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不幸身世

  一、出生

  清光绪十五年,即公元1889年的秋冬之际,李大钊出生在北方美丽的海滨县城--河北省乐亭县治下的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乐亭县南部被渤海湾环绕着,从燕山穿过的滦河朝着东南流向渤海,古滦河孕育了乐亭文明。在河的下游入海口,有很多隆起的沙坨子。当滦河水涨潮时,堤坝总被冲决,年深日久,良田变成了许多沙丘,人们便在这些沙丘上建筑房屋,其中一个比较大的沙坨子上住着三千多人,这就是李大钊的出生地--大黑坨村。

  大黑坨村背山面海,非常美,距北戴河海滨大约百里,村背后是碣石山峰,高耸入云,这里与当时重要的运输干线--京奉铁路仅距数十公里。据传,大黑坨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从山西迁了大量移民到大黑坨村,自此李大钊的先人们便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滦河川流不息,流淌其间,创造了神奇壮美的燕赵大地,也孕育了慷慨好义的乐亭人。曹操曾在高耸逶迤的碣石山留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绝唱。秀美的景色让李大钊非常神往,只要一有机会,他便走出家乡的小天地,去寻找外面广阔的世界,这也养成了他开阔的胸襟和无畏的品格。年轻时,李大钊曾有一次神奇的冒险之旅,那是去天津求学的时候,他不走旱路,坚持从水道去滦州车站坐车,这条水路恰是青龙河汇入滦河一段,两河相汇以后,水流湍急,河两侧群山连绵,峰峦叠嶂,远山近水,雄浑壮美,但船公却必须小心翼翼,因为水里藏着很多暗礁,这条险路随时都有触礁翻船的危险,他却并不畏惧,反而对这其中的惊险而精神振奋。

  大无畏的李大钊还有一大爱好,这就是爬山。从家乡的碣石山到其他的崇山峻岭,李大钊都痴迷神往,流连忘返不肯离去。1913年秋天,从天津考学归来的李大钊和好友一起去登碣石山。结果,天公不作美,阴雨绵绵,原本打算攀登碣石山主峰的李大钊只好冒雨改去了五峰山,并意外游览了为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而建的韩昌黎祠。山路崎岖,路旁奇花异草,犹如世外桃源。这是让他最难忘的一次回忆。从此以后,李大钊便与这处人间美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经几次到这里度假、避难、写作。勇攀高峰锻炼了李大钊的意志,不仅使他的志向日益远大,也使他的为人绝不苟全,他正义凛然,如同磅礴的高山屹立不倒。

  二、成长

  李大钊虽然出生在如此美丽的地方,但是他却有一个悲剧式的童年,似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的出身总要印证那句古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李大钊出生后一年多就成了孤儿。李大钊的父亲叫李任荣,因为大伯家没有男孩,所以李任荣从小就被过继给了他的大伯。李任荣接受了严格的儒家教育,写得一手好字,15岁时娶了一个外村的姑娘周氏,周氏心灵手巧,孝敬公婆,知情达理,夫妻俩恩爱和美。但李任荣的身体很不好,长期患有肺病,当时的医疗条件比较差,没有良药治疗,只能靠静心调养,最忌讳的便是劳累过度。就在李任荣21岁的时候,乐亭发生了一场地震,地震惊醒了李任荣,他急忙跑出门外,一口气跑回家,把母亲背出屋门。由于又受惊又劳累,使他的病更重了,第二年便不幸过世了。

  父亲去世时,李大钊的母亲周氏还不知道自己怀孕了,这个小生命从没见过自己的父亲。后来,周氏忍受着失去丈夫的悲痛熬过了7个月的妊娠期,生下了一个男婴,为李家延续了香火,这个男婴就是李大钊。出生便没有父亲,已算人生之不幸,但更大的不幸又接着降临到他身上,出生仅一年多,母亲因周氏连愁带病也忧郁而死了,李大钊便成了可怜的孤儿。

  谁来养大这个可怜的孩子,成了当时李家的问题。祖父李如珍刚刚失去儿子,悲痛欲绝,但遗腹子李大钊的出生让他喜出望外,他给孩子取了个小名叫“憨头”。据说李大钊出生的时候,祖父恰巧在自家附近捉到一只百灵鸟,因为百灵和“百龄”发音相同,所以被认为是个吉兆,根据家乡的习俗,一般孩子的小名都与吉利字正好相反,比较好养活,因此李大钊就成了“憨头”。“憨头”的祖母却精神不大正常,心胸狭窄,除了自己的女儿“老捡姑子”以外,眼里没有别人。“憨头”的姑姑虽然结婚了,但却总盯着娘家的财产,所以对这个侄子非常地讨厌,有一次姑姑还拿起菜刀要杀了“憨头”。据说是因为李大钊在母亲死后没有断奶,祖父便请了几个奶妈,但小“憨头”就是不啃吃,偏偏喜欢这个姑姑的奶水,李如珍想让女儿给她的孩子另请奶妈,她来给“憨头”喂奶,可女儿说什么也不肯答应。李如珍气得要和女儿断绝关系,她便大哭大闹,追着说要杀了小“憨头”,幸好“憨头”的表姑救了他,争吵平息后才把他送回家中。无奈之下,已经64岁的祖父为了保住这个李家的根苗,拼出老命来也要把他养大成人,年老体弱的祖父便从此又当爹来又当妈,祖孙俩相依为命。

  李大钊是不幸的,出生不久便成了孤儿,但他也是幸福的,因为垂老的祖父精心呵护他长大,李大钊逐渐感受到人间的温暖,走出自己不幸身世的阴影。小时候,祖父每天守着他,把饭嚼烂后一口一口喂到他的嘴里,一直在祖父身边的“憨头”耳濡目染,祖父那种豪爽热忱的性格也对李大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祖父的家里还算宽裕,李如珍曾经到东北闯关东经商,在长春万宝山一带开杂货铺,赚了些钱,那时候,东北经常有土匪出没,因为担心遭到抢劫,年过半百的李如珍回到家乡买房置地。李如珍很善良,又重义气,他给家乡捐了四百六十多吊钱,加上募集来的一千二百多吊钱,分几次买了本村华严寺门前大约十亩地作为村民的“香火地”,每年夏天,村民在香火地上搭台子唱戏,拜佛求神,保佑家乡风调雨顺,李如珍还因此得了个从九品的官衔,成了村子中比较有地位的人家。

  李如珍一直抱着旧式的观念,希望孙子发奋读书,科举高中,谋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儿子没考中生员就去世了,他的愿望落空,所以李如珍就把这个希望完全寄托在孙子李大钊身上,对李大钊的管教也十分严厉。

  李大钊的启蒙教育是李如珍来承担的。李如珍不但识字,还读过像《三国演义》之类的小说。那个年代的孩子大都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来做课本,李大钊也不例外。李如珍把原来放粮食用的两间厢房腾出来,让李大钊在里面读书写字。“憨头”很聪明,一开始李如珍把字写在小纸片上,一遍一遍地给他读,他就边认边写,很快,李大钊就认识了很多字,成了村子里的小神童。再大一点儿的时候,李如珍就手把手地教他用毛笔写字,临摹古人的书法,此外,李大钊还学会了背诵一些古诗,慢慢地,他还能念对联了,每到别人家做客的时候,他就可以念出别人家门上的对联,晚上还能到村头念出村里的告示,在同龄的孩子中间,他是识字最多的一个。李大钊一直都是这样刻苦努力,勤奋好学。

  三、读书

  1895年,李大钊6岁的时候,祖父李如珍已经无法再教他了,便把他送到旧式私塾去读书,这个私塾是本村谷家办的,私塾的塾师叫单子鳌。李大钊的学名“耆年”便是他给起的,还有一个“寿昌”的表字,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是怕父母早逝的命运落到李大钊身上,希望他能够健康长寿。单子鳌教了李大钊约有三年光景,便诚恳地跟李如珍说,自己已经不能再胜任耆年的教师之职了。这样,李如珍便给孙子找了第二位老师--赵辉斗。赵先生在小黑坨村张家专馆教书,找这位老师,李如珍可真是费了一番力气。张家的这个专馆是为了当时乐亭县四大家之一--张攻璞的儿子专设的,条件非常好,一般外人是不能进入学习的。赵辉斗子承父业在这里教书,而赵辉斗又恰好是李大钊父亲李仁荣的老师,他和李如珍的关系非常好,李大钊后来和赵家的女儿结婚,赵辉斗对李大钊更是格外的好,他很希望李大钊能弥补其父的遗憾,科举高中,所以非常用心地栽培他,并推荐李大钊去张家的专馆读书。赵辉斗尤其擅长吟诗赋词,李大钊跟他学了很多。两年后,祖父又给李大钊换了一个老师,叫黄宝林,这个老师曾经在北京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过书。李大钊在祖父的督促下,在这些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养成了刻苦读书的精神,在私塾里进步很快,成绩优异。他和旧时的学子们一样,背诵四书五经,儒家学问里讲的爱国爱民、谦虚谨慎、刻苦进取等精神对李大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李大钊能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跟他早年打下的深厚学问功底是有直接关系的。

  由于家中缺少帮手,已经七十多岁的李如珍,也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当地也有找年长媳妇的习俗。所以,祖父便给只有10岁的李大钊找了一个比其大5岁的妻子。她叫赵纫兰,是本村的一个姑娘,赵纫兰的父亲曾经和李如珍在东北合伙做买卖,赵纫兰的祖母也是李大钊的姑祖母,所以他们不仅门当户对,还亲上加亲。赵纫兰是一个温顺贤惠、颇识大体的姑娘,她嫁到李家后,操持家务,承担了家庭的重担,也给李如珍减轻了很大负担。赵纫兰和李大钊共同生活了28年,共生育了9个子女,除了4个夭折外,其他5个孩子都是由她一手养大,她默默地支持李大钊的事业和生活,为李大钊奉献了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