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附

  一、什么是“傩”

  对于来自远古而又神秘的傩,现代人似乎有些陌生,许多人甚至把它误读为“滩”或“难”,结果让人啼笑皆非。那么傩是什么,什么又是傩呢?现在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进行一番探寻。

  傩读为nuo,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为:“行有节度。按,此字之本义也。其驱疫字本作难,自假傩为驱疫字,而傩之本义废矣。”这样看来,傩本来的含义是行止有节奏,后来成为“难”的假借字才作驱疫解,其本义因此也渐渐不为人所知。那么难字又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对其解释说:“鸟也,从鸟,堇声。或从佳。”可见难字的本义只是一种鸟,当驱疫解也是假借义。

  这样我们就知道,傩、难其实都是假借之字,而真正驱疫的本字应该是魍堇。《说文解字》对魍堇解释为:“见鬼惊词,从鬼,难省声。”魍堇即为人们见到鬼时的惊吓之词,它与鬼神有关,更接近驱疫之义。因此《说文通训定声》称魍堇为:“读若傩,此驱逐疫鬼正字,击鼓大呼似见鬼而逐之,故曰魍堇,为经传皆以傩为之。”认为魍堇是驱逐疫鬼的正字,只不过后来人们经常用傩来替代魍堇,傩便成了驱疫的常用字。

  从以上字源学的解释来看,傩经历了一个由魍堇到难再到傩的演变过程。但说到底,傩就是一种驱疫逐鬼的原始仪式活动。

  至此,我们了解了傩是什么,但对于傩是如何形成的,即傩的起源,大家恐怕也非常感兴趣。对傩的起源问题,学术界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但目前比较认同的观点是“原始狩猎说”。

  所谓“原始狩猎说”,即认为傩起源于原始的狩猎活动。它经历了一个由模仿猛兽、驱赶野兽再到跳傩活动的演变过程。在远古时代,人们主要依靠狩猎来维持族群及个人的生存与繁衍。在狩猎活动中,古人效仿猛兽驱捕野兽而获得大量猎物。为了表达狩猎成功的喜悦,人们不禁模仿起猛兽觅食、捕食的动作,手舞足蹈起来,这便是原始先民的驱赶式群舞,一种接近自然的原生态艺术。这种在狩猎活动中出现的驱赶式群舞,是世界各族人民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驱赶巫术活动的共同之源。正因如此,“类傩”现象才得以在世界上大量存在,呈现出一种共生现象。

  随着狩猎经验不断丰富,古人又发明了面具狩猎法。人们戴着兽皮、兽头作为“面具”进行伪装,那样就使接近和袭击野兽变得比较容易,狩猎成功率也大为提高。对此,人们便以为那是所戴的面具本身给狩猎带来了某种神秘的力量,因而产生了崇敬甚至敬畏面具的心理。在原始假面驱赶式群舞与原始巫术相互结合之后,逐渐地又演变成为了原始假面式巫舞。进入农耕时代,驱赶巫舞逐渐转向以农耕为主题,最终形成一种具有高度虚拟性和仪式性的假面驱赶巫舞,即原始形态的傩。

  原始傩仪往往具有这么一些特点:最初的步伐是随意、杂乱无章的,模仿的是追捕动物时的各种动作,因此每次的舞姿也各不相同。但是,都要作出驱赶追逐之状,要披兽皮(假形)或戴兽头面具(假头),跟现实狩猎时一样做动物打扮,并且发出威吓性的呼叫声。这一切都力求模仿得逼真,以使自己更具有神秘的力量,只不过其目的已由驱赶野兽转为驱疫逐鬼罢了。

  说到傩,其中面具是其重要的表征之一,可谓“无面不成傩”。在文献资料中,较早对傩面具进行记录的是《周礼,夏官》:“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其中,“黄金四目”反映了当时傩面具的基本形态。此外,一些出土的青铜面具也可以让我们较为直观地了解古代傩面具。如: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了上千件4000年前的珍贵文物,其中一件造型奇特、眼球突出16公分的青铜纵目人像尤为引人瞩目;1989年在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发现一座大型商代墓葬,其中出土一件“青铜双面人头像”面具,两面都有内空的圆突目,口角上翘,张口露齿,头顶两侧各伸出一角。这些青铜面具大多造型怪异、狰狞恐怖,极具威慑之力,与傩面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有的本身也许就是傩面具。

  在傩仪活动中,人们认为天灾人祸以及瘟疫的流行,都是鬼怪在作祟,于是便戴上凶神恶煞的傩面具,希望以此将鬼怪吓跑,从而达到驱疫禳灾的目的。古人的这一朴素思维在此后的傩事活动中仍有或多或少的遗存。这样,傩面具便被人们赋予了一种超人力量,成为沟通人神的重要媒介。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在傩面具系列中,有一种影响非常广泛的纹饰--饕餮纹。饕餮是远古传说中一种贪吃的恶兽,外形非常凶丑、狰狞,主要有牛面神兽、虎面神兽以及牛虎合一神兽这么三种形态。在青铜器上饕餮纹的存在是非常普遍的,有学者认为,在青铜器上熔铸这种凶煞、狰狞的纹饰,主要是赋予其震慑或驱赶鬼怪的功能。从这一点上说,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那其实就是一个个缩微了的傩面具。

  上面我们说了那么多,总之一句话:傩就是我国一种非常古老的戴着面具通神,以驱赶厉鬼、逐除灾疫为目的的原始宗教仪式活动。

  二、傩的源流

  作为一种原始宗教仪式活动,傩可谓源远流长,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傩在历史发展变化过程中,经历了由最初的雏形,到逐渐成型,并最后不断得到丰富这么一个过程。下面我们就对傩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一下简单的巡礼。

  在周代以前,傩通常是以“禓”(shang)这种形态存在,禓最早出现于夏朝。

  据《山海经》记载,在夏朝帝泄十二年发生了这么一个事件:商族的首领亥,赶着牛群去有易国,因为做了淫秽不轨之事,便被有易国王绵臣给杀了。亥的儿子微,“假师千河伯,以伐有易”。最后消灭了有易国,杀了绵臣。微,又叫上甲微或上甲,从商族始祖契到汤建立商朝前共有十四代,微是第九代,也是商族历史上一位重要的领袖。微消灭了有易国,替父亲报了仇,并且为了祭祀亡父又创建了“禓五祀”之礼。

  禓有三层意思:一是鬼名,指非正常死亡之鬼,称为“强死鬼”;二是礼名,禓礼;三是行祭,动词。五祀,为五种祭祀对象:门、窗、井、灶、中霤(屋檐或堂屋),这些祭祀对象在许多农村至今仍有遗存。对于禓,《说文解字》中说:“禓,道上祭。”要将亥的尸体从有易国运回,当然也有一个“道上祭”(类似于现今的“路祭”)的过程。而微创建的“禓五祀”,还不是一般的“道上祭”。在当时,禓五祀很可能是一种完整的仪式,因为鬼死得冤,特别不安分,所以禓礼要将门、窗、井、灶、屋檐(堂屋)都搜索驱赶一遍,以免有强死鬼被遗漏。后代则把禓五祀分成两类仪典:禓和五祀。

  汤建立商王朝之后,继承了祖先所创建的禓五祀之礼,直到周代,民间禓礼仍然存在。

  同时,在商朝还出现了一种宄(gui)礼。于省吾在《甲骨文字释林释宄》中认为,宄是的宅内以殳打鬼之意,是商代的傩,后省化为“宄”。由此可见,宄与傩的“索室驱疫”已非常相近,真正意义上的傩也就将呼之欲出了。

  周傩。周朝是傩成型的重要时期,它奠定了此后傩的基本形态。对于周傩仪式,《周礼夏官方相氏》中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从记载中我们可知,周傩由方相氏专门来主持傩仪活动,并且戴着“黄金四目”的面具引领“百隶”在宫廷中驱傩。在周代,一年主要举行三次傩礼:秋傩为天子独享,诸侯以下不得举行,等级最高;春傩天子和诸侯都可举行,但老百姓不能参加;季冬大傩则从上至天子到下至奴隶都可举行。在乡间举行季冬大傩时,成群结队的人们在领队的带领下,到各家各户去索室驱疫,简称“沿门驱疫”。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民间傩队是没有方相氏的,因为方相氏是宫廷专有的,他们是宫廷里的专职驱鬼官。民间傩礼一般是由主事人或宗族内的长者担任领头人,充当起方相氏的角色。

  秦汉傩。进入秦汉时期,由于信仰和艺术活动的新发展,傩礼也逐渐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和程序。先是在方相氏和百隶的基础上加进了童男童女,东汉前期又将童男童女改成只有童男担任的“侲(zhen)子”。到了汉末,更首创了“十二兽”及其表演过程。晋代司马彪《续汉书,礼仪志》记载了这种汉末傩制。其中,十二兽(又称为“十二兽神”或“十二神”)的多数出典已无从查考,被十二兽“吃”的十一疫也大多来源不明。“十二兽吃鬼歌”的内容是说:甲作、赫胃、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十二位神兽,分别驱赶歹凶、疫、魅、不祥、咎、梦、磔死、寄生、观、巨、蛊等十一种鬼疫,倘若鬼疫不赶快逃跑,就会被十二兽掏心、挖肺、抽筋、扒皮,以致被十二兽吃掉。十二神兽的出现,使得傩仪中首次出现了“神”的形象。

  魏晋南北朝傩。魏晋南北朝时期虽说社会动荡不堪,但仍是傩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是因为这一时期新创了许多的“傩史之最”,如:最早的丐傩、军队傩、官家傩、民间职业傩班、傩佛结合的傩仪和傩道结合的傩仪等,这极大的丰富了傩的队伍。其中丐傩在唐代还仍然存在,当时称为“市傩”,这见于唐代罗隐所著《馋书》卷三之“市傩”条:“故都会恶少年则是时鸟兽其形容、皮革其面目,丐乞于市肆间,乃有以金帛应之者。”一些年轻人打扮成驱傩的模样,于街市之间行乞,而且还真有人施以钱财。对于这种借着驱傩行乞、不劳而获的现象,罗隐大发感慨:“岂以鸟兽无知而假之则不愧也,以人则识廉耻而取之则愧焉!”大意为,行乞时戴上鸟兽的面具,难道是因为鸟兽无廉耻之心,自己也就感到不惭愧了;而不戴上鸟兽面具作为伪装进行乞讨,由于人有廉耻之心,所以那样会感到羞愧啊!从这,我们还可以看到傩面具所具有的另外一种有趣的功能。

  隋唐傩。隋唐时期官方傩和民间傩都出现了一种世俗化、娱乐化的趋势,为宋傩的大变革做好了准备。隋朝傩与前代没什么大的变化,主要是唐傩有了些新的发展和变化。唐代的宫廷傩礼有四种形式:一是除夕堂赠大傩,唐初曾用此制;二是显庆傩制,唐高宗开始依隋代傩制,只对人物、程序等作了些调整。尤其是增设了祭告太阴之神(月神)一节,使古傩进入了礼拜神仙的阶段。同时增设有春傩及太子傩;三是开元傩制,是唐代最完整、规范的一种礼制,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比较随意。比如事先在太常寺预演(阅傩)时,百姓都可以进去观看,官宦子弟也可进入宫中一起跳侲子舞,俨然成为一个与民同乐的文化节日;四是晚唐傩制走向乐舞化,主角从蒙熊皮变成穿熊皮大衣,并且戴上了木面具。假面侲子达到500名之多,不再唱“十二兽吃鬼歌”,而是只“呼十二神名”。有了大型的乐队和50人的大合唱,狮子舞也第一次进入宫廷傩礼表演。王建《宫词》一诗就称:“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袴朱衣四队行。院院烧灯如白日,沉香火底坐吹笙。”灯火通明,笙舞并作,可见场面非常热闹。

  在以上四种傩制中,唐初的堂赠大傩最为严肃。堂赠,本是周代的“男巫冬堂赠”,是季冬晦日除夕大傩之外的一种驱邪仪式,与宫廷其他祓禳杂祀有相似的辟邪功用。堂赠的“赠”是“送”的意思,即将屋内的不祥和污秽送走。唐初,堂赠大傩成为了一种宫廷傩制。一般在季冬之晦即除夕之日举行,人员分侲子和鼓角两组,不用方相氏,而是由男巫担任主角。驱傩时,由男巫从正殿大堂开始,按事先占卜确定的方向和路程礼送鬼疫出宫,占卜要求送多远就送多远。

  隋唐时期的民间傩也有了些新的变化,主要出现了寺庙傩、庙会傩和勾栏傩。同时,最早的喜傩神傩公傩母傩以及戏剧《傩公傩母》在唐代也已经出现。傩公傩母在傩事活动中可以说是非常普遍角色,至今在江西南丰和婺源等地,人们还会跳《傩公傩母》。

  宋傩。宋代是市民经济非常繁荣的一个时期,傩的世俗化、娱乐性表现得更为普遍。宋初之傩沿用古代旧制。北宋江西抚州人晏殊(991-1055)所作的《奉和圣制,除夜》(二首),是和真宗或仁宗皇帝的除夕诗。诗句中有“送穷旁磔迎和令,率土群生仰昊珉”和“乡傩集此时”等句。除夕之夜宫里送穷和驱傩同时进行,旁磔是西周大傩之制,民间也是除夕驱傩,这都保持着古傩的旧制。到了北宋后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傩制--“埋祟”。据《续通志,礼略,时傩》记载,那时的宫廷傩取消了方相、侲子、十二神等人物,却设置了金度铜甲将军、门神、钟馗等凶神人物,还有土地、灶神等善神人物来加以替代。更有军人装扮的假面大队,总数多达1000多人,他们浩浩荡荡地在宫中各处游演,边走边歌边舞,然后薰门,转龙湾,直至结束。这一活动当时称之为“埋祟”。

  到了南宋中后期,宫廷傩一个比较重大的变化就是使用女童进行驱傩。据周密《乾淳岁时记》称,当时的傩制为“女童驱傩,装六丁、六甲、六神之类”。虽说南宋中后期的傩制“大率如《梦华(录)》所载”,但毕竟已经大大简化了。这似乎也预示着南宋王朝国力衰落,行将覆亡的命运。

  宋代,傩有了很强的戏剧表演性,这在南宋南丰诗人刘镗的《观傩》中描写得十分详细,诗中写道:“鼓声渊渊管声脆,鬼神变化供剧戏。”“翻筋踢斗臂膞宽,张颐吐舌唇吻干。摇头四顾百距跃,敛身千态万斝索。”这里,刘镗直接将所观之傩称为“剧戏”,而且诗中描写的那些翻筋斗、腾挪跳跃等动作也极具戏剧表演成分。正因为宋傩有着精彩的表演,所以才能吸引人们争相驻足观看。大诗人陆游在《岁暮》一诗中就说:“太息儿童痴过我,乡傩虽陋亦争看。”不仅仅是儿童争着看乡傩,其实陆游也经常成为观看队伍中的一员,他在《书适》中就写道:“老翁虽七十,其实似童儿。山果啼呼觅,乡傩喜笑随。”这时的陆游童心不泯,跟随大伙一块去观看傩戏表演。

  元傩。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权,这一时期傩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但同时它也给傩提供了一个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契机。元代宫廷的祭祀活动均采用蒙古旧有的礼俗,“元之五礼,皆以国俗行之”。如其“脱灾”之仪,用白黑羊毛绒将皇帝、皇后及太子从头到脚捆绑起来,再用烟熏,谓之“脱旧灾,迎新福”,这与傩礼有着本质的区别。还有一种“游皇城”,参加者多达万余人,首尾排列长达30里,但那是藏传佛教、萨满信仰等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表演活动。但还是有迹象表明,元代后期宫廷内的驱魔避邪活动已与傩有所结合。据元末张昱在《辇下曲》一诗中写道:“三宫除夜例驱傩,遍洒巫臣为湩(dong)多。举烛小儿相哄出,卫兵环视莫如何。”虽仍保留了洒奶等游牧旧习,但小儿举烛冲出宫门,这还是具有某种以傩驱疫出宫的旧意。此外在民间,甚至在京城,傩事活动依然存在,如元代吴当《学言稿》卷六《除夕》中就有“几年别却帝城傩”之句。

  明傩。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特别敬鬼,曾下令在全国分级设立厉坛,进行祭鬼活动,被元代中止的宫廷傩礼也未加以恢复。由于《明史》中未见有关宫廷傩的记载,文献记载也大多是有关厉坛的资料,致使有人误以为明代宫廷都不驱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朱元璋去世90多年以后,明孝宗时的礼部尚书丘濬,在其《大学衍义补》卷六十四“大傩”条中,罗列了历代的傩制,希望皇帝“依古制以为索室逐疫之法”,建议恢复大傩之礼。晚明时的蒋之翘在其《天启宫词》中有一首写道:“传火千门晓未销,黄金四目植鸡翘。执戈侲子空驰骤,不逐人妖逐鬼妖。(原注:大傩隶钟鼓司。侲音震,童子也,大傩用之,出《后汉书礼仪志》)”从诗中看,明傩基本上沿袭了古制,但头上插起了野鸡毛。可见在明代中晚期,宫廷傩还是继续存在的。

  此外,明代民间傩也比较发达,有些地方甚至还对傩征税,如明代陈舜仁编纂的《(万历)应天府志》卷十九中就记载:“铜钱五千九百五十五文,税课局本色钞三万八千六十贯(商税门傩)。”可见当时在有些地方傩已经进行了商业性的演出,并且还要上缴一定的税收。值得一提的是,明傩还出现了与民俗相结合的趋势,《武昌县志》中就记载:“邑人每岁造龙船,以五月十八日祭赛而浮之江,盖本竞渡旧俗,而杂以古傩遗意也。”傩与龙舟赛民俗结合,这还可以在明代邓原岳《夏日杂兴》一诗中得到印证:“朝来忽听采莲歌,别浦龙舟竞渡多。社里平安无个事,不须巫媪为驱傩。”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了傩史上妇女进行驱傩的现象,即“巫媪为驱傩”,这在以男性为主体的傩事活动中是极为少见的,哪怕是今天也是如此。

  清傩。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由于女真族本身不驱傩,且缺乏相关宫廷傩的记载,加之《清朝通典》卷五十九又称“今考《大清会典》亦未载时傩之制,谨从删去”,因此有学者就认为清代宫廷没有傩礼。其实这种说法还是很值得商榷的,在清人高士奇所作《庚申除夕侍宴乾清宫恭纪》一诗中写道:“春殿茏葱淑气蟠,长筵初奉万年欢。沉香庭燎争迎岁,舞彩宫傩欲送寒。”该诗为宫廷侍宴纪事诗,其中提到“舞彩宫傩欲送寒”,当是当时宫廷傩的真实写照。因此,清代应该还是存在宫廷傩的,只不过可能因为遵照的都是旧制,没有什么创新,史书上没有记载下来罢了。相对于宫廷傩,清代民间傩继续蓬勃发展,傩戏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第二章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