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章 坚持游击斗争

  1934年10月,上饶县苏区大部分失陷,国民党军队和地主反动武装进驻苏区,苏区干部、群众向葛源撤退。1935年1月,上饶县苏区完全失陷。

  上饶县苏区失陷后,保留下来的革命武装队伍主要有何启泉、吴善炳、葛贻光率领的游击队,他们在中共信江特委的领导下,在上饶县北乡进行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黄道领导的闽北红军,经常深入上饶县南乡甘溪、金钟山一带开展游击活动,并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多次取得战斗胜利,打破了国民党部队搜山“清剿”闽北红军的企图。

  第一节 苏区遭受严重摧残和人民继续斗争

  一、苏区遭受严重摧残

  1934年10月上饶县苏区大部分失陷后,国民党21师、12师、浙江保安师和地主反动武装在此驻扎,进行“清乡”,向苏区人民反攻倒算。

  敌军侵占苏区后,到处建筑碉堡,设立封锁线,帮助土豪劣绅组织联保,恢复保甲制,实行移民并村,强迫村民集中居住,派兵驻守,不准村民随便走动,推行“五户联坐”,严格进行逐户登记,凡五户中有一户倾向共产党或同情革命,甚至说错了一句话,其余四户就连同治罪。另外,敌人大肆搜山“清剿”,把转移到山上与敌周旋斗争的苏区革命群众,一批批捉下山进行残酷杀害,侥幸保全生命的革命群众,国民党“清乡”局就强迫他们写悔过书,办自新手续,年轻的妇女遭受强奸后,被绑去卖为娼妓,小孩被捉去卖给地主当奴仆,土地革命斗争中分给苏区农民的土地,被地主收回,有的地主还倒算旧帐,把许多农民打死在分得的田地里。

  在那次大劫难中,许多家庭妻离子散,许多村庄变成了废墟。那时上饶县苏区人口12万多,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革命群众就达12450人,占总人口10%以上,烧毁房屋7080栋,抢走耕牛4560头,家具2110件,抢走粮食11.18万担,衣服、棉被、蚊帐共计145040件。

  二、苏区人民继续斗争

  1935年1月,上饶县苏区完全失陷,具有坚强革命斗争意志的上饶县苏区人民,深信“红军是会回来的”,“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人民”,“红旗一定要插遍全中国”,以顽强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崇高的革命信仰,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1935年4月,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上饶城东丛光山监狱的周忠汗、汪老四等90多位红军战士和革命干部,在狱中与敌展开斗争。一天半夜时分,他们打破狱门,夺下看守监狱卫兵2支枪,打死和打伤卫兵各1人,全部冲了出来,待国民党军队闻声赶来,他们早已消散在四周的丛山密林之中,获得越狱成功。越狱成功后,周忠汗加入了浙东游击队,其余的同志各自回家坚持斗争。

  范家坳的黄茂生、黄国旺等8位群众,在中共地下工作者领导下,于1936年7月,越过国民党军的岗哨,到新生地方捉来一个姓刘的土豪。后来土豪企图逃跑,被他们用大石头砸死。

  1934年4月,横排地方的一个13岁儿童朱礼荣,在家里拿了十多斤口粮,冒着大雨,爬越高山峻岭,避过敌人耳目,将粮食送给活动在金竹坑一带坚持游击活动的红军。

  禹溪的群众,冒着生命危险,给闽赣边区的闽北红军采办食品,有时配合红军进行游击活动,还鼓励自己的子弟参加红军游击队,妇女热情地帮红军做鞋、洗衣。当地群众这种拥军活动,一直坚持到1949年上饶解放。

  以上革命群众进行的顽强不屈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激发了苏区人民继续斗争的热情,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二节 上饶县游击队和闽北红军坚持的游击战争

  一、中共信河特委领导的上饶县游击队

  1935年4月,中共闽浙赣省委为了加强对赣东北地区游击战争的领导,在德兴大田苏家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共信河特委和中共乐河特委。中共信河特委领导弋阳、横峰、上饶、铅山四县的游击战争;中共乐河特委领导德兴、乐平、婺源、贵溪四县的游击战争。中共信河特委领导下的上饶县游击队有:

  葛贻光率领的游击队12人、7支枪,活动在上饶县叶家、桐西一带。1935年5月下旬,游击队在叶家与国民党浙江保安师打了一仗,毙敌3人,获胜后转移。

  吴善炳率领的一支游击队,在上饶县的中路、庙湾、大地、枫岭头一带开展游击斗争。这支游击队曾在中路的洋皮村杀死一名土豪,在大地的车头杀死反动人员3名。

  何启泉曾任上饶县苏主席,红军北上抗日后,他就率领留在上饶县苏区的革命武装队伍,继续在上饶县的茗洋关、石人殿等地与敌进行游击斗争。1935年1月,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先头部队在参谋长栗裕率领下,突破国民党部队层层包围,越过怀玉山,到达上饶苏区。为了粉碎国民党部队尾追前堵,何启泉领导的游击队积极配合,趁着黑夜引导粟裕部队翻越灵山,穿过罗桥村国民党部队的封锁线,跳跃到信江河边,从白沙渡过信江,进入闽北山区,完全摆脱了国民党部队封锁追击。

  二、闽北红军在上饶县南乡的斗争活动

  1935年1月赣东北根据地完全失陷后,国民党对闽北革命根据地进行疯狂“清剿”,企图扑灭闽北的革命火种。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清剿”,由黄道领导的闽北红军转战到了上饶县南乡山区,与敌进行游击斗争。

  1935年5月,闽北军分区红军独立师2团袭击上饶县的上高洲国民党军驻守的碉堡,歼敌一个排,缴获长短枪20支。

  同年11月,闽北军分区红军独立师2团、3团,由崇安寮竹关,走金钟山,袭击甘溪。当红军队伍经过金钟山时,不料被当地的反动大刀会发现,红军部队就转移到金钟山与甘溪交界的岭头坳山上潜伏,准备伏击前来搜索的敌军。第二天,驻甘溪郜子举的一个营,出来进行搜索。待敌军进入伏击圈后,红军独立师2团、3团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扑向敌人,迅速地解决了战斗。此战歼敌2个连,缴获轻机枪4挺,步枪200多支,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