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有一个充满激情的想法或者你想纠正的错误,否则你将不会有坚持这一项目的毅力。
——史蒂夫·乔布斯
世人都知道乔布斯是一位“保密大师”,但对这个称谓背后的故事却知之甚少。在以技术论成败的电子产业,在高科技企业激烈竞争的商业背景下,每一位管理者都有职责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乔布斯就是在这一大环境之中,为了履行自己管理者的职责,想方设法将自己变成了一位极端的反间谍高手,从而让苹果随后的多款产品,都得以顺利地面世和销售。
2007年1月,苹果公司在一场官司中失利,法官判决它向两家网站支付70万美元诉讼费,同时这意味着乔布斯通过法律程序追查泄密者的努力失败了。顿时,苹果和乔布斯再次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焦点。这次轰动性事件的起因,是两家网站将代号为“小行星”的苹果新品信息发布在网上,随后苹果公司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将这两家网站告上了法庭,并要求被告提供泄密者的姓名。
虽然这只是一个极为普遍的商业秘密文件,但作为苹果公司的最高管理者,乔布斯认为自己有职责杜绝这种泄密事件的发生,经过这一次的教训后,他开始重视自己的这一职责,对苹果公司的研究过程实施“封闭式”策略。
在苹果公司的一款重量级产品——iPod的研发和上市过程中,乔布斯为了履行自己的职责可谓一丝不苟。他在这段时间里将保密手段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于有关乔布斯保密的各种小故事在硅谷四下流传,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间谍大师”这一业界少见的名号,iPod则被称为“保密运作的经典范例”。
《连线》杂志认为,称乔布斯为“保密大师”简直就是实至名归。跟硅谷中的其他公司一样,乔布斯要求每位员工都签订保密协议,所有项目都使用代号。另外,还要在研发过程中贯彻“需要才能知道”的保密原则。换言之,不同部门只知道各自业务必需的那些信息。唯有高层的几个人才掌握着全局。
在iPod还未发布之前,除了公司高层之外,只有广告部知道它的正式名称,其他人都只知道iPod开发阶段的代号为“洋琴”。为了避免产品外观泄露,iPod在出厂前的测试阶段一直被严密包裹,尽管后来大家看见的iPod,其大小与普通的MP3没什么区别,但测试包裹的体积却超出了很多倍。其实,这是乔布斯为保密实施的“障眼法”。
在iPod决定进入零售市场之后,苹果从竞争对手那里挖来了朗·约翰逊负责这项业务。乔布斯要求他使用假姓名来隐藏身份,以免别人从中判断出苹果的经营动向。因此,在好几个月的时间里,约翰逊以假名出现在苹果的电话簿上。
苹果的市场总监菲尔·席勒,身为一个iPod发烧友的父亲,也从来不向妻儿透露自己的具体工作内容。乔布斯本人更是以身作则:他将iPod的内置音响组件带回家中测试,一件用来遮盖和伪装的衣服从不离身。并且,唯有当家中无人时,他才会戴上耳机测试效果,所以就连乔布斯的家人,都不知道他一个人躲在屋里“到底在干着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然而正是乔布斯这些极端的保密措施,才得以使iPod顺利问世!乔布斯就是这样生活的,他让每一款苹果产品的推出,都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并为电子事业带来了一缕清新的空气,而在这种责任感的驱动之下,他更是做到了让生命不再枯燥!
§§第十章 “苹果”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