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鸿鹄之志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出自楚怀王之口。公元前二九九年,楚怀王入秦国被扣押,最终客死秦国。在临终前,他满怀悲愤地说出了这句名言。自此之后,楚人就以秦国为世仇。

  最后,这句话应验了。率先向秦国发起挑战的陈胜是楚人;率先攻入咸阳的刘邦是楚人;破釜沉舟,将秦国军队打的落花流水的项羽是楚人。

  壮哉楚人!

  由于秦国在楚地的东南地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再说也没想到会有人胆敢造反,各县城都没什么防备,所以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很快攻下了大泽乡、蕲县等周围的几座县城。

  有了这些地盘之后,陈胜想到自己出身太低,与楚地的地方贵族利益集团合不来,再在这些地方待下去,恐怕那些人会联合起来抵抗自己,于是就转向河南境内。

  一路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起义军,部队不断发展壮大。等进入河南境内,起义军已经拥有了六百乘马、几千骑兵,步兵更多达数万人,形成了一只规模庞大、兵种齐全的军团。

  望着这个庞大的军团和身后密密麻麻的兄弟,陈胜感慨万千。几个月前,自己还是一个给人家种地的长工,而现在,已然是万千军马的统领。昨怜破袄短,今嫌紫袍长。人生在世,只要敢想敢干,何愁富贵乎!

  攻下了陈城,陈胜意气风发地站在城头,俯视着这个宽阔的城池。他决定就把这儿当作大本营,修整军队,招兵买马。于是,他派人找来当地的豪杰和德高望重的长辈商量大事,大家都说:“将军您披坚执锐,浴血奋战,讨伐残暴的秦朝,兴复了楚的江山社稷,您劳苦功高,应该称王才对。我们都愿做您的子民。”

  陈胜听后非常高兴,就自立为王,号为张楚,意思是“张大楚国”。

  陈胜终于实现了自己的“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天下人,王侯将相是没种的。只要你有雄心,你也可以称王封侯。但是,这只是短暂的。

  因为不久之后,陈城闹了饥荒,没有粮食吃。

  若是在往年,陈城绝对不至于没粮食。但是由于陈胜的起义军来了之后,凭空多了这么多人,再加上源源不断的还有人来投奔,所以粮食很快就不够吃了。民以食为天,造反本来为富贵,现在连肚子都吃不饱了,士卒们纷纷抱怨起来。陈胜、吴广两人慌了,赶紧商量对策。两人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去抢粮,并且将目标对准了号称“粮都”的荥阳。

  荥阳,自古便是粮仓,因为多条河流在这汇集,漕运十分方便。为此秦始皇还专门修了一条大道直通咸阳。并派遣李斯的儿子李由亲自坐镇此地,在此驻扎重兵保卫。不到万不得已,陈胜是不想攻击这个地方的,但现在只好铤而走险了。

  陈胜把这场至关重要的攻坚战交给了吴广,封他为“假王”(代理王),并把手中最精锐的军队交给了他,只是为了抢点粮食回来!看着自己昔日的战友意气风发、志得意满地带着人马走了,陈胜不禁心中有了一丝担忧,他极其害怕吴广这一走,直接就另立山头,自立为王。

  陈胜挥手招来了一个自己的绝对心腹-田臧,只说了一句:“好好帮我照顾假王!”说完又深深地看了一眼,打马回城了!这个田臧很聪明,他读懂了张楚王的语言,读懂了他的眼神!裂痕在农民军的两位最高领导人之间出现了!

  另外,陈胜为了减少吴广那边的压力,还做了其他配合工作。他命令陈国人武臣联合赵国著名的遗民张耳、陈余率众在赵地起义;再让自己的手下邓宗率一部分人马攻击九江郡一带,制造声势。

  当他满怀希望等着吴广为他抢回大批粮食时,却得到的是攻打荥阳失利的消息。吴广只是在兵力的人数上占据优势,但不管是双方军队战斗力还是双方主帅,农民军都要差对方一大截。尤其是这种硬碰硬的城市攻坚战,暴露出了这些没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农民军的弱点。若是在野外,战斗力弱,可以靠人海战术去弥补。但是攻城的时候,人多就没多大作用了。对此吴广也没办法,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是一两天就能锻炼成的。他只能下令把荥阳团团围住,双方就这样一直处于对峙状态。

  但陈胜要的不是这种结果,他不在前线,不知道吴广的处境艰难。他让人捎信给吴广,让他不惜一切代价攻取荥阳,即使死再多人也无所谓。只要粮食到手,就会有更多的人来投奔我们!吴广没有听取陈胜的话,他一向善待下属,不愿意看着那么多的人死在自己面前,多年的交情让他抗拒着这道看来很不人道的命令。他仍然让人继续围着荥阳。

  不得已之下,陈胜把最后的家底部队交给了一个叫周文的大将,让他去攻打三川郡,威胁函谷关,做出要攻击首都咸阳的姿态,看能否为进攻荥阳的农民军创造机会。

  周文是陈胜手下唯一一个受过系统军事训练并参加过大规模战争的人,他原先是春申君的门客,后来在项燕领导的抗秦联军中,担任过参谋。现在虽然六十多岁了,但怎么说也有军事经验,指挥过正规军队作战,比陈胜、吴广之类的要强些,因此很受陈胜的重用。

  在周文的率领下,农民军很快攻下了三川郡。然后直接奔向函谷关。这时,加上收编和一路上投奔而来的,汇集在周文周围的人有几十万之多了。人数虽然很多,但真正的战斗力呢?在后面我们就会看到。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此时秦国的情况。此时的秦国基本上成了赵高的天下,而胡亥每天只知玩耍享乐,把所有政事都推给赵高!而赵高也乐得胡亥这样,还不时安慰这位皇帝说:“皇帝嘛,就是这样的,当皇帝就是为了享乐,其他事有手下人处理就行了。”

  赵高很高兴,朝政上不管大事小事自己都要过问,也不管自己懂还是不懂,都要指手画脚一番。赵高仿佛找到了当年主子秦始皇的一丝感觉,当皇帝爽啊,虽然自己还不是真的皇帝,虽然人们暗地里都叫自己“假皇帝”,但也不错啊,怎么说也跟皇帝这两字沾上边了。

  对于关东不断兴起的叛军,赵高只把他们当作流寇来处理,虽然自己也拿不出什么有效方案来平定这些叛乱,但也不认为这些乌合之众会攻进关中,攻入咸阳。对此,赵高倒是有绝对的自信。

  让我们来看看关中的地形就知道,这位不学无术的宦官为何这样信心十足。关中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四周崇山峻岭,中间则是一片平原,东边有函谷关,北有萧关要塞,西有散关,南有武关,这些关口地势很是险要。真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这些关口还在秦国手里,东方六国再怎么闹腾也难以踏进关中半步。所以自战国以来,秦国攻打六国很方便,一打不过就躲进关内,而东方六国攻打秦国却很困难!赵高当然也知道这个事实,所以才高枕无忧地与朝臣们争权夺利。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周文所率领的农民军攻破了函谷关,踏上了那一望无际关中平原的土地。几十万人,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得意忘形的笑容。赵高接到战报,当时就吓傻了,这才不敢再隐瞒,赶快报告给胡亥。胡亥一听,慌了,立马召集大臣商议。

  他下令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任何人都不许请假,大家终于看到了许久都没见过的统率胡亥。

  胡亥真的具有作一名优秀领导人的潜质,三两下把事情一说,就闭嘴了,好让自己属下自由发表意见。整个会议气氛十分热烈,大家纷纷畅所欲言,讨论着胡亥所关心的话题。

  这时站出来一个人,他叫章邯,是一位本土派贵族的后代,喜欢练武,个性果断,心思缜密。他分管的是税务系统,由于关东叛乱四起,哪些地方没收上税,哪些地方还能收上税,他一清二楚。而且身上老秦人的血脉,让他很是关心国家大事,没事就和一帮青壮派讨论这些问题,尤其是针对最近的农民军起义。因此,对于目前这个问题,也只有章邯考虑的最系统,最全面。

  只见章邯走上前,一番分析解释,直接就把胡亥给镇住了。胡亥一听就蒙了,怎么自己这皇帝当得这么不安稳啊!慌忙问道:“这该怎么办呢!”章邯早就想好了解决方法,他指出现在远水解不了近渴,再调周围郡县军队已经来不急了。京城附近只有一支力量可以利用,那就是骊山陵墓的罪犯囚徒。这里有很多是因为蒙恬事件和其他政治斗争被牵连进去的武装力量,其中不乏原先精锐战斗序列的军团。只要把他们再次武装起来,就能抵抗住这次农民军的奔袭。

  胡亥也不知道管不管用,但一看以李斯为首的官员都支持这个方法,赵高也没什么对策,就只好把这件事情交给章邯去办!章邯由文职转向了武职,开始走向时代的浪尖,力挽狂澜。

  胡亥皇帝亲自下令,赦免骊山囚徒的“罪行”,并重新组编成军团,全速开往战场。这支军队作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虽然不免对政府有一些愤恨,但老秦人骨子里已深深烙上了服从命令、忠于君主的观念,况且这次是要保卫自己的乡土,多少年了秦国还从没让六国踏进过关中平原,而现在居然有一帮子泥腿子打了进来,这是对秦人的一种侮辱!

  当秦国传统的黑色盔甲、战袍又重新穿在他们身上,当一面面宏大的黑色战旗再一次飘扬在天空之中,漫山遍野一片黑色,整个军队一片肃然、雄壮,仿佛曾经的那只无敌雄狮又复活了。

  章邯将带着他们,去迎击周文的大军,去挽救大秦的命运。

  太顺利了,周文不禁这样想,这就是人们谈虎色变的函谷关吗?这就是名动天下的秦军吗?也不过如此嘛。周文很开心,命人扎下营盘,并派人向陈胜汇报,请求进一步指示。

  看着身后几十万部队,这扎块营,那扎块营,东一片,西一片的,周文也很无奈,毕竟除了张楚王给的近十万人马外,剩下投奔而来的只是为了混口饭吃,顺便看能不能捞点外快之类的,根本就不听自己的号令!总不能因为这赶人家走吧。那以后谁还来投靠自己!况且,有我手里的这十万人就足够了!函谷关不是照样被我攻破了!剩下的人,凑凑人数,壮壮声势罢了,咸阳那帮人估摸着也被自己这几十万人给吓傻了吧,说不定正收拾包袱准备逃跑呢!越想越开心,“哈哈……”周文不禁大笑起来,离胜利不远了!

  他不知道,此时的西北天际,正有一团乌云向他滚滚而来!

  章邯虽说是管税务出身,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秦国特有的政治氛围,让他很快就熟悉了各种军事操作。再加上他出身财政,精于计算,一探听到周文大军的营盘分布图,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号令不齐,除了周文所率领的部队,其余都处于观望浮动状态,真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击败周文的十万军队,其余皆不足虑矣!

  而周文也因为一直都处于胜利之中,没有了防范之心,营盘的警戒比较松懈,让章邯找到了破绽。

  章邯从二十万骊山军团中,选出其中最为精锐的部队组成突击军团,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曾经在秦国军队中服役的北征军团,他们都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虽然中间被发配到骊山修墓,但军事素养还没有消失,他们骑上战马,很快又恢复了曾经作为一名军人的状态。

  章邯亲自统领这支突击军团,令旗一挥,部队直奔周文大营而来!

  黑盔黑甲、黑袍黑旗,有如一只犀利的黑色箭头刺向了前面的敌人。万马奔腾,大地也在跟着颤动,高速奔跑的战马点燃了骑士身上祖先留下的好战的血液,几万人情不自禁地仰天长啸:“杀!杀!杀!”,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力战六国的那个年代。

  这支黑色军团在黑夜的掩护下,带着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强大的气势迅速摧毁了最外层的警戒部队,杀入周文大营,挥刀就砍。他们冲击着大营的防御体系,周文组织起的几道防线全被冲散。

  农民军根本就不是这种训练有素军团的对手,恐惧感顿时占据整个身体。好多人心想:老天爷,我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没必要把自己小命给送掉!于是无心作战,开始纷纷四散逃窜。周文的人数虽然比章邯多,但战斗素质实在是太差,很快大本营就分崩离析。

  周文一见大势不妙,也慌忙逃跑,没必要把自己这把老骨头扔到这里!一口气跑出函谷关,跑出关外,跑到了一个叫曹阳的地方才停住。

  其他的杂牌部队一看自己来投靠的部队就这么被打败了,一哄而散,跑得更快!

  至此,陈胜派往攻击关中的主力部队完全崩溃,这也是他的第一次大败仗。

  章邯率军继续追击,仍然以陈胜为头号打击对象。周文跑到曹阳还没等歇几天,一看章邯又追了过来,不得已又继续跑,最后被章邯追的实在是跑不动了,就想跟他拼一把,结果剩下的这点部队很快就溃散了,根本就不堪一击。

  周文也不跑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哪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反正也是个死,也不能落个跑死的名声,于是在绝望中自杀了,余部全部投降。

  接着,章邯继续打击陈胜的另一支主力部队-吴广所率领的攻打荥阳的军团。而陈胜一看自己这边的家底被周文给败光了,便想把吴广所率领的那支部队给撤回来,以保护自己。

  吴广围攻荥阳一直没有成效,听到周文军团覆灭的消息,吴广也很惶恐,攻城攻不下来,撤退好像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粮食还没抢到手,走了多不甘心,因此犹豫不决。但是陈胜可不干了,现在的陈胜疑心很重,生怕有人抢走现在的一切。另外,几个月的富贵奢靡生活已经让他失去了进取心。他想,现在吴广手里可有不少人马,让他回来,他也不听从命令,他到底想干什么?难道他真的想自立为王吗?

  陈胜招手过来一个人,一番密语之后,一匹快马飞奔出城,驰向吴广大营,悄悄地来到田臧的帐中,交代了几句话,又悄悄地走了。

  没过几天,田臧突然假传陈胜命令,带人突袭吴广大帐,吴广没有丝毫防备,就被砍了脑袋送到了陈胜手中。陈胜看了一眼,什么也没说,只是下令让田臧统帅军队,准备迎击章邯。

  章邯一探听到敌人阵前巨变,二话不说,就进攻包围荥阳的农民军。由于吴广被杀,人心浮动,田臧威望不够,仓促之际,被章邯的骊山军团击溃,田臧本人也被刺杀在营帐之中,农民军纷纷逃散,荥阳之围被解。

  而陈胜的两只当家部队纷纷被消灭,以前派出去到各地起事的军事首领,都纷纷自立为王,不再听从陈胜调遣。陈胜暴跳如雷,最担心要起事的没起事,不担心的反而在闹腾。但现在他也是无可奈何,手里只剩下陈城附近的军队了,连自保都不够!

  章邯得到了政府补充的军队后,于公元前210年9月率军直指陈胜的大本营陈城。

  陈胜哪敢对抗,慌忙带人逃往汝阴。章邯乘胜进击,击破陈胜手下大将房君、张贺的阻击,张贺战死。陈胜一听跑得更快了,军粮器械都没来得及带。

  在队伍跑到一个叫城父的地方时(今安徽省),由于粮食都吃完了,整个军队处于恐慌之中,没饭吃的士兵们逐渐对陈胜产生了不满,纷纷聚集在他的营帐周围,哗变的气氛越来越浓,投降秦军的念头在每个人头脑中回荡。

  陈胜一看不妙,慌忙想逃跑。想不到一向被视为心腹、为他驾马车的庄贾一刀砍在陈胜身上,陈胜痛苦地倒了下去,庄贾斩下他的脑袋,带了一部分人,向秦军投降。其他人也都纷纷溃散。

  从陈胜建立张楚到灭亡,这个政权仅仅存在了6个多月。虽然小农意识的局限性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但是,作为反抗暴秦的首义,他率先发难,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以区区几百戍卒,向强大的秦王朝发起进攻,并一度打入函谷关,名震华夏。他造就了一个农民起义的神话,成为后来人反抗暴政的榜样。虽起义失败,也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太史公司马迁在写史的时候,将他列入了《世家》。

  §§第三章 起事如潮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