚至折断。
这种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人,一般逃不出两种结局:脊梁折断或坚挺,前者如孙坚,后者如曹操。一直坚挺而不折断者,不仅需要力量,还需要智慧,曹操就是这样的人。
孙坚刚强,曹操坚强。同样是强,一坚一刚,结局却有天壤之别,这就是曹操与孙坚的不一样。桡桡者易折。对个人来说,强而刚不一定是好事。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没有脊梁,肯定是不行的。
孙坚虽然因“轻佻果躁”而“殒身致败”,但仅仅是身死,而业不亡,而且他的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
这得益于孙坚很会生儿子。在中国古代,会生儿子,生一大堆儿子,而且生的儿子有出息,是人生一大本事,一大幸事,也是一大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