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翰是英文Brigham Young的官方译名。他是摩门教的传人,也是摩门教在犹他地区的开拓者,所以杨伯翰和摩门教已成了两个不可分的名词。
摩门经的由来
世界历史中有三个教派信奉的是同一真神,它们是犹太教、基督教和摩门教。它们信的是自有自在的永生神,而且这永生神又能赐人以永生。
犹太教信的是《旧约》,基督教信的是《旧约》和《新约》,摩门教信的则是《摩门经》。据摩门教创始人约瑟夫·史密斯说:1823年9月21日晚杨伯翰,他得到上天启示。“他呼唤我的名字,告诉我他是从神面前派到我这里来的使者,他名叫摩罗乃,他告诉我神有一件事要我去做,而且我的名字将在各国各族各邦中被称颂和诽谤。他说有一部被储藏起来的写在金页片上的书,他又说有两颗在银框中的宝石,是为了翻译的目的而准备的”。
史密斯又说:“纽约州安大略曼彻斯特的附近,耸立着一座相当大的山头,离山顶不远,在一块相当大的石头下面就放着储藏在石箱中的页片。我除去泥土后,在那里果然看到像使者所陈述的页片、乌陵和土明以及胸牌。我正想把这些物件取出来,但是被使者所禁止。他告诉我取出这些物件的时刻还没有到。”
“最后,获得页片、乌陵和土明以及胸牌的时刻终于来到。公元1827年9月22日,我照常到那个地方,同一位天使把这些物件交给了我。”
据史密斯说,他就凭宝石把天书翻译了出来。这就是《摩门经》。摩门是李海的后裔,李海是公元前约600年从以色列来到美洲的始祖。《摩门经》系摩门根据尼腓片亲手镌于金属片上之纪事。史密斯根据《摩门经》创立了摩门教派,其正式名称为“耶稣基督末世圣徒教会”。《摩门经》又被称为“耶稣基督之另一部经书”。
综观《摩门经》全书,与《新约》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矛盾。两派的分歧似乎不在于教义,而在于生活方式。因为摩门教竟容忍甚至鼓励一夫多妻,这大大地激起了其他基督徒的愤恨,他们群起而攻之,甚至不惜采用暴力。
从文明观点来看,多妻制当然是一种反动的生活方式。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摩门教徒大多是一批具有开拓性的社会下层的青年,他们要想开创天下,这就需要人力,也就是劳动力。普通招引劳动力的诱饵是金钱和土地,他们既无金钱又无土地,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生产劳动力,那就是多生子女,而多生子女的办法就是多娶妻子。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又迫使他们建立某种具有排外性的社团,更增加了与外界的对立性。
史密斯的最初发祥地是纽约州,随着西迁的浪潮,他逐步向西移动,经俄亥俄的克特兰,最后在密苏里州的远西镇建立了一个较大的据点。它的发展引起了其他居民的恐惧。1838年10月27日,密苏里州长向民兵司令发了一道“消灭令”,内称:“为了公众福利,必须把摩门教徒视为敌人,在必要时必须加以消灭或予以驱逐。如果你需要增加兵力,你完全有权那样做。”
史密斯决定与当局谈判,但当局却不守信用把他扣了起来,关进了监狱。摩门教徒们不得不退出密苏里,迁往伊利诺伊的诺沃。1844年3月26日,史密斯在诺沃召开他的十二人委员会会议,他在会上说他预感可能将被杀害,“我深信我的工作已经完成,我可以满意地离开人间,因为地基已经打好,可以在其上建立天国”。“因为我已经从我肩上卸下重任,我感到像软木一样轻松。感谢主给我的解脱。你们要像男子汉一样担起重任”。
不久,伊利诺伊州长福特以“制造骚动”罪名将史密斯逮捕,关在卡泰基监狱中。尽管州长曾公开说他将保证史密斯的安全,但6月27日夜晚,仍有一帮暴民往监狱用私刑把史密斯处死。
杨伯翰接替史密斯
1801年6月1日,杨伯翰生于维尔蒙州的惠丁汉,但1804年全家就迁往纽约州,他父亲是小农。杨伯翰16岁时他父亲就要他自己谋生。他当了木匠、油漆匠,最后又学会了盖房子。他原先入美以美会。1830年他读到了《摩门经》,第二年他就改信了摩门教。由于他信仰坚定,传教努力,终于被史密斯看中,任他为十二人委员会成员之一。
史密斯死后,教徒们一时觉得成了“没有牧者的羊群”,当时杨伯翰因出差不在当地。他闻噩耗后即回诺沃,并被推选为接班人。这绝对不是一个享福的领导位置,而是一个十分艰苦和担极大风险的位置。1845年4月8日,州长福特致信与他说:“你们的宗教是一种全新的宗教,人们不能摆脱由于这种新奇事所引起的偏见。如果你们自己远走高飞,你们可以享受和平,否则,在这样的邻居的包围之下,我实在看不出你们有可能享受和平。作为朋友,我建议你们不妨迁到加利福尼亚去,那里有很好的发展余地。”
10月1日,双方达成三点协议:一、教徒将停止今冬冬播,以示迁移决心;二、当明春解冻草丛生长之后开始迁移,以便牲畜沿途可取食;三、部分教徒将留在诺沃处理财产等善后问题。
实际上,不待草长,他们在1846年2月15日就开始转移了。目的地不是加利福尼亚,而是盐湖大盆地,当时它属于墨西哥而不是美国,而且当时还没有“犹他”这个称呼。犹他是以后才起的名字。
杨伯翰和十二人委员会决定迁移将采取军事组织形式。基本单位为家庭,50个家庭成为一连,一连分成十排,每排设排长一人,总管一切。先遣部队由148人组成,配备船一艘,大篷车和大车70辆,马93匹,驴52头,公牛66头,母牛19头,狗17条,还有一批鸡。当然还有大量粮食种子。
1847年7月24日,部队才进入了盐湖地区。1852年年底,转移工程完成,伊利诺伊的教徒基本上全部来到了盐河,约有1.6万人。这是摩西率领以色列人从埃及逃往加沙以来所罕见的又一次宗教大迁移,所以杨伯翰又被称为美洲的摩西。
杨伯翰决定在这荒无人烟的旷野上建立一个盐湖城,并作出了规划。这是一次真正的白手起家。他们规定在那里建177个街区,每区有10英亩,这177个街区分属19个教区,每区由一名主教管理。在这一切定当以后,他们又决定向周边扩展领域,并从美国各教区出一名主教管理。在这一切定当以后,他们又决定继续向周边扩展领域,并从美国各地,甚至从海外(主要是英国及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招收信徒。1857年有信徒3.5万人,1869年增至7.5万人,1877年杨伯翰逝世时则已有12.5万人。
杨伯翰把他的国家命名为“蜂蜜之国”(State of Deseret)。他手下的人推选他为国家主席,这一来,就正式表示这是一个政教合一国家了。1846—1848年发生了美墨战争,墨西哥被彻底战败,它把所谓俄勒冈地区(包括盐湖区)全部割让给了美国。杨伯翰就主动表示愿把他的国家作为联邦的一个州。当时的总统费尔莫对他比较温和,委任他为当地的总督,双方矛盾并未发展到紧张状态。但华盛顿政府认为deseret这个字眼不好,太近乎desert(沙漠),因此把它改名为犹他领地,领地是未建州前之称呼,其首长不能译为州长,只能叫总督。
布查南接任总统后,双方关系开始紧张起来。布查南不愿继续任杨伯翰为总督。他派了一名新的总督。1857年6月29日,总统下令给堪萨斯军区的哈奈将军说:“犹他地区的部分居民和当地政府处于违抗合众国法律和权威的反叛状态。作为总统,我有必要恢复宪法的至高无上尊严。我将派一名新的总督去维持法律和秩序。我需要你有力的帮助以保证完成其使命。”后来,实际执行这一任务的是约翰斯东上校,也就是后来内战中南方的一名著名战将。
政府共派了5000名军政人员前往征讨。杨伯翰首先表示:“我在执行官职时遵守的是教士的原则。教士原则使我懂得我的政府该怎样做,并使我做得比无此原则下所做的好上千百倍和有效千百倍。如果有人能拿出材料证明有任何一位总督比我做得更好,我请他拿出来给我看看。”
他下令他的子民,全家迁居山区,以避军队的袭击,同时也表明他们决不与来者合作。不过,最后还是通过谈判,达成协议。新总督肯宁得以安全上任。
内战开始后,杨伯翰表示中立。肯宁也没有与他为难,相反的,他打招呼说:我不想来干涉你,正如你也不要来干涉我一样。内战结束后,有一个时期杨伯翰甚为恐惧,因为他认为华盛顿政府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黑奴问题,一是摩门教徒多妻问题。黑奴问题解决后,就要轮到多妻问题了。但事实证明他是多虑。
杨柏翰的多妻是很有名的,他共有妻子16位(也有人说30位),子女57名。人们始终不能明白的是:为什么有女人竟愿意嫁给已有多名妻子的男人。他的妻子并不享有特权,也要同平常人一样参加劳动。
杨伯翰的后期除了致力发展教会外,还注重发展犹他地区的建设,特别是全国性的电报建设和横贯铁路的建设,他出任了多家公司的负责人。
最后两年,他还创办了杨伯翰大学。
1877年8月29日,杨伯翰病逝于盐湖城。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摩门教是发展得最快的一个基督教派,它已进入了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在内。杨伯翰大学也已与内地的大学结为姐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