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曹丞相的理想

  整顿完毕之后,曹操接连进行了三次大的征伐——平关中、征孙权、收降张鲁。尽管取得成绩不大,但曹操获得的封赏却一次比一次多,曹操这样做,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获得行动的权力。

  第一仗打马超、韩遂,回来后获得了“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这级别实在是太高了,比当年的大胖子董卓级别还高,董卓才是“赞拜不名,剑履上殿”,曹操已经“上朝不趋”了。

  这些都是汉朝大臣见皇帝的礼数,离我们今天的生活已经很久远,这里稍做解释:

  一、“赞拜不名”。在汉朝,大臣早朝觐见皇帝的时候,皇帝旁边站一个司仪官,这个司仪官任务就是将觐见官员的官衔和名字都喊出来。举个例子,比如曹操觐见汉献帝,司仪官就要喊“武平侯、丞相、领冀州牧曹操,参见皇上”,然后曹操就跪下来,山呼万岁,出于礼貌,汉献帝要象征性离开座位一下,然后坐下。汉献帝给曹操“赞拜不名”的待遇,就是以后曹操觐见汉献帝的时候,“曹操”这个名字就不用喊了,直接喊官衔就行了。

  这对曹操来说,早就没意义了,因为在建安二年时,曹操就不再朝见汉献帝了。

  二、“入朝不趋”。按规定,大臣上朝,为了表示对皇帝尊敬,要“趋步”上殿。所谓“趋”就是小步快走,这是表示恭敬,就是大臣觐见皇帝的时候要小步快走,不能像大爷一样,端着架子,优哉游哉漫步。现在曹操可以“入朝不趋”了,就是说不必像先前那样小步快走了,按正常方式行走就可以了。曹操这一待遇超越了董卓,董卓当年都没享受过“入朝不趋”的待遇。

  三、“剑履上殿”。按照当时制度,一般官员要在上殿时要摘掉佩剑、脱下鞋子以示尊重皇帝,曹操现在可以带着佩剑,穿着鞋子上殿。

  四、“如萧何故事”,就像当年刘邦给萧何的待遇一样,但汉初政策法令均是刘邦命萧何制定,而这时候,曹操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表面看来给曹操提高了待遇,实际上曹操已不见皇帝好多年,汉献帝住在许都,曹操在邺城,有事的时候只书信交流,因此这对曹操来说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第二仗就是征孙权回来,天子派人封曹操魏公,就从侯爵进到公爵了,后来天子又使曹操之位在诸侯王之上。领地广及魏郡、河东郡、河内郡等十个郡国,甚至远远超过西汉初年的刘姓王国,这更加违背了“七国之乱”和推恩令后诸侯封地不得超过一郡的汉制。

  第三仗就是曹操平汉中、伐张鲁回来,汉献帝由公爵晋升为王爵,就是魏王,而且位在诸侯之上。建安二十一年夏五月,汉天子册封曹操为魏王。建安二十二年,夏四月,曹操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他名义上还为汉臣,实际上已是皇帝。

  这件事情无论是对刘家还是对曹操来说,都极具里程碑意义。按照当年刘邦先生搞得那个白马盟,定下了一条“异姓不王”的规矩,也就是说天下只有姓刘的才能封王,现在汉献帝封一个姓曹的为王,已经开了先河。

  其实在这个时候,除了形式上的那个皇帝是刘家的,其他的都是曹操的,而对曹操来说,除了皇帝那个虚无的称号,他已经拥有了皇帝能拥有的一切。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