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帝国。秦帝国疆域,东至海,西至陇西,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辽东。
尽管秦帝国自建国至子婴亡国,前后仅历时15年。但却是中国历史上至为关键的时期。秦帝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和纷争,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与政治遗产,开始了中国集权专制的传统社会。一方面,秦实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及推行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为之后的中国传统社会所效仿。同时,秦朝暴虐推行的统一政策整合了国家资源,使中国开始成为巩固强大的国家。巩固、强大的国家行为体是世界历史上文明交流和相互影响的主体。先秦时期中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是零散、微弱的;秦朝的统一开启了中外成规模交流活动的序幕。直到汉朝,统一集权的国家形式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常态,我们的民族也被赋予了当今的名字,中外交往的序幕才彻底展开。
公元前221年,秦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我们的先民就展开了封建与集权的争论。李斯主张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度。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秦朝陆续设立了40余郡,直属于中央管辖。中央集权的制度从此确立。在此基础上,秦始皇对集权和专制制度进行了细化,建成一套适应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政府机构。在独裁的君主下设立分权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再下设分掌具体政务的诸卿;加强对百姓的控制,早在秦献公时期,秦国就建立了“户籍相伍”制度。秦始皇时期,户籍制度趋于完备,成为古代中国统治人民的一项根本制度;制定了全境通行的严刑峻法,统一全国的道路(驰道)、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铜钱)和度量衡,为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以铜虎符发兵,由皇帝与领兵者分掌,控制兵权。为了防止封建割据和民众反抗,秦始皇也采取了许多为人诟病的暴政:焚书坑儒,强迁六国富豪,没收天下兵器等等。秦代的急政完全逆转了春秋战国时期复古封建的思潮,强力推行了国家统一,也激化了矛盾,造成了王朝自身倾覆的条件。
秦朝的疆域奠定了古代中国疆域的基础,成为了汉族生息的核心区域。秦始皇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土。统一后,秦始皇派蒙恬率军抗击匈奴。蒙恬于公元前215年收复河套以南地区,第二年进一步斥逐匈奴。秦还把战国时燕、赵、秦三国长城修复并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迄辽东的万里长城,用来保护北方农业区域。公元前223年,秦军灭楚后继续南进,夺取越人土地,置会稽郡;跨越南岭占领珠江流域,设立象、桂林、南海三郡。在广袤的领土上,咸阳、洛阳、邯郸、临淄、成都、南阳等点缀其上。志得意满的秦始皇多次巡游天下,炫耀功绩,终于死在第五次巡游途中。秦二世继位后,秦帝国很快瓦解。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尽管刚刚作为强盛的国家行为体开始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秦朝有两件大事还是值得大书特书:修建长城和徐福东渡。
修建长城的直接原因是抵御匈奴民族的南侵。因为气候原因,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的生存物资是难以保证的;而南方富裕的农业地区对匈奴民族存在强烈的吸引力。加上在军事能力上优势,匈奴从战国时期就经常南侵中原。战国时期北方的秦国、赵国和燕国都开始修筑长城,用来防御匈奴入侵。蒙恬共用了9年的时间才把它们全部连接起来,全长5000多公里,成为了当代中国的标志性建筑。
长城不应该被简单看作是防御工事。它更多的是两个不同社会形态的分界线。匈奴的游牧文明和汉族的农业文明被长城所隔断。农业发展需要安定的环境,长城满足了这个愿望。但是修筑长城的行为本身所体现出来的追求和平和消极防御的心态在后世起到了既喜又忧的历史作用。祖先的长城让汉族核心地区的人们习惯于和平安定的农耕,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农业文明。但是创新精神和奋进心态略显不足。创新和交流恰恰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力。秦朝对匈奴威胁的处理一直影响着古代中国对民族问题的处理。尽管后世增加了怀柔等手段和技巧,但始终没有认识到交流胜于隔离。
在新朝大致安定后,秦始皇开始将目光投向浩瀚的东海。胸中的勃勃壮志使他不满足于对海洋的模糊认识。恰好齐地的方士徐福的求见,开始了轰动世界的东渡。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至琅琊,“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三次东巡琅琊,徐福再次来见秦始皇,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秦始皇第二次派徐福出海,并配备了强弩射手,亲自督战。“自琅琊北至荣成山,弗见。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遂并海西。”《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徐福入海求仙药,还为伪辞曰:“臣见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耶?’臣答曰:‘然。’‘汝何求?’曰:‘愿请延年益寿药。’神曰:‘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即从臣东南至蓬莱山,见芝成宫阙,有使者铜色而龙形,光上照天。于是臣再拜问曰:‘宜何资以献?’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皇帝大说,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汉书·伍被传》也记载了此事:“徐福得平原大泽,止王不来。于是百姓悲痛相思,欲为乱者十家而六。”
《史记》与《汉书》是我国正史中最有权威性的史学名著。《史记·秦始皇本纪》直接取材于秦代国家档案;伍被是徐福的下一辈人。伍被父辈对徐福东渡的大事当有所闻,他所说的很有可能来自父辈的传说。因此,徐福东渡一事是真实存在的。表面上看,徐福东渡的原因是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也有人认为徐福是带童男童女们逃避秦朝暴政。往深层次上看,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摆在了统一王朝的面前。秦始皇派遣徐福东渡,不可能不带有探索世界的目的,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对未知地区世界的认识,也将统一的强大王朝呈现在了世界面前。
徐福一行到达了哪里?世界历史研究主流认为徐福一行最终到达了日本列岛。最早明确提出徐福到达日本的,是中国后周的义楚和尚。《义楚六帖·城廓·日本》载:“日本国亦名倭国。东海中。秦时,徐福将五百童男、五百童女止此国,今人物一如长安。”义楚说这是日本弘顺和尚告诉他的。之后宋代欧阳修、元代吴莱等都有类似的明确说法。现在学者大都认同此说。甚至有人提出,徐福到日本后建立了日本王朝,徐福就是神武天皇。也有很多学者怀疑徐福到日本一说,认为徐福东渡日本的传说,产生于10世纪左右的日本,随着中日交流的频繁,徐福的传说传入日本,于是以讹传讹。
日本保留有大量与徐福有关的遗址遗迹,就是最好的证据。据台湾学者彭双松先生统计,日本各地与徐福姓名联系在一起的墓、祠、碑、宫、庙、神庄等遗址有50余处,登陆点20余处,传说故事30余个。例如日本新宫市还保留着徐福和他的随员七人墓、徐福祠等遗迹,每年八月该市都要举行大祭仪式。这些遗迹与传说虽不全是真实的,但也与史实有所关联。
在公元前200年前后,日本由渔猎经济的绳纹时代转变为农耕经济的弥生时代。之前日本处于文化、生产技术等相当落后的原始公社末期,尚未有古代日本国。此后水稻、蚕桑、药物等种植得到了推广,日本的经济文化得到了突然的巨大发展。日本很快由新石器时代跃入铜铁器时代。考古表明这个时期稻作农耕、环壕聚落、金属器的出现,都与大陆文化息息相关,这是由于长期的移民活动和文化交流的结果。一般认为这是徐福一行到达日本传播的结果,是他们数千人将秦朝先进的耕种方式、百工技术与习俗文化引进日本。日本民间尊称徐福为农神、蚕桑神、医药神、乞雨神、温泉神、纺织神等等。长期以来徐福传说已与神道教相结合,流传相当广泛。
凡有徐福传说的日本地方,当地人都相信徐福到过他们的地区,建徐福庙、徐福墓,拜祭徐福,并积极寻找遗迹。同类遗迹往往重复地见于多处地点,并且长期以来成为民间信仰崇拜的对象。不少的人还以徐福的后裔自居。近年来,日本的徐福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认为徐福当年所到的“平原广泽”就是日本;日本皇室人员也不无骄傲做地称,徐福是日本人的祖先。日本裕仁天皇的御弟三笠宫在给“香港徐福会”的贺词中宣称:“徐福是我们日本人的国父。”
徐福东渡,不管是真的到了日本,或是被波涛汹涌的东海所吞噬,其积极探索的冒险精神和勇敢顽强的品质体现了新兴统一王朝对外交往的萌动。中华帝国与海洋的不解之缘由此开始,发展出了内容丰富的海上中国。第六章将会有详细的叙述。
秦的历史实在太短,呈现给我们的身影实在不多。但强大的秦朝给之后的传统中国定了型,向世界历史发出了第一声呐喊。从人类在中华大地上出现到秦朝统一,世界早期历史上的中国身影是零星模糊的。但是国势初定,文明已成,世界舞台上中国剧目的序幕刚刚展开。
§§第三章 独领风骚,从容登上巅峰的东方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