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津宁在《美国厚黑学》一书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假如你不理直气壮地坚持要求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别人不会帮助你。即使你果真维护自己的权利,很多人也会企图恫吓你。他们希望压得你低人一等,使你灰心丧气,这样你就不会阻碍他们前进的路途。”
这话一点都不厚黑,而是真真的社会生存法则,任何人都必须理直气壮坚持要求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做一点退让,哪怕丝毫的让步,否则别人就会认为你放弃了权利或者那些东西根本不属于你。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个一定要弄清楚,最起码自己要知道,既不能太大方更不能太贪婪,要有底线。但什么又是底线呢?估计谁也说不清楚,于是乎问题又回到了开始,还是弄不清楚“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大抵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说的是“公理”,婆说的只能是“婆理”。到底谁有理,最终还是要看实力,尤其在战场上。
曹操要讨伐孙权,理由是“奉辞伐罪”,也就是说,我曹操打你孙权不是师出无名,而是“奉辞”,替皇帝来管理天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是丞相,讨伐你是我的责任也是义务,所以你必须听我的,不然就是造反。而孙权周瑜他们则反驳,不是这样的,你曹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我们才是真正替皇帝守境安民大汉官员,将在外君权有所不受,我的地盘我做主。
这一下子,曹操和孙权就闹僵了,一个喊着执行公务,一个则标榜民宅不得私闯。这事情闹得和今天的拆迁有点相似,互不让步,最后只得用暴力解决。曹操等了仨月,等来的不是孙权的投降,而是战争,的确有些意外,而且这个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作战时机,相反孙权则利用这三个月的宝贵时间,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既完成了全方位动员也完成了军队集结和防线布局。
曹操的骑虎不下和东吴以周瑜为首的军方态度坚决,一切就只能通过战场来说话,双方注定在长江上将有一场硬仗。
当周瑜和程普率领水战能力冠绝天下(因为当时别的地方也没有水军)的东吴水军精锐三万人逆江而上,和刘备军队会合的时候,在赤壁这个地方和曹操的军队相遇(这里的赤壁是泛指,《三国志》中多人传记均见“赤壁”,但这个“赤壁”应该是包括乌林在内的大片地区),于是,两军在大江上就展开了一场战斗。
这场战斗的原因和具体情况我们无法得知,或许是试探,或许是曹操确实准备登陆,又或者仅仅是小规模接触。曹操军队这个时候十分不顺利,刚到南方,不服水土,疾病流行,士气低落。刚一接战,就遭败绩,只得退回长江北岸驻扎,想等冬天过后,第二年春天再战;周瑜的部队初战获胜,士气振奋,驻扎在南岸,但他们可不想等到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