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章 边远山区显出不凡身手

  1、任职石窝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1969年10月,范豪光离开民乐,调到北流县宣传队工作,任工作组长。作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他,在县宣传队工作的一年时间里,主要的任务是排解农村的重大纠纷和对农村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等,如先后带队到新圩公社六马大队排解陈姓与韦姓之间的姓氏纠纷,到塘岸公社陈地大队解决山区的生产发展问题等。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农村工作的永恒主题。在农村工作中,尤其是处理群众的纠纷,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是很多干部都不愿意去接手的、闻之色变的工作。因为它不容易处理,而且往往会因此造成群众对自己的误解,落得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

  而群众的纠纷又无时不在,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用说了,山林纠纷、坟山纠纷等等,小到一家几户,大到一个宗族,事情一旦闹起来,真有个排山倒海之势。

  对于组织的工作安排,范豪光二话不说。事实上,这次组织对他的任职,正是看中了他有多年的农村工作历练,且之前又在法院工作过,工作的组织、协调、问题排解能力极强;而且,他又是一个外地干部,在本地没有人情关系网和一些瓜瓜葛葛,办事公道,处理起事情来不会有偏袒。

  六马大队陈韦两姓的纠纷,积怨已久,本是因一些小事情而起,由于没有及时排除,导致两姓氏之间的猜忌越来越大,怨恨越积越深。当那根导火索被点燃,就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一发而不可收拾。两姓人沉积了多年的怨气在这根点燃的导火索下,腾地暴发了,他们聚集在一起,由口角上升为集体对峙,械斗一触即发,大有不拼个你死我活不罢休的架势。大队、公社多次派出干部去做工作,都无法平息,两姓人的关系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范豪光和工作队进驻村子后,那剑拔弩张的气氛仍然在天空中盘旋,每到一处,都有那浓浓的“火药味”。这次对峙,已经把两姓间怨恨的气球吹到了破裂的边缘。任何一方一旦有过激的行为,必然导致这个气球的破灭。

  问题来得快而突然。但这个问题迟早都会发生,来得迟不如来得早。早来,对它把持的空间就越大。

  做农村工作是需要讲究方法和寻找突破口的。来到村中,范豪光并不急于召集双方面对面地进行调解。因为他知道,此时正在气头上的他们,如果将他们硬拉在一起,出现的将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局面。

  必须对他们的愤怒来一个小小的冷却,将问题先放进一个缓冲的地带里,等他们的火气降下来了,再顺势而导。

  范豪光把工作队员分成几个工作小组,分别到两姓氏中,找到他们当中声望比较高的族人和族老等进行交谈,与他们讲和为贵,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宽天空的道理,两姓人同在一条村子,朝不见晚也见,大家和和气气才能把日子过好。他们的一番入情入理的话,双方都觉得在理。这样,将族老和他们中有名望的人的工作做通了,再经过他们的自我教育,两姓人很快便冰释前疑,握手和解。

  处理农村的工作和事情,对于有着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范豪光来说,那是手到擒来,游刃有余,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一些多年积淀下来的问题理得顺顺贴贴。从这些事情的处理中,县领导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才,决定让他在农村的天地里锻炼锻炼。

  1970年9月,范豪光在任县驻石窝公社工作队长两个月后,一纸红头文件下发,正式调任他为石窝公社管委会副主任。

  在石窝公社的任职,成为范豪光与农业真正结缘的开始。

  2、注重调研

  石窝公社在北流县的西南部,距县城有80多公里,西与陆川县交界,南与广东化州市接壤,是北流县最偏远的地方,与之前工作的民乐公社,正好是一个在南之端,一个在北之隅,交通不便自不必说,只有一条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机耕路通到圩上。从县城到公社,车子是颠颠簸簸,走走停停,一路上像喝醉了酒的汉子,跌跌撞撞,冷不丁又来个急刹,然后又像蜗牛一样慢吞吞地走着,几十公里的路,就要走大半天的时间。

  石窝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黄金、白银、锡、金钢石、锑、铅、滑石、高岭土等。1958年,县在上珍村兴建了望天洞金矿。在北流有“黄金之乡”之称的石窝,范豪光这颗外来的“金子”,能够发出亮灿灿的光么?

  根据公社领导的分工,范豪光分管农业和经济工作,主要是负责水稻和其他农作物的生产和进行多种经营。所谓多种经营,就是结合各村的实际,发展一些能够挣钱的种植项目,以增加集体的收入。在当时,市场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工业经济非常薄弱,乡镇一级根本没有工业企业。所以搞经济工作,也得盯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上,在种植、养殖上做文章。

  在农村摸爬滚打了多年,不用说范豪光的农村工作经验是丰富的。但在调任石窝公社之前,他都是以专项工作队长或队员的身份,去抓某一项工作,没有具体地去抓过农业,对于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他不懂,要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技术细节问题上,他就更是个“半瞎子”了。

  面对漫漫沃野、座座青山,作为公社管农的“一把手”,范豪光该下一步怎样的棋呢?

  睡在那一转身就吱呀作响的木板床上,范豪光一连几个晚上都没睡上一个安稳觉。田野、村庄、青山、溪流、庄稼,像过电影一样不断地在他的脑子里交叉出现。此前,石窝大大小小的村庄他都走了个遍,可现在,这些村庄一时是那么清晰,清晰得它的道路、河沟、房子都跃然于眼前;一时又是那么模糊,模糊得都认不出了它们的样子,是那么的陌生。

  这个农业生产,这个经济发展,该如何去下手?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范豪光就骑着那辆半旧的自行车,向东华村骑去。秋天凉爽的风扑面而来,夹杂着小鸟悦耳的鸣叫声,道路两边是快要抽穗的绿油油的水稻。车子走过两个村庄,太阳就挂上了山头,把那无限的光芒洒在了广大的原野上。

  他要再认认真真地去看看这些村庄,看看这些那么熟悉而又变得陌生了的村庄,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他要再认认真真地走到群众中去,听听村民的想法与诉求。

  这就是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法宝。没认认真真地去进行一番调查研究,你就没有对这片土地发言的权利!更谈不上去驾驶这片土地了。

  范豪光原以为自己是一个早起的人,想不到他上路没多久,就看到了步行赶圩的群众。

  村路不大,看到前面有出行的群众,范豪光都要敲响车铃子。村民们听到车铃声,便往路的边上走,或者停下来,回头看看。范豪光便热情地和他们打起招呼来:“阿伯,早晨啊。”

  石窝因为面积广,有两个圩集,一个是石窝圩,一个是东华圩,两个圩集又数东华圩活跃和繁华。东华圩距石窝圩集较远,但它辐射的村庄和人口更多,因此,尽管石窝圩位于公社的所在地,在东华一片的几个村子的群众却很少赶石窝圩这个集市,而在石窝圩附近村庄的群众,又大都喜欢逛与之相邻的六靖圩,石窝圩就有些受到冷落了。

  一路上,不时遇上肩挑背扛东西的赶圩人。听到车铃声,他们就得停下,并往路的外侧拼命地挤,即使这样,车子也过不去,范豪光就下了车,小心翼翼地推着车子过去。

  “这样的小路,真是不方便。”范豪光边推车边说道。

  “你们领导,想想办法把路修宽点啊。”站在一边的挑担者说道。那个时候,一般的群众都没有单车,看见骑车的人,大都可以推断出那是个乡干部来。

  就这样,一连几天,范豪光骑着自行车,重新走遍了全公社的十几个村庄。每到一个村,他就与村干部、群众聊天,了解农村的现状、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情况,对各村情况、特点、群众所想所盼,就摸了个七七八八。他还通过对分配报表的分析,发现石窝的人均口粮水平居全县第三位,而人均分配现金却是全县倒数第三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经营单一;二是人多地少;三是交通落后。

  经过一番梳理,范豪光脑子里的工作思路,渐渐清晰了起来。

  3、修村路

  不久,公社管委会召开班子成员会议,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研究部署。

  公社党委书记骆文胜主持会议,他在作了一番开场白后,环视着大家,说:“你们工作中有什么问题、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和想法,先说说。”

  大家便依次将各自分管工作的情况作了汇报。轮到范豪光了,骆书记对他点了点头,说:“范副,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骆书记只是礼貌性地进行询问。他原以为,范豪光在这次会议上不会作什么发言,因为他任职还没几天呢,对分管工作的情况还不全部熟悉,不会说出什么道道来。

  范豪光脸上堆上一丝微笑,看着骆书记,说道:“骆书记,我说些想法。”

  骆文胜点了点头。

  范豪光接着说道:“这些天我认真的到各村去看了看,觉得目前我们急需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修路。”

  他的话音刚落,各位参会的领导都感到有些愕然。他一个管农业的副主任,怎么说起道路交通的事情了?

  骆书记边记边认真地倾听着,看到会场响起了窃窃私语声,就看着范豪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范副,如何做,你具体说说看。”

  范豪光呷了口茶水,环顾了一眼大家,便将这些天下乡的所见所闻和群众的盼望一一说了出来。说完后,他的目光落在主持会议的骆书记身上:“我们要发展农业生产,搞活农村经济,最大的制约是交通落后,群众有东西很难运得出去,不说搞活经济,就是把公购粮交到公社的粮所去,也不方便,来回一趟,得花大半天的时间。”

  “你准备怎么搞呢?先从那个村做起?”骆书记追问道。

  “这个修路,我认为必须搞全面开花。”范豪光斩钉截铁地说。他的话音还未落,其他的领导又交谈了起来起来:修路是件大事,全面开花地去干,那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大家都去修路了,其他的工作还要不要?

  骆书记咳了一下,窃窃私语声停了下来,他深有同感地说道:“这个村路不畅的问题,我也早有想法了。范副,你接着说。”

  范豪光道:“确实,各村同时修道路是一件大工程。现在也快进入到秋收季节了,我的打算是,等秋收过后,入冬农闲的时节,再组织各村群众进行修路。”

  大家听着,不约而同地向他投来赞许的目光。说完了修路,范豪光又说道:“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我们要搞多种经营。一是要利用冬闲田发展冬烟生产;二是要结合人多地少的实际,开展造田造地扩大人均耕地面积……”

  他的发言结束后,骆书记对他的工作思路很是赞赏,道:“这几项工作都是目前我们急需为群众解决的事情,范副你先拿出一个方案,党委会议通过后,你就大胆地去抓落实,公社党委全力支持你的工作;其他的同志也全力配合,抓好这些影响全公社大局的事情。”

  会后,范豪光先后拿出了修建各村道路,冬种烤烟,造田造地的工作方案,经公社党委会议讨论通过,成为此后着重抓的几件重点工作。

  当历史的车轮驶到今天,人们的思想解放程度、全局视野都大大提高。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大路大富,小路小富。”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囿于历史的局限,人们并没有这样的意识高度。范豪光也就是本着路通了,出行才能方便,东西才能拉得到圩上卖;路不通,东西运不出去,多种经营肯定就搞不起来这样一种朴实、朴素的观念,意识到以路为桥,只有把路搞好了,才能言经济的发展。其实,这种思路与“大路大富,小路小富”的思维是一脉相承的。

  要发展,先修路。转眼冬季来临,农忙时节已过,天气又晴朗,正是修路的好时候。范豪光组织召开了各大队干部的会议,全面部署各村道路的扩建维修工作,要求村干部回去开好队长会议,向群众做好宣传和发动,争取广大群众支持和参与到这项工作上来。

  一切工作,只有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与赞成,才能够顺利推进。

  由于修建村级公路工程浩大,涉及到各村的利益关系和出工多少、修建路段多少、本村与途经村用工如何处理等众多的问题。为了协调好这些关系,解决修路中各村投工多少等具体的问题,促进道路的建设,范豪光提出了以民兵建制的方式组织修路队伍,以石窝至东华村道路先行,由沿途8个村的群众合作修路。为什么先选择修建“东华”路先行呢?因为当时东华圩的圩集日人流量、交易量比石窝圩大,修好这条路带来的好处,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这个先行点搞好了,其他的村路扩建工程开展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平田、黄田、坡头、东华四个村,距离石窝圩较远,山多、坡陡,需要修建的公路长。原来的道路路坯极小,路上遇到个挑柴、担货物的,让道都有些困难,一到运送公购粮那样繁忙的季节,路上经常会造成堵塞的现象。除了这四个村外,从石窝到东华圩要经过龙田、上垌两个村;另外沙田、煌炉两村的群众也以赶东华圩集为主,而这两村原往圩集的路是要经过一个山坡陡峭的名叫桂车岭的山岗,若在原路拓建,难度非常大,因而把道路改为经龙田、上垌至东华圩。修建这几个村的公路是全公社公路建设会战中的一块“硬骨头”,范豪光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这几个村,一有空就下到村里,向村干部、党员、队长大讲修路的好处,做好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工作。

  那时,年关也将近,对于修路,群众的意见也参差不齐。有一些群众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甚至反对修路,认为辛苦了一年,年关的时候就得放松放松,还修什么路呢,明年再修也不迟嘛。

  范豪光知道,一些村民的反对,从本质上来讲,并不是反对扩宽道路,他们也渴望有一条宽敞的道路行走。他们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修路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和休息。龙田村的一个阉鸡佬就十分反对,因为上工修公路,就影响了他出去阉鸡,给他的收入造成损失。范豪光了解到他的不满情绪后,和大队干部专门找到他,向他摆明现在修公路的时机和好处:冬季,劳动力空闲,可以集中更多的力量投入公路的维修;二是为什么必须要抢在春节前把公路修好,因为春后不久就要进行春耕生产,时间安排不过来,再说春天总是阴雨天气为主,那时候根本不可能开展这项工作;现在把公路修好了,我们既可以过一个欢欢乐乐的春节,春后的生产我们就可以大搞了;再有这个修路对个人的影响也是暂时的,大家克服一下,挺一挺,什么不就都过去了吗。一番话,入情入理,说得阉鸡佬频频点头,抛开了偏见,积极支持公路的建设。

  经过一番发动,群众上工积极性高涨,男女老少齐上阵,八个村大修公路。降坡、改弯道、扩路基、铺沙石,经过一番奋战,终于抢在春节和雨季到来前把途经他们村的乡村公路加宽、加固了,改变了道路狭窄、雨天泥泞难行的现象,特别是黄田、平田、坡头、东华等村,公路的维修拓建,大大改善了出行条件,为粮食运输、肥料供给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公路建设成为了一项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大家都说范豪光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如今,这些村通往圩上的公路,虽然已经进行了硬化,但大部分的路基就是那个时候给开出来的。

  4、拜老师

  对于农业生产,范豪光还是一个学生。

  要抓好农业工作,他知道自己得好好补一补这方面的知识。单单靠发几个号令,是搞不好农业的,也不是他工作处事的方式。

  摆在他面前首当其冲的工作,就是如何提高粮食产量。

  提高粮食产量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解决人多田少问题的有效途径。范豪光非常明白,作为一个管农的干部,肩膀上所承担的责任。

  提高粮食的单产,仅有经验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技术。公社的农技站是具体负责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的部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是一般干部在管理中的做法。

  这天,范豪光来到农技站,刚落座,技术员梁伟和其他技术人员就不约而同地拿出笔记本和钢笔,准备“聆听”分管他们的领导布置工作。

  范豪光看了看大家,说:“今天我没工作布置。”然后对梁伟道:“梁伟,我和你到村里去看看水稻的生长情况。”

  两人骑上自行车,出了公社的大门,直往东华村而去。这个梁伟,本科毕业,科班出身,可谓是身怀农业“绝技”,但他性格有些“怪”,一般人与他难以沟通。

  范豪光这次来,就是要跟他好好学习,让他为自己补上一课。

  三人行,必有我师。两人之行,对方在某一个方面,也是你的师者。在我们的面前,面对不同的领域和行业,往往你处在的是一个“真空”的状态里。隔行如隔山,你不懂的东西,而别人就有可能是行家里手。说得简单些,就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字,你也可能识不全。人家也有可能成为你的一字之师。

  他们并肩骑着车,向东华村的方向而去。梁伟问道:“范副,我们这是要去哪呢?”

  范豪光回答道:“到村下面去看看。”

  梁伟转头看了看范豪光,笑了笑说:“这村子隔三岔五的都下去看,有什么好看的。”

  范豪光回答:“我们看看水稻生长情况。”

  梁伟说道:“水稻生长情况我们都及时向你们领导汇报的,不会将情况截留,也不敢欺骗领导。”

  范豪光用力蹬着车:“但我们有时候还是被骗。”

  梁伟脸上紧了紧,转头看着范豪光,说:“范副,你这话从何来?”

  范豪光也转头看了看梁伟,然后抬头看了看天空,道:“梁伟,有时候是天在骗我们;天气变化多端,水稻的生长情况也变化莫测,坐在办公室里是看不到情况的,说不定什么时候,病虫害就像魔鬼一样扑上来了。”

  梁伟不禁对范豪光刮目相看。水稻生产确实如此,阳光、雨水、温湿度、台风、施肥等各个因素,对水稻生产关系非常密切。有了适宜的气温环境,一些病虫害就会悄然而至,等到人们发觉时,已经对水稻的生产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影响。

  两人说话间,已经来到了东华村。一片片的田野上生长着绿油油的水稻,其时已经进入到了扬花抽穗期。一阵风吹来,稻浪像大海的波涛一样起起伏伏,十分好看。村干部已经等在村里了。下了车,他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径直往稻田走去。

  范豪光告诉梁伟,昨天村干部打电话给他,发现有些水稻似有病变的症状。“今天我们是请你下来诊断诊断的。”范豪光说道。

  说话间,他们就来到一块稻田旁,村干部停下脚步,说:“范副,你们给瞧瞧,这些水稻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范豪光让梁伟仔细检查。梁伟踏进田里,一手托着稻子,一手翻看着。只见有些稻穗的谷粒上长着青黑色的粉团。梁伟指着病变的稻穗,说道:“这是稻曲病。”

  稻曲病又名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及青粉病,我国与日本还称其为“丰收病”,由真菌引起。1878年库克首先从印度获得标本,并定名为Us-tilago virens。1896年高桥良直经过研究,将其命名为Ustilagrnoidea virens(Cke)Tak,沿用至今。我国对于稻曲病,在明朝时期即有描述,李时珍《本草纲目》第22卷“硬谷奴,谷穗煤者”即指此。该病只发生于穗部,为害部分谷粒。发病后可降低产量5--10%,并降低稻米的品质。

  回到大队办公室,梁伟分析了此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方案。范豪光边听边记,然后正儿八经地对梁伟说:“你这个专家、老师,可得把你的技术毫无保留地向我们传授。”

  对范豪光这句话,梁伟起初还以为是句玩笑话。但后来,范豪光一有空就拉着他往村里走,有时候也不入大队办公室,不找大队干部,而是和他一起直接到稻田里察看水稻的生长情况,看完之后又转到其他的村子里去看。对各个阶段水稻的生长、病变、施肥管理等他都问得十分仔细,梁伟也从根本上转变了对他的看法--他不是一个只会下行政命令的人,而是脚踏实地,真心愿意做事的人。对他的敬业精神很是敬佩,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经验,向范豪光传授。

  梁伟成为范豪光水稻生产上的一个好老师,范豪光因此弄懂了水稻生产从选种、育秧、田间管理等一系列的技术问题。也因为有了梁伟等技术人员的鼎力支持,石窝的农业生产得到了稳步发展,亩产和总产量均有所提高。

  5、种冬烟

  多种经营是那时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渠道。

  由于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围绕国民经济的需要来进行的,上面有计划,下面组织生产,实行统一收购;若没有生产计划,种植出来的东西就会卖不出去。烤烟、木薯,药材如茯苓、半夏、田七等的种植,是发展多种经营的主要品种,由供销社统一收购,只要种得出来,销售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只是价格会因产量的多寡而波动。

  范豪光结合石窝公社的气候、水利和地处边远山区的特点,在抓“钱”中,以冬烟的种植作为多种经营的重点和突破口来抓。

  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的烟草是16世纪相继由菲律宾、越南、朝鲜传入。在明清以来的古籍中,关于烟草的称谓可谓五花八门,有将烟草称为“淡巴菰”、“但不归”的,也有以其色香赋予诸如芬草、仁草、金丝草、金丝烟、金丝醺、还魂草、神草、相思草之类雅名的。在长期的流传和发展中,人们对烟草的称谓最终定格为现今的“烟”。对于种植烟草的称谓,在农村里又称为烤烟,因为烟草收获后,还要放进烤炉内进行烘烤,把青绿的烟叶烘烤成金黄色。经过烘烤加工的烟叶,既可延长保存期,方便外运,又可提高烟的香味,还可减低焦油含量。经过烘烤后的烟叶,橙黄色是最好的成色。烤干后即可切丝,经一定的工序制成香烟,或者直接用纸卷起来,或者用水烟筒、烟斗来抽了。

  粮与钱,都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木薯及药材的种植主要是以山坡地为主,不能挤占到有限的水田资源,因为这些作物都是在山坡上种植,劳动强度大,产量也不是太理想,种植的面积难以推开。而冬种烟草就不同,是秋收之后,利用冬闲田来种植,既不影响粮食生产,又可以把水田资源有效地利用,而且在灌溉、施肥、管理、采收等方面都比较方便。

  1971年,范豪光提出冬种烤烟面积2500亩的设想,公社党委对这个计划十分赞成,并大力支持他在全公社全面推开冬烟的种植。范豪光是一个有头脑、有想法的人,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告诉他,一项工作仅仅有上级的支持、有工作的热情,还不足以把工作做得最好。特别是对于农村工作来说,示范、样板的作用则更有说服力。为了取得指导面上工作的发言权,在冬烟的种植上起到示范、带动、引导、推进的作用,范豪光选择到龙田村东风队蹲点,搞了一个连片25亩的冬烟种植点。

  在农业生产上,无论是水稻种植,还是烤烟生产、药材种植,从生产的技术层面上来讲,那时的范豪光可以说基本不懂。然而,就是从在石窝分管农业开始,范豪光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他的工作,都是与农业、农村、农民连在一起,尤其是在梁伟和其他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使他从一个农业的门外汉,成长为农业生产专家型的领导干部。

  范豪光是个虚心好学的人,不耻下问。对技术人员,他就像一个学生一样,虚心请教,没有一点官架子。在石窝公社搞农业,他开始时是下到东华村搞点。他在工作中,始终相信一点,搞好一个点,就能推动一片面上的工作。而点上的工作,在技术、管理、措施上必须是强有力和规范科学的,否则,你这个点就不可能搞得别有天地生机一片,点上的生产做不好,就起不到示范引导的作用。

  范豪光自然明白自己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的不足,所以,他在落实技术力量的同时,老是爱往公社农技站里跑,向农技干部请教生产技术问题,每个阶段的生长情况、技术要求、管理措施等,样样询问,并与农技干部经常跑到田间地头,现场察看,当面请教。石窝农技站技术员梁伟,在农业技术上很有一套,也有想法,他不会珠算,有时候急了,就会在大腿上记数数。对能打得一手好算盘、平易近人的范豪光,心生敬佩。他也是一个想干事的人,经常和范豪光下乡,将自己所会一点一滴地教与范豪光,并对他说道:“范副主任,你发动好群众搞生产,技术的事情,包在我身上。”

  有了技术人员的指点和支持,加上认真自学,范豪光很快就对烤烟种植的技术弄清楚了。示范点、蹲点队的田块,做到科学管理、施肥,作物生长得郁郁葱葱,比其他田块多增产。他在东风队蹲点指导种植的25亩烤烟,在梁伟等技术员的指导下,从耕地、育苗、田间管理等,严格实行科学的管理,长势比其他村队的都要好,成为烤烟种植中的一片样板田。在示范样板田里,范豪光多次召开了各村负责生产管理的烟干(烤烟种植专干)的现场会,各村烟干回去后,推广这个样板田的经验做法,实施科学的管理,使全公社的烤烟生产出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1971年,全公社冬种烤烟2567亩,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收获烤烟3875担,比上年增加805担,产值达到26.4万元,比上年增加了11.56万元。以烤烟为主发展多种经营的做法,得到了县领导的表扬,特别是推广烤烟种植和科学管理的经验,也在全县进行了推广。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